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田园无小事 >

第139部分

田园无小事-第139部分

小说: 田园无小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赶紧先把这事儿说了,你自已可要长点心眼,跟这几个没肯走的货郎说两句好话。”
“嗯的,谢钱叔了啊。”大仓点点头,从里屋里出来,上前与几个货郎交谈起来。
被石开竹抢了人去,是事先没有料到的。但是大仓迅速分析了眼前的情况,只是安慰了一下留下来的几个货郎,又按照约定收购了他们带来的毛皮。然后将事先写好的在水韵镇的地址拿出来每人给了一张,承诺只要将货送去水韵,达到指定交易额,就可以包下八十文的路费。
货郎们见到了人,收到了钱,心中自然放了心。去水韵也就有了底气。而且,包路费的这八十文,顶多能用掉六十文,还可以多赚二十文,他们自是愿意去的。
本来大仓是带了五两银子来的,预计能收到四两银子左右的货,结果叫石开竹这么一弄,只收起来了一两银子多一点。不过他也不着急,只叮嘱几个货郎,叫帮着传一传。小坛镇虽小,但镇属的外村多,养殖户也多,货郎相对的也要多一些,这样互相传告一下,交易额很快就会涨上来。
将收来的毛皮绑紧,用大包袱包起来,也就一只包袱大小。大仓见这点东西也不见有多重,带起来也方便,便没打算再另叫马车,自已脚行回去就行了,能省得不少钱。从水韵到小坛光来回就得两天的时间。大仓担心着家中的大妞姐弟和砖窑,准备在铁铺睡一夜,明日一早就返程。
石开竹最近的盐巴生意做得不是很景气,便寻磨着想要做点别的生意。这日正在街上闲逛,正巧就遇到了一群货郎打扮的人,正聚成一堆儿,各自手里带着一大包东西,脸上都是喜气,乐滋滋的互相讨论着。
石开竹本就是个精明人儿,见这阵势,知是必定有什么事儿,便悄悄的上侧上听了。几个货郎讨论的正是去水韵的事儿,石开竹一听,心想,叫他们把东西大老远的送去水韵,价儿给的高还要补贴路费,想必是赚得也不少。那不如他将这些人的毛皮都收起来,一下子送去水韵,光省下来的几份路费也有不少钱了,到时再倒手卖与要来收购毛皮的那人,岂能赚得少了??
心中为偷听得这么个好事而窃喜,石开竹便出言鼓动这几个货郎,说是大仓指定不能来,与其在这白等,不如低价卖给自已。有几个不坚定的货郎便跟着石开竹走了。如此,石开竹回家整理了一番,收来的毛皮即便降价了,也整整花了五两银子,装了满满一车。
今日又特地派了人来守在铁铺前,只等大仓出现。所以大仓一到铁铺,就有人跑去能知石开竹了,他立即派人尾随着大仓,另一面派人赶着毛皮车去镇口等着,只等大仓一走,毛皮车立即尾随而上,只要跟着他走,找到他家在哪,等到了水韵,再将货送上门去,不就成了?
大仓不知石开竹竟动了这种小心思,只进了铁铺帮着老铁匠做了点活,又跟着吃了点饭,晚上就睡在了铁铺里。
第二日天还没放亮,大仓就揣了两个窝头,动身了。他沿着静悄悄的街道大步的往镇口走去,路过镇口时,一辆绑了不少东西的木板车跟在了他身后。
石家的车‘吱呀吱呀’的不紧不慢的跟在大仓身后,这是条直通路,一直走就可以到达水韵镇。两个拉车的和一个跟来负责卖货的吊在大仓身后经摸百来米的地方,心中还甜丝丝的想着,这回三人单独出门,可以捞一回油水了。正在甜美着,却不想,他们好好的走着道儿,周围却突然冒出许多凶神恶煞的人来,拿着刀械指着他们三人。
粗略的一估量,至少有十人,长得强壮彪悍,个个瞪着一双眼珠子瞪着自已三人。跟来的卖货的那个吓得腿都抖了,心中想着大仓果然不是吃素的,怎能就在这么叫老板割一刀子,原来是在这儿等着。这样想着,眼巴巴的往前瞅一瞅,孙大仓根本不知情的继续大步往前走去。
其实按着这边土匪的规距,今日这一车皮货的价值,根本不在他们抢的范围之内。只是最近没什么大货往这走,只好拿这种小家伙儿下手了。
可怜的石开竹此时还在家里美滋滋的乐呵着,他怎么也不会想得到,派去水韵的车被土匪劫走了。
大仓背着包袱走在前面,并不知身后发生的事情,只赶在天黑前顺利的回到了水韵,大妞与有根已经提早等在了村头上,见到他老远的走过来,都双双迎了上来,想要帮他拿着包袱,被他轻轻推开:“挺沉的。”
回到家,大仓细细的将这次行程跟大妞说了,石开竹的事也跟大妞说了,并小声的提醒大妞要小心。
“嗯。”大妞点点头,心中自有计较。三人进屋吃过大妞早早准备好的饭,大仓已是累极,早早的睡下了。大妞与有根也回了里屋,做了一会儿活才睡下。
第二日,大妞便将这趟得来的毛皮拿去镇里头卖掉了。一两银子又三百文钱的毛皮,这样翻手一卖,拿到手了将近二两银子,净赚了近七百文,大妞心里自是高兴,又回到设在镇口上的那个摊点前去守着了。
大仓回来的第三天,就有从小坛镇过来的货郎了,为了能拿到八十文的路费,他们带来的毛皮都达到规定的交易额,而且质量也都不错。大妞都是在镇口儿上收,转手就卖给镇里头的皮草商,一来一回的,一日里也赚得不少。
如此几日下来,小坛镇上的货郎才逐渐的知晓了这事,来水韵送毛皮的也就多了起来。只是他们送的毛皮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大多都是打包袱一路背过来的,土匪看不上眼,也就都没事,弄得石开竹很是纳闷,但绝不敢再派车去水韵了。
大妞手中这三十两银子没出一月就变作了四十两,而大仓砖窑上的生意更是不用说,有活儿就赚钱,活儿忙得要死,能不赚钱么。就在两人都在忙着赚钱,不可开交的时候,孙家屯儿来信了。
信是找镇上的代笔先生写的,字迹很规整,清晰,大仓高兴的打开看了,大体的意思是:自已上回捎回去的银子父母都收到了,特地写封信好叫自已放心。不过大满那边的铁铺也赚了钱,同样捎了些回去,家中也都种着地,养着鸡,不需太多银两,叫不用再往回带钱,留着自已用。
还有上次大妞说的叫家里的地让孙家暂时种着,但是孙叔孙婶在信里说,那地刚一分下来,便叫卫春花以姑母的名义抢了去。只是她家离得远也不能来种,就给了卫大庄家暂种着。卫春花毕竟是大妞姑母,孙家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是叫孙叔孙婶都觉得气愤的是,卫春花联合着卫大庄,三番两次的想要进大妞家里看一看。这一看还能有什么好事,不缺个窗子少个门儿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孙叔孙婶不给钥匙,他们也没办法。只是有两次,他们急了,竟要砸门,若不是孙叔孙婶儿死拦着,叫他们闯了进去,大妞这家可就……
“我儿,此事不要叫大妞知晓,省得她担心。我与你爹总是还能拦个几回,只是盼着你们能早些回来。”大仓一字一字的看完,仔细的将信收好,揣进怀中,手上紧紧的捏成拳头,父母真是受屈了。自已跟淑慧在家时,谁敢这般?

第一百九十二章再见于怀中

信的事,大仓知以大妞现在的情况,不能回去,但是又怕她知道了担心,就偷偷将信收好,没有支声,只悄悄的托人给孙永武和孙光宗传了信儿,叫帮着照看一下家里。
大妞不知家里发生的事情,眼下只忙着收毛皮,转毛皮的事。她条件开得好,货郎们都知道晓了这事,来送货的自然越来越多,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只好又雇了一个帮手的,一起忙着收毛皮的事,赚的钱也自是越来越多。
只是这来来回回的,毕竟都是些零碎的小钱。大妞想着,要是想真正的赚大钱,靠这点小钱是不行的,最好能联系上一两家养殖大户,专门收购他们的毛皮,自已从小坛往这运。这样的话,来往的数量也大,利润也大,而且也省下了一大笔要补给小货郎的路费。
说到养殖大户,大妞自然想到了于怀中。他虽是个做干货生意的,但是他父亲好像是专门做养殖,而且养殖场的规模也不小,在小坛镇都是有名的。只是当时叫钱婶弄了个相亲的事,再见他难免觉得尴尬,可若不见,就眼睁睁失去一个赚钱的机会。
毛皮生意想要做大,就必须要与大型养殖户联系,而于怀中的父亲几乎是小坛镇最大的养殖户。这事大妞思量了几日,决定还是要去见一见于怀中。
要赶在吕老爷子的病情回去小坛,与吕府一解恩仇,这事不仅干系到这身体原主的生死复仇的问题,如果不一举解决清楚了,吕府的争斗,或许还要干系到姐弟以后的生活,在这种情势面前,哪考虑得那么多尴尬不尴尬的问题。
大妞又要去小坛,这次大仓没有阻止。
别看大仓是粗人,其实他的心思也很细腻。上次孙家屯儿来信,他心里就一直有些担心家里的事,可是又怕跟大妞说了她再担心。这次她要去小坛,大仓想着,不如就跟她一起回去一趟。如今砖窑里技术上有刘老疤,管理上又培养了个不错的人,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他已经特意的培养过他们两个,他不在个两三天,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等回了小坛,见过于怀中之后,他们顺腿回一趟屯里,这样大妞可以很自然的知晓屯里的事情,同时又可以镇一镇屯里人,叫卫大庄一家也收敛些。而且他一直都在大妞身边,不会出啥事,也放心。
即然决定了要去找于怀中,大妞事先仔细的打听了于怀中父亲那边毛皮的品相和卖价,心中有底了,才写了封信给于怀中,想托他帮着跟他父亲说一下自已想要收购他的毛皮的事。信出去没几日,于怀中便回了信,叫两人去小坛镇详谈。
见于怀中愿意帮忙,大妞和大仓这才将有根托给了砖窑上刘老疤,动身去了小坛。
于怀中还是在他的干货仓库那等着大妞和大仓,两人到时,于怀中正忙着给人往外出花生,他还是那副很有礼的样子,模样未变,身形略见微胖。见两人来了,招呼道:“啊,来了啊。快先屋里坐,我这就得。”
“嗳。”大妞和大仓只好进了屋里,等了半天,于怀中才打发走了来要花生的,拍了拍袖子,笑呵呵的进屋来:“瞧,偏偏今天我那伙计不在,我只好顶了他的活儿,叫你们等得久了。”
“没事的,咱们大老远的从水韵镇赶过来,也不在乎这点时间。”大妞笑笑,将身形正了正:“于哥儿,不知我们是直接跟你谈,还是要与于伯伯面谈呢?”
“呵呵,自是要与我爹谈。”于怀中笑着,立起身来:“我瞧你也心急,不如这就带你们过去吧。”说着,作了个请的姿势,待大妞与大仓走出门去,于怀中回身落了锁,带着他们往胡同的另一头走去。
于老爷子的养殖场,位于于家埠的后头,在整个小坛镇的西北角上。大妞和大仓跟在于怀中后头,走了约摸小半个时辰,才来到了一处宅院。
这片整个都是用栅栏围起的空地,头上盖了几间茅舍,空地里又用栅栏隔开,东头是摞在一起的兔笼,西头是鸡舍,大妞仔细的扫了扫整个养殖场,在东头的一角上,还用栅栏隔出了一个小院儿,里面一半挖成了水塘,养了鸭子,整个养殖场的规模果然很大,大概的目测一下,约摸得有十多亩地大小。鸡和鸭都散在院子里约不出数,兔子是关在笼子里的,大约扫一扫,至少要有三四百只。
“爹~~爹~~我前儿说的那客人来啦~~”于怀中老远的哟喝一声,从茅屋里应声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