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田园无小事 >

第3部分

田园无小事-第3部分

小说: 田园无小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有根起先高兴的拍手:“太好了!!”但看到野兔被插在尖竹上的死状,又沉默了。
卫大妞拿出布袋,利落的将野兔裹了,又重新收拾好陷阱坑,铺上新草。这法子,残忍是残忍些,但姐弟俩现在随时都面临着饿肚的危险,如果坑里不倒插尖竹,兔子掉进去有可能还会再跳出来跑掉的。再说,早晚都是要死的,还假个P慈悲。
卫大妞又带卫有根去无花果处摘了些熟透的无花果,两人才各自抱着一个大布包准备回村子。路上卫大妞又惊喜的发现了一丛山药,与卫有根两个连挖带扒的,弄出了两根手腕粗,小臂长的山药根,这才回了村子。
卫家土房面朝西,正对着那片野林,建在一处土坡上。土坡以前埋过死人,一般人家不愿把家建在这,所以土坡上只有卫二庄家与孙家两户人家。下了土坡不远就是一条小溪,溪流由北往南,汇进村南的海里。这条小溪将孙家屯一分为二,东面基本是孙家屯的住户,西面则是一片孙家屯的田地和米地主家的佃地,再西才是野林。
姐弟俩从野林回来,要回家就要先经过田地,地里的应时庄稼这时都快熟了,散发着粮食的诱人味道。卫大妞不禁问道:“有根,咱家有地么?”
卫有根抬头惊异的望向卫大妞:“姐,咱家虽是猎户,但在村西头也有二亩肥地的,你忘啦?”
卫大妞眨眨眼,自已对这世界和这个家了解甚少,以后少不了有要问到有根的地方,如果每次都找由头来糊弄,不但自已累,而且容易出乱子,不如一次来个解决:“有根,你姐我离家三年,好多事儿都忘了。再说,在山里生活哪有那么简单?我也是被那些野物咬过撕过几回的,九死一生才回来,受了那么多惊吓,一些记忆深刻的东西也一起忘了。能认得你,就不错了。”
卫有根听卫大妞这么说,觉得也合情合理,就相信了,又不禁有些心疼,伸出小手握住卫大妞的手:“姐,我知道这三年你过得比我还苦。”
“不过,咱家地在哪儿呢?你种了么?都种的什么?这时也该熟了吧?”卫大妞又往田里望去,试图辩认出自家的那二亩肥地。
卫有根低下头:“我没用,你跟爹走时我才三岁,地就被大伯抢了去,说是帮我种。但那二亩肥在他手上种了三年了,我也从没见个粮食影儿。”
“那就这样被他抢去啦?”卫大妞愤愤不平地。
“姐,那地现在在大伯手里,咱是要不回来的。再说,就算要回来了,咱也不会种。”
卫大妞不再说话,只是暗想,地是肯定要种的,不能天天往野林子里面跑啊。那么,就得想法子把那二亩肥地从卫大庄手里要回来。
两人一边说话着,一边趟过小溪,走向土坡上自已的家。
这次摘的无花果有些多,只要熟了的,卫大妞都摘了下来,反正再熟得大了就得烂掉,不如摘回来,如果姐弟两个吃不了,给邻居孙家一些也行。自已在这儿现在就认识一个孙家,而且他家对自已也不错,以后还有许多事儿,要仰仗他家呢。
卫大妞叫卫有根打水用家中唯一的那只木盆清洗起无花果,自已则拔出那把短匕,到院子角落里收拾起今天逮的这只野兔来。
卫大妞先是小心的剥下兔皮,尽量让这张皮完整——自已从二妞和小有根嘴里得知,从深山里带来的那两张狗熊皮很值钱。为了把熊皮给了卫大庄的事,小有根已经在自已耳边念叨了许多回了,这小子,别看年纪尚小,活脱脱就是一个小葛朗台,极其节俭,甚至已经到达了吝啬的程度,看来这些年的生活,确实苦了他了。
话说回来,即然熊皮那么值钱,那么这张兔皮如果剥得完整,应该也能值两个吧?可惜的是在兔子脖子位置被竹尖戳了个洞,不知有没有人买。
收拾好了兔子,卫大妞又拿来一根山药,一并收拾了,家中没有菜刀,只好用短匕代替,将兔子与山药分别切块,放进锅里,再洒些葱花茱萸和盐巴,一并炖了,顿时香味四溢。
另一根山药则被卫大妞切成两段儿,埋在锅灶中的木灰中。待到锅中兔肉炖熟了,灶中的火熄了,埋在木灰下面的那两段儿山药也同时烤熟了。
家里没有饭桌没有碗筷,姐弟俩就折了几根直溜的树枝,在水里洗净了,当作筷子,直接站在锅台边儿上,一人扒着一边儿锅台,就着大锅吃将起来。
山药喷香,兔肉肥嫩,烤出的山药又香又面,小有根吃的不亦乐乎,但倒底是饥寒惯了的,知道这锅里的还得留一些做晚饭,吃了一半便不肯再吃。
卫大妞见弟弟不肯再吃,劝道:“有根,尽管放开了肚皮吃,不用担心晚上,我们傍晚还得去滩上收鱼呢。”
想到晚上还有鱼可以填肚子,卫有根高兴的拿起树枝,又吃了些,直到撑饱了肚皮,才放下树枝不吃了。
吃过饭,又休息了一会儿,消了消饱,卫有根便躺在炕上睡起了午觉。
卫大妞则围着院子仔细的打量起来,这院子还是挺大的,若论屋院的总面积,比孙家的还大,如果养上猪和鸡,还可以再腾出一半儿来种菜。不过这栅栏肯定是不行的,就算孙家那结实的栅栏,有想偷鸡的人都可以随便出入,就更别说自家这摇摇欲坠的破栅栏了。
栅栏与土屋之间留了一条两人可过的道儿,从那儿过去就是卫家后院了。卫大妞顺着过道信步走到了后院,后院不大,论面积只有前院的四分之一,院中满是人高的杂草,叫卫大妞眼前一亮的是,其中竟有两棵低矮的柿树,此时正是九月份左右的时候,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柿子果。
“有根~~有根~~~”卫大妞连忙喊声来正在屋中睡觉的卫有根,想要跟他问问清楚这两棵柿树的来历和归属。
“姐,咋了?”卫有根揉着惺忪的双眼,来到后院。
“这柿树是谁家的?”卫大妞指着两棵柿树向卫有根问道。
“咱家的呗,咱家后院里的东西,只要大伯顺不走,就是咱的。”卫有根望望两棵柿树:“姐,你连这个也忘啦?这是你出生时,咱爹栽下的,爹还在时,树上还拴了个秋千,你跟我就爱在上面荡秋千呢。可惜,拴秋千的那绳子早就被大伯拿回家,绑围栏去了。”
“哦,这我倒真忘了。不过,即然是咱家的,你咋不吃呢?吃不了也可以卖啊?”卫大妞有些心痛的望着挂满果子的柿树,这不是浪费资源麻!卫有根无所谓的耸肩:“若是这果子好吃,这两棵树怕是早就被大伯挪走了。姐,这种果子甜倒是甜,就是太涩了,吃一个,舌头半天都拉不动。我若不是饿急了,才不吃这东西呢。”
“涩??”卫大妞转头望望树上金灿灿的果子,对啊,柿子果刚摘下来是涩的,要经过处理才能变得又脆又甜,难道……这里的人都不知道么??

第五章收获鱼

卫大妞向卫有根又确认道:“这种柿果,难道就没有人买,没有人吃么?”
卫有根摇摇头:“哪有人吃?别说卖了,这果子咱家以前拿出去分都没人要。姐,我知道这家破得狠了,你也着急赚钱想养活这个家,你放心,还有我的刺绣呢,这回我绣了两个,赶在后儿天镇集之前还能再绣一个,到时叫孙婶相帮着捎去,要是运气好,老板看得上,能换十五文钱呢!!”
听弟弟说柿子果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卫大妞心里顿时有了计较。这种树柿要经过人工处理才能成为那种好吃香甜的柿子,这加工方法很多,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罐闷法。
就是将采摘下的金黄色树柿码进密闭容器中,然后封盖,密闭闷上三四天,再揭盖,这时的柿子就会变得又香又脆,一点也不涩了。即然这里的人不知道柿果的好吃,那自已正好利用这点,用后院这两棵柿树也可以换些钱回来。
卫大妞想了想,又道:“后天就是镇集么?咱的镇集还是五天一次么?”集市一般都是五天一次,这么问上一问,也表明一下卫大妞还是有些许记忆的,不致于引起卫有根的怀疑。
果然,卫有根点头:“嗯,后天镇集,我明儿酉时之前就得把绣品做好,给孙婶送过去。”
后天的话……时间太短,根本闷不好柿果,再说,家中这一穷二白的,也没有容器。卫大妞想了想,不如趁着这次市集,去看上一看,了解一下这个世界上市集的情况,顺便带着那张兔皮,再去摘些无花果带上,看看能不能换些钱,也好买罐子,回来闷柿果。
心中有些这些计较,卫大妞又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便决定后天跟着孙婶儿一块儿去镇集上瞧瞧。
做好了这些打算,卫大妞又打发卫有根捡了些好点的无花果,放在孙婶送窝头时拿来的竹盘儿里,给孙家送了去。那家她就认识个孙婶和孙二妞,别的虽见过,但都不认识,怕去了再露陷,还是以后慢慢认识好了。
卫有根端着竹盘去了孙家,卫大妞则拿着短匕去了西头野林,找到上回割竹子的地儿,又动手割了五六根野竹,约摸自已拿不了了,才收起短匕,抱起竹子回了家。
此时正值下午未初时,就是下午两点半左右的样子,风和日丽,卫大妞坐在院中修竹子,又割成一截一截的竹筒,码在旁边。卫有根则拿着他的绣品在那一针一针认真的绣着。
这时,孙叔孙婶出门到西头去下地,见姐弟两个坐在院中,不由笑道:“看,有根她姐回来了就是不一样了,立马儿就有个家样儿了。”
卫大妞抬头见了,孙婶是认识的,孙叔虽不认识,但看年纪也猜得出来,便甜甜地叫道:“孙叔,孙婶,下地去啊?”
孙叔点点头:“嗯,下地。好孩子,你弟吃这些年苦,没白等。”。
孙婶则上了上肩上的锄头,道:“大妞啊,你刚叫有根送来的果子可甜,跟吃蜜似的,那叫个啥?上哪儿弄的呢?”
卫大妞笑笑:“那叫无花果,野林里有,是我爹教我认的,说是一种可吃的果子。”野林里的果子在屯里是个敏感字眼儿,所以得赶紧解释一下,这不是那种会吃死人的果子。
“还是你爹懂得多!!”孙叔孙婶说笑着,下了坡,相伴着往小溪西面的田里走去,姐弟俩则继续手上的活计。
到了申时末,卫大妞就带着卫有根,各自抱了十多根割好的竹筒子,顺着溪水往村南的泥滩走去。路上遇见村民有问的,就搪说是去下游用竹筒接些干净水。
到了泥滩,卫大妞找出草丛中的木板和木棍,划着到了泥滩中央。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几乎每一根竹筒里都有收获,有的甚至跑进了四五条跳跳鱼,都挤在里面,想逃又逃不了。
卫大妞高兴的收获着竹筒里的鱼,一根竹筒竟盛不下全部,只好把这根装满了鱼的竹筒送回草丛那里递给卫有根看着,再折回泥滩中央另装一只竹筒。下在泥滩里的十几根竹筒总共收获了将近一个半竹筒的鱼,卫大妞都送到草丛那里叫卫有根看着。
又回头把带来的刚做好的二十多根竹筒全部下到泥滩里,并做好记号,才折了回来,将木板和木棍藏起。
“姐,今天收了这么多鱼那!”卫有根高兴的想要手舞足蹈,又怕碰翻怀中的竹筒,只好搞笑的扭了扭肩,又道:“咱吃不了咋办?”
“嗯。要是吃不了,到后儿集时,咱就跟着孙婶上集去,把它换成钱。”卫大妞也很高兴,又叮嘱卫有根,泥滩可以收鱼的事儿不要说出去,不然屯里人都来收鱼了,哪还有他们姐弟的份儿?
收获这么多鱼,回家是肯定吃不了的,留一些养起来,再加上明儿收的,到后儿一起并着兔皮和无花果上集市上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