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

第16部分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第16部分

小说: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让学生把知识记下来的人,不能当别人的先生,能力又不足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于没教学生。

曹操朝旁边看看,现场有被说得低下头的,看来他们就是桥玄说的那些先生。

桥玄继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不是光指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教学者的教育,没有好的教育者,怎么能教育出好的学生?没有好的教学方式,怎么能让学生爱上课堂?没有好的教学能力,凭什么让学生枯坐时日,听一介无用先生的废话!我奉劝那些妄自尊大,假装深沉的先生们撕开伪装,真诚地对待学生,和将要教授给他们的知识!

桥玄说得停住,台下鸦雀无声,突然有人喊:好!

继而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有几个“便衣”神色不对,相互递换眼色,不知道这算不算犯禁的内容。

桥玄继续讲: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们的味道。优秀的文化和圣人思想,不学就不知道它们的意义。根据我这大半生走来的经历,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学生只有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先生只有教了以后,才知道其中的困惑。人,只有意识到不足,才能自我反省。教学相长,先生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要自我学习和向学生们学习,才能得到长进。

在尊师超过尊重父母的年代,桥玄竟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令所有听坛者振聋发聩,尤其是曹操。便衣们甚至准备冲向高坛,将桥玄架走。

看来桥玄遇到过情况糟糕的先生,并因此深恶痛绝,所以越说越急切:大多数教学者们,每天只知道要学生们背诵大量的经典和文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也不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难道教育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几个字、几句话吗?要知道,学生们付出的是荒废生命的代价!如果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学生毕业,除了会背几篇课文几首辞赋,做人、做事方面的知识一无所获。这将是教者的过错!

台下又是掌声,有先生模样的人竟然愤而离去。更多人遗憾他们的先生没来听桥玄的坛。

掌声中,桥玄看见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几个少年静默而坐。尤其是曹操,如同被抽离了魂魄,目光涣散,不知道是在反省,还是在追悔。

桥玄年届六十,曹操年方十五,两个老少“公子”的友谊如何建立?充满争议和矛盾的桥玄,将如何影响曹操的人生?

儿郎何故遭牵绊

这年春季,洛阳来了不少外民族客人,还有各方诸侯进京觐见天子,作为大鸿胪的曹嵩,忙得没时间睡觉有点夸张,没时间吃饭,走路小跑,那是非常贴切。

幸亏今年开坛,整个春假曹操都“混迹”于坛中,没像往常一样折腾出是非,还能让曹嵩安心工作一阵子。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曹节催促他回谯郡祭拜曹腾时透露了一个大好消息,下一步就将他提升为大司农。

大鸿胪相当于为皇帝保存小金库,大司农总管全国财政税收,等同于国家的大金库。曹节和王甫等借替皇帝办物品为由,让本有内在联系的地方官员将物资和财宝以上缴财税名义送到他们自己的秘密仓库。

秘密仓库只有曹嵩知道,这些仓库混在国库中,物品虽然造册,但不纳入国家库管名册,属于“私库”,库中物品丰富程度和等级远远超过国库。只要曹节等人看上仓库里的东西,什么锦缎啊、上等蚕丝等等,不用找借口就可以支出去。由曹嵩亲自组织人手,运往曹节、王甫等家在京外的秘密庄园的地下。

刚开始曹嵩除了给曹节、王甫他们办事,自己没敢拿一点。开始曹节还觉得曹嵩胆小,人不错。但随着他贪腐严重,曹嵩丝毫未得,害怕曹嵩日后将自己供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曹嵩拉下水!

曹节亲自操办,将拉到他家的珍玩,挑选了几十件上等的借曹嵩生日之际送过去。曹嵩认出那是经他挑选的国库珍藏,不禁犯难:不要,曹节这儿过不了关。要,就是营私舞弊,触犯国法,倾家灭族掉脑袋!

已经上了贼船,哪能回头?

曹嵩能选的只有一条路——同流合污。

曹嵩带着曹操去大舅家拜访,说他们要回谯郡。第二天,曹操的大舅父就来曹家了。

丁家知道曹操要回乡,很可能要在故乡为曹操说门亲事,如今的曹家可不是曹操的母亲丁佩嫁曹家的情形。凭丁家,商人出身,没有关系是无论如何也攀不上曹家这等高门。

一家人商量后,就派曹操的大舅父找上门来。夫人丁佩去世,还有唯一血脉曹操仍存,大舅父前来走动也是自然。

谁知大舅父前来,只因曹操有位长他一岁的表姐蕙,如今已经二八年华,刚举行完笄礼,可以婚配。丁蕙容貌生得一般偏上,勤奋节俭。只一样,性情要强,寡言少语。

蕙下面还有个妹妹香,也有十四年纪,像雨后竹笋般地顶着泥土上来,大女儿已经成年没说好亲事,二女儿当然不好越位。

大舅父说起大女儿年龄在即,婚事艰难的苦闷。

曹嵩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要不他给看看找个官宦子弟匹配?

大舅父只好直说:妹夫,家母一直怀念亡妹,不想断了这门亲……

曹嵩还以为大舅子抱怨他少了走动,顿时抱歉:他舅父,你知道的,我这几年朝里朝外,忙得……

大舅父知道曹嵩还没明白他的意思。不是曹嵩不明白,实在是因为曹操还是个青涩毛桃,怎么能跟定亲说媒之事挂钩?

大舅父打断曹嵩的话:家母的意思,想把蕙许配给阿瞒。蕙比阿瞒大一岁,女大一,不受气。我们两家也是亲上加亲,妹夫你看……

曹嵩算是恍然大悟,眼睛瞪大,嘴巴张开,眉头皱起:哦……哦……啊……是这样,可是,阿瞒年纪还小,还在读书。再说,他还未及冠。关键问题是,他整天游荡无度,不成人形。这……恐怕会耽误了蕙。

大舅父说:嗨,妹夫,我是从小看着外甥长大,说实话他的性子是毛糙点儿,但心地不坏。阿瞒还在上学,这不难。也不办什么仪式,只要双方定下,换个生辰八字,下个聘书就可以定。至于结婚,可以等他及冠之后。

曹操及冠之年,大学正好毕业。可娶表姐为妻,曹操那糙骡子脾气,能同意吗?曹嵩为难,让大舅父先回家听信。

大舅父看曹嵩的神色,恐怕这事难成。

曹嵩呆坐细想,当初自己就曾经反抗过。娶了丁佩算是结下低门,这次总不能再弄一个低门来结。不管怎么样,还是问问曹操的意见,走走过场,回头就说是他不肯,便可搪塞大舅父了事。

曹操参加丁蕙的笄礼时见过她,语言不多,长相一般。看起来有点贫血,没有让曹操一见倾心的感觉。相反倒觉得表妹丁香面色红润,爱说爱笑,模样可人。

曹嵩把妻子丁佩的往事、如今社会讲究亲上加亲等废话跟曹操一番解释之后,问他的意见。

曹操不出意外地坚决反对:没意见,就是不要!

曹嵩原本想以此回绝丁家,可曹操接下来的话反而促成了这件事。

曹操倾身讨好地嬉笑:父亲,您干脆也找两个婢女伺候我,让阿才去厨房干活。

曹嵩顿时大怒。对门袁绍让贴身婢女怀孕一事还没过去,却又带坏了曹操。学业未完便婢妾成群,令生长在太监之家的曹嵩难以接受。

曹嵩断喝:休想!告诉你,我已经答应了你大舅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也就是告诉你一声,由不得你做主!

曹嵩回信给丁家,说等他们父子从谯郡回来就订婚。

丁家还是担心万一曹操到了谯郡,宗族故旧想要攀附结贵的自然不在少数,要是曹嵩意软,一时应了其他亲事也有可能。坚持要求在他们走之前,双方交换生辰八字。等他们从谯郡回来就办订婚宴席,遍告亲朋好友。

直到一行人走上回谯郡的官道,漫长旅途有的是时间检点过往疏漏。曹嵩才想起来丁蕙属马,曹操属羊,二者相克。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能希望属相之说纯属乌有。

曹操和表姐丁蕙的姻缘就此拉开序幕,是幸福还是坎坷?

“逆子”何故惹命案

曹嵩向朝廷告两个月假,带着曹操回谯郡祭祖。

四月春深,正是远行的好时节。年方四十二、意气风发大好年华的大鸿胪曹嵩,带着懵懂少年情窦未开终身已定的十五岁少年公子曹操和一大队随从,一路轻车快马、投宿早有准备的官方驿站,回到阔别将近六年的谯郡。

曹嵩看着坐在车夫身旁兜风的曹操感慨,六年前带走一个儿童,六年后带回一介少年。人生如离弦之箭,容不得细品滋味,韶华已过。

此次旅程可谓含义多多:一是衣锦还乡;二是祭拜曹腾,重修墓园;三是不能忘记曹节的嘱托,盖一座带暗室的豪宅,藏匿贪污来的财物。

五月,曹嵩在谯郡忙着建设超大地下室和机关暗道的私宅,曹操如同游鱼入海,故乡的气息,唤醒时隔六年的野性。不过这回曹操由当年拖着鼻涕的跟屁虫跃升为“领袖”,纠集十数个高矮不等岁数各异的少年儿童,拿谯郡的农庄当洛阳的街巷,整日间说什么行侠仗义主持公道,实际上无事生非疯耍玩闹。

其中有个叫秦越的富家公子,暗中纠集几个小混混收拾曹操。错把相貌酷似的夏侯渊当做他,冲上前一阵毒打。

当夏侯渊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消息散播开来,秦越才知道打错了。也难怪,虽然夏侯渊小曹操两岁,但无论是个头、眉眼都很像曹操。只不过夏侯渊白净些,嘴角没曹操那么上翘,就连跟曹操他们一起玩的伙伴们也时常将表兄弟二人弄错。

曹操不服气,打探得是谁做下如此恶事,纠集十数个少年儿童,找秦越他们为夏侯渊报仇,群架结果伤了六个,为首的曹操伤得最重。

此事惊动曹嵩,颤抖着手不敢碰他那被打成烂桃一样的脸,心疼不已。独生儿子跟表外甥被人打成这样,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不论曹操恶习在先,再次滥用司隶校尉的“了难功底”,让侍卫穿着便装,逐一痛揍那帮青年。秦越因赴宴侥幸逃脱。

老子竟然帮儿子打架,很快在谯郡传开。有曹嵩掌势,曹操从此更是无法无天,就连离地三尺的神灵也不放在眼里,成了村民眼中“专横跋扈的小流氓”。

曹嵩以为帮独子找回公平,可以平安无事。谁知物极必反,端午节涡阳河边看龙船表演发生一起命案:官少秦越被人踢打,伤重不治。

“端午命案”迅速传遍谯郡,死者年方十六。父亲秦震,朝歌郡太守,族中伯叔多人在各地为官。

如此重大案情,谯郡太守卢韬连调研农田水利都免了,不敢怠慢。组织人手追查案情,查出是曹操干的。卢韬为难,秦家虽是大户,曹家势力也不可小觑。文书吕廉皱眉谏言,这件案子非同小可,得罪任何一方,都将殃及大人。

案子不结,民愤难解。卢韬跟吕廉商议出一个稳妥之策,把烫手的山芋先递给曹嵩。不交出儿子,曹嵩就是徇私枉法,交出儿子,纯属曹嵩自愿,错不在卢韬。卢韬亲自出马,到曹庄抓捕曹操之前,必须先禀报曹嵩。

曹嵩跨出驿站大门前往建筑工地,便被卢韬、文书吕廉等一群人堵在门口。

曹嵩忙问何事,卢韬示意曹嵩进屋说话。

曹嵩把他引进内室,卢韬躬身向曹嵩汇报案情经过,曹嵩猛地愣住。卢韬乃一郡之首,官场经验可谓了得,要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