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119部分

那时汉朝-第119部分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华的帝王将相喜欢才气横飞的歌女,似乎都成了一个光荣的传统。



那时,卫子夫的出现,犹如天上的彩虹,将刘彻这风雨过后的天空,装饰得闪亮多姿起来。刘彻当即点名,要卫子夫专门侍侯他。



结果,俩人在皇帝更衣车里约会一次,刘彻对卫子夫的服务态度相当满意。当他再次回到平阳公主的宴会上时,神采奕奕,仿佛喝了一道补药汤一般。



平阳公主微笑着点点头。让皇帝这个大顾客满意,是她这个做拉皮条生意的最大光荣。最后,平阳公主决定将卫子夫送给刘彻,随其入长安享受富贵。



当然,平阳公主不是白送的,刘彻当场就赐她千金,算是辛苦费了。



这天,当卫子夫准备登车随刘彻入宫时,平阳公主专门送行。临别之际,感慨多多。似乎是,刘彻此趟前来,平阳公主赚了。其实,更赚的当属卫子夫。卫子夫此遇,一旦皇帝真宠,富贵即加身,全家可腾达。



平阳公主心里想着,不禁抚着卫子夫的后背说道:走吧。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有朝一天,你富贵了,不要把我忘了就行了。



说富贵,道富贵。其实,富贵这玩艺犹如天上之彩虹,水中之明月。貌在眼前,其实咫尺天涯。平阳公主或许没想到,卫子夫这支所谓富贵绩优股,一到长安后,竟然马上跌到了谷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刘彻一回到长安,将卫子夫打发到后宫后,竟然就将她忘得一干二净。



男人啊,真是不可思议。喝酒交栈相竟欢,车轩侍候鱼水欢。竟然一转身,就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这不仅是皇帝的毛病,也是刘家的光荣传统。曾记否,当初刘邦路遇薄太后时,不也挺一副暖气相加的模样吗?结果行过那事之后,就将人家忘得一干二净。



过了一年多以后,薄太后的姐妹陪侍刘邦喝酒,说起这事,刘邦才忆起世间还有这个人。于是,只好将薄太后召来陪一夜,才陪出一个伟大的成果,那就是后来的刘恒皇帝。



认真比较竟然发现,卫子夫和当初的薄太后命运极其相似。有一年多的时间,卫子夫没看到刘彻再光顾她的床铺。空床空等空遗恨,这是后宫所有佳人的写照。然而,彼此陌生一年多后,刘彻突然要清查后宫,说要打发一部分人下岗。



下岗的原因大约有二:一是新货上市,旧货必须下架;二则是后宫编制有限,不能空养闲人。于是,卫子夫也在被打发的名单当中。



本以为,相识恨晚良宵短,春宵一刻值千金;



本以为,花须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技;



本以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没想到,闹到最后,竟然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



卫子夫哭了。没有什么可埋怨的,这就是后宫所有女人的命运。既然这样,那就准备上路吧。于是,卫子夫找到刘彻,流涕满脸,自请归家。



我认为,世界上有两件武器最为可怕。一个是核武器,另外一个则是女人的眼泪。关于美女的哭相,古今以来诸多文人妙笔横生留下诸多佳句。比如,梨花带雨,弱柳悲风,等等。无不都是哭出了文学审美的境界。



刘彻是学儒的,文学功底相当深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一刻,卫子夫的眼泪,肯定弹响了他内心深处的某根弦。



于是,刘彻不但没有打发卫子夫回家,反而让她留岗,继续工作。



阴霾的天,乌云终于散尽了;狂跌的股票,终于爬上来了。卫子夫因祸得福,怀孕在身,尊宠日隆。一夜之间,她就像后宫里跳出的明星,让诸多女人眼红了。



当然最眼红的人,就是那个不会下蛋的陈阿娇。



前面已经介绍过两件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如果再加上一件,恐怕就是女人的忌妒心。为什么后宫红颜总薄命,其中与女人忌妒心有着莫大关系。



市场竞争残酷,女人无不都拿出最冷酷的绝招,在众花蝴蝶中,夺取跟皇帝的约会话语权,从而最后摘取,摆在金字塔顶上的富贵王冠。正所谓,一女功成万颜枯。优胜劣汰,红颜想不薄命,难了。



那么,陈阿娇有什么办法对付卫子夫呢?下蛋是下不过卫子夫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天下女人都会用的那招:一哭二闹三上吊。



如果说,女人偶尔闹情绪,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天天闹,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可理喻,无可救药了。



果然,陈阿娇天天闹要着死,非但没有得到刘彻的同情,反而,刘彻已经超出了忍受的范围,他甚至发出了久闷在心中的气话:这个女人,怎么就这么不讲点道理呢?



这下子,陈阿娇也没辙了。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卫子夫像明月一样爬上天空去吗?



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这时,阿娇老妈刘嫖出场了。只见她安抚道:你应该像卫子夫一样,多吃饭,多养身体。不要拿别人的得意来惩罚自己,剩下的事,老娘替你办就是了。



刘嫖到底想干吗?



很简单,她就想找个人开刀疗治女儿的伤痛。





第十章  卫青




刘嫖要准备下手的对象,正是卫子夫的同母弟,卫青!!



卫青者,字仲卿,平阳人也。其实,卫青最初不姓卫。其小时经历大约如下:初,小卫其父郑氏是一基层干部,专门替平阳公主打工。不料,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卫子夫母亲。两人你情我愿,种下爱情果实,就生下了卫青。



美国作家福克纳有一句经典话语:如果想把一个人培养成作家,只要给他一个不幸的童年就足够了。



福克纳此话可不是吹的。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对于大多数穷孩子来说,痛苦悲惨的童年,往往是奋斗成功的驱动力。



但丁也曾说过,想上天堂吗?那先去炼狱吧。卫青小的时候,他从来没想过要上天堂,也没想要当大官。那时,他最奢侈的想法,无非就是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张温暖的床,几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和能得到周围人的尊重。



然而,奢侈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对比得如此鲜明。在生卫青之前,卫母已经生下一男三女。无庸置疑,这是一个苦命的女人。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卫嫂的孩子不会打洞,但是离打洞也不远了。因为她是平阳公主家的奴仆,所以孩子也只能是做地上爬的小奴仆。



一个大奴仆,要养大三个小奴仆,的确不容易。于是,卫母只好将卫青物归原主,送回当初跟她偷情的那个男人。那个姓郑的男人,并不是传说中那种提起裤子不认账的男人。他将孩子收下了,并带回老家。



他也很不容易,正式老婆替他制造了几个有标签能出厂的人工智能产物。于是,当孤独的卫青来到郑家时,面对卫青这个三无产品,前母不睬他,兄弟们也不鸟他。



没办法,谁叫你是后娘养的孩子呢?郑氏不是个坏人,但也没人说他是好人。他要做的,不是怎么样让他妻子和孩子们,能接受这个天外之客,而是将卫青安排一个落脚点。他已经想好了,如果卫青要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替他们家牧羊。



牧羊,就是希望羊长大后能卖个好价钱。然后,拿钱去娶一个媳妇,生一箩筐的孩子,最后再将他们带到山上来,一起牧羊。我想,这应该是当时卫青最好的想法和出路。



在那山高高,野茫茫的人迹罕处,卫青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岁月如羊毛,长了就割,割了又长。孤独的孩子,就这样在善良的羊群中长大了。



多年以后,突然有人上山,看到满坡的羊群中,站着一只安静的狮子。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伟岸的男人。那个男人,竟然是卫青。



卫青长大了,岁月没有使他变成一头羊,而是一头狮子,一个真正的男人。狮子牧羊,那是什么样的一种可怕的情景呢?



有一天,有个会算命的囚徒和卫青相遇,端详他半天,然后说道:兄弟,你命中注定是个贵人啊。请相信我,你将来肯定能被封侯的。



要想封侯,就得当大将军建功立业。先当奴隶,后当将军?似乎没听说过。卫青笑了。



巍巍高山,茫茫山坡,命运如草,生于斯,长于斯,灭于斯。何来封侯?封个猴子王还差不多。



卫青没听说过先奴隶后将军的故事,但是不等于这个非理性命题不能成为现实。命运的游戏规则,原来都是奥运会上经常被人喊出的那句口号:一切皆有可能。



卫青通往将军的路上,向他提供第一个可能的人是平阳公主。长大后的卫青,不知怎么地被平阳公主看中,将他召来当了骑奴。骑奴也是奴,不过总比牧羊好多了。没有风吹雨打,也没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感。在这里,卫青不但衣食温暖,而且学会了必须的礼仪。



用鲁迅的话来说是,以前做奴都做不稳,现在可稳多了。



然而,命运的游戏不过刚刚开始。卫子夫受宠后,卫青改姓不换名,跟随姐姐入宫。刘彻也给这个未来的小舅子安排了一个工作,在建章宫当差。满眼繁华的长安城,不全都是肚脐眼和势利徒。在家靠牧羊,出门靠朋友。在这里,卫青还结交了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公孙敖。



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卫青刚刚告别惨痛,才踏上小康之路时,这时刘嫖公主的恶爪向他伸过来了。真是个苦孩子。卫子夫还有一个同胞的哥哥和两个姐姐,刘嫖偏偏看中了卫青。



于是,刘嫖将卫青抓起来,准备开刀祭血。



然而就在这时,有如放电影一般,时为骑郎的公孙敖出现了。



当时,公孙敖听说刘嫖要对卫青下毒手时,脑中立即闪过一个念头:抢人。因为时势危急,告状和报警,都是无效的。唯有突击抢人,才最为实效。



于是,公孙敖纠集一帮生死朋友。一番密谋踩点后,就以突袭之势冲进囚禁所将卫青解救出来。



哥们,太感谢你了。您的大恩大德,俺会记在心里的。



哥们,不要客气。这是咱应该做的。以后记住,有困难,找我公孙敖。



卫青和公孙敖紧紧地握到了一起。一旦握紧,卫青就没想过要松掉。他会永远报答,眼前这个义气冲天的硬汉。



然而,刘嫖准备诛杀卫青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了。诛卫青,就是想给卫子夫点颜色看看。教训卫子夫,摆明就是不给刘彻面子。



刘彻怒了。



马上地,刘彻做了一件相当刺激刘嫖的事:将卫青召来,封为建章宫总管,同时兼为皇帝侍从官。再接着,刘彻将卫子夫所有兄弟姐妹通通召来,封的封,赏的赏。连好人公孙敖也沾了光。



更可怕的是,刘彻已经对陈阿娇绝望了。



完了,陈阿娇。你的怨妇梦,就差一句话了!



晁错平反案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诸多大臣纷纷上书替某人喊冤。这个某人,正是被刘启诛杀的晁错。



当年,刘启诛杀晁错之后,有人曾将得失跟他分析一番,老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