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257部分

那时汉朝-第257部分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杀手锏就是——装神弄鬼。



装神弄鬼之徒,我们称之为神棍。在长安城这座大林子里,三教九流什么鸟都有。神棍如果有点水平,还是可以混出头的。比如当年的江充,在燕国混不下,一到长安城就整出了个臭名远扬的巫蛊惨案。



装神弄鬼的伎俩,是王宇老师吴章的灵感之作。我认为,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王宇水平之所以次,估计跟老师水平有关。吴章是这样认为的,王莽敬畏鬼神,不妨把一罐鲜血趁夜里泼到王莽大门上。然后,他就可以装模作样地去忽悠王莽,说如果想避祸,就得把政权交给卫氏外戚。



想靠一盆血和一张臭嘴,就能唬住王莽?自汉朝立国以来,见过愚蠢的,但是还没见过如此愚蠢的,名副其实的一群驼鸟。



王宇同意老师吴章的方法,他把倒鲜血到自家门上的活儿交给了自己的大舅子吕宽。



月黑风高之夜,正是装神弄鬼之时。我不知道,那个夜晚够不够黑,风吹得够不够狠。我知道的是,吕宽泼血到王莽门上的时候,被人发觉了,当场被拿下。



阴谋很快就败露了,王莽一点也不客气,把长子王宇和儿媳一起扔进监狱。王宇见扛不住了,先自杀了。儿媳吕焉正有孕在身,马上要生。不久,吕焉生下孩子,王莽就在狱中将儿媳处死了。



到此,王莽已经弄死了两个亲生儿子了。真正做到了为了政治权力利益六亲不认的炉火纯青境界。王宇事败,卫氏外戚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王莽只留刘箕子老妈卫姬一个活口,卫家其他人通通被诛杀。



大火烧到此,也差不多该收场了。但是,王莽却认为,这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自家长子王宇能被拉下水,说明在长安内外,肯定有一个反王莽集团在秘密跟他较量,而卫氏外戚力量不过是冰山一角。



于是,王莽决定顺藤摸瓜,扩大打击面,企图将所有反王莽力量一网打尽。王莽的政治想象力是丰富的,他顺着藤摸了摸,竟然摸到了他叔叔王立的门上。可怜的红阳侯王立,牛气一去不复返。王莽把他弄进监狱,派人日夜监守,最后也被迫自杀。



汉朝风光,千里失语,万里哑然,望长安内外,惟有王莽。朝廷上下,顿失滔滔;三公九卿,都做蜡象,无人欲与安汉公试比高。



这就是王莽,一个真实残酷的权术家的历史写照。





第十三章  盗国之路





一 弑君



苍天保估,王莽终于可以嫁女了。公元4年,二月七日。大汉朝三公中的两公大司徒和大司空亲自率队,带着皇家轿车和仪仗队前往王莽家,呈上皇后印信,迎王莽女回未央宫。当日,赦天下。



此时,被王莽玩得团团转的王太后,肯定以为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了。可老人家别想得太美,离戏完还远着呢!



有一天,太保王舜突然带着一帮官员和八千群众直扑未央宫。然后,他们就在未央宫外,集体喊口号,要王太后答应他们一个要求。



顺便说一下,聚会带头人王舜是王莽的堂弟。王舜能走到今天,多亏了堂兄王莽提携。如果说汉朝是一个足球场,王莽是罗纳尔多,那么王舜就是场外的啦啦队长。



带着八千多来路不明的所谓粉丝在场外乱喊乱蹦,不是啦啦队长还能是什么?啦啦队长王舜让人把他们的请愿书传到宫里,告诉王太后,务必厚赏大司马王莽。



说好听点是厚赏,实际上是勒索。王舜的意思是,王莽嫁女本来是喜事,没想到喜事没办,先将白事办了,将短了根筋的长子王宇及媳妇砍了。冲着这点,王太后必须补偿。



很快的,奏书就传进了宫里,王太后没有意见,直接将奏书下发主管部门。主管部门领导忙活了半天,很快就出台了一套奖励王莽的方案。首先,给王莽的两个儿子封侯;其次,追加皇后聘礼三千七百万钱。



王莽之前将四千三百万钱全赏给了王家那些穷亲戚。一转眼,泼出去的钱又全捞回来了。当然,收钱还是要装一下的。于是王莽上书,对王太后说,给儿子封侯和追加聘礼的钱,他心领了,还是不要弄了。



这时,孔光站出来说话了。他说:“安汉公日理万机,鞠躬尽瘁,多少赏赐都无法弥补他对国家的贡献。所以,追加这点聘礼钱,对太后来说,小意思啦!”



王太后看着孔光睁着眼睛说瞎话,都快要没脾气了。但她也没多说,下诏同意给王莽追加三千七百万钱的聘礼。



老实说,孔光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混功是越来越精湛了。但谁也没想到,当孔光大师在中央凭着贤名和厚脸皮吃香喝辣时,有一堆人正在后面看着他流口水。



那帮人,就是孔光的学生。所谓名师出高徒,何况孔光还是儒家大师,所以培养的高徒不在少数。在孔光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混进了中央,当了博士大夫,无人不渴望老师提拔一下。结果是,孔光一个都不推荐。



当您学生这么多年,看您啃骨头,怎么也要给碗汤喝吧!可结果啥都没捞到,于是孔光的学生们就在背后骂老师不厚道,没劲,太没意思了。



知学生者,莫老师也;可老师的心,学生就不一定懂了。孔光知道自己挨骂了,但一点也不后悔。自他当上汉朝御史大夫到现在,约有十七年了。这些年来,学生只看到老师啃骨头,却不知道老师啃骨头时,曾经被噎到,差点没命。



政治这块大骨头,不是所有人想啃就能啃的。这是老江湖孔光穷尽一生得出的政治觉悟。他就像他的老祖宗孔子一样,以为政治能拯救天下苍生,结果发现政治是一锅比洗脚水还脏的水。扑到里面的,即使不被淹死,也要被脏气熏死。



君不知,现在的孔光,天天都听到自己的内心在打架。一个是理想,一个现实。到底是彻底抛弃理想还是彻底屈服现实?这两个怪东西搞得孔光快撑不住了。



最后,孔光发现,当今之世,他无法再坚定政治理想,可屈服幽暗政治前途更加诡异。既然惹不起,那总躲得起吧!于是乎,孔光决定,这次一定要下定决心辞职。



于是孔光铁下心上书,说自己身体不行了,恕我不能陪着大家玩了。



这次,王莽好像也没话说了。王太后下诏,允许孔光内退。第二年,夏天,四月一日,孔光逝世。王莽替他办了一个厚重的葬礼,仅送葬的车辆,就有一万多辆。



休矣,孔光。



应该说,孔光生前以识时务的方式与王莽共进退,是很让人欣赏的。但是,孔光大师提前退场,没看到下面更精彩的演出,王莽就替他可惜了。



汉朝人都知道,王莽野心很大,但是到底有多大,却没人敢说。很多人都已经看得出来了,仅用钱财和封侯来填王莽内心那个巨坑,是根本就填不平的。他就像一条胃口良好的蟒蛇,不吞到自己最想吞的猎物不罢休。



果然,要求厚赏王莽的呐喊和呼声,还响彻在长安城的上空,震耳欲聋。



前面说过,王莽的政治理念是空前超前的。如果他生在当世,参加政治角逐,绝对是制造民意拉选票的大高手。在汉朝,制造民意,影响政治,王莽是第一个这样干的。他之所以要制造民意,是因为他要完成一个史无前例、不可告人的大阴谋。



王莽才替孔光办完葬礼,汉朝全国各地的官员以及民意代表又纷纷云集长安,替王莽请愿。最后,请愿的官员级别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



有人统计,在请愿队伍中,有亲王、侯爵、皇族等代表,队伍人数高达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不说别的,数字详细到连个数都没放过,可见官方统计工作真到位啊!



王莽看着未央宫外人山人海,似乎不为所动。他给王太后上书,说道:“我现在很忙,正在制定新的礼仪,不想因此分心。所以,甭管宫外喊的什么话,太后您都别理睬。”



的确,王莽很忙。他是忙着制定一套新礼仪方案,但是这套东西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不得不忙。这套玩艺,说出来很吓人,可却是每个男人都喜欢的。



这就是著名的九锡礼仪。



汉朝以前中国古代的臣子具有的至高荣誉,王莽是一样没有拉下。所谓九锡,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据《礼记》记载,这九样东西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



王莽在古仪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自己定的九锡如下:绿韨(遮蔽膝用的彩绸)、衮冕(龙帽)、衣裳(龙袍)、瑒琫(刀柄装饰璧玉的佩刀)、瑒珌(刀鞘上装饰璧玉的佩刀)、句履(鞋尖上翘的御鞋)、鸾路(皇帝专用的御车)、乘马(四匹骏马)、龙旗九旒(有九个尾梢的龙旗)。



除以上物件外,王莽另外附加多样物品,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公元5年,五月,王莽正式接受九锡。从此,王莽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赋予九锡特殊意义的人。



要知道接受九锡是什么意思,就要看看是哪些人接受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什么人。为了方便读者参悟,我就将名单列出来。在王莽接受九锡之后,曹操是第二个,接着就是司马昭、司马炎、孙权、桓玄、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李渊等等。



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对不起皇家的事——篡权。于是乎,九锡就成了篡位的代名词。如果谁要接受了,说明他是想当皇帝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明白王莽想干嘛了。他制造的所有民意,都是为他将来废帝自立铺下一条坚实的道路。



通俗一点说,就是要做倒霉蛋刘箕子的挖墓人。十二月,冬季,王莽按捺不住,准备对刘箕子下手了。



在王莽的政治哲学里,能够和平解决问题、节约行政成本当然是好事。但是,在对刘箕子问题上,他不能和平了。



原因只有一个,刘箕子的思想和他的身体正在一天天成长,犹如茁壮成长的黑马,就要脱僵而去。



王莽在皇宫里到处都安插了耳目,他已经打听到,刘箕子对他杀卫氏家族已经愤愤不平了。如果这样的话,与其坐等刘箕子收拾自己,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



这天冬至,王莽准备了椒酒,派人送进宫里呈献给刘箕子。民间认为,喝椒酒是可以驱逐鬼神的。刘箕子拿到酒后,没多想就喝下了。紧接着,他就发现不对头,腹部绞痛,滚在床上,发出求救的呼叫。



世界仿佛被隔断了,没有人听见刘箕子的救命声,任凭他鬼哭狼嚎。不久,声音渐息。有人去查看,刘箕子已中毒身亡。



刘箕子崩时,年仅十四。一个活泼生动的生命,从此离开人间。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询问死因,更没人跳出来说立案调查。汉朝上下,仿佛还泡在王莽的迷雾里。



于是,若无其事的王莽,装模作样地主持丧礼,赦天下,命令汉朝年收入六百石的官员一律为刘箕子守丧三年。



又见铁幕,正在徐徐拉下。





二 摄政的代价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刘箕子的葬礼办完后,王太后就下诏,召集汉朝高官开了一个大会,讨论新任皇帝人选问题。



在会上,汉朝众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