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54部分

那时汉朝-第54部分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大王不受皇帝之尊号,我们将以死来相谏。



诸侯们以死相谏当然是假的,刘邦拒绝诸侯当然也是假的。但是按作秀规则,双方这个上书和推辞的次数还不够三次,所以刘邦必须拒绝。最后,你来我往,算起来,也不止三次了,诸侯们还在继续上书。于是,刘邦真不得不装作无奈地说道:既然诸君觉得我适合当皇帝,那我就只有勉为其难,多为国家做点贡献了。



曾记否,秦皇威武,凡夫刘三昂天长叹:大丈夫应当如是也。如今,这百年大梦,总算是圆成了。



二月三日,刘邦在汜水北岸筑坛登基。汜水,发源于嵩山,北流于荥阳县西,注入黄河,今已堙没。然而,两千年前的汜水岸边,只见刘邦缓缓地步上高坛:一人独上,犹如山高人为峰,万山皆小,芸芸众生,不过如众蚁聚于脚下。



在萧何的号令下,诸侯皆伏地而拜:皇帝万岁,万万岁!



这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这个震天撼地的呼喊声中,吕雉阿姨由王后改名为皇后,太子刘盈改称为皇太子。刘邦那个早上九天云彩之上的逝母,也被追称为昭灵夫人。



汉朝之首都,暂时定为洛阳。





二 秋后算账



回头看刘邦这辈子,最让他不堪回首的,就是彭城兵败那件事,特别是他从彭城逃亡之后,前后被丁公和季布追杀,那可是一个窘样。此两人,刘邦最咬牙切齿的不是丁公,而是季布。季布害他多次把两个无辜的孩子踢下车,从此被历史非议,没完没了。



此时,刘邦闻听季布潜逃,立即悬赏捉拿:凡是捉到者,奖赏千金,如果敢有隐匿者,诛其三族!



季布,楚人也,为人任侠,早年闻名于楚。所谓任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季布此种性格,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投奔了项羽,估计他就是一个游离民间被百姓供为救星的大侠客。



在中国古代,百姓有三大崇拜对象:一为皇帝,二为忠良,三为侠士。山高皇帝远的,只好靠忠良;忠良早死或隐没的,只得靠侠士。其实在很多时候,古代中国的百姓还是较钟情于侠客。如果你有冤情,忠良之官就算帮你伸冤,最多也是鼓励你勇敢面对生活和现实,相信明天的阳光还是灿烂之类的。侠客就不一样了,他没有那么多废话,但他有很多实惠动作,比如,他会不声不响地帮你把仇家摆平,杀他个鸡犬不留,甚至还会劫财济贫,从屋顶上给你扔下一袋子的银子。



可惜造化弄人,季布没当成伟大侠客,如今却成了世人皆知的通缉犯。此时,季布正藏匿在濮阳一个姓周的大家族里。



大家族有一个好处,就是人多好藏身;但也有其毛病,就是人多耳杂。周氏那个当家的,其实心里挺苦的。季布一辈子躲在周家也不是办法呀,纸是包不住火的,有朝一天不知得罪了哪个仆人,被人告密了,到时周家血染濮阳河,就是哭神拜鬼都不顶用了。



周家为了自保,决定打发季布。可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惹季布不高兴,他一样可以立即让周家断子绝孙。周当家左想右想,终于想出一个冒险的计策,那就是建议季布委屈自己,充当奴隶另卖他家。



亏周当家想得出来,要季布当奴隶,那不是找死吗?



事实是,周当家也做好了找死的准备,他对季布说道:你常年躲在我家也不是办法,如果你能听我的计策,我就给你献一计;如果不行的话,我愿意自杀。



季布一笑:有计策就说嘛,怎么说你也是为我好,何必说那么丧气的话?



周当家终于鼓起勇气说道:我要你削发为奴,套上铁圈,连我家几十个奴隶一起卖往朱家。



季布疑惑了:削发为奴,卖往朱家?你以为叫我换个马甲,朱家就认不出我了吗?



周当家很无奈地说:是啊,他有可能会认出来,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他认不出你的可能性呀。



季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周当家:一点辙都没有了。



季布:那好吧。我不强人所难,你就把我当奴卖了吧。



所谓朱家,不在濮阳,而在鲁地。周当家果然帮季布剃光了头发,带上奴具,用一辆大货车把季布及周家几十名奴仆,一同运往鲁国的朱家会所。



我想,周当家和朱家肯定是有生意来往的,不然不会如此熟门熟路。周当家之所以动用这么多奴仆陪卖,那是防止路上有人认出季布,更是防止朱家看出破绽。



然而,周当家精明,朱家可不傻,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你周当家这个卖奴的动作搞得太大了吧,兵荒马乱的日子基本上结束了,如果不是逃难,你凭什么无缘无故地把这么多家奴都卖掉?



朱当家心知肚明,但什么都不说。他仍旧把这批奴役全买下来,放在田里劳作。有一天,朱当家远远地指着季布,对他的儿子说:你一定要记住,种田的事就听那个光头的,千万不要对他指手划脚,还要注意的是,他吃什么,你就跟着吃什么。你也不要问为什么,尽管听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朱当家的叮嘱完,就上路去京城了。



千万不要紧张,朱家这不是去告密,而是找人游说解救季布。阿弥陀佛,季布真是遇上好人家了。其实,这一切都不出周当家所料,因为他早就打听好了,朱家势力大,洛阳城有他的铁关系,人心又贼好,朱家不救季布,天诛地灭。



朱家那个所谓铁关系,其实就是老好人夏侯婴。贵人遇贵人,当然好办事。朱家来到洛阳城,拜见了夏侯婴,夏侯婴留下朱当家畅饮几天。几天之后,朱当家才开口问夏侯婴:季布到底犯了什么罪,搞得陛下追捕他这么急迫?



夏侯婴笑了,往日季布狂追猛打他马车的事还历历在目,此事不提也罢。于是,夏侯婴只得打着哼哈回答朱当家:这个季布,曾经为难过皇上,皇上很怨恨他,所以才下令捉他的。



朱当家一听,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又故意问道:您觉得季布这个人怎么样?



夏侯婴:是一个贤人!



当然是贤人了,从来没人那么紧追过夏侯婴的马车,唯有这个季布差点赶上。



朱当家终于忍不住了,他终于把准备好的游言一股脑地说出来:



所谓人臣都是为人主卖命,季布作为项羽的将领为难皇上,那叫忠于职守。再说了,项羽的属将那么多,皇上能捉得完吗?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就因为怨恨季布便天下搜捕,那胸怀也太不广阔了吧。季布这等贤人,皇上捉捕如此急迫,中原无立身之地,他不是北奔胡奴,就是南逃南越,这不是拿自己的人去资助敌人吗?像这等不明智的事,您为何不去劝劝皇上呢?



夏侯婴一下子明白来了。朱家千里迢迢地跑来洛阳,不是来蹭他的酒喝,而是为季布而来的。如此一说,季布不就是藏在你朱家会所了吗?



夏侯婴一想,会意地笑了。



朱当家也笑了。



我们知道,夏侯婴的一生,是舍生救主的一生,亦是救死扶伤的一生,从来只见他救人,不曾见他害过一个人。朱家找人可是找对了。



果然,夏侯婴当即答应替季布向皇上求情。没多久,夏侯婴逮到一个机会,按朱当家所言对刘邦陈述一番利害。刘邦恍然大悟,立即解除通缉令,赦免季布。季布不久被召进洛阳城,被拜为郎中。



季布一夜飞天,天下皆知,这时尚逃亡在外的丁公也蠢蠢欲动了。



季布是贤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丁公也是贤人,这是刘邦被逼急的时候喊出来的。而丁公以为,他是季布母亲的亲弟,又放过刘邦一马,如果他谒见刘邦,肯定也能见光活!



事实上,丁公这个算计真是错了。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和季布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他不见光则活,一见光只会死得更快。果然,丁公带着自信的心情求见刘邦时,只见刘邦一声冷笑,大声吼道:给我拿下!



丁公这下可是真蒙了,我放过你一马,不封官则罢,凭什么要拿下我?



小样的,还是明白地告诉你吧,你死就死在放我一马。季布狂追我,那是忠于职责;你把我放掉,这叫玩忽职守,懂吗?



接着,刘邦下令士兵押着丁公在军中巡回游行,并且宣布他的罪状:大家听着,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的正是他。



宣读完毕,一刀砍下,鲜血溅地。



刘邦再次放话:大汉天下,如果有谁仿效丁公,必人头落地!



刘邦这招就叫借力打力,杀一儆百。此杀恩之法,可谓生猛,他不但没受到半点非议,反而威慑军中,更是成为后世帝王的经典教材。



只可惜丁公那条小命,从此教天下之人,不再随意做那好心救蛇的农夫!





三 迁都



就在刘邦定都洛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有人跳出来给他提出了迁都的建议,此人就是以口舌闻名天下的娄敬。



在迁都提议之前,洛阳城那帮政治大佬们,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娄敬的人。不闻其名,理所当然。因为,此时的娄敬不过是一个被齐国征召,发往西部守边的苦命战士。



说娄敬苦命,是因为他是拉车前行边疆的士兵。当时,娄敬的军队路过洛阳城,他突然解下套在身上的绳索跑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没有逃回齐国,而是投奔了一个当时叫虞将军的老乡。



娄敬告诉虞将军,我要见当今皇上。



虞将军左右打量娄敬:一身穷人模样,破旧的羊皮袄,布满灰尘的脸庞,整个人就像一个乞丐。这个卑贱得如一粒尘埃的逃兵,竟想拜见皇上,他不会是吃错药了吧?



虞将军问娄敬,你到底想干吗?



娄敬:我想向皇上提议。



虞将军:有什么意见你就跟我提,我再替你传给皇上。



娄敬:不,我要当面给皇上提。



虞将军:你想给皇上提什么议?



娄敬:迁都。



虞将军真是哭笑不得。迁都?还能迁哪里去,天地之大,除了天堂外,天下还有比洛阳城更合适称帝的都城吗?兄弟,当初皇上在道上混的时候,你还不知道蹲在哪个山旮旯呢,别给他使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帝王搬家,可不是普通人家,搬到哪算哪,搬不妥可以再搬回来。如果建议不妥,触犯禁忌,人家根本就不用找借口,一刀就把你劈成两半。



娄敬:我要说的是正儿八经的事,不是你所认为的妖邪之言。



见过狂的,但是没见过如此狂妄无知的。这个倔老乡,他无非是想以此哗众取宠,跟皇上混个脸熟。最后,虞将军无奈了,他说:这样吧,我送你一套新衣服,你至少也得淋浴更衣了才去见吧?



娄敬又说道:我身上穿什么就是什么了,不用麻烦你了。



果然是疯了。淋浴更衣,是对皇帝表示最基本的尊重,连这基本礼仪都不懂?好吧,既然你想自找苦吃,我就成全你。于是,这个叫虞将军的将领试着报告刘邦。



真是神了,刘邦竟然愿意召见娄敬。



其实,娄敬之所以胆敢拜见刘邦,是他身上长着一样厉害的防身武器,那就是嘴里的舌头。



以舌头席卷天下的人,我们称之为辩士。我们知道,自苏秦成名以来,纵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