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83部分

那时汉朝-第83部分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更充分的理由是,代地山高水远,满眼苍茫。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或是对大人来说,遥远的代地哪有湿润如春的长安城待得舒服。所以,小小年纪的刘恒完全可以向刘邦要求,以代王身份居住长安城,待到成年再往封地。



然而,刘恒老妈薄姬却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不找借口,不托人情,毅然带着刘恒前往封地。



每一个皇帝的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母亲。薄姬亦不例外,关于她的故事,就必不能绕过楚汉相争的另外一个失败英雄,他就是当年魏王魏无咎的弟弟魏豹。



魏豹立为魏王时,薄姬被老妈魏媪送进魏宫服侍魏豹。薄姬的老妈是个牛人,她本来是魏王宗室女,硬是与苏州人薄氏私通,生下了薄姬。按此来算,薄姬还算是苏州人氏。自古说,苏杭美女甲天下。薄姬不算美得人见人爱,车见车堵,但她也算是个气质美女。那时候,魏豹宫中美女无数,想得到王入榻前,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魏媪马上找到了一个让魏豹为薄姬动心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以相命来制造舆论!



首先,魏媪找一个所谓算命高手给薄姬算了一卦,结果是:薄姬当生天子。正所谓算命之意,在于魏豹。当魏豹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即一蹦三尺高,从此,薄姬受魏王邀宠,在所难免。



殊不知,魏媪这一卦可是把魏豹给害死了。



当是时,正值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正在荥阳展开拉锯战,打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作为诸侯王的魏豹,开始左投项羽,后来被刘邦干了一顿,于是只好右投刘邦。现在,当听到算命的说薄姬能生天子,无异于给他打了一针兴奋剂。



如果我们没有猜错的话,魏豹应该是这样理解薄姬的:薄姬能生天子,说明儿子能当皇帝;儿子能当皇帝,肯定靠老爹。现在,我贵为未来天子老爹,天下不归我,那不是逆了天意吗?由此类推,刘邦和项羽打得热闹,但都不是天下之主。看来,老天爷是故意让他们两虎争斗,以让我收渔翁之利。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陷于无知之中。于是,魏豹决定脱离刘邦队伍,保持中立,观望二个牛王争斗。看了一阵,见项羽略占上风时,又突然手痒左投项羽打刘邦。这下子,刘邦被惹怒了,立即派出曹参去收拾魏豹。结果是,魏豹到死时,方才知道上了算命老太的当。



当时,魏豹死后,刘邦以魏封国为郡,宫中美女尽被送去输织室工作。有一天,刘邦挂着考察工作的名义去输织室打捞美女。于是,不经意地看见了薄姬,见她长有一番姿色,于是选入后宫,备案宠用。



刘邦这个备案,可是让薄姬足足等了一年有余,竟不见他来考核。还算老天长眼,一次无意的言谈中,让刘邦突然想起了冷宫中的薄姬。



情况是这样的:有一次刘邦和两个美女在一起喝酒。这两个美女,一个叫管夫人,一个称赵子儿。真是无巧不成书,俩美女正是薄姬少女时代结识的好姐妹。现在,这两个得宠的美女,趁着酒兴,不知何故聊到了从前,说她们三人曾订盟约,以后发达了,谁都不要忘了谁。没想到的是,现在两人得宠,薄姬却还蹲在冷宫独自晒露水,儿时的誓言成了一场笑谈。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两个美女只把薄姬当笑料哄刘邦开心罢了,没想到刘邦听后,顿然起了一阵怜香惜玉之感,他决定要亲自见一回薄姬,以还报一年来不宠之歉。



于是,刘邦当日就召薄姬入室面见。



那时,当薄姬听说刘邦要亲自面见她,犹如在千年暗室看到了一盏星火。我以为,今生今世,只能是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没想到,当我等到花儿都谢了的时候,蓦然回首间,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好啊,老天爷,你终究没有瞎眼。



回顾从前的冷遇,薄姬两眼汪汪;一番忆苦思甜的眼泪流完,薄姬突然意识到,她还没有编好哄骗刘邦上床的甜言蜜语。没办法啊,你不哄他上床,那还得继续待在冷宫里独自烧香拜月。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当前,不可错过。



薄姬想了想,突然想起了从前老妈魏媪教的绝招,心里突然有了底。好,就这样办。薄姬一番打扮过后,前往刘邦龙榻之室。薄姬见刘邦之后,自然是一番软语肉香。



最后,只见她对刘邦说道: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



我们有理由相信,薄姬这番鬼话,不过是向刘邦发出的性暗示。算卦也好,或是编造神话也好,刘邦从来就是个中老手。面对薄姬这番诱语,他肯定能识出,但他选择了不点破。大丈夫何苦为难一个弱小女子。女为悦己者容,人家费尽口舌也是为了哄你开心,这有什么不妥的呢。风流无罪,上床是硬道理。今晚叫你来,管什么苍龙黑龙,冲的不就是这一夜的冲天销魂吗?



于是,刘邦当即也配合地对薄姬说道:你所说的是个好兆头,让我来完成你这个愿望吧。



说完,刘邦拥美人入怀,两人就开始……



刘邦是流氓出身,自有流氓的特点。流氓在女人面前耍流氓,无非就是提起裤子不认账。一夜风流过后,刘邦播下了种子,不久,薄姬收获了一片金黄稻田。这片稻田,就是亲生子刘恒的化身,是薄姬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但是,从那之后,薄姬难觅情郎的影子,从此也不见刘邦召她上床。



接着,又是漫长的冷遇岁月。薄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慢慢领悟了一个世间道理:女人这辈子,特别是身为皇帝的女人,不过是配茶壶的一只茶杯。人家赏用你,是命;人家弃之不用,也是命。既然是命,一切皆是天数,冥冥之中,一切缘有安排。



薄姬再次向命运低下了卑贱的头颅。同时,长期的冷遇岁月,使她磨练出了一种珍贵的品格,那就是坚韧和寂寞。



老子说,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凡是低洼之处,都能藏之贮之。所以说,当刘邦封刘恒为代王时,薄姬就认为,贫穷落后的代国,就是生命中注定的低洼之处。对于水的命运来说,这样的低洼,正是明哲保身,韬光养晦之地。



刘恒是薄姬带大的,在他身上,凝聚着薄姬的血泪,倒映着薄姬的身影。在吕后准备徙他为赵王这一年,刘恒已经二十一岁了。在他身上,薄姬积攒的一切优良品格他都具有了。那就是:节俭、守柔、坚韧、知足。



在吕后看来,长期受到刘邦冷遇的薄姬,与她简直就是同病相怜。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是可怜薄姬的。刘邦的龙子龙孙,能拉拢的则拉拢,拉不拢的就一刻也不能停留地送他去见高帝。现在,刘邦这批龙子龙孙当中,除了杀掉的,多数都是被她以买一送一政策套住了。



唯有刘恒是个例外。沉默不代表柔弱,是该试探他的时候了。



刘恒和薄姬当然都不是傻瓜。赵王之位是个死穴,谁碰谁倒霉,从刘如意到刘恢,一个接一个死去,死在赵王位上的已有三个了。你吕雉口口声声说封我赵王,这招就叫一手摇着橄榄枝,一边提着大刀。如果我敢接,还能挡得住你这把屠龙大刀吗?



必须找一个漂亮的借口把死球踢回去。



还好,良将难求,托辞易得。刘恒和薄姬经过一番研究讨论,最后敲定以下对付吕雉诱惑的推辞:非常感谢吕后您的提拔,但是我已经习惯代地的生活了,请让我继续驻留代地,为中央守边吧。



当吕雉听到这个借口后,只有四个字:非常满意。明知前面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就不要勇往直前,死而后已。换用孔子的话说,这就叫,明知不可为,而不为之。既然刘恒不敢接球,那就让吕氏家族接吧。于是乎,吕雉顺水推舟地封吕禄为赵王。



天杀的,刘恒终于躲过了一劫。





二 朱虚侯刘章



俗话说,多荒的草场都有肥牛马。在吕雉的黑色统治下的汉朝,刘氏子弟并非个个都是吞声受气及挨刀掉命之徒。在刘邦的孙子当中,有一个就敢当着吕雉的面撒野,此人正是此前差点儿被吕雉一杯毒酒要命的刘肥之子,朱虚侯刘章。



刘章,刘肥次子,又称刘老二。用司马迁的话说他,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用毛泽东的诗句形容他,就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用我的话说就是,牛逼烘烘,天不怕地不怕,对吕雉打压刘氏极大不满,整天就想着寻着招儿整吕氏。



刘章跟他的几个叔叔一样,也被吕雉潜规则了。这就是以上所说的,买一送一。吕雉也给他配了一个吕氏女,想不做吕雉女婿都不行。从后来历史发展的结果来看,刘章非但不是吕氏家的好女婿,简直就是祸害大王之一。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刘章却是一个好男人,因为他和吕氏女的关系很好。他爱她,她也很爱他,犹如鱼儿爱上了水,老鼠爱上了大米。



这就是刘章敢于在吕雉面前撒野的根源之在。只要你刘氏待我们吕氏女儿好一些,一切都是好商量的,这似乎是吕雉对待刘章的底线。然而对刘章来说,吕雉的恩宠是一种病。无论吕雉对他如何网开一面,都不能使他忘却刘友和刘恢是怎么死的。更让他忘不掉的是,当初老爹刘肥是怎样差点掉命的。



没有什么力量能挡得住刘章那一颗愤怒的心,刀剑初露锋芒的时候终于来了。



事情过程如下:吕雉举办一个盛大国宴,请刘章为酒吏,主持宴会。在那个时候,特别是在国宴上,喝酒是一件严肃的事,于是古人便发明了酒仪和酒吏这等玩意儿。刘章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算没有酒量,也是有酒胆的,不然吕雉不会安排这么一个光荣的任务给他。然而,当刘章接到任务时,鼻孔里马上喷出一股得意之气,好呀,这真是一个整人的好差,咱接下了。



于是,刘章对吕雉先出一道难题:你叫我主持宴会可以,酒宴规矩必须按我订下的执行。如有不遵守者,按军法论之。



吕雉面露难色,不知所以。尽管说国宴规矩多多,但也应是以娱乐为主。你刘章突然上纲上线,搞得剑拔弩张,这样只能让大家把国宴当成了一项负担,这又是何苦呢?不过,吕雉想了想,又只好点头答应,依了刘章。



好,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国宴顺利进行,刘章磨刀霍霍。今天,我是不干一场不罢休的。我就等着吕氏哪只牛羊会落到我的刀下。我想,这应该是刘章最想对吕雉说的话。



开始,宴会气氛相当不错。大家铭记刘章规矩在心,人人都喝得挺积极的。管你能喝还是不会喝,都得一口闷。当宴会进入高潮时,刘章突然对吕雉说,请让我为大家歌一首助兴,如何?



免费表演,这当然举两手支持。吕雉许之。然而,刘章演唱的这首歌,并非祝酒歌,亦非《长安城郊外的晚上》,更不是什么阳春白雪的美声独唱,而是一首下里巴人的《耕田歌》。



当刘章报出这个歌名时,当场立即有人喷酒而笑。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喷酒的是吕氏家的纨绔子弟。他喷酒的理由是:你刘章生为王子,知道牛有几只脚就不错了,还懂得何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