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释迦牟尼传 >

第24部分

释迦牟尼传-第24部分

小说: 释迦牟尼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陀的因果报应学说,讲的是任何思想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相应的结果。佛陀据此提出三世因果的理论,以为现世界人们的贫富穷达都是前生所造善恶诸业决定的结果,而今生的善恶行为也必然导致来生的祸福报应。因此,佛陀劝导人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人生起到了净化的作用。佛陀的无常、苦、空、无我的修行解脱学说其实也都建筑在因果的基础上。佛陀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是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轮回之果,因此要摆脱痛苦,就必须证得涅槃。涅槃是解脱之门,超出生死轮回的果报,而到达无生无死极乐清净世界的彼岸。到达这个彼岸,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修行途径如布施、持戒、坚忍、精进、静虑、般若,然后是波罗蜜多,即最后通过伟大的智慧之舟(般若)而到达彼岸(波罗蜜多)。般若(智慧)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释迦牟尼六年的苦行经历并未使他悟得宇宙真理,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说明了伟大智慧的重要,没有它,彼岸是无法达到的。 
然而涅槃之后,又该如何呢?那就是佛陀所讲的一切都可以舍去了,最后连智慧也变得没有什么用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般若是智慧之舟,渡过了岸之后,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彼岸也许就是那自然自在而永无痛苦、永无烦恼、永无生死轮回的无上境界,其实就是福慧具足的永恒,因为具足,所以单独的智慧或者福德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佛陀是到达了彼岸,佛陀传教的目的是要渡众生而到达这个彼岸,这个渡不是代替众生、挟持众生,而是需要众生自己通过波罗蜜多的途径即六种修行步骤身体力行而到达彼岸。佛教宣扬佛性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只是有的人知道自身具有,有的人却不知道而已,对于不知道自身具有佛性的众生,那就需要一个导师,需要导师指引他发现自身的佛性,从而通过修行而到达彼岸。释迦牟尼正是这样一位指点迷津的导师,他的教化正是实现他度尽众生的伟大愿望。从这个精神出发,释迦牟尼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便具有了宽广而永恒的力量。 
关于佛陀的生平,历史上有着参差不齐的记载,都疑莫能明,最集中反映的有两点,一、释迦牟尼是十九岁出家,还是二十九岁出家?甚至还有二十五岁出家的说法。二、释迦牟尼是何时悟道成佛的?一说三十岁,一说三十五岁;二十九岁出家,则当为三十五岁成道。至于其他游历过程虽然有许多神话的因素,但透过神话色彩,大致可以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历程,即使不甚准确也没有关系,因为佛陀的教理、教义具在,并无损于佛陀传教的精神。但出家、成道的年岁因为佛学界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在这里谈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出家、成道的年月是十九岁也好,还是二十九岁也好,这都应当不成为很大问题,我们只要知道他是在成年后的某个岁月离家出走了,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家庭的,出走之后干了些什么,基于一种什么精神,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知道了这些迹,也就可以了,一定要弄清楚出家、成道年月,我觉得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年代久远,查无对证,明显地是不可能有确切答案的,倒不如变得通达一点,且不去管这个具体年岁,而从真正有益的角度如了解佛陀真正的精神何在,它对现在具有何种价值等去研究佛陀倒显得更富有积极的意义。追究小节是无补于佛陀的大道的。有谁真正知道佛陀的大道在哪里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