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官界 >

第253部分

官界-第253部分

小说: 官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又来气了,好你个张建中王八蛋,以为你是正人君子呢!原来你是算计好了。难怪你笑得那么奸!
  “张建中,你等着,自然有人要你走这批货。”
  汪燕掉转车头又开回了镇政府。她去找高书记,要高书记命令张建中配合她。开始,高书记还装腔作势,说张建中不可能干这种违法的事,说就算张建中干,那也是瞒着他。如果,他知道,决不会让他干。
  按汪燕的习惯作法,定是要跟他玩一番暧昧的,但就高书记那副模样,几乎跟农民没多大区别,汪燕连话也懒得跟他说,就是闭上眼睛玩暧昧也觉得恶心,因此,一点情面也不给,直话直说。
  “你不可能不知道,前两次用的都是你们镇政府的车。”
  高书记说:“用镇政府的车也不能说明,我知道。镇政府的车每天那么多用途,难道每一次都要告诉我吗?张建中是副书记,调用车这么小的事,还用征求我的意见吗?还用告诉我什么用途吗?”
  “装着走私货的车就停在镇府大院里,你不会也不过问吧?”
  “我过问什么?什么事我都管,管得过来吗?”
  汪燕想了想,又说:“你总用过总公司的钱吧?你们边陲镇这种边远的地方,做生意能赚几个钱?就算跑海鲜又能赚几个钱?你就一点不怀疑总公司的钱来路不明吗?”
  “我从不怀疑。”
  高书记掷地有声,却心虚得很,想幸好是个小丫头片子质问自己,如果,是纪委的人,公安的人,他们会相信你的话吗?他细想了一下,这阵从总公司上调的钱的确够让人怀疑那钱有点来路不明。
  “你不觉得假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些钱是走私所得,你会不怀疑吗?”汪燕说,“我们都上了贼船,你想赖也赖不了。这次,张建中不参与进来,这次,我倒了霉,我保证,你们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你,你威胁我?”
  “你是跟你说道理。”
  “这是说道理吗?”
  “你说不是吗?”汪燕看着高书记,说,“我很清楚,这次,是你不同意张建中干的,所以,他才不敢干。什么风声紧,太危险,全都是骗人的假话。”
  她觉得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太爽了。她发现,跟张建中怎么就吵不到点子上?明明吵得更凶更狠,但吵着吵着就走调了,就偏离方向了。比如刚才,你就没往正道上吵,让他觉得你要跟他那个。以后,还真别跟他再有那么回事,太影响彼此生意上的合作了。
  高书记突然笑起来,说:“我不反对张建中跑这批货,但也不勉强他。他愿意不愿意?还是你跟他谈吧!”
  汪燕才不上他的当,一定要他表态:“你不点头,我说什么也没用。你一句话,比我说一百句都有用。”
  “好吧,好吧!我跟他说。”高书记只好答应她。
  哪知道,她拿起电话就拨打张建中的电话,说:“高书记有话跟你说。”然后,就把话筒递给高书记。
  “张副书记嘛,汪老板缠着我呢!这事,你拿主意,你看着办吧!”
  
378 谁见了钱都眼开
  张建中心里“咚”地一跳,想汪燕什么时候跑到高书记办公室去了?她不是去山尾村了吗?又想,她怎么就说服了高书记?难道这个骚女人跑去跟高书记玩暧昧了?
  这么想,他反倒紧张起来。
  汪燕是不是跑去跟高书记玩暧昧了?暂且不说高书记吃不吃那套,但他肯定会想你张建中跟汪燕合作了那么久,一定被汪燕俘虏了。如果,高书记再负责任一点,把这事告诉李主任,你张建中还有脸见敏敏吗?
  “你跟他耍了什么手段?他会答应你?”汪燕一进办公室,张建中便说,“你是不是把暧昧玩到边陲镇来了?”
  汪燕得意地一笑,说:“你管不着。”
  “我警告你,别以为,你那一套在边陲镇能行得通。”
  “行不通,高书记怎么会命令你走这批货?”
  张建中骂了一句:“下贱!”
  汪燕跳了起来,问:“你骂谁?”
  “这办公室里还有谁?”
  汪燕指着他的鼻子说:“张建中,我也警告你,不要把我看得那么没有智慧?我用跟那个高书记玩暧昧?看到他,我就恶心。”
  “你会恶心?你应该巴不得吧?应该很爽吧?”
  “你吃醋了?”
  “我才懒得吃你的醋。我只是担心,全边陲镇的人都知道你是什么货色!”
  “我是什么货色?你说我是什么货色?”她一边说,一边拍打张建中,“你张建中占了便宜,却以为,我是那么什么人都可以碰的女人?我告诉你,如果,在边陲镇,有人说我坏话,肯定是你张建中。”
  “你小声点。”
  汪燕回头看了一眼,门关得紧紧的。
  “你是怎么说服高书记的?”
  “他可没你那么狡猾,我告诉他,现在,我们是唇齿相依,谁也缺不了谁,如果,我出了事,你们也开脱不了干系。”
  “他会承认?他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从不沾走私的边,你那么说,他会认帐?”
  “他要真的想保护自己,除非不用总公司的钱。你那个破公司,不是走私,能有那么多钱给他用吗?”
  “你不是跟他玩暧昧?”
  “我说过了,看见他就恶心,要我跟他玩暧昧都玩不来,你怎么不相信?”
  张建中松了一口气,便说:“既然,一定要我参与,你就要听我的。”
  “我什么时候不听你的?”
  “我们人熟礼不熟,先把订金放下。”
  汪燕说:“钱在车上,你什么时候去拿都行。”
  张建中说:“你先把钱拿上来。”
  “你下去拿。”
  张建中却打电话叫外甥女过来,然后,说:“你可以回去了。”
  “你这就赶我走?”
  “还想怎么样?”
  这个张建中,今天像换了一个人,对我汪燕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我真走了,你不后悔?”
  张建中当然知道她话里的意思,脸一红,说:“什么后悔不后悔的?你觉得,众目睽睽之下能干什么?”
  “去月亮湾。太阳就要下山了,我们去那里游泳。”
  张建中很艰难地吞了一口唾沫,有点动摇了。
  “你别说,你不想啊!”
  她也忘了“跟张建中暧昧影响生意生意合作”的警示。
  外甥女敲门进来了,两人忙把脸上的暧昧收藏起来。
  “汪老板什么时候来的?”
  汪燕笑了笑,说:“来一会儿了。”
  “你怎么也不告诉我?”
  张建中板着面孔说:“汪老板是来谈生意。”
  “告诉我也不会影响你们谈生意啊!”
  张建中还是板着面孔说:“你跟汪老板下去拿订金。”
  看着她们离开,张建中便去高书记的办公室,没进门就意识到高书记会很不高兴,果然,他一见张建中就问:“是不是你叫汪老板来找我谈的?”
  张建中说:“我已经把她劝走了,看着她开车去山尾村了,也不知道她怎么就折了回来,我根本不知道她会找你。”
  “除了她,还有谁知道,走私的事是我们集体讨论通过的?”
  “她应该也不知道,只是瞎蒙的,虚张声势。”
  高书记说:“你就跟我耍小聪明吧!就跟我说假话吧!”
  “没有,怎么会呢!我怎么可能出卖你呢!”
  高书记心里清楚,就算是张建中出卖了他,打死也不会承认。当务之急是,怎么走好这批货。
  “我想从徐副局长下手,只要,我们搞定他,只要每一次行动,他事先通知一声,我们就能避开危险。”
  “怎么搞定他?”
  张建中笑了笑,说:“最老土的办法。”
  当然,也是最实用的办法。
  “等他跟李主任检查完沿海各镇的工作,我们回县城请他吃顿饭。”
  高书记又开始推托,但话说得很明,反正张建中也知道我不想沾这事的边了。他说:“我不出面。还是你去处理。”
  张建中也知道高书记不会露面,只要他同意就行,自己花钱也有个说法。搞定了徐副局长,有了保护伞,再危险也不危险了。那时候,汪燕的货算什么?省城那公司办起来,每天都能接到货,每天走一两趟都不成问题。
  汪燕打电话给张建中的时候,他已经在去水浸村的路上了。
  “你什么意思?”
  “刚接到任务,要去处理那边的群众纠纷。”
  “你就不能安排别人去干吗?”
  “我也不想啊!但除了我,别的人去也处理不了。”
  “你什么时候回来?”
  “很难说。”
  “晚上也不回来?”
  “如果,处理得快,可以回去吃晚饭,如果不顺利,晚上也未必能回去。”
  “我不等你了。”
  汪燕也感觉到他在躲避自己,你张建中也太小气了,那次不跟你耍,你还记恨在心里,你就记恨吧!哪一天,你别求我!我汪燕离了你就没人了?我汪燕就一定要跟你那个?
  “以后,我们什么关系也没有,就只是生意合作关系。”
  说完,她便把电话挂断了。
  这天真够艰难的,反反复复,坚实又犹豫,终于,还是逃过一劫了。张建中突然有一种非常非常想见敏敏的感觉,突然很想想闻到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特殊的香馥。
  明天就回县城,高书记不是已经同意他搞定徐副局长吗?
  张建中去水浸村并不完全是为了躲避汪燕。他要与村支书谈走私的事,告诉他到处都在玩走私,总公司也想偷偷玩一玩,像边陲镇这样的穷地方,貌似只有这条路才能把经济发展起来。
  支书是老实人,担心地说:“你,你还是让其他村干这事吧!”
  “我也考虑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你们水浸村更可靠,你们班子一班人团结。团结很重要,至少不会窝里斗,不会检举揭发。而且,还有一批骨干。”
  “让我考虑考虑。”
  “这事不急,你考虑几天再答复我。”
  说着,他便去看水浸村的海岸,看渔船从哪里上岸最合适。经过娟姐家门口,她正好端着一盆脏水出来洒,一抬头看见张建中,便笑着问:“你这是去哪?”
  张建中说:“去海边看看。”
  娟姐放下脸盆也跟了过来,知道张建中的去海的用意后,就对支书说,这事也没什么好怕的,我丈夫他们偷偷走私呢!张建中也吓了一跳,问:“我没听错吧?”
  娟姐笑了笑,说:“现在是谁见了钱都眼开。现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支书便问张建中:“高书记知道这事吗?”
  张建中反问他:“你认为,他会不知道吗?”
  娟姐说:“张副书记当然是执行高书记的指示了。”
  支书便不说话了。
  
379 先知先觉
  水浸村的自然条件要比山尾村好许多,有一个现成的小码头,附近的渔船出海回来都停泊在这里,卸了海鲜鱼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码头,再把一筐筐的货搬到码头上。
  娟姐说:“你早就应该选择在我们村走咸水货了。”
  三人站在码头上,风有点大,吹得衣服紧贴在身上,浪也有点大,时而有拍打码头溅起来的水星飞在脸上,靠在码头两旁的渔船摇晃着,发出轻微的撞击声。
  支书说:“我们这里船多眼杂,有些渔船还是外地的,不像山尾村。”
  很显然,在山尾村走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