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219部分

后汉书-第219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瞎僮什⑸鲜枨朐啤5垌I酰兴咀嘁晕蟛痪础Z性疝p秉,免归田里;茂﹑资贬秩二等。时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事。霸*(跪)**'诡'*言曰:“李云野泽愚儒,杜觽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帝谓霸曰:“帝欲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顾使小黄门可其奏,云﹑觽皆死狱中。
  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
  注'一'时封后兄康为比阳侯,弟统昆阳侯,统从兄会安阳侯,统弟秉为*(济)**'淯'*阳侯。
  注'二'露布谓不封之也,并以副本上三公府也。
  注'三'史记曰:“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风,曰寒。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是与氏古字通耳。春秋汉含孳曰:“女主盛,臣制命,则地动。”
  注'四'黄精谓魏氏将兴也。陈﹑项﹑虞﹑田并舜之后。舜土德,亦尚黄,故忌也。
  注'五'列将谓皇甫规﹑段颎等。
  注'六'春秋运斗枢曰:“五帝修名立功,修德成化,统调阴阳,招类使神,故称帝。帝之言谛也。”郑玄注云:“审谛于物也。”
  注'七'尺一之板谓诏策也。见汉官仪也。
  注'八'周昌,解见陈忠传。朱云上书曰:“臣愿赐尚方斩马□,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去。左将军辛庆忌以死争,上意解,然后得已。事并见前书。
  注'九'比干以死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乃剖比干而观其心。事见史记。
  注'一0'韩子曰:“夫龙之为虫也,可狎而驯也。然喉下有逆鳞,婴之则杀人。
  人主有逆鳞,说者婴之,则亦几矣。”
  论曰:礼有五谏,讽为上。'一'若夫托物见情,因文载旨,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二'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曷其绞讦摩上,以衒沽成名哉?'三'李云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四'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于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
  '五'夫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六'故说者识其难焉。'七'
  注'一'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也。讽谏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陷谏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见大戴礼。
  注'二'卜商诗序之文也。
  注'三'绞,直也。讦,正也。沽,卖之。
  注'四'仪礼曰:“凡自称于君宅*'者'*,在邦*(者)*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庶人则刺草之臣。”易曰:“臣不密,则失身。”
  注'五'论语曰:“古之狂也直,今之狂也诈而已矣。”
  注'六'论语曰:“事君信而后谏,其君未信,则以为谤己。”
  注'七'韩非有说难篇。
  刘瑜字季节,广陵人也。高祖父广陵靖王。父辩,清河太守。'一'瑜少好经学,尤善图谶﹑天文﹑历筭之术。州郡礼请不就。
  注'一'谢承书云:“父祥,为清河太守。”
  延熹八年,太尉杨秉举贤良方正,及到京师,上书陈事曰:
  臣瑜自念东国鄙陋,得以丰沛枝胤,被蒙复除,不给卒伍。故太尉杨秉知臣窃窥典籍,猥见显举,诚冀臣愚直,有补万一。而秉忠谟不遂,命先朝露。臣在下土,听闻歌谣,骄臣虐政之事,远近呼嗟之音,窃为辛楚,泣血涟如。幸得引录,备荅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一'诚愿陛下且以须臾之虑,览今往之事,人何为咨嗟,天曷为动变。
  注'一'庸,用也。回,邪也。
  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耀,关之盛衰者也。'一'今中官邪駆,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簄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二'
  注'一'四七,二十八宿也。诸侯为天子守四方,犹天之有二十八宿。汉官仪曰“天子建侯,上法四七”也。
  注'二'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古者天子一娶九女,'一'娣侄有序,河图授嗣,正在九房。今女嬖令色,充积闺帷,皆当盛其玩饰□食空宫,劳散精神,生长六疾。'二'此国之费也,生之伤也。且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绝其道,则水旱为并。诗云:“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三'怨旷作歌,仲尼所录。'四'况从幼至长,幽藏殁身。又常侍﹑黄门,亦广妻娶。怨毒之气,结成妖眚。
  行路之言,官发略人女,取而复置,转相惊惧。孰不悉然,无缘空生此谤。邹衍匹夫,□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况乃髃辈咨怨,能无感乎!'五'
  注'一'公羊传曰,诸侯一聘三女,天子一娶九女,夏﹑殷制也。
  注'二'左传曰“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也。
  注'三'诗小雅曰:“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注云:“詹,至也。妇人过时而怨旷,期至五日而归,今六日不至,是以忧也。”
  注'四'谓仲尼删诗编录也。
  注'五'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天为之下霜。”列女传曰“齐人□梁袭莒,战死。其妻无所归,乃就夫尸于城下而哭之,七日城崩”也。
  昔秦作阿房,国多刑人。今第舍增多,穷极奇巧,掘山攻石,不避时令。'一'
  促以严刑,威以*(法)*正*'法'*。民无罪而覆入之,民有田而覆夺之。州郡官府,各自考事,奸情赇赂,皆为吏饵。民悉郁结,起入贼党,官辄兴兵,诛讨其罪。贫困之民,或有卖其首级以要酬赏,父兄相代残身,妻孥相*(见)**'视'*分裂。穷之如彼,伐之如此,岂不痛哉!
  注'一'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无有坏堕,无起土功,无发大觽”也。
  又陛下以北辰之尊,神器之宝,而微行近习之家,私幸宦者之舍,'一'宾客市买,熏灼道路,因此暴纵,无所不容。今三公在位,皆博达道蓺,而各正诸己,莫或匡益者,非不智也,畏死罚也。惟陛下设置七臣,以广谏道,'二'及开东序金縢史官之书,从尧舜禹汤文武致兴之道,'三'远佞邪之人,放郑恚е蛘潞推剑赂邢榉缫印#模С紣M魄椋圆蛔悴桑澹Ь逡源モ瑁饔寮隆
  注'一'近习谓亲近狎者。
  注'二'孝经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前疑﹑后承﹑左辅﹑右弼。”
  注'三'尔雅曰:“东西厢谓之序。”书曰:“天球河图在东序。”縢,缄也。以金缄之,不欲人开也。
  注'四'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八方则祥风至。”
  注'五'悾悾,诚恳之貌。
  于是特诏召瑜问灾咎之征,指事案经谶以对。执政者欲令瑜依违其辞,而更策以它事。瑜复悉心以对,八千余言,有切于前,帝竟不能用。拜为议郎。
  及帝崩,大将军窦武欲大诛宦官,乃引瑜为侍中,又以侍中尹勋为尚书令,共同谋画。及武败,瑜﹑勋并被诛。事在武传。
  勋字伯元,河南人。从祖睦为太尉,睦孙颂为司徒。勋为人刚毅直方。少时每读书,得忠臣义士之事,未尝不投书而仰叹。自以行不合于当时,不应州郡公府礼命。桓帝时,以有道征,四迁尚书令。延熹中,诛大将军梁冀,帝召勋部分觽职,甚有方略,封宜阳乡侯。仆射霍谞,尚书张敬﹑欧阳参﹑李伟﹑虞放﹑周永,并封亭侯。
  勋后再迁至九卿,以病免,拜为侍中。八年,中常侍具瑗﹑左悺等有罪免,夺封邑,因黜勋等爵。
  瑜诛后,宦官悉焚其上书,以为讹言。
  子琬,传瑜学,明占候,能着灾异。举方正,不行。
  谢弼字辅宣,东郡武阳人也。'一'中直方正,'二'为乡邑所宗师。建宁二年,诏举有道之士,弼与东海陈敦﹑玄菟公孙度俱对策,皆除郎中。
  注'一'谢承书曰:“弼字辅鸾,东郡濮阳人也。”与此不同。
  注'二'犹言中正方直也。
  时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诏公卿以下陈得失。弼上封事曰:
  臣闻和气应于有德,妖异生乎失政。上天告谴,则王者思其愆;政道或亏,则奸臣当其罚。夫蛇者,阴气所生;鳞者,甲兵之符也。'一'鸿范传曰:“厥极弱,时则有蛇龙之駆。”'二'又荧惑守亢,裴回不去,法有近臣谋乱,发于左右。
  不知陛下所与从容帷幄之内,亲信者为谁。宜急斥黜,以消天戒。臣又闻“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三'伏惟皇太后定策宫闼,援立圣明,书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窦氏之诛,岂宜咎延太后?幽隔空宫,愁感天心,如有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四'昔周襄王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五'孝和皇帝不绝窦后之恩,前世以为美谈。'六'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今以桓帝为父,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哉?援神契曰:“天子行孝,四夷和平。”方今边境日蹙,兵革蜂起,自非孝道,何以济之!愿陛下仰慕有虞蒸蒸之化,俯思凯风慰母之念。'七'
  注'一'谢承书曰:“蛇者,阴*(之)**'气'*所生,龙之类也。龙有鳞,甲兵之符也。”
  注'二'前书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极弱,时则有下伐上之痾,龙蛇之駆”也。
  注'三'诗小雅之文也。郑玄注云:“虺﹑蛇□处,阴之祥也,故为生女。”
  注'四'文帝徙淮南王长于蜀,袁盎曰:“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其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也。”
  注'五'史记曰,周襄王母早死,后母曰惠后,生叔带,有宠。带与戎翟谋伐襄王。
  注'六'窦太后崩,张酺等奏云:“不宜合葬先帝。”和帝手诏曰:“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于是合葬。见皇后纪也。
  注'七'尚书舜典曰:“蒸蒸乂,不格奸。”孔安国注云:“蒸蒸犹进进也。言舜进于善道。”诗凯风曰:“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臣又闻爵赏之设,必酬庸勋;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一'今功臣久外,未蒙爵秩,阿母宠私,乃享大封,大风雨雹,亦由于兹。又故太傅陈蕃,辅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而见陷髃邪,一旦诛灭。其为酷滥,骇动天下,而门生故吏,并离徙锢。蕃身已往,人百何赎!'二'宜还其家属,解除禁网。夫台宰重器,国命所继。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三'
  必有折足覆餗之凶。可因灾异,并加罢黜。'四'征故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膺,并居政事,庶灾变可消,国祚惟永。臣山薮顽闇,未达国典。策曰“无有所隐”,敢不尽愚,用忘讳忌。伏惟陛下裁其诛罚。
  注'一'易师卦上六爻词也。
  注'二'诗国风曰:“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三'四公谓刘矩为太尉,许训为司徒,胡广为太傅及宠也。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它伎。”孔安国注云:“断断猗然专一之臣也。”素,空也。无德而食其禄曰素餐。易曰“负且乘,致寇至”也。
  注'四'易曰:“鼎折足,覆公餗。”鼎以喻三公。餗,鼎实也。折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