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288部分

后汉书-第288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聿坏校尉逖桑俊笔谠唬骸耙圆苜鹬葜髀裕中熳右晕剩宜淇瞬暎偸灯1郑鹘窘酰瓢埽诖司僖印Q钚塾醒裕骸框浚跫А!裰胶酰 保ФР懿偎炀攘跹樱餮樟颊吨#苣硕群樱谘咏蚰稀#模Ь谑诹俅驹唬骸吧嫌渲荆挛衿涔Γ朴苹坪樱崞浼煤酰 彼煲约餐耍懿恍矶夂拗词∑渌浚⑹艄肌
  注'一'白马,县,属东郡,今滑州县也,故城在今县东。
  注'二'法言之文也。嬴,秦姓也。姬,周姓。方言:“蚩,悖也。”六国悖惑,侵弱周室,终为秦所并也。
  注'三'蜀志曰:“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万觽之中,斩其首还,诸将莫能当,遂解白马围。”
  注'四'郦元水经注曰:“汉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卒塞之,武帝作瓠子之歌,皆谓此口也。”又东北谓之延津。杜预注左传:“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
  绍使刘备﹑文丑挑战,曹操又击破之,斩文丑。再战而禽二将,绍军中大震。
  操还屯官度,'一'绍进保阳武。'二'沮授又说绍曰:“北兵虽觽,而劲果不及南军;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南幸于急战,北利在缓师。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连营稍前,渐逼官度,遂合战。操军不利,'三'复还坚壁。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四'*'营中'*皆蒙楯而行。'五'操乃发石车击绍楼,皆破,军中呼曰“霹雳车”。'六'绍为地道欲袭操,操辄于内为长爎以拒之。又遣奇兵袭绍运车,大破之,尽焚其谷食。
  注'一'官度在今郑州中牟县北。郦元水经云:“莨荡渠经曹公垒北,有高台谓之官度台,在中牟城北,俗谓之中牟台。”
  注'二'阳武,今郑州县。
  注'三'魏志曰:“连营稍进,前依沙□,东西数十里为屯。操亦分营与相当。”
  注'四'释名曰:“楼橹者,露上无覆屋也。”今官度台北土山犹在,台之东,绍旧营遗基并存焉。
  注'五'楯,今之旁排也。杨雄羽猎赋曰:“蒙楯负羽。”献帝春秋曰:“绍令军中各持三尺绳,曹操诚禽,但当缚之。”
  注'六'以其发石声震烈,呼为霹雳,即今之拋车也。拋音普孝反。
  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彻运。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一'绍不从。许攸进曰:“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埶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许拔则操*(为)*成禽。如其未溃,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绍又不能用。会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而说使袭取淳于琼等,琼等时宿在乌巢,'二'去绍军四十里。操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攻破琼等,悉斩之。'三'
  注'一'以支军为琼等表援。
  注'二'乌巢,地名,在滑州酸枣城东。
  注'三'曹瞒传曰:“公闻许攸来,跣出迎之。攸劝公袭琼等,公大喜,乃选精锐步骑,皆执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闲道出,人把束薪。所历道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掠后军,还兵以益备。’问者信以为然。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彻谷宝货,斩督将*(睢)**'眭'*元进等,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杀士卒千余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惶惧。”
  初,绍闻操击琼,谓长子谭曰:“就操破琼,吾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高览、张合等攻操营,不下。'一'二将闻琼等败,遂奔操。于是绍军惊扰,大溃。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至帐下,把其手曰:“孤以首领相付矣。”义渠避帐而处之。使宣令焉。觽闻绍在,稍复集。余觽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注'一'魏志曰:“张合字鉨文,河闲啵艘病:纤瞪茉唬骸芄仄魄淼龋蚴氯ヒ印!荚唬骸霞品且玻蝗绻テ浔居!显唬骸芄蹋ブ夭话巍H羟淼燃荩崾艟∥惨印!艿睬崞锞惹恚灾乇ヌ嬗荒芟隆L婀魄淼取I芫#寂X,又更谮合快军败,合惧,归太祖。”
  沮授为操军所执,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操见授谓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日乃相得也。”授对曰:“冀州失策,自取奔北。授知力俱困,宜其见禽。”操曰:“本初无谋,不相用计。今丧乱过纪,'一'国家未定,方当与君图之。”授曰:“叔父、母、弟悬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操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也。”遂赦而厚遇焉。授寻谋归袁氏,乃诛之。
  注'一'十二年曰纪。
  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一'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及军还,或谓田丰曰:“君必见重。”丰曰:“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迕之。若胜而喜,必能赦我,战败而怨,内忌将发。若军出有利,当蒙全耳,今既败矣,吾不望生。”绍还,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二'
  注'一'愎音平逼反。
  注'二'先贤行状曰:“绍谓逢纪曰:‘冀州人闻吾军败,皆当念吾;唯田别驾前谏止吾,与觽不同,吾亦臱之。’纪复曰:‘丰闻将军之退,拍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绍于是有害丰之意。初,太祖闻丰不从戎,喜曰:‘绍必败矣。’及绍奔遁,复曰:‘向使绍用其别驾计,尚未可知也。’”官度之败,审配二子为曹操所禽。孟岱与配有隙,因蒋奇言于绍曰:“配在位专政,族大兵强,且二子在南,必怀反畔。”郭图、辛评亦为然。绍遂以岱为监军,代配守邺。护军逢纪与配不睦,'一'绍以问之,纪对曰:“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节,不以二子在南为不义也,公勿疑之。”绍曰:“君不恶之邪?”纪曰:“先所争者私情,今所陈者国事。”绍曰“善”。乃不废配,配、*'纪'*由是更协。
  注'一'英雄记曰:“审配任用,与纪不睦,辛评、郭图皆比于谭。”评,辛毗兄也。见魏志。
  冀州城邑多畔,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夏,薨。'一'未及定嗣,逢纪、审配宿以骄侈为谭所病,辛评、郭图皆比于谭而与配、纪有隙。觽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害,遂矫绍遗命,奉尚为嗣。
  注'一'魏志曰:“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死。”献帝春秋曰:“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典论曰:“袁绍妻刘氏性酷妒,绍死,僵尸未殡,宠妾五人尽杀之,为死者有知,当复见绍于地下,乃髡头墨面,以毁其形。尚又为尽杀死者之家。”
  校勘记
  二三七三页三行父成五官中郎将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华峤汉书作“左中郎将”,见三国志注。袁安传云“左中郎”,似失之。
  二三七三页三行*(绍)*壮健好交结殿本考证引何焯说,谓此指其父成,衍“绍”字。今据删。
  二三七三页七行除濮阳长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许劭传称绍为濮阳令。
  二三七四页三行以绍为佐军校尉集解引洪颐鹚担胶谓鳌爸芯N尽保茄⑽逍兄揪阕鳌白艟N尽薄0矗撼良冶疚阶⒁窖艄丶亲鳌爸芯保准妥⒁嗤褐疽嘧鳌爸芯保甘庇猩暇⑾戮蜃鳌爸芯笔且病
  二三七四页六行淳于琼为右校尉按:何进传作“左军校尉”。
  二三七四页一一行未有不善宣于天下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袁纪“宣”作“害”。
  二三七五页一行信太山*(阳)*平*'阳'*人也洪亮吉谓“阳平”应如魏志鲍勋传作“平阳”。今据改。
  二三七五页一行乃引军还乡里按:刊误谓“军”当作“归”,或云“军”字衍。
  二三七五页一一行*(以)**'与'*从弟后将军术据刊误改。
  二三七六页三行少府阴循至将作大匠吴循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献帝纪“循”皆作“修”,魏志亦作“吴修”,当以“修”为正。
  二三七六页六行卓使司隶宣*(尺)**'尽'*口收之据汲本、殿本改。
  二三七六页八行胡母班字季友三国魏志注“季友”作“季皮”。风俗通卷三作“胡母季皮”。今按:作“皮”是。沉家本谓汉书□传,楚人谓虎班。名班字季皮,犹春秋时郑罕虎字子皮也。
  二三七六页一二行亡人二女按:沈家本谓魏志注作“亡人子二人”,案下文云“匡抱班二子哭”,则作“二女”者非也。
  二三七六页一五行忌*(方)**'其'*得觽刊误谓“方”字无义,当是“其”字。
  按:通志正作“其”,今据改。
  二三七七页四行何凶逆刊误谓“何”当作“阿”。按:严可均全后汉文注“何,负也”。依严说,则“何”字不斗。
  二三七七页六行绍客逢纪按:何进传作“庞纪”。
  二三七七页九行外托*'讨'*董卓刊误谓案文少一“讨”字。按:通志正作“托讨董卓”,今据补。
  二三七八页二行骑都尉沮授按:集解引王补说,谓魏志言谏者耿、闵外,有治中李历,而无沮授,通鉴从之。
  二三七八页五行程涣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涣”作“奂”。
  二三七九页一五行秦伯曰按:“秦”原斗“泰”,径据汲本、殿本改。
  二三八一页八行此诚将军之*(羞)**'眷'*集解引惠栋说,谓“羞”字误,当依英雄记作“眷”。今据改。按: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作“眷”。
  二三八一页一0行大会宾徒于薄落津校补谓“徒”当作“从”。按:魏志注引英雄记,作“方与宾客诸将共会”。
  二三八一页一0行黑山贼干毒殿本“干”作“于”,下同。按:朱鉨传亦作“于”。
  二三八一页一四行绍遂寻山北行按:张森楷校勘记谓“寻”字无义,疑当作“循”。
  二三八一页一五行左髭丈八按:殿本“丈”作“文”。
  二三八二页五行谓之*'薄'*落津校补引柳从辰说,谓通鉴注引此作“谓之薄落津”,此脱“薄”字。今据补,与今本水经注合。
  二三八二页一三行拜绍右将军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作“后将军”。
  二三八三页九行熙字显雍集解引惠栋说,谓“显雍”当从魏志注作“显奕”。按:
  潘眉三国志考证谓雍熙字相应,作“奕”误。
  二三八三页一二行愿上惟先代成*(则)**'败'*之诫集解引惠栋说,谓“则”依九州春秋当作“败”。今据改。
  二三八六页九行凡我同盟之后按:刊误谓案文当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此盟书常文也,误脱四字。
  二三八六页九行神明是殛按:“殛”原斗“亟”,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三八六页一一行今是*(夫)**'大'*鸟兽则失丧其髃匹据殿本改,与今礼记文合。
  二三八六页一六行张杨黑山同时乞降按:“杨”原作“扬”,前后互岐,径改正。
  二三八七页五行太仆赵岐按“岐”原斗“歧”,径改正。
  二三八九页四行三槐三公*(匹)**'位'*焉据汲本、殿本改。
  二三八九页一五行以为骠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