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烟雨江湖第三部(远雷篇) + 番外 >

第18部分

烟雨江湖第三部(远雷篇) + 番外-第18部分

小说: 烟雨江湖第三部(远雷篇) + 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滋味。” 
他闭了闭眼睛,握紧手中的剑。“卓教主,我今日杀他,只希望你能亲自体会到,为成就你的追求,这个武林,无论是武林同盟还是苍流教的弟子,承受了怎样的牺牲。” 
绝决的话语,缓和的语气,以及自知必死的,平静的眼神。 
因为平静,所以可怕。 
卓起扬的心里微微震动,忍不住去看一动不动的秋无意。 
如果以后,他不再存在于这个世上…… 
如果以后,再也看不到这秀气的容颜,再也听闻不到那清冽的声音,再也碰触不到那丰润的唇…… 
心头突然升腾起一阵剧痛。 
那种熟悉的绞痛,从四肢百骸同时发作,随着血液的传输,仿佛要将心肺腐蚀干净一般的剧烈疼痛。 
萧初阳吃惊的抬起头,看着卓起扬的身体微微颤抖,竭力忍耐着,却还是在他的面前痛苦的扭曲了面容。 
空气中传来几声剧烈压抑的咳嗽声,随即是一声闷哼。 
咳嗽声止住的时候,秋无意勉强抬起头,透过昏昏沉沉的视线,他看到捂着胸口半跪在地上,大口吐着血的萧初阳,以及卓起扬回头凝视着他的,那个难以形容的眼神。 

空气中一声低低的叹息。 
“你赢了。” 
听到这三个字,萧初阳的呼吸倏然停顿。他抬起头,视线锐利的盯着眼前这个毕生的对手,纵然被一掌伤到呕血不止,执剑的手却稳定依然,分毫不动。 
卓起扬叹了口气,缓缓把手掌撤回来,扶住秋无意摇摇欲坠的身体。 
得到了确认的动作,萧初阳合上眼睛,似乎脱力般的垂下手臂。 
“当啷”一声清脆声响,风华剑不稳的落在地上。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秋无意靠在卓起扬怀里,正神色平静的望着他。 
萧初阳张了张口,还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秋无意摇了摇头,“你不必说了。我明白。” 
萧初阳嘴唇翕动了几下,最后却苦笑起来。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拉开大门,让外面的明朗光线照进来。 
在那间小木屋的外面,有无数双期盼着结果的眼睛,年轻一辈弟子们年少稚气的面容混在人群中,站在血迹未干的大地上,那么的明亮耀眼,宛如冉冉初升的朝阳。 
萧初阳站在门口,回过头。他的笑容决绝而凄凉,“无意……我不能输。” 

唐沐长长呼了口气,拿起笔墨卷帙,轻手轻脚的跟着走出去,带好小木屋的门。 
房间里又恢复了原先的昏暗。 
“刚才是血蛊的毒又发作了么?” 秋无意靠在卓起扬怀里,低声问道。 
“不错。”卓起扬揽着他的腰,同样低声的应道,“大约是刚换过血罢,这次发作算是轻的。” 
“这样的放弃了,不觉得可惜么?” 
“是很可惜。”轻微的叹息着。 
“……还记得十五的那夜么?那个夜里,陆浅羽为你而死。” 
“自然记得的。” 
沉默了片刻,“我也愿意的。你辛苦了十几年想要达成的心愿,就算为它死了,我也不会怪你——唔……” 
剩下的声音被堵在唇齿间。 
木屋里安静了良久,低低的话语声又响起来。 
“刚才血蛊发作的时候,全身真气逆流,我竭力打了萧初阳一掌就无法动弹。如果他不顾一切的出手,只怕我也活不到现在。” 
一声轻微的叹息。“什么执念?什么争雄?当时我看到萧初阳的剑动了一下,我害怕他当真要对你下手,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连根手指动不了。那个瞬间,突然觉得满腔壮志转眼成空。……罢了。” 
搂紧怀中的人,手指在乌黑的长发间轻轻摩挲着,卓起扬的声音低了下去, 
“纵然圆了心愿,你若不在了,这世上还有什么意思。” 

—————————————————————————————————————— 
关于正月二十一日,萧初阳与卓起扬于风云顶木屋一战的具体过程,在武林通史中的记录是一片空白。 
见证人唐沐考虑再三,增删二十余次,最后只留下了两句古怪的话,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所得,必有所失。” 

尾声 


苍山风云顶一役,双方各自折损数百人,不分胜负。 
后,由苍流教护法左使秋无意仲议,卓起扬与萧初阳论谈于风云顶无名木屋。过程不详。 
决议破裂,二人复战,过程亦不详。萧胜。 
后,卓起扬守约而退,苍流教上下尽数遣散,不复存于江湖。萧初阳亦守诺,任苍流教众安然离去苍山。 
再后,萧初阳费尽心力改组武林同盟。凡投靠者,不论出身,择优而录;凡无能者,亦不论出身,一律罢黜;凡有火并械斗者,责其首脑;凡私人恩怨累及无辜者,罚入刑堂。 
如是五年,武林同盟声威大盛,投奔者日众,势力遍及大江南北二十三省,达到二十余年来的最高峰。 
风云顶天下大会为英雄聚会之起始,自此而有江湖论剑大会,设于黄山光明顶,十年一度,择其优胜者入武林同盟,延续至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所得,必有所失。 
————《武林通史·风云顶篇》,唐沐。 


噼啪的爆竹声中,金陵的烟雨楼修缮一新,武林同盟重新进驻其中。 
无数的庭院楼阁出现在原来的位置上,比原来的庄院更大,更美,更壮阔。 
原先那个硕大的金字牌匾在那场大火中幸免遇难,后来被艰难寻获。按照萧盟主的意见,牌匾修补后被重新挂在朱红的大门口。上面的无数裂纹所代表的那段叱咤岁月,每每让新进的同盟弟子驻足长思,热血激荡不已。 
据说盟主萧初阳也喜欢看那块牌匾,只是他偏爱在夏日大雨的午后,一个人站在门外,静静的在雨中望着那块牌匾,一看就是很久。 
再后来,当那段峥嵘历史逐渐变成武林中的传说,萧盟主也越发的少露面了。只是偶尔在金陵最高的凤凰台上,或者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画舫中,可以惊鸿一瞥的看见他的身影。 
他的声音很温和,他的笑容如煦暖的阳光,即使在人群中不出声的站着,那个身影也能够不自觉的吸引着周围的视线。 
然而,每当独自一人的时候,他总喜欢去秋思亭那里看风景。靠坐在朱红的栏杆上,他的视线总是眺望着远方,有些淡然,又有些寂寞的微笑着—— 

“后来呢?”男孩还没有变声的声音清脆的问道。 
“没有后来了。”中年儒雅男子宠溺的摸摸男孩的头,“故事讲完了。” 
男孩不屈不挠的追问着,“故事的结局只有萧初阳,那卓起扬和秋无意后来怎么样了?” 
儒雅男子为难的沉思了片刻,“关于他们的结局,武林中的说法很多。有的说他们死了,有的说他们隐居起来了,更多的说法是萧初阳把他们幽于某处山谷……总之众说纷纭就是了。” 
男孩不服气的撅起了嘴,“爹爹,你可是武林通史的编纂人啊!大名鼎鼎的唐沐怎么可以有不知道的事情呢!” 
唐沐笑而不答,细心把男孩的衣襟拢了拢。“小心点,这里漠北的天气不比中原,寒着呢。” 
男孩乖巧的应着,四处看着宽敞的大堂,又对着柜台那边仔细看了几眼,悄声道,“爹爹,那个掌柜的长得真好看。” 
柜台里的掌柜闻声抬起头来,含笑望向唐沐父子。 
唐沐大笑而起,“杉儿,走了。”携着男孩的手,两人走出漠北小镇唯一的八方客栈的大门,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消失在呼啸的风雪中。 
年轻的掌柜走出柜台,把门板一扇扇仔细的合起来,拾起唐沐在长凳上丢下的包裹,打开。 
里面躺着几封书信,两片京城香山的红叶,几包上好的茶叶,还有一大包的药。 
一件件慢慢拆开,他的唇角漾开了浅淡的笑意。 
里屋传来几声低低压抑的咳嗽声。 
年轻的掌柜把包袱放好,快步去厨房端出小火煨好的汤药,揭开了里屋的棉布帘子,对里面微微一笑, 
“卓大哥,喝药了——” 


世事一场大梦, 
梦尽繁花烟雨里, 
春秋几度。 


《纪老板的笑》

京城的茶客都知道,闲人居的纪老板是个脾气很好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都会笑眯眯的和人点头寒暄打招呼,热络的不得了。
不过只有闲人居的伙计们才知道,纪老板简直是个老狐狸。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能碰上。自从被公认为京城茶楼的第一块招牌之后,闲人居也经常碰到来这里惹是生非的主儿。
每次看到纪老板的眼睛微微眯起,望着客人笑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有一次是钦王府的护卫闹事,几个人喝完了茶,擦擦嘴抬腿就走。伙计上去要求付帐的时候还被打了两掌。
纪老板当时就站在旁边,望着那几个护卫扬长而去,只是微微的眯起了眼,什么也没说。
过了两天,钦王府的管家亲自登门谢罪,把闹事的那几个护卫押过来,当着全楼茶客的面结结实实的打了五十板子。
又有一次,有人趁纪老板出门进货的期间来挑衅砸场,闹得闲人居三天没能开张营业。
后来查清楚了,原来是被抢了生意的京城其他三大茶楼联手雇的人。
纪老板听了以后,只是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二老板道,“花了五百两银子雇人,看来他们还是满有钱的。”
恢复营业之后的第十五天,一夜之间,京城十七家大户人家同时失窃,所有银子全部搬空,失主无不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其中就包括这三家茶楼老板的家。
这件案子查了许久都没有查出眉目,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倒是几个月后黄河泛滥,有个不知名的江湖人士匿名赈灾,一下捐出六十万两银子,让世人啧啧称奇了好久。
然而,伙计们印象最深刻的,倒是三个月前最后的那次闹场。
那一次,城东富户的常大少大约是喝醉了,醉醺醺的跑来茶楼要酒要菜不说,还硬逼着纪老板替他找美人陪酒。
纪老板笑眯眯的看了他几眼,一口就答应了。
然后他转身回里屋,把睡得迷迷糊糊的二老板拖起来丢进那个包厢。
小半个时辰之后,二老板哼着小调走出包厢。
几个好奇心重的茶客悄悄掀开竹帘子,往包厢里面看了一眼。
然后他们一齐昏了过去。
自此以后,闲人居再也没有外人闹事,过起了“清静”,“安宁”的日子。

所以店伙计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每次发月饷的时候,纪大老板不要老盯着他们手里的银子,露出那种可怕的算计笑容。
《完》





《二老板的下床气》
为什么没有外人闹事了,刚才说的“清静”,“安宁”上面还要打引号呢?
因为闲人居的所谓“清静”,“安宁”,只要二老板在,都是作不得准的。

身为闲人居的大老板,纪老板赚钱的本事是人人称道的。
纪老板锱铢必较的本事,是生意场的对手深刻体会到的。
所以,所有人都很惊讶,为什么凡事精明的纪老板,偏偏会在自家茶楼里养了个甩手不干活只会惹事的二老板,经常唉声叹气的为了他跑官府。
夏日的某一天,几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实在按捺不住好奇,选了个正午时辰,登门拜访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二老板。
那天二老板正好在家,正躺在后院的藤椅上晒太阳。
听到有人走进来的脚步声,二老板抬起头来。
天热了,人穿的单薄,也越发懒洋洋的。他躺在藤椅上,那双黑若点漆的眼睛望了过来,就这样懒洋洋的瞥了他们一眼。
只一眼,王老板,吴老板,张老板就仿佛被定住似的,呆在了原地。
仿佛工笔精心勾勒般的如画眉目,带着慵懒的色彩,迷蒙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