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朱可夫 >

第4部分

朱可夫-第4部分

小说: 朱可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可夫实行的原则是:〃如果你不会,我们教给你;如果你不想学,我们就强迫你去学。〃
  朱可夫领导有方,毫不留情地坚持要部下全力以赴,以及他对细微末节的注意(正是由于他的这些品质,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位要求高的、严格的、坚韧不拔的指挥员),在他的军事生涯的早期就开始表现出来了。举几个例子或许有助于说明他当时和以后的成就。朱可夫禁止任何人穿工作服离开车间,或离开车库和坦克停车场到外面去;任何时候都必须穿规定的制服。野外训练返回之后,不管时间有多晚,必须立即洗刷战斗车辆。而且,朱可夫坚持要求全团每个人必须把皮鞋擦得亮亮的。
  当战斗车辆野外演习回来的时候,洗车用的专用台子已经搭好,而且每次作业结束时,朱可夫总要来看看。他背着手,一声不响地查看工作进展情况。他要亲自考察他的部下,特别是军官们,一旦他确信有谁不称职,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他就让他离开这支部队。鲁斯兰诺夫指出;
  大多数人不愿离开这个团,因为在朱可夫指挥下执行任务,要比在其他人指挥下执行任务容易些。人们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东西,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处事公道的指挥员。他怎样要求下级,也就怎样要求自己,决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是份内该做的事,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他都要去做。他常常夜里出去视察,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头,立即要部下纠正,或者把没有干好的事情重新再干一遍,即使正值午夜也罢。
  一天晚上,有个坦克连战术演习结束后返回驻地,已是午夜时分了。战士们个个精疲力尽。于是连长要求车场值日军官允许他们把胡乱刷洗过的坦克停到车场里去,讲好第二天早晨再来彻底清洗。值日军官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虽然他心里十分清楚团长是禁止这样做的。
  大约一小时以后,朱可夫来到车场检查车辆。值日军官开始找理由为坦克没洗干净辩解,说什么坦克手们演习完毕以后实在是太累了。朱可夫生气了,对他说道:
  乐意帮助同志,是一个很值得赞扬的品质,可是,你瞧,你并不是帮助他们,正相反,你不执行指示,而且促使他们违犯了军纪、军令。我跟你一样清楚地知道,战士们很疲劳了,他们确实有困难,可是,你瞧,他们被征召入伍,就是要使他们受到训练,为能应付战争,为能经受住战争的艰辛和严峻考验作好准备。演习的疲劳——跟战时我们将会遇到的情形相比,不过是娃娃们的游戏罢了。我应当解除你的职务,再给你军纪处罚,不过作为例外,我今天不这样做,党组织将审查你的行为,宣布对你的处分。这样大概会对你有所帮助,然后我们看看再怎么处理你。
  朱可夫讲完以后,命令连长、营长负责组织人把坦克洗干净,完成任务以后向他报告。两小时以后,任务完成了。朱可夫命令全连去休息,但他把连长、营长留下来。接着朱可夫再一次检查坦克。当他要走的时候,口过头来对连长说:〃我得到的印象是,你当连长还不够成熟。你好好想想吧,然后趁着还不晚的时候,把你自已的意见告诉我。下次你再这样于,就不会这么便宜你了。我警告你!〃
  朱可夫用各种具有说服力的办法提醒部下执行各项命令。他提醒他的官兵不要忘记擦皮鞋或靴子的办法真灵,以致后来没有哪个人忘记擦鞋。
  有一次,在警卫队列上,朱可夫听取了值日军官的报告,然后决定检查一下这些将参加值勤的警卫战士们的军容。他对每个战士的军容都很满意,只有一名战士例外,因为他的靴子擦得不好。朱可夫问新任值日军官对这个战士的靴子有何感想。值日军官没有回答,而是命令这个战士说说他为什么没把靴子擦亮。朱可夫打断他的话说:〃我问的是你,不是问他。我不想听他回答,而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解释一番,靴子是不会干净的!〃值日军官很尴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朱可夫接着用较为缓和的口气说: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重要的问题不是靴子没擦干净,而是你对这件事不重视。他可能是忘了擦靴子,可你还是应当要求战士们在出去值勤之前擦好靴子。事情糟就糟在除了团长以外,全团显然没有别人能帮他擦擦靴子了。
  朱可夫命令副官拿来一只凳子和擦鞋工具,接着要那个战士把一只脚放到凳子上。朱可夫聚精会神地看了看靴子,该怎样擦才擦得亮,然后开始替战士擦起来。几分钟以后,这只靴子变得锃亮了。朱可夫把刷子递给战士,要他擦另一只靴子,擦好以后,跟值日军官一起到团部报告,把靴子给团长看看。这个战士很下功夫地把另一只靴子擦好了。值日军官和警卫队长,把两只靴子仔细比了又比,然后前往国部让朱可夫看靴子。这次事件在全团官兵中间引起许多笑声和议论,可是从那以后,战士们擦鞋更用心了。大家原来都以为会对擦鞋问题下一道严厉的命令,可是什么命令也没下。鲁斯兰诺夫写道,
  这样,朱可夫在全团逐步建立起井井有条的气氛。全团官兵对他并不惧怕,但却都感觉得到他的存在的力量。他们依赖他,而又往往意识不到是依赖他。
  功夫不负苦心人。指挥官们尽心竭力,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朱可夫的团不论是参加演习,还是接受检阅,都名列前茅。这一切,总部首长都看在眼里。红军各部队没有不知道这个团的。军事学院的学员们也到他的团里来实习。这支部队常常参加有总参谋部代表到场观看的训练演习,还给各国武官和外国贵宾进行表演。当时,白俄罗斯军区的报纸——红军《真理报》开始大量报道朱可夫的事迹。它用整整一版的篇幅扼要介绍未可夫的军事经历和他在国内战争中的功勋,赞誉他对列宁和斯大林的党的无限忠诚。
  朱可夫经受住了对他的考验。
  1930年5月,在指挥第39团将近七年之后,朱可夫升任骑兵第二旅旅长①,对他的赞扬也越来越多了。骑兵第7师师长K·K·罗科索夫斯基②写了一份赞扬备至的鉴定报告:
  ①朱可夫的这个旅属于萨马骑兵第7师。该旅共有两个团,即第39团和第40团。第7师所在的军,从1925年2月到1929年是由C·R·铁木辛哥指挥的,此后是由Ⅱ·Q·塞尔基奇指挥的。——原书注
  ②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建立了亲密的持久的友谊。1966年12月,这两位老战士(他们俩都在这个月庆祝了自己的七十寿辰)在纪念莫斯科会战二十五周年的仪式上一起照了相。有趣的是,两个人当年都当过国防部长——朱可夫在莫斯科,罗科索夫斯基在华沙。——原书注
  一位坚毅果断的指挥员。他富有创新精神,并善于把这种创新精神应用于本职工作。他严守纪律,他要求严格并坚持始终。在军事方面,他是训练有素的。他喜欢研究军事问题,不断提高自己。在一年的时间里,由于他对骑兵旅的战斗训练领导有方,该旅不但在操练和战术射击上,而且在全面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罗科索夫斯基在鉴定报告的末尾建议提升朱可夫担任机械化兵团司令员之职。①
  ①见斯维特利申箸《从土兵到元帅》,第32页。——原书注
  1931年2月,朱可夫被任命为布琼尼将军的助手。布琼尼将军从1924年到19盯年的十三年间,一直担任红军骑兵监察部部长。1933年3月,朱可夫被指派为骑兵第4师师长。在国内战争年代,这个师一直是布琼尼的骑兵第1集团军中最优秀的部队之一。这时,它是白俄罗斯军区的一支部队,而白俄罗斯军区是苏联最重要的军区之一,也是培养未来战争的领导人的一个训练场所。在军区花名册上,有一些军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被证明是最优秀的军事领导人。c·R·铁木辛哥任军长;朱可夫、N·C·科涅夫、B·Ⅱ·索科洛夫斯基都是师长。N·X·巴格拉米扬、M·B·扎哈罗夫、P·R·马利诺夫斯基、B·B·库拉索夫、A·Ⅱ·波科罗夫斯基也都被派到这个重要的军区里任职。
  朱可夫的名字越来越频繁地在苏联报刊上出现。1935年,他同其他一些人一起指责图哈切夫斯基对红军的演习指挥不当。翌年,他被任命为支持斯大林的新宪法草案的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在这期间,朱可夫和红军参谋长B·M·沙波什尼科夫试图说眼红军最高领导层相信,坦克在现代战场上能够独立作战——也就是说,这种强有力的新武器不要分散到行动缓慢的各个步兵部队去,从而削弱了它的力量。
  朱可夫关于在现代战争中如何使用装甲部队的主张,只是暂时占了上风,因为斯大林后来接受了解散大规模坦克部队的主张。只是在1941年,红军面临惨败危险的时候,才证明朱可夫的看法是正确的。
  朱可夫担任师长职务成绩卓著,他的师在战斗训练和政治训练中表现优异。H·斯维特利申在为朱可夫写的传记《从士兵到元帅》中指出:〃由于在这方面取得巨大成绩,T·K·朱可夫于1936年荣获政府的最高奖赏——列宁勋章。〃朱可夫在谈到他担任师长职务时说,参加在白俄罗斯军区,在两位杰出的苏维埃军事将领A·N·叶果罗夫和N·Ⅱ·乌鲍列维奇①领导下,常常举行的军事演习和指挥与参谋训练,对于扩大他的作战视野、形成他的理论观点和指挥素质帮助极大。
  ①叶果罗夫1931年任红军参谋长,1937年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乌鲍列维奇当时是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原书注
第三章 国外的使命 

  朱可夫任骑兵师长期间,西班牙爆发了内战。不久,他受命在这场冲突中担当一个角色。斯大林本不想介入这场战争,因为它跟苏联相隔千里,涉及的又是一个苏联没有派驻正式代表的政府。但是法西斯国家一意孤行,硬要去干涉这场战争。这就使斯大林确信:假如他不果断地采取行动,叛乱分子就会很快取得胜利,而这就意味着法国将被法西斯国家所包围,甚至可能意味着法国国内正日益增长的法西斯主义倾向也将获胜,结果会使西方对德国的本来就软弱无力的抵抗。更进一步削弱下去。斯大林明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德国向东侵略的道路也就扫清了。
  经过一番犹豫之后,苏联领导人决定对西班牙内战进行于预。前美国驻俄国大使乔治·凯南写道:〃这项决定既巳作出,他们就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和精力将其付诸行动。〃
  苏联对西班牙的干预,使朱可夫及其战友能够在战斗中验证红军的装甲战理论,并让俄国坦克一试身手。1966年,也就是在这些事件已经过去三十年之后,苏联人在谈到这次援助的时候说:〃在战前的年代里,坦克部队同整个苏联红军一起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更充分地作好了战斗准备。在那些年代,他们取得了相当多的作战经验。在西班牙战场上、在哈桑湖、在哈勒欣河、在芬兰的森林中——这些地方都是我国坦克部队经受严峻考验的见证。〃①
  ①《在陆军部队的前卫中》,载苏联《武装力合共产党人》杂志,第15期(1966年8月),第39页。——原书注
  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于1936年秋派遣朱可夫前往西班牙,作为苏联的主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