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世之初+番外1 作者:梦见稻谷(晋江vip2014-02-14正文完结) >

第66部分

盛世之初+番外1 作者:梦见稻谷(晋江vip2014-02-14正文完结)-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激涌的民意转瞬间就倒戈对着自己,刀太后惨笑数声,凄声质问巫神,“巫神!这就是你说的——‘与周的决战,陛下与殿下的存亡,都系在这个女人身上’?”算来算去,竟然折到他们的手中,厉问,“杀了我儿,有什么好处?大理国就要灭了!”

    巫神岿然不动,“此乃天命。”

    风雪不断飘洒,雪愈来愈大,一时间刀凤清明白了,她怎么早就没想到,国家可以覆灭,宗教却能够延续,咬牙道,“你与那燕赜……”

    “尔等愚民,还不退去!”耳边传来刀得胜一声虎吼,顷刻间他连杀数人,但挡不住步步紧逼的民众,扭过头向着刀太后,“凤清……”退后几步持弓护在她母子身前。

    数十柄大刀齐砍,血如注,三个人当场遭戮,刀得胜的头颅不知道被什么人乱中砍下,飞起的头颅落地之前,他分明看见,周军已攀到墙头下,最先一个身着明光铠甲,头戴鹰盔,健步跃起飞向长杆,轻轻的抱下上面的女子。

    心里头一股想要吐血的恨,但是他已什么也做不了。

    #

    天佑七年元月元日,历时四个月的大理之战以大理都城的陷落最终结束。

    清晨,羊苴咩城的街道上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有人偷偷地从门缝里向外看,只见列队齐整的周军从街道上走过,他们兵甲整齐,步伐一致,行走中没有说话笑闹的声音,这样的沉默之师反而比当街耍横更显威慑。

    两天前,激愤的民众杀死了刀太后母子和刀得胜,周将沈骥率先率领周军登墙,城中守军士气已散,顷刻间防线崩散,周军入城。

    入城后,大都督刘宗生抓捕了刀太后与刀得胜的亲信将领、大臣,四万俘虏的普通士兵全部放还回家,更有,严格约束军纪,禁止对城中百姓杀烧劫掠,民众感服。

    #

    神庙内的一处厅室。

    一杓清茶浇到黑色磁案上,腾起一阵云一样的水汽,巫神再舀起一杓,注入到初初面前的盅子里,“初初姑娘,请。”

    别人都唤她做夫人,只有巫神,虽明知她怀有身孕,却依然以姑娘唤之。

    “为什么?”初初看着他,从他把自己从刀得胜的军营里救出,来到都城,与刀太后说的那些话,坚持把自己羁押在神庙,初初一直不理解这个老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关键时刻出来,帮到自己,也扭转了战局——难道,忽林真的不是令大的儿子?又或者,想到刀凤清临死之前那句没有说完的话,还是说他一早与皇帝达成了协议……

    美人陷入了沉思之中,白玉一般的脸上没什么表情,过一会,鸦翅一样的睫毛扑朔,她下意识又垂下眼。

    “一切都在卦象之中,我所做的,不过是顺应神的旨意。”巫神端起自己的盅子,呷了一口,“过去的,未来的,一切都在已经写好了的注定的轨道之中,初初姑娘,任谁都违背不了。”

    这话似乎是在解释,似乎又意有所指,初初抬起眼,不知道为什么,眼前老人头戴羽毛、布满沟壑的脸,竟然和连闳那张清雅如谪仙的颜交绘在一起,她问道,“卦象里说我会被俘吗?”

    “如果昨天你不开口,或许我已死在刀得胜的箭下。”那时候说的话,不过是想拖延些时间,历经九死一生,初初极是惜命如金,多拖一分钟的时间,或就多一分活命的机会,那天清晨刀得胜与忽林在神庙的争执,她疑惑到太后与刀得胜的关系,但忽林的身份,却纯属是胡扯。

    “可是我会开口,而且我已经开口。”老人道。

    “所谓天命,不过是人的作为引发的结果,不同的作为结果不同,怎么能说有天命?”

    “不错,所为天命,不过是人的行为引发的后果。可是每一个人在什么情境下会做什么,是注定的!初初姑娘,如果再给你机会重来一次,你会不会做同样的事?”

    初初愣了,一时竟无话反驳,这个时候,外面传来悠长的叫声,“皇帝陛下有旨,盛瑜溪接旨!”

    ——

    “皇帝陛下诏曰:兹有盛氏瑜溪,敏而机智,襄助大军破城,大功。封卫国夫人,钦此!”

    短短几十个字,初初不仅恢复了盛瑜溪的身份,而且一跃成为了正一品的国夫人,与亲王王妃同列,比国公夫人都高半阶。大周建国至今,除天启二年,先元徽太后(注:太宗之母邵夫人,太祖皇贵妃,太宗即位时追封为元徽太后)过世,太祖燕撰曾封元徽太后的妹妹小邵氏为宋国夫人,至今未有亲王妃以外的正一品国夫人。

    几十个字很快就念完了,初初跪在地上许久没有做声。

    传令的太监很奇怪,他是赵王身边的侍从,赵王之前奉旨西下来到兰州府,代表皇帝会见继兴王子,后来便没有回去。

    刘宗生大军攻克了大理都城,虽然还有刀氏余孽,西南部分地区如永昌府等地还待收复,但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其余都是零星散役,全面收复大理全境指日可待。

    此一战,大理王族尽灭,西南三十万平方公里成为了无主之地,现在唯一的悬疑是,皇帝会在大理立一个傀儡政权,还是直接将土地据为己有。但无论是哪一种,皇帝对有功之人大加封赏不足为奇。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封赏的竟然是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现在,好像还不大情愿接旨。

    传诏太监耐不住了,拖着长音催道,“盛氏,接旨啊!”

    初初伏地叩首,那太监笑了,待她起身,将圣旨递到她手上,“夫人的事迹,咱家也听说了,夫人真乃奇女子也!老奴恭贺国夫人!”

    #

    “咄”的一声,一只羽箭破空而发,叮到剪靶正中央的红心上,“咄”,又是一只,射箭的人以极其一致的频率和稳定地可怕的水平,半柱香的功夫,红心上扎满了十余只羽箭。

    身后传来脚步声,有士兵提醒,“沈将军。”

    沈骥放下弓箭,转过身,是刘宗生来了,他一抱拳,“大都督。”

    刘宗生缓缓地走过来,“二郎,”他与沈骥的父亲沈薄也有旧交,这一场大战下来,配合得当,彼此之间更培养出亦师亦友的情谊。对这个部下兼故侄,刘宗生是打心眼里喜爱和欣赏。

    他拍了拍年轻将领的肩膀,缓缓道,“皇上……”一个帝王想要臣子的女人,直接将她封做国夫人,以前的种种仿佛都揭掉了,浑不曾发生过一般。如果那女子不是肚子里有个孩子,或许,现在就会接到长安吧。

    沈骥道,“大都督,末将请继续西进,荡平刀氏残部和其他诸蛮。”

    刘宗生再拍拍他的肩膀,“好!”

    #

    刘宗生、李山达镇守羊苴咩城,与乌蛮、白蛮代表谈判后续事宜,沈骥领兵五万继续向西征讨,霍冲则奉命东去兰州府,与他同行的还有新册封的卫国夫人。

    赵王率兰州府一众官员在城门处迎接将士凯旋,辅一见面,霍冲下马,单膝下跪,“末将霍冲,拜见赵王殿下!”

    赵王连忙上前,双手扶霍冲起身,这位亲王一生痴爱音乐,极是平易近人,笑道,“将军凯旋归来,于圣上有大功之人,本王不敢受你的礼啊!”

    双方寒暄一时,赵王看向大马之后的一座黑色四乘马车,大周制,正一品亲王、亲王妃才可四乘,那里面之人,便应是在华阳山狩猎时曾有一面之缘的小宫女了。

    藏青色白团花棉帘打开,里面还有一道丝帘,娇嫩磁糯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妾一路劳顿,容颜不整,无法下车与王爷相见,请王爷原谅妾身些个。”

    事到今,赵王隐约猜到自己在华阳行宫大概犯了什么错误,皇帝回銮后一度对自己毫不理睬,里面的人说的客气,他还哪里敢与她托大,忙笑回道,“夫人之命,焉有不从之理?本王今晚行府设宴,还请夫人莅临。”

    初初道,“多谢王爷,妾知道了。”

第58章 意定

    ——————————————明说相思太无味;暗于子时画缱慻————————————

    兰州府有一处行院,乃是前齐一位在岭南的郡王居所;现改为行院,专门接待贵重官员和勋贵。

    赵王来到兰州府,便是居住于此。

    初初是新封的正一品国夫人;按道理也应当居住在行院,但男女有别;赵王深谙皇帝的心意,不愿平白惹上嫌疑,但以他堂堂太宗之子、今上之兄长,若是将院子让出来给她居住;似乎也太失颜面。

    恰好本地有一个姓杜的富户,是江南道平江人氏,本家乃平江的丝染大王,这杜大户是平江杜氏的伯兄弟,上一代分家之后,举家来到兰州府,专门负责将平江的杜家丝经蜀销入滇黔,十余年下来,虽不如平江的本家,但在兰州府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两年前,杜大户夫妻二人先后去世,只余下一个十来岁的公子唤作景阳,现寄居在平江杜氏那里,兰州府的生意和宅院全交给管家打理。

    兰州府的郡守与杜家很有交情,便问管家是否愿意将宅院借给卫国夫人暂居,那管家岂有不愿意的道理,赵王听闻大喜,一番查看之后,发现这杜家的庭院承袭了江南园林淡雅精致、玲珑多姿的特点,正适合卫国夫人,便赞赏郡守,将初初在兰州府居住的地方定在了杜宅。

    #

    闲话少说,初初来到杜宅,下车时,一排几个人在门口处迎接。

    先一眼看到予印的身影。

    “姑姑!”予印跑过来,紧紧抓着初初的衣袖,仰着脸哭泣道,“我以为你再也回不来了!”

    李医娘、伍先生等人也上来厮见,还有毛皂、丫头漠漠,那丫头眼睛哭的红红的,瘪着嘴巴,“阿娘,……”

    李医娘骂她,“浑叫什么,教你的全忘了。”

    漠漠抽抽噎噎地唤,“夫人!”

    初初握着予印的小手,一时百感交集,这一趟从生死关口又淌了一趟回来,能再见到他们真好。她摸摸孩子的头,对众人道,“进去说话吧。”

    杜宅的管家跟在众人后面,一起进了大门。

    从大门到中堂,初初见这宅院的建筑布置皆是不俗,便问,“这里是何处?”

    李医娘道,“是郡守大人从城中大户杜家借的宅子。”

    杜管家见是个空儿,上前几步,李医娘指着他道,“这位便是杜管家。”

    初初问杜管家,“这里的主人何在?”

    卫国夫人生的鲜妍妩媚,容光却令人不敢直视,杜管家恭敬答道,“回夫人话,我家主人已然仙逝,小主人才十二岁,现在平江杜氏本家。”

    “哦,”初初点头,对他道,“本夫人累了,烦请你下午再进来回话。”

    “应当的,请夫人休息。”躬身退下。

    #

    说话间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正在滇西清扫战场的沈骥和神秘的卫国夫人成为兰州府的两大话题。

    来自滇西的捷报频频传来,一会儿说大军打到了永昌,几天后又收复了腾越,全面胜利指日可待。

    兰州府城里,卫国夫人暂居的杜宅大门日日紧闭,刚刚被圣人册封的卫国夫人,除了在到达当天出席了赵王给霍冲将军举办的接风庆功宴会,据说是貌美如仙,姿仪难述,却再没有在公开场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