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希特勒的间谍 >

第11部分

希特勒的间谍-第11部分

小说: 希特勒的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使他比凯特尔拥有更大的权力。陆、海、空军的三个总司令从未聚集在一起联合
制订过作战计划。第三,希特勒想把制订如此重要计划的权力保留在自己手中;他
担心不这样做就会大权旁落。他基本上把统帅部,尤其是把统帅部的作战部,当作
宣传他的观点的喇叭筒。他让它处理许许多多的紧急事务,忙得它团团转,无暇考
虑长远计划。他一直使它保持一个小小的规模,大约只有五十至六十名军官。武装
部队最高统帅部这个堂堂皇皇的名称,同它实际拥有的权力是不相称的。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作了一系列决定,将前线划分为东部战区和其他战区。他
指定西部战区(法国)、南部战区(意大利和非洲)、东南战区(巴尔干地区)由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指挥,东部战区(俄国)则由陆军总司令部指挥。这就是说,
陆军总司令部同苏联作战,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同英国和美国作战。实际上,希特
勒的目的是要削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权力,从中分出一个陆军总司令部来。从
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让这两个互不协调的机构成为平等的因而也就互相竞争的机构。
这就中断了以西方同盟国为对象、因而也就是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服务的陆军情
报机构的指挥系统。
    在原来的战争部里,有几个机构从事情报工作。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保留了这
些机构,在战争期间又增添了一些机构。
    ——军事谍报工作是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A—bwehr)一处负
责的。  (Abwehr这个词的意思是“防”,在这里指的是反间谍,反情报,
这是谍报局的作用之一,但不是它的唯一作用。  )谍报局是由三个处组成的(二
处处理破坏活动和少数民族起义。三处处理反谍报。  )这三个处反过来又是对外
情报和反情报部的一部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局长是卡纳里斯海军上将。
由于谍报局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有关间谍的一切活动,例
如吸收和派遣间谍、指挥和通信,都是由谍报局一处替陆、海、空三军统一负责。
    ——卡纳里斯的谍报局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外情报处(一般叫作Awsla
nd)。它的各个小组收集、分析、估价并发送情报,尤其是外国报刊上关于其他
国家的可能影响军事形势的内政外交事务的情报。
    ——密码处截收外国的新闻、外交和军事无线电报,破译其中的密码电报,并
且分发破译结果。这个处隶属于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下面的武装部队通讯局,人们
常常称它为〃 OKW/chi〃 ,或者只叫“chi〃。这是德文名称〃 Chiff
rierabteilung' (密码处)的简称。
    ——战争期间的邮件检查是由对外情报和反情报部下属各站负责的。
    ——同军事问题有关的外国经济情报,是由战时经济和军备部的战时经济处负
责收集和分析研究的。从一九四二年开始,这个部为负责军火生产的新部长阿尔贝
特·施佩尔所接管,它换了好几次名称,就象这个部的对外情报处换了好几次名称
一样。
    ——一九四三年一月,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情报机构,
为统帅部挑选重要的情报,并把这些情报送给约德尔。这个情报机构自己很少分析、
估价情报,只是根据各军种的情报机构所提供的情报简报提出它自己的报告。
    除了作战部下属的那个小小的情报机构之外,所有这些组织郡是上有总部,下
有分部。它们的总部都设在本德莱尔大街或元首府附近的地方。
    希特勒所领导的除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外,还有陆,海、空三军。每一个军
种有自己的总司令部。一九三五年,当希特勒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开始迅速扩军
的时候,发生了两起组织机构上的重大变化。从那年三月一日起,希特勒公开建立
了空军,作为德国军队的第三个军种。六月一日,陆、海、空三军各自的最高指挥
部有了统一的名称:陆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空军总司令部。每一个总司令
部有自己的总司令。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兼任航空部长和其他重要职务。
    以前,这几位总司令向战争部长汇报工作。一九三八年,希特勒亲自执掌三军
指挥大权,从那时以后,他们就直接向希特勒汇报。在大战期间,这种指挥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希特勒在俄国发动的闪电战的失败已成
定局之后几天,撤掉了陆军元帅瓦尔特·冯·布劳希奇的陆军总司令职务,由他亲
自担任作战指挥。不过他没有正式担任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这是希特勒征服陆军的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步骤。从此以后,他掌握了绝对的直接指挥权,向前线的司令
官们下达作战命令。
    陆军总司令的直接下级是野战部队的司令官和总司令部各部门的长官。在和平
时期,后者包括陆军军械部、陆军行政部、陆军组织部的负责人,各军兵种监察官,
以及在这些地位平等的军事领导人中间名列前茅的那位陆军参谋总长。
    在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陆军参谋总长下到野战部队之中去,总司令部任命一
位负责陆军装备和兵员补充的指挥官,替他承担为战时陆军征召、训练和装备部队
的繁重任务。除了组织部以外,总司令部里其他所有部门都由这位指挥官领导。像
陆军参谋总长一样,他的唯一上司是陆军总司令,在后来就是希特勒了。
    陆军参谋总部后来移到野战指挥部里。野战指挥部的代号叫“策佩林”。它设
在柏林南面二十英里远的措森。这是两个半圆形的A字屋顶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它
从这里指挥着作战部队。
    尽管换了名称,这个机构仍然是和毛奇和施利芬的参谋总部一脉相承的。第一
次世界大战时的陆军参谋总部在一九一九年二月一日被遣散。凡尔赛条约规定它
“应当解散,不能以任何形式重新建立”。一九一九年十月一日,也就是在陆军解
散它之后的第二天,它被改组为军队部。陆军总司令说;  “形式改变了,精神仍
然不变。”在整个二十年代规避凡尔赛条约的过程中,军队部保持了凡尔赛条约规
定不能保持的参谋总部的传统。军队部三处负责情报工作。一九三五年七月一日,
军队部卸下了伪装,重新以陆军参谋总部的名称出现。这个名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一直保持着。陆军部三处变成了陆军参谋总部三处,即外国军队处。
    一九三九年的陆军参谋总长是弗朗茨·哈尔德。他是炮兵出身、矮矮的个子、
留着平头,戴着夹鼻眼镜,喜欢思考问题,讲话的声音小。他是巴伐利亚人,曾经
在普鲁士参谋部内当过军官。虽然他不得不纸上谈兵,缺乏象德国人所说的“振臂
一呼,三军雷动”的英雄气概,但他工作得非常得心应手,颇有战略头脑,受到下
级的崇敬。在形势会议上,他体现了参谋人员知识渊博,判断准确和雷厉风行的优
良传统,但是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性格显然使他无法和他志同道合,并且使他有些忿
忿不满。他恨希特勒,但愿意为德国效力,他内心的这种矛盾和冲突,往往使他无
法工作。他同希特勒的争论越来越频繁了,但哈尔德始终没有勇气提出辞职。他等
待着,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希特勒终于因为他在达豪战役中反击作战迟缓,
解除了他的职务。
    接替他的是库特·蔡茨勒。他比哈尔德活跃得多,在开始时对希特勒也比哈尔
德顺从得多。在对法作战和对俄作战期间,他在解决复杂的后勤问题上,表现了超
群的智慧和过人的精力。他性格直率,不太敏感,讲话粗声粗气,执行命令雷厉风
行。他在担任西线总司令的参谋长的时候,就象希特勒所说的那样,  “好象一只
大黄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元首认为,一九四二年夏天加拿大军队在迪埃普的试验
登陆是企图入侵欧洲,他认为盟军那次登陆企图被挫败,主要是蔡茨勒的功劳。因
此,他在解除了哈尔德的职务以后,将蔡茨勒连升数级,让他担任陆军参谋总长。
他的无以复加的感激,他比哈尔德略逊一筹的威望,以及他对俄国前线的缺乏了解,
都使他在一开始时不宜过份同希特勒作对。但是到后来,他越来越对希特勒的军事
计划提出异议,有时甚至发火。希特勒对他日益冷淡,到一九四四年七月,就撤掉
了他的职务。
    下一个便是大名鼎鼎的坦克将军海因茨·古德里安。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剥夺
了他的指挥权;现在又把他召了回来。在一些人看来,这项任命是这位德国装甲部
队创始人兵旅生涯的顶峰,但它却使另外一些人感到震惊,他们认为古德里安只有
一技之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行,但要担任参谋总长,却缺乏必要的素质。他性
情急躁,作风粗暴,甚至在情况介绍会上讲话的时候也是盛气凌人。虽然他同蔡茨
勒一样,要求参谋人员坚信国家社会主义,但他并不怕同希特勒争论,有一次,他
甚至当着许多人的面对希特勒暴跳如雷。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希特勒早就把具体的作战指挥权攥在自己手里。
在纳粹寿终正寝之前的一个月,古德里安嘟嘟嚷嚷要求和平的时候,希特勒撤了他
的职,让汉斯·克雷布斯取而代之。
    这些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德国陆军参谋总部的人物。他们是陆军参
谋总部的十二个部门——作战部门、组织部门、制图和地形测绘部门以及其他一些
部门——的领导人的直接上级,也是在战争动员时隶属这些部门的机构——例如交
通、通讯和气象预报部门——的负责人的直接上级。
    有两个部门分析估价情报。它们是三处(西线外军处)
    和十二处(东线外军处)。十二处的最成功最著名的领导人是赖因哈德·格伦
将军。  (十二处这个奇怪的数字的由来,是由于原来只有三处从事情报工作,称
为外国军队处。随着德国和外国重整军备的工作迅速取得进展,三处的任务越来越
繁重。因而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日另外设立了一个处。这个处就叫十二处,原来
的三处依然不变。  )这两个处是按照“衬衣扎在裤子里的人属于西方,衬衣放在
裤子外面的人属于东方,”这个原则来分管世界的。向它们提供关于外国军队的情
报的有各种各样的渠道——间谍、密码破译,战俘审讯、前线观察等等。它们分析
这些情报的真伪,衡量它们的重要性,然后从中得出关于外国,尤其是敌对国家的
军队的编制、实力和意图的总的估价。它们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高级机构。有一次,
一位上级在概括它们的任务时说:  “我想从你们这里了解的是:敌人正在干什么?”
    在这两个处成立的当天,任命了第四副参谋总长,担任它们的上级。他的目的
是统一情报分析估价工作,通过分析来比较全面地掌握情况。这种打算没有成功,
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是由于行政、政治和人事方面的原因,另一部分是由于武装
部队最高统帅部和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