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

第16部分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16部分

小说: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942年1月2日。激战的一天!。。第四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情况十分危急1月3日。。。。情况越发危险。
  l月8日。万分危急的一天。。。。
  原定要在莫斯科庆祝圣诞节的德国军队,现在却被苏军逐步地有时是迅速地击退。到1942年2月底,德军已被苏军击退到离莫斯科150公里至400公里的地方,哈尔德在日记中记载了德军兵员的严重损失:到2月28日为止,兵员损失共计1005636人,相当于德国全部兵力的31%。其中,死亡202251人、受伤725642人、失踪46511人、冻伤112627人。这还不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在苏联的惨重损失。
  希特勒现在意识到,他要想征服苏联的这一场赌博已经失败了,不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办不到,而且永远办不到!
  德国高级将领也认识到:“莫斯科会战使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遭到重大失败。它标志着希特勒和德国军队曾赖以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各国赢得辉煌战果的闪电战术的结束。第一个致命的决定正是在苏联作出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一切决定中最致命的决定,乃是决定首先进攻这个国家。因为这时我们与之交战的敌人比我们以前遇到过的敌人要强大得多。在那无穷无尽的东线,再也不能轻而易举地打胜仗了。”
  在莫斯科会战中,朱可夫是胜利的象征,他作为莫斯科的拯救青而声名大噪。斯大林在1915年5月25日这样评价这位统帅:
  祖国和党永远不会忘记苏军指挥员在我们的民族保卫战中所起的作用。所有这些打了胜仗,拯救了祖国的将领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史册上;他们将随着在战场上树起的荣誉之碑而流芬百世。这些战场之中,有一个战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就是苏联首都莫斯科会战的战场。而朱可大同志的名字,作为胜利的象征,将永远同这个战场联系在一起。
  应该说,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或者说一个伟大战役的胜利,首先应该属于英勇善战的军队和人民,然后才属于个人。当然,我们决不能低估领袖、统帅、将军和英雄的伟大作用,因为他们的一个举动、一项命令也常常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D希特勒孤注一掷朱可夫力挽狂澜
 
 
  在莫斯科会战和苏军冬季反攻中,德军损失惨重。但是,希特勒并不甘心失败,他要在1942 年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以彻底打败苏联。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但也不能否认其偶然性。在1942 年春夏之时,很少会有人认为,斯大林格勒会战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一夏季攻男计划
 
 
  1942 年春天,苏德两军都急需修整。随着泥泞季节的到来,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地沉寂下来。但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更大规模的战斗,以争夺战略主动权。
  苏军虽然取得了莫斯科会战和冬季反攻的胜利,但总的形势不容乐观,苏军兵员、坦克、飞机损失均比德军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自从西部国土沦陷后,苏联的工业产品减少1/3,耕地面积减少47%,牲畜头数减少50%。燃料电力都感缺乏,铁路运输极为紧张,苏联感到自慰的是,1942 年春天,在美英等国的帮助下,军工生产已恢复到战前水平,最为重要的是,苏联有1 亿9 千万人口,可以组建无穷无尽的战略预备队。
  1942 年夏初,苏军作战部队的编制中,有9 个方面军,1 个独立集团军和莫斯科卫戍区部队,海军有3 个舰队和3 个分舰队,空军有8 个集团军。陆海空三军兵力总计为560 万、坦克4000 辆、大炮45000 门、飞机2400 架。为了有效地对付德国坦克部队,苏军还装备了改装的45 毫米反坦克炮和76毫米加农炮。还组建了新的炮兵部队和远程航空兵团。
  在苏军的装备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补充了新式坦克、飞机、大炮和火箭炮。苏联人最为得意的是,他们拥有了由当时全世界最先进、最新式的T—34 坦克装备起来的坦克集团军。
  为了进行下一步的较量,苏联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和各方面军司令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对前一阶段苏军作战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分析德军的优势与劣势,以便今后更好地反击德军。
  斯大林推测,1942 年夏季,德军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实施大规模进攻,这两个方向很可能是莫斯科和苏联南方。斯大林对于他认为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两个方向,他最担心的是莫斯科方向。因为莫斯科的得失对于苏联和全世界的影响都是无可估量的,更何况,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部署了70个师的兵力。
  关于1942 年夏天苏军作战计划,斯大林认为,苏军还没有足够的兵力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在近期内,苏军应限于积极的战略防御,但绝不是单纯的防御,斯大林在3 月份召开的大本营会议上说:“我们岂能只顾防御;坐等德寇首先突击!必须在宽阔的正面上先敌实施一系列突击。”斯大林最后决定,1942 年夏天,苏军应在克里米亚地区、哈尔科夫地区、利沃夫一库尔斯克方向,斯摩棱斯克方向以及列宁格勒地域实施一系列进攻战役。
  在冬季战役结束时,德军在东线损失极为惨重。但是。德国仍有作战部队620 万人、3300 辆坦克、57000 门大炮、3400 架作战飞机。德国把80%的兵力用于苏德战场。
  1942 年春天,当德国部队还在修整时,身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和陆军总司令的希特勒,就已经在忙于制定夏季攻势计划了,其实还要早得多,早在隆冬时期部队仍在冒着风雪后撤时,他就这么做了。
  希柠勒当时估计,苏军拥有总兵力为265 个步兵师,实际上,这个估计仍远低于苏军的实力。不过,希特勒现在已经明白,要经过一次战役就摧毁苏军的全部军事力量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深感兵力不足,他决定向仆从国家证集军队。凯特尔元帅被派到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特,为夏季攻势征募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军队,整师整师地征募。戈林,最后甚至希特勒本人也亲自出马,要求墨索里尼提供意大利军队。
  1942 年1 月底,戈林到达罗马,点收意大利所能为德国提供的部队。他向墨索里尼保证,1942 年可以打败苏联,1943 年可以使英国放下武器。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发现这位脑满肠肥、胸前挂满勋章的帝国元帅简直不堪忍受。他在2 月2 日的日记上写道:“此人还是那样趾高气扬,架子十足。”两天以后,他又写道:“戈林今天离开罗马。我们在艾克赛尔西奥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戈林别的话不说.只谈他的珠宝。他手上真的戴着几只漂亮的戒指。。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黑貂皮大衣,既像1909 年汽车夫的穿着,又像一个高等妓女去看歌剧时的打扮。”
  这次墨索里尼向戈林表示,只要德国给大炮,意大利愿意派两个师到苏联去打仗。但是,他对德国在东线所受的挫折是如此的忧心忡忡,他认为有必要与希特勒直接举行一次会谈。希特勒也认为这次会谈很有必要,以便向墨索里尼说明德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经德意双方商定,这次会谈于4 月29 日和30 日在萨尔斯堡举行。墨索里尼、齐亚诺和随从人员被安排在一座巴罗克式的克莱斯汉姆宫里,这座宫殿曾经是历代王宫主教的故宫,现在又经过一番装饰,布置了从法国运来的帷帘、家具和地毯。齐亚诺看到希特勒倦容满面,他在日记中写道:“去年冬天那几个月在苏联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我第一次发现他添了许多白发。”
  会谈中,希特勒介绍了一通对总的形势的估计,他让里宾特洛甫请两位意大利客人放心,在苏联、北非、西线和公海上,一切都很顺利。他们透露,东线即将发动攻势,矛头是指向高加索油田。里宾特洛甫说:“一旦苏联石油来源告馨,苏联便要屈膝投降了。然后英国。。也将屈服,以求保全被打得支离破碎的英帝国的剩水残山。。美国完全是吹牛。”齐亚诺带着几分耐心听他说话,但他心里想,不论美国最后采取什么行动,真正吹牛的却是德国。实际上,只要他们一想到这里,“他们的身子就觉得凉了半截”。
  希特勒像往常一样,话说得最多,他没完没了他说呀,说呀,说呀。墨索里尼在受罪——他也是惯于只管自己发言的,现却不得不憋着不说话。齐亚诺在日记中写到:“墨索里尼不由得看看手表。。德国人,可怜的德国人,天天得耐着性子听希特勒讲话。我敢担保,他讲话的每一种姿态,每一个字眼,每一处停顿,他们莫不记得烂熟。约德尔将军经过一番了不起的克制,最后在一张沙发上睡着了。凯特尔也直打瞌睡,他总算没让脑袋耷拉下来,他离希特勒太近,不能由着自己。”
  希特勒的口舌总算得到了收获,墨索里尼答应向苏联前线提供更多的炮灰。其他的仆从国家也如此。据德国最高统帅部统计“盟邦”将有52 个师可供夏季作战之用,其中,罗马尼亚27 个师。匈牙利13 个师,意大利9 个师,斯洛伐克2 个师,西班牙1 个师。这52 个师约占东线轴心国全部兵力的1/4。
  希恃勒准备大干一场,但哈尔德等高级将领在战略上与希特勒产生了分歧。哈尔德对德军能否实施深入苏联战略纵深的大规模作战表示怀疑。他希望德军在恢复全面攻势之前最好保存实力。据他看来,在此问可以采取进攻行动,但目标应该是有限的,他再次表示赞成在中央集团军群地段上发动有限的进攻。希特勒的主张与此相反,他说哈尔德等人过高估计了苏联的实力,不管怎样,苏军毕竟在冬季反攻中消耗了力量,他主张在南线发动重点进攻,高加索的石油在苏联的战争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因此,苏联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些石油资源。英国人将在1943年入侵欧洲大陆,这大概是在所难免了,为此,在东线,一定要在1942年决定胜负。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签发了第41号作战命令:
  一到天气和地面条件好转,德国军队就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再度夺取主动,强迫敌人接受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目的是,全部消灭苏联人手中现有的残存力量,尽可能夺取他们的军事经济中心。为此,必须使用德国及其盟国一切可用的军队。为了达到东方战争的最初目的,德军的战略要点是“中路放慢进攻速度,北路攻陷列宁格勒,南路突入高加索地区”。一切可用的军队将集中到南翼的主要战线,其目的是在顿河这边消灭敌人,以夺取高加索油田和进入高加索山区的隘口。
  希特勒决定,将把大部分力量集中在南线,征服高加索油田、顿尼茨盆地工业区、库班的小麦产区,并拿下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格勒。拿下这些地方,可以使苏联失去为继续战争所迫切需要的石油、大量粮食和工业。
  德军的具体作战方案是,从奥廖尔南部发动进攻,夺取沃罗涅什;从哈尔科夫发动攻势,向东突破,然后,这些军队将同从塔干罗格一带发动攻势的德军会师于斯大林格勒地区。无论如何,必须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