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蕙质兰心 >

第57部分

蕙质兰心-第57部分

小说: 蕙质兰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姐姐,我的文文好看吗,,,,,

这是今天第一更,,,,,,,

*

正文 【第七十章 平心静气的工作之二】

*

很温馨的场景,,,,,,,,,

*

第五病室的三位女病人,有两位患乳腺癌。五十三岁的那位已经做过手术,正在恢复期,另一位三十五岁的左乳腺癌病人,二天后手术。她的丈夫说无法接受她残缺的躯体,已初步提出离婚意向,说是看在六岁孩子份上,会陪伴她做完这个手术。

而她因为患病以及来自丈夫要求离婚的双重打击,整个人的精神似乎都已经垮了下来,每天眼泪汪汪的躺在病床上不言不语。

于副护士长提醒秀秀,这样的病人最容易走极端,晚上值班时注意她的行动。最好不要让她独处,嘱咐同病房的其他两位病人,请她们也帮忙注意一下,有异常情况,赶紧通知值班大夫,秀秀一一记下。

刚出这个病房的门口,秀秀的手机在隔离衣口袋里震动起来,出了病房,秀秀掏出手机,是一条短信,齐寰的殷殷关怀跃然眼前:“秀,喝杯清茶。等我给你送夜餐。”

秀秀紧忙的回了两个字:“好的。”赶紧跟上于副护士长的脚步,来到抢救室门口。

下午刚从三床移到抢救间的病人,是一个肝尾叶肿瘤切除术后病人,并发了胸腔积液。

病人童玉强,男,七十一岁。术前合并肝硬化,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良,出现低蛋白血症,是这次发生胸腔积液的主因。另外与其引流管的放置不当有关。

病人当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气急,心慌发热等症状,听诊左侧胸部呼吸音减弱,胸片及B超检查已经确诊,做过胸腔穿刺抽液术后,已置管胸腔引流。

病人儿子童师傅看韩强要给父亲做胸腔引流,嫌韩强年轻。想到手术是侯副主任做的,自己和侯副主任熟悉,就跟高主任提出想让侯副主任给父亲做胸腔引流。

高主任不好说什么,人家等于点名手术,回头就安排侯副主任给做。

不知是不是很久没做这类小手术了,一个胸腔引流术,侯副主任置管三次,才固定好位置,病人已经呻吟呼痛了,也许局部麻醉不好,时间长了。主任嘛,平时总是以大手术为主,久而久之,就有点眼高手低了。

术后护理小组给出的护理措施是:1。注意病人呼吸情况,警惕病人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发绀等气胸症状;2。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告知病人腹式呼吸,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这样可缓解疼痛,减轻呼吸困难,促进肺复张;4。避免过度用力和屏气。血压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咳嗽排痰。

于副护士长要求秀秀今晚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注意呼吸节律和频率;注意病人胸痛胸闷,心慌发热等症状的变化;同时做好胸腔引流的护理。

另外,她提醒秀秀,今天白班家属对于病人的并发症表示不能接受,要秀秀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注意做好各种护理文书的记录,以备病人家属今后查询。

秀秀看过白班的这些护理记录,护士长又是千叮万嘱,晚上小夜班自然是特别注意这个病人。除对病人自身病情护理加强外,秀秀还注意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

饶是如此,由于病人的病情一直是好好坏坏,家属的脸色也就跟着病人的病情一时晴一时阴。

这让秀秀倍感紧张,不知哪句话说不定就惹恼了病人家属,所以她处处小心着。

于副护士长和秀秀交接完班,已经是六点多了,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其他护士都洗手换上护士服走了。

李护士长从高主任办公室出来,临走时过来,也是嘱咐秀秀注意这个危重病人,一是病情变化,再是注意不要多说话,防止被病人家属抓住话柄,秀秀一一记下。

秀秀和紫竹自于副护士长走后,就马不停蹄的忙了起来。更换中间接续液体,输完液的拔针,按时间测量术后急危重病人血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

这期间,来了一个肠梗阻病人,值班丁大夫医嘱,术前灌肠,备皮,肌肉注射术前针,建立静脉通路。秀秀和紫竹依据医嘱好一通忙。

丁大夫领着实习大夫与家属签术前手术同意书,通知麻醉科安排手术间,麻醉大夫过来与病人及家属签麻醉同意书。很快,病人被送去手术室。

终于可以喝口水,休息一下了,秀秀轻吐一口气,眼前映出齐寰的俊颜,不由得小脸一红。

秀秀听的电梯叮咚一声,抬头一看,果然是齐寰呢。

*

晚上,于梅收拾了一堆好吃的,叫小翠打包,看看时间不早了,催着齐寰给秀秀送过来。

齐寰一看这整整六个菜,太多了,就说:“老妈,这也太夸张了吧,她一个人怎么吃也吃不了呀。”

于梅笑笑说:“你懂什么,吃不了不会请科里其他人吃呀。晚上值班很辛苦呢,多加点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

齐寰也笑:“妈,这就疼上了,真是个好婆婆。”

于梅说:“快去吧,别磨牙了,这么晚了,秀秀该饿了。”

齐寰说:“刚发短信问她了,说还行。”

于梅说:“还行就是饿了,难不成要人家小姑娘说,齐寰,赶紧给我送饭,我这都等着了。”

齐寰说:“知道了,母亲大人,马上启程。”

*

一堆好吃的呢,问过紫竹,说是还不饿,让紫竹先在护士站值班,齐寰就陪秀秀在护士站后面的护士长办公室,也就是治疗室的隔壁一起吃。

医院里有规定,大小夜班值班人员,可以有一次就餐时间,当然,以不影响科室工作为前提。

秀秀吃了半碗米饭,一只鸡腿,还有一些青菜,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齐寰说她战斗力太弱,硬是塞着她又吃了一块炸耦合,秀秀就坚决不吃了。

看着满桌子的菜,秀秀把值班丁大夫和实习大夫一起叫了过来,又让紫竹赶紧洗手和他们一起吃。

值班时间,护士站监护屏幕前尽量有人监测,所以,秀秀才和紫竹分开用餐的。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可以允许值班人员用餐,但用餐过程也不能忽略工作,这是每个值班人员都必须谨记的。

五十九床的醒人铃在空寂的走廊上响起,秀秀赶紧起身前去应铃。

秀秀一边走,想起于副护士长和自己交接班时的话,这个病人是东北人,三十七岁,某天肝区疼,就去卫生所做了B超,大夫告诉他:“肝脏占位性病变,7×6厘米,且有淋巴转移。”

这不就是肝癌吗,活不了了。

当时他一听结果,脸色苍白,双腿发软站不住了,恍恍惚惚的回家,一宿没睡,孩子才七岁呀,自己死了以后,孩子谁来抚养?

第二天,他感觉肝区更疼了,医务所的大夫很关心他,说:“肝癌晚期没办法,喜欢什么就吃点什么,玩点什么吧。反正是没多少时间了,别难为自己了。”拖了半个月后,一个本来健壮的小伙子就瘦的皮包骨头了,后来就连床都下不来了。

其实,就算真正的肝癌,也不见得就没法治了。

当时他们家人看他实在不行了,就想死马当做活马医,上外地大医院看看去,也算尽了一份心。

于是就来鸢城医院了,再次B超,然后是肝穿刺,等病理结果一出来,确诊是肝囊肿,病人精神一下子就好了。

目前,正在调养阶段,高主任决定,等他各项指标恢复一下,立即就给他做手术摘除囊肿。

于副护士长说:“秀秀我啰嗦这么多,就想说这个病人的心理负担过重,如果晚上有什么事情找你,你说话时一定注意,不要加重病人心理负担。”

到了五十九床,病人果然正在担忧,他见秀秀进门,就愁眉苦脸的说:“护士,我这肝还是难受的我睡不着,怎么办啊?”

秀秀笑笑说:“师傅,大夫白天是怎么给你交代的?”

“说我这这囊肿的缘故,做了手术后,就会好的。”病人回答。

秀秀说:“师傅,您如果睡不着,就看看书。是不是白天睡多了?”

“是有点,这不,中午吃了饭没事,睡了个午觉,一觉醒来,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看来是我睡多了。哎,护士,你说我这手术得做多长时间,做完手术以后是不是肝区就真的一点也不难受了,我吃东西真的不用禁忌吗,我旁边这个大叔怎么大夫只让他吃半软饭呢?”这位纯粹是睡不着,找个人说话消磨时间。

秀秀不知道,正在她和这个病人谈话的时候,抢救室里的那个病人家属出来看了两次。

第一次他看到护士站里只有紫竹一个人,秀秀不在,没说什么就回去了。五分钟后,他又过来一趟,看到还是只有紫竹一人,屋里的两个大夫正在吃饭,就过去问紫竹:“郑护士呢?”

紫竹说:“郑老师去五十九床了。请问,您有什么事,我可以帮您吗?”

“不用了,我找郑护士吧。”家属说着就去了五十九床。

*

很慎重的奉上今天第二更,,,,

*

明天,郑秀秀将做一个防微杜渐的重大决定,,,,,,,,

*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值班大夫,请签字!①】

*

【护理工作直接关乎病人,所以也要理智,,,,,,,】

*

抢救室里的那个病人家属来到五十九床病房门口,从敞着的门缝里,听到里面传出的轻松愉快的笑声,心里感到一阵不高兴。

我家老人病危呢,你却在这里说笑,还说是一心为病人的优秀护士呢,感情外面宣传栏上的都是面子工程,禁不住琢磨的。

当下曲起手指敲了三下病房门的玻璃,大概是声音有点小了,里面的人居然没有反应,谈笑依旧。

这位家属不乐意了,伸开手掌“啪啪啪”又拍了三下门,这下声音够大,秀秀闻声回头看过来,发现是抢救室里病人家属,急忙告别五十九床病人,出的门来秀秀赶紧问:“师傅,您有事吗?”

家属脸一沉:“有事。我家老人喘的似乎比刚才厉害了。麻烦你给量个血压,看看是不是血压又低了?”

秀秀答应着,一边和他快步向抢救室走去,一边和他说话:“好的,没问题,先去测个血压看看,然后再报告值班大夫。您看可以吗?”

家属答应着:“好的。”

及等测量完血压,数值正常,秀秀对他说:“血压110/70毫米汞柱。”然后数了一分钟脉搏88次/分,并与心电监护的心率相对照,告诉他脉搏有点偏快,这与病人胸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有关。

秀秀观察病人,发现病人呼吸确实比刚才巡视时呼吸急促,每分钟达到接近三十次,病人似乎呼吸时也有些吃力,这些她没告诉病人家属。

秀秀把病人的病情报告给了值班的丁大夫,并把病情及检测结果写在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上。

这时距离病人下班前,侯副主任给他行胸腔穿刺引流抽液置管术后五小时。

丁大夫为病人做了一次床边B超,发现胸腔积液有增多的趋势,而胸腔引流瓶内的引流液反而不多,丁大夫立即电话通知第一听班大夫。

听班大夫一般是高年资大夫,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如果值班大夫有什么悬而不决的事情,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他们。

今天的第一听班是荆大夫,看过病人后,想起这病人的胸腔引流是侯副主任做的,他又是特别在乎这些的人,而且还是自己治疗小组的头,于是回大夫办公室电话知会侯副主任,以为他能马上过来,没想到侯副主任在外地,暂时回不来。

因为病人的病情紧急,稍有不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