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359部分

龙骑战机-第359部分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疑不定的何香玲顺着这些浪蹄子似乎要将某人生吞活剥的目光望去,顿时恍然大悟了。
    哼哼1想癞蛤蟆吃天鹅肉,攀上林董事这根高枝,想得挺美1
    何香玲自然心里清楚,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地年轻帅董事自然没那么容易被人搞上手,不过他怔怔看向那架歼-14的目光好像很怪异,仿佛带着一丝丝看到情人般的温柔。
    温柔?何香玲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没错,就是这样的神色,她立时心头一阵恶寒,这位董事不是会恋物癖吧,而且是很严重的那种。
    偷不如偷不着,林默此刻的心情几乎与何香玲所猜相差无几。
    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最先进的战斗机都掳过来,建立自己强大的战斗机后宫,从此天际任他横行,比起一辈子只能拥有一头巨龙的龙骑士来说,龙骑士算个球1
    心中一动,林默迅速戴上了战术头盔,启动了“龙将”的控制系统。
    国防星这次跟沈飞的关系更进一步,而且顺利得到许可,允许借用歼-14“鹰隼”在展览会上压阵,这还是沾了林默的光。
    当初在南中国海“施琅号”威慑性训练加巡航的时,林默不留遗力的帮助沈飞完善了歼-15舰载机的改进工作,一举拿下了舰载机的大订单,他不仅得到了物质上的丰厚收获,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个航空业大佬的人脉。
    因为611所严教授关门弟子的缘故,林默拥有了成飞的人脉网,再加上一个沈飞,中国两大航空工业大佬的人脉,立刻就使林默的身份不一样起来。
    嘀嘀~
    静静地停在展台上的歼ˇ14“鹰隼”突然没来由的发出几声电子声音,仿佛是汽车解除锁止状态似的,机身上的几个信号灯同时也闪了几下。
    林默心中一阵暗喜,果然让自己猜中了,歼-14的操作控制系统平台也采用了自己开发的编码规则,加入了航空战术头盔遥控数据链端口。
    不论歼…14还是歼-10,由于军方的需求,在控制操作系统中都预留有这样的端口,只不过想要开启这样的端口,需要特制的权限芯片和驱动
    恰好恒海战防配给自己的“龙将”是最高权限的完全版,也带有这种芯片,自然而然毫无阻碍地链接上了这架处于静默状态下的歼-14“鹰隼”,开启了远程遥控状态。
    “这个林董事在干什么?”看到边上展示用战斗机异状的何香玲惊讶把目光投过来。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没见林默有什么动作,甚至连摸都没有摸到,那架战斗机竟然有了反应,难道是特异功能吗?
    何香玲却忍住了自己的好奇,没有开口询问,这个展台上的一切都是军事机密,她并没有权限过问。
    驾驶舱的舱罩一颤,缓缓向上自动升起,林默一跃而上歼-14的前鸭翼,准备跳进驾驶舱试试手感,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大喊声。
    “喂1你什么人?你在干什么?”
    机械师刘民伟正在调试自己手上的检测设备状态时,忽然听到展台方向传来不同玩赏的声音,抬起头一看,大吃了一惊,不知何时,那架歼-14竟然缓缓自动张开了驾驶舱舱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跑了过去,却看到一个戴着头盔看不清面目,全身穿着造型奇异铠甲下的人正站在“鹰隼”的鸭翼上准备钻进驾驶舱,急切之下,他连忙大喝了一声。 
        
第四百六十七节 … 定向聚能摧毁
    
    机械师刘民伟不料对方浑然没有停下动作,反而径自直接钻了进
    刚才歼-14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好像是汽车解锁的声音,怎么这家伙难不成把“鹰隼”当成了自己的私家车不成。
    刘民伟心头大急,这架还未全军列装的歼-14“鹰隼”可是公司高层费了不少力气从沈飞那里借来,放在这里彰显实力的。
    要是出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担待不起,他刚要大喊招集警卫过来,却看见钻进驾驶舱的那人往舱外丢了一样东西,正挂在了鸭翼上。
    那是什么?好眼熟,似乎是一块胸牌,没错,正是胸牌,刘民伟瞪大眼睛走上了一步。
    姓名:林默
    职务:飞行员
    那张照片,很眼熟,似乎从哪儿见过。
    啊1林董事1
    机械师刘民伟忽然想了起来,曾经在试飞场里试飞这架歼-14的不就是他吗?
    他连忙捂上了嘴,这可是机密要,可不能说漏嘴。
    这位飞行员董事是怎么来的,刘民伟可是记得他们这一批出发的人员里面没有林董事啊,可公司高层们的飞机都要晚上才能到,难道是单独一个人过来的吗?
    对方身份已要确认,刘民伟也不再心慌意乱,迅速镇定下来,心中也有了定计。
    立正,转身,起步走1
    自然也是当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发生。
    他根本没打算管这位林董事在驾驶舱里捣鼓着什么,自己的行政级别和保密等级还不如对方高呢。
    .能够有能力开启这架战斗机,自然是公司里的高层,间谍可拿不到这种等级的核心机密。
    至少这架“鹰隼”能够自动遥控开启这个功能连刘民伟自己都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么一项。
    嘟嘟,那两下解锁提示声,其实就是沈飞的裘工照抄了林默那架P5“野马”的遥控解锁功能,听上去挺唬人的。
    甚至没往歼-14上面增加半个零部件,直接编了个小程序模块,就轻易实现了这个功能,毫无难度随便找个程序员都能够做到。
    结果就像现在这样林默一启动标准军用数据链发出请求信号,就让人误会了这架战斗机摇身一变,成了私家车。
    国防星的机械师们自然不知道这套系统编码结构正是源自于林默,沈飞完全抛弃了自己的那套系统,直接使用了林默的平台结构,作为设计者,也让他能够轻轻松松地半启动了这架战斗机。
    只是油箱是空的在展台上,没办法启动发动机而已。
    国防星本来还有一架歼ˇ20“威龙”,不过这款未来的主力战斗机仍在重要的保密调试阶段,无法被借出来另一架成品X1,不过只是实验机更不适合拿出来了。
    若不是这次沈飞愿意江湖救急,搞不好国防星就只能拿歼8、歼-10或“枭龙”出来凑数,效果和拿出最先进的战斗机样机出来那是截然不同。
    中国几家战斗机生产商展示区内的产品偶尔会撞车,会有同一款航空器出现在不同厂商的展台上。
    但实际上,即使同款产品依然会有差异,比如在配置和外型上的略微变动,这样可以提前避免相互之间大打价格战,也不会白白便宜了老外。
    不同的产品规格可以让原厂减小生产压力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也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需要,而国内的其他生产商也能沾一些出口订单的油水有钱一起大家赚。
    在驾驶舱内林默仅仅是坐着,“龙将”战术头盔内透明的面罩式显示屏上正在飞快刷新数据流,进行功能比对。
    比起旁边的另一架歼-11,林默对这架更先进的歼-14更情有独钟。
    阔别许久的小情人“鹰隼”似乎又有了许多改进特别是操作应用模块上受到了自己的影响,更加便于操控而且辅助协调功能增加了不少,飞行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战斗上面。
    歼14“鹰隼”经过一番升级,火控系统和机动操控精确性提升了起多。
    机体的凶猛与温顺的对立面特征也被刻意放大和调整,对于飞行员更加温顺听话,对于作战目标,攻击性则越来凶狠凌厉。
    调试了约一个多小时,林默已经消化了歼-14的升级特征,并不打算试飞,因为毫无必要。
    这里厂商众多,特务更多,而是现在的特工和间谍简直无孔不入,不得不提防,连路上搭老毛子便机的时候,陈海青就提醒提防老毛子偷师,这给林默了提了醒,这不是战场,不是靠杀人灭口就能解决问题
    倒不是怀疑沈飞和成飞会派商业间谍,    这两个大佬对一个新兴稚嫩的国防星毫无打压的兴趣,平时也没少多多扶持,派间谍是免了,他们还根本看不上国防星那点家底。
    在国防星最后一批大部队到来之前,林默还不打算过多曝露这架小情人的秘密。
    看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已经是五点钟,离陈大少他们过来,还有两个小时。
    林默跟国防星展区的负责人,也就是正盯着现场模特彩排的宣传科长何香玲打了声招呼,就先去了酒店。
    走在可以让两架战斗机并排滑行的主通道上,林默似乎发觉到有人对着自己拍照。
    从“鹰隼”驾驶舱内出来后,就没再把战术头盔摘下来。
    他不是什么大明星,更不靠关注度和人气吃饭,并不喜欢被人注目的感觉,顶着头盔的同时,也打开了探测设备。
    小样儿?躲在广告宣传牌后面偷偷拍自己,当哥哥不知道吗?
    林默干脆来了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那倒霉孩子手里的单反相机在林默转过头来冷冷看了一眼的瞬间,忽然一阵火烫,直接冒起了青烟和火苗。
    偷拍林默的家伙一惊,紧接着就被烫得忍不住哇哇大叫,脱手把单反相机丢在了地上,相机呼地一下子烧了起来,里面的数据更不用说了,直接GameOver。
    单反相机内的锂离子电池本来就是易燃易爆物,这下可好,直接被引发了火头,如同火上浇油一般,火苗猛地旺了起来,似乎有烧到边上展览区的势头。
    附近巡逻的法国警卫看到突然冒起了火头,见势不妙,连忙从腰间的皮套里掏出了一个白色的柱状物,拔了钢弦冲着火头升起的地方丢了过去。
    嘭嘭几声连响,被手上相机自燃给吓坏了的家伙,当场被炸成了白粉鬼。
    法国警卫们丢出的是灭火炸弹,虽然是事从权急,可现场都是昂贵不菲的航空航天产品,即使造成一些破坏,那也是绝对值得。
    火势当场就被扑灭了,相机也变成了一团乌黑,认不出原有的模样,而那个偷拍林默的家伙直接被附近的警卫毫不客气的扑倒,迅速押离了这里。
    林默头也没有回,但是以他为中心的半径100米内,许多有些特殊功用的细小电子设备无一例外地不断冒出火花和青烟。
    仿佛在他的身体附近是间谍电子设备的禁区一般,左手的腕表上释放出数根犹如鞭形的无形脉冲集束,不断移动交汇,在交汇的中心温度猛然升高,同时被扫中的细微的电路中陡然出现狂暴的感生电流。
    所过之处,无一不被摧枯拉配般被突如其来的强电压烧毁。
    定向聚能电磁脉冲?1
    隐藏在参展人员里面的几个国家特工们面面相觑,如果不是定向聚能电磁脉冲,怎么可能会把这么多电子设备有选择的烧毁。
    只要汇聚的能量足够大,让单反相机直接燃烧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什么样的装备,似乎没有看到明显的存在,难道在头盔上吗。
    现场个人的手机、电脑、音响和灯光之类同样脆弱的设备却依旧完好无损。
    对方身上分明配有有自动甄别系统,有选择性的进行聚能摧毁。
    是攻击型数字化单兵战术铠甲?
    而且还是加强了电子战系统的那一类型,这样的装备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中国人的脑子坏掉了吗?这样的装备也敢拿出来
    比起一架主力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