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重装突击 >

第809部分

重装突击-第809部分

小说: 重装突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玩意儿还真是个蛋啊!”洪亮失望地说,“怎么长成这副模样?”
  从石蛋的剖面图上看,石蛋内部分面了外、中、内三层,最小的那个圆的直径只有人类的拳头大小。
  与人类概念中的蛋不同之处在于,这三层大小不同的球形结构并非一环套一环,而是全部紧靠在外壳之上,就是四个只有唯一公共点的内切圆。
  除此之外,蛋内居然还长着形状怪异的支撑结构。
  “进化的需要吧。”叶飞随口猜测,“按正常情况来说,最小的那个圆应该是蛋的胚胎。”
  从拳头大小长到填满直径八米的石蛋,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蛋里还有支棱八杈的支撑结构……叶飞突然冒出个奇怪的念头,这些看起来像支撑结构的东西,会不会在将来直接变成这种宇宙生物体内的骨骼?
  或者直接覆盖地孵化出来的宇宙生物体表也说不定!
  “它还活着吗?”刘蕾轻声问道。
  宇宙生物的细胞不比人类的细胞大多少,这东西的胚胎已经长到了拳头那么大,就是不知道这东西是早就死透了,还是仍然在慢慢地生长。
  “活着!”军医肯定地说,“我检查到了细胞的活性,要是能和总部联系上就好了,想办法提取一点蛋内的物质,就能通过基因还原技术搞清楚这种宇宙生物的情况。”
  基因还原是共和国目前最尖端的生物技术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基因的分析,模拟生物从卵细胞开始分裂,直至生长为成体的整个过程,其准确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未完待续。。)


1234 积极准备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发现石蛋的消息像旋风一样在整个舰队传开,引起的震动犹如一场十八级大地震。
  参宿四附近很可能存在一群强悍宇宙生物的消息也随之不胫而走,一直以来的轻松气氛登时一扫而光,包括新源号在内的十六艘战舰全面动员起来,在星系内布下了大量预警卫星。
  由于战舰上携带的制式卫星达不到抗辐射的要求,叶飞不得不临时生产了一批能够抵抗辐射暴的加重型预警卫星。
  一夕之间,舰队全面进入临战状态,说是风声鹤唳也不过分。
  除了舰队本身的准备之外,叶飞还及时派出飞船向基地星汇报情况,要求总部予以支援,这艘战舰还肩负着将一颗石蛋送回基地星的任务。
  从参宿四出发,全速飞出激波只需要九天的时间,一来一回不过二十天而已,而舰队已经在参宿四忙活了大半个月,隐藏在参宿四附近的宇宙生物也没有出现,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也未必会出现,援军有很高的可能,赶在这些潜在敌人出现之前抵达。
  原本因为谢教授的反对而未能进行的重力弹造星计划也不得不开始实施,连续几天的时间,舰队都在发射重力炮弹、安置人工重力发生器,不到一个星期,几十颗直径三到五百公里的小行星诞生,原本看起来像帽檐的“光环”变成了狗啃的帽子。
  如果放任这些小行星不管,那么它们将一直围绕着参宿四公转。虽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转上一圈,中其的几个幸运儿会大量吸收轨道上的尘埃,最终变成矮行星甚至真正的行星。
  不过叶飞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和机会的,小行星刚刚形成,大批工程机械人就开上小行星,进行全面的破坏星开采。
  将尘埃聚集成小行星后开采矿物,其效率并不比直接采集飘浮的小天体高多少,不过哪怕只是提高一个百分点,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数量。
  可是每个身在参宿四的人都清楚,如果除非附近真的有一群强悍的宇宙生物。那么无论投入多少机械人。都不可能赶在宇宙生物出现之前将参宿四附近的超重元素全部开采出来,最多只是捞点便宜就走而已。
  在这段时间里,针对石蛋的研究也没有停下,研究小组意外地发现。石蛋中居然蕴含着微量的传送晶体!
  这个发现可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顿时衍生了无数与宇宙生物的猜测。
  二十一天之后。洛伟奉命带领惊雷舰队抵达参宿四,与疾电舰队会师,舰队的实力骤增一倍!
  然而这并不能让叶飞的心放回肚子里。反而更加担心两支舰队会一齐扔在这里。
  仅仅一支舰队的援兵令叶飞失望无比,却不是军方不重视叶飞的报告,而是抽调舰队需要时间——洛伟除了带来惊雷舰队,还带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消息。
  蓝光星的普通民众已经全部迁回基地星,剩下的工程就是军工厂的拆迁,这是一项比较麻烦的工作,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来完成。
  因为剩下的工作基本上都由机械人来完成,蓝光星舰队已经不必再驻扎在那里,因此在叶飞率领舰队驻扎参宿四的这段时间,军方抽出了蓝光星舰队,令其赶赴远在一千多光年之外的蟹族星域,悄悄展开了酝酿已久的报复行动。
  蓝光星舰队包括旗舰在内的四十六艘战舰,只有驻守临时传送点的五艘战舰排除在任务之外,剩下的四十一艘全体参战。
  至惊雷舰队出发前为止,赵永江和他的舰队已经将近百颗属于蟹族的行星化为焦土。
  虽然共和国针对商族和珍族的情报工作展开得很不顺利,但是通过亚人间接得到的消息,可以断定消息传开之后,商族和珍族对人类这一次的行动都十分关注,军方高层认为,此战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两族对人类的最终态度。
  共和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虽然堪称强大,并且频频主动出击,可是面对动辄势力几百光年的老牌星际种族,说一点不打怵根本就是个扯。
  不过军方虽然希望能够干净利落地将蟹族斩于马下,可是实际上能与科技派对峙的蟹族也不是白给的,蓝光星舰队不久前意外遭遇蟹族控制下的强力中坚兵种,并由军方命名为巨星兽。(感谢书友薄荷凉汤提供巨星兽素材——此处不算字数。)
  这种生物的身体为巨大的长条形,长宽比为三比一,中近距离采用不稳定的酸块作为武器,远距离战斗使用的居然是超光速武器!
  目前仍然不清楚这种武器的详细情况,只知道击中战舰后会产生高温,熔毁战舰表面装甲。
  据说舰队进入星系的时候压根儿就没发现这种生物,直到战斗打响,四只巨星兽才从恒星的方向冒出来,打了蓝光星舰队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舰队最终消灭了这些巨星兽,但蓝光星舰队竟然损失了五艘战舰,战损比率高达一点二五比一,是共和国历年来与宇宙生物对阵中损失最高的一次!
  惊雷舰队已经接到了支援蓝光星舰队的命令,提前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若不是叶飞的救援信及时抵达,只怕惊雷舰队现在已经开始了征战蟹族星域的旅程。
  惊雷舰队进入激波层之前,接到了总部的通讯,据称总部正在考虑是否调整之前的战略部署,暂时中止或者降低蟹族方面的袭击强度,先保住参宿四矿区,巩固好后方再说。
  蟹族方面的袭击虽然大快人心,但是叶飞面临的情况焦头烂额,压根儿关心不到那么远的战事。
  他听说巨星兽的情况之后,更加地担心那些可能隐藏在参宿四附近的宇宙生物。
  四只巨星兽面对一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围攻,最后居然还能反超一分,这种生物显然拥有单挑人类战舰的实力。
  但是巨星兽有能力穿越激波层飞到参宿四来吗?叶飞觉得很难,可是那些留下石蛋的宇宙生物呢?是不是要比巨星兽更加强悍?
  这下麻烦了。(未完待续。。)


1235 石生兽

  除去战报之外,洛伟还带来了一号实验室的基因还原结果。
  根据一号实验室的计算,这种宇宙生物的应该是一种覆甲宇宙生物,也就是体表覆盖着甲壳的宇宙生物,归属为外壳生物门,取名为石生兽。
  宇宙生物分类学是最近十几年才兴起的一个科学门类,好事者将宇宙生物按人类的生物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进行了详细归纳。
  分类最高即为宇宙生物界,下分为内架生物门与外壳生物门,前者指的是内部生长着支撑骨架的宇宙生物,最有代表性的生物就是巨兽;后者指的是体表覆盖硬质外壳的宇宙生物,人类最熟悉的就是差点毁掉太阳系的外骨人。
  顺便说一句,外骨人的分类为外壳生物门、类人生物纲、人形目、智慧生物科。
  由于人类目前接触过的宇宙生物数量有限,这种分类方法其实并不科学,分类也不像传统生物那样严谨,更没有得到生物界的广泛承认。
  别的且不说,仅类人生物纲和人形目,就同时存在于内架生物与外壳生物两个门之中,外壳生物门中的类人生物纲人形目眼下只有外骨人这一个条目,除此之外,人类接触过的宇宙文明之中,无论碟族、亚人、高族还是珍族都不是宇宙生物,因此不适用这个分类方法,但好事者对此视而不见,直接把他们分到了内架生物门下属的类人生物纲与人形目之下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石生兽成体有什么样的能力还不清楚。目前只知道石生兽蛋的异常结构,与它们的生长发育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石生兽的胚胎并不像人类熟悉的卵生物种那样,在蛋中生长到蛋壳无法承载才破壳而出,而是在蛋内生长到大约占蛋内体积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破壳而出,接下来可以靠着吸收蛋内剩余的营养物质生活一段时间。
  石蛋内那些支撑结构并不是用来加强石蛋的结构,而是为了给石生幼兽破壳时提供支撑。
  “这玩意儿有和没有还不是一个样?”叶飞看到石生兽的资料之后如是评价。
  对他来说,唯一有价值的就是石生兽的外形特征,偏偏准确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基因还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其中涉及到基因学方面的高深知识。光是分析基因样本。就需要天文数字的计算,而且只有人类熟悉的基因类型,才能通过以往的研究进行计算还原。
  幸好石蛋中蕴含的基因没有超出一号实验室的研究范围。
  石蛋运回基地星之后,一号实验室抽调精兵强将。用最快的速度组建了研究组。全力投入到相关的研究中去。发现石蛋中的无用基因数量大约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比地球生物简单得多,但是比宇宙生物要复杂不少。
  通常情况下基因越复杂。还原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的基因都与人类一致,拥有完全没有必要的复杂性,而宇宙生物的基因大多精炼简单。
  大量的无用基因必将在基因还原过程中耗费大量计算能力,为了赶在惊雷舰队出发之前完成基因还原,一号实验室除了动用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还申请使用了军方数据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总算成功地抢在惊雷舰队出发之前完成了第一次计算。
  基因还原的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哪怕通过最先进的计算机进行这一过程,也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实验室要对同一份基因标本进行多次计算,再综合对比计算结果,最终得出相似度最高的结论。
  这一次惊雷舰队赶着出发,实验室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多次对比计算,因此只能把唯一的答案交给洛伟,实验室的专家认为计算结果与这种宇宙生物的相似度最多也就是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六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