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03后汉书 >

第47部分

03后汉书-第47部分

小说: 03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一'前政谓周公也。辟,君也。尚书曰“朕复子明辟”,言周公摄位,复还成王。今太后不还,故曰阙也。 
  注'二'器谓神器,谕帝位也。 
  注'三'象魏,阙也。直生,杜根等上书,请太后还政。 
  注'四'借犹假也。殆,近也。言太后不还政于安帝,近可惑也。 
  注'五'太后建光之中崩,归政安帝。 
  注'六'帝宠用乳母王圣及其女伯荣,出入宫掖,通传奸赂,太尉杨震及邓骘等皆被中官谮诛也。 
  注'七'斁,败也。安帝临政,衰败逾甚,故曰有征也。 
  注'八'言执持朝权以招觽谤者,所幸不为己身,唯忧国也。 
  注'九'太后兄大将军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许,以问班昭,乃许之。语见昭传也。 
  注'一0'太后兄骘子凤受遗事泄,骘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语见骘传。 
  注'一一'诚,信也。言未为太后所信。 
  注'一二'左传申叔时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此喻杜根。上书虽曰有罪,太后杀之为过甚也。 
   校勘记 
  三九八页四行女御*'掌'*□于王之燕寝据今本周礼补。按:前后皆有“掌”字,明此脱。 
  三九九页八行宫备七国按:文选“宫”作“官”,李善注谓当秦之时,凡有七国,秦并其六国,故内职皆备置之,而爵列八品焉。据此,似李所见本作“官”,而章怀所据本则作“宫”也。 
  四00页八行而防*(闲)**'闲'*未笃据汲本、殿本改。 
  四00页一六行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按:“芈”原斗“芊”,各本同,今改正。 
  四0二页八行真定栆人也按:“栆”当作“焒”,其字□禾,各本皆未正。 
  四0二页一三行帝善况小心谨慎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善”闽本作“美”。 
  四0三页一二行葬于北芒按: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百三十七引续汉书作“葬北陵”。 
  四0三页一四行数授赏赐刊误谓案文“授”当作“受”。 
  四0六页一四行七岁失父按:袁纪作“十岁丧父”。 
  四0六页一五行言及未曾不流涕按:汲本、殿本“曾”作“尝”。 
  四一0页八行*(欲)**'故'*宠敬日隆据殿本、集解本改。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故”旧本作“欲”,李氏改作“故”。 
  四一0页一二行白越三千端按:御览八一八引“白越”作“越帛”。 
  四一一页一行*'帝'*欲封爵诸舅按:张森楷校勘记谓髃书治要“欲”上有“帝”字,当依添。今据补。 
  四一一页一五行枢机近要之官也按:“官”原斗“宫”,径改正。 
  四一三页三行文子曰按:“文”原斗“太”,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四一三页八行赏以财位按:集解引何焯说,谓“位”字疑。校补谓“位”当作“物”,转写之斗。 
  四一五页三行大司*(徒)**'空'*融之曾孙也张森楷校勘记谓案光武纪及窦融传,融止为大司空,未尝为大司徒,“徒”当作“空”。按:张说是,今据改。 
  四一六页九行梁贵人姊*(□)**'嫕'*据梁竦传改。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作“凭”。 
  四一八页五行夫人年高目冥按:御览四一五引,“冥”作“眊”。 
  四一八页一二行下意犹出意也汲本、殿本“出意”作“出气”。按:校补谓下意犹出意者,谓别出己意,与诸兄论难。战国策秦策“下兵三川”,高注“下兵,出兵也”,此下得训出之证。 
  四一九页一行又相者见后惊曰此成汤之法也按:御览七二九引“相者”下有“苏大”二字。“法”上有“骨”字。 
  四一九页二行后叔父陔按:袁纪“陔”作“邠”。 
  四一九页三行其后世必有兴者按:王先谦谓“其”字当衍。 
  四二一页一五行诗鄁*(墉)*序曰据张森楷校勘记删。按:张氏谓邶风诗不当有“墉”字,盖误衍。 
  四二二页八行稻粱米不得导择王先谦谓“导”当作“迟”,前书百官表少府属有迟官。今按:前书“迟”亦斗“导”。说文段注云择米曰迟,汉人语如此,凡作“导”者,斗字也。 
  四二二页九行太后□止*(曰)**'日'*杀省珍费据集解引惠栋说改。 
  四二四页一五行*'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按:此注脱斗不可句读,今据礼月令补。 
  四二六页一行平望侯刘毅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毅,北海敬王子,建初二年封,永元中坐事失侯,此当云“故平望侯”。 
  四二七页二行仰观*(法)**'象'*于天据汲本、殿本改。 
  四二七页一一行文*(基)**'塞'*晏晏据汲本改。 
  四二八页四行既有烈考亦有文母刊误谓两“有”字皆当作“右”。 
  四二九页一一行尔敢尔邪按:上“尔”字应依邓禹传作“亦”。 
  四二九页一三行薄佑不天按:周寿昌谓“佑”当作“祜”,史避安帝讳改。 
  ************后汉书卷十下 皇后纪 第十下 
  安思阎皇后讳姬,'一'河南荥阳人也。祖父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 
  章精力晓旧典,久次,当迁以重职,显宗为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兵校尉。 
  '二'章生畅,畅生后。 
  注'一'谥法曰:“谋虑不愆曰思。” 
  注'二'汉官仪曰“比二千石,掌宿恚П舯本泻颉币病!
  后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选入掖庭,甚见垄爱,为贵人。二年,立为皇后。后专房妒忌,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鸩杀李氏。'一'三年,以后父侍中畅为长水校尉,封北宜春侯,'二'食邑五千户。四年,畅卒,谥曰文侯,子显嗣。 
  注'一'鸩,毒鸟也。食蝮。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 
  注'二'北宜春,县,属汝南郡。以豫章有宜春,故此加北。故城在今豫州汝阳县西南也。 
  建光元年,邓太后崩,帝始亲政事。显及弟景、耀、晏并为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更封显长社*(县)*侯,'一'食邑万三千五百户,追尊后母宗为荥阳君。 
  '二'显、景诸子年皆童龀,'三'并为黄门侍郎。后宠既盛,而兄弟颇与朝权,后遂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共谮皇太子保,废为济阴王。 
  注'一'长社,县,属颍川郡。前书音义曰:“其社中树暴长,故名长社。”今许州县。 
  注'二'续汉志曰:“妇人封君,仪比公主,油犍軿车,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加其首为带。” 
  注'三'大戴礼曰:“男八岁而龀,女七岁而龀。”龀,毁齿也,音初刃反。 
  四年春,后从帝幸章陵,帝道疾,崩于叶县。后、显兄弟及江京、樊丰等谋曰: 
  “今晏驾道次,'一'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行四日,驱驰还宫。明日,诈遣司徒刘*(喜)**'熹'*诣郊庙社稷,告天请命。其夕,乃发丧。尊后曰皇太后。皇太后临朝,'二'以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注'一'晏,晚也。臣下不敢斥言帝崩,犹言晚驾而出。 
  注'二'蔡邕独断曰:“少帝即位,太后即代摄政,临前殿,朝髃臣。太后东面,少帝西面。髃臣奏事上书,皆为两通,一诣后,一诣少帝。” 
  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一' 
  立为皇帝。 
  显忌大将军耿宝'二'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恽弟侍中笃、笃弟大将军长史宓、'三'侍中周广、阿母野王君王圣、圣女永、永貋黄门侍郎樊严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丰、恽、广皆下狱死,家属徙比景;'四'宓、严减死,髡钳;贬宝为则亭侯,遣就国,自杀;王圣母子徙鴈门。于是景为恚荆敲判N荆讨唇鹞幔值苋ㄒW杂伞!
  注'一'惠王名寿,章帝子也。 
  注'二'耿弇之弟舒之孙。 
  注'三'善文曰:“恽字伯周。宓字仲周,笃字季周。” 
  注'四'比景,县名,属日南郡。前书音义曰:“日中于头上,景在己下,故名之。” 
  少帝立二百余日而疾笃,显兄弟及江京等皆在左右。京引显屏语曰:“北乡侯病不解,国嗣宜时有定。前不用济阴王,今若立之,后必当怨,又何不早征诸王子,简所置乎?”显以为然。及少帝薨,京白太后,征济北、河闲王子。未至,而中黄门孙程合谋杀江京等,立济阴王,是为顺帝。显、景、晏及党与皆伏诛,迁太后于离宫,家属徙比景。明年,太后崩。在位十二年,合葬恭陵。 
  帝母李氏瘗在洛阳城北,帝初不知,莫敢以闻。及太后崩,左右白之,帝感悟发哀,亲到瘗所,更以礼殡,上尊谥曰恭愍皇后,葬恭北陵,为策书金匮,藏于世祖庙。 
  '一' 
  注'一'在恭陵之北,因以为名。汉官仪曰:“置陵园令、食监各一人,秩皆六百石。”金匮,缄之以金。 
  顺烈梁皇后讳姡б唬Т蠼讨Щ郴屎蟮苤镆病:笊泄饩爸椤!
  少善女工,好史书,九岁能诵论语,治韩诗,'二'大义略举。常以列女图画置于左右,以自监戒。'三'父商深异之,窃谓诸弟曰:“我先人全济河西,所活者不可胜数。'四'虽大位不究,而积德必报。若庆流子孙者,傥兴此女乎?” 
  注'一'谥法曰:“执德尊业曰烈。”声类曰:“姡*(姡*娶也,音纳。” 
  注'二'韩婴所传诗也。 
  注'三'刘向撰列女传八篇,图画其象。 
  注'四'商曾祖统,更始二年补中郎将、酒泉太守,使安集凉州。时*(西)*河*'西'*扰乱,觽议以统素有威信,乃推统与窦融共完全五郡。 
  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时年十三。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太史卜兆得寿房,又筮得坤之比,'一' 
  遂以为贵人。常特被引御,从容辞于帝曰:“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不专为义,螽斯则百,福之所由兴也。'二'愿陛下思云雨之均泽,识贯鱼之次序,'三'使小妾得免罪谤之累。” 
  由是帝加敬焉。 
  注'一'易坤卦六五爻,变而之比,比九五,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九五居得其位,下应于上,故吉。 
  注'二'诗国风序曰:“言后妃若螽斯不□忌,则子孙觽多也。”诗大雅曰“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也。 
  注'三'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剥卦曰:“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剥,坤下艮上,五阴而一阳,觽阴在下,骈头相次,似贯鱼也。 
  阳嘉元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以乘氏侯商先帝外戚,'一'春秋之义,娶先大国,'二'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三'帝从之,乃于寿安殿立贵人为皇后。'四'后既少聪惠,深览前世得失,虽以德进,不敢有骄专之心,每日月见鼟,'五'辄降服求愆。 
  注'一'商祖姑,章帝贵人,生和帝也。 
  注'二'公羊传曰,天子娶于纪。纪本子爵也,先曪为侯,言王者不娶于小国也。 
  注'三'正其内位,居阴德之极也。易曰“女正位乎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