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209部分

文献通考1-第209部分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官并有乐府令、丞。後汉永平三年,改太乐为太子乐令。掌伎乐人,凡国祭飨,
掌诸奏乐(卢植《礼注》云:“大子令如古大胥。汉《大乐律》,卑者之子,不
得舞宗庙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关内侯到五大夫子,取子高五尺以上、
年十二到三十、颜色和顺、身体循礼者为舞人)。魏复曰太乐令、丞。晋亦有之。
齐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齐太乐及诸陵令,永明末置,用二品、三品
勋。置主簿,六曹、六品保举)。梁、陈因之。後魏置太乐博士。北齐曰太乐令、
丞。後周有大司乐,掌成均之法,後改为乐部,有上士、中士。隋有太乐令、丞
各一人。唐因之。掌习音乐,乐人簿籍。
    宋制,太乐局令一人,丞一人,乐正二人,副使正二人。掌车驾郊祀及御殿、
御楼、大祠登歌。徽宗时置大晟府,以大司乐为长,典乐为贰。次曰太乐令,秩
比丞。次曰主簿,曰协律郎。又有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等官,以京朝官、
选又或白衣士人通乐律者为之。又以武臣监府门及太乐法物库,以侍从及内省近
侍官提举。所典六案,曰太乐,曰鼓吹,曰宴乐,曰法乐,曰知杂,曰掌法。京
朝礼、乐掌於奉常。崇宁初,置局议太乐;乐成,置府建官以司之,礼、乐始分
为二。四年,诏曰:“者得隐逸之士於草茅之贱,获英茎之器於受命之邦,
时之宜。以身为度,铸鼎以起律,因律以制器。亲赐乐名曰大晟,府旧乐勿用。”
五年二月,因省冗员,并之礼官;九月,复旧。大观四年,以官徒廪给繁厚,省
乐令一员、监官二员,吏禄并视太常格。宣和二年,诏以大晟府近岁添置滥徼
幸,并罢。
    鼓吹署,《周礼》有鼓人,掌六鼓四金之音。後汉有承华令,典黄门鼓吹,
属少府。晋置鼓吹令、丞,属太常。元帝省太乐并鼓吹,哀帝复省鼓吹而存太乐。
梁有鼓吹令、丞,又有清商署。北齐鼓吹令、丞及清商署并属太常。隋有鼓吹、
清商二令、丞,至炀帝罢清商署。唐鼓吹署令、丞各一人,所掌颇与太乐同。
    宋鼓吹局令一人,丞一人,崇宁後隶大晟府。(详见《太乐署》)
    太医署,《周官》有医师上士、下士,掌医之政令。秦、两汉有太医令、丞,
亦主医药,属少府(後汉又有医丞,有医工长)。魏因之。晋铜印墨绶,进贤一
梁冠,绛朝服,而属宗正。过江省宗正而属门下省。宋、齐隶侍中,梁、陈因之。
後魏有太医博士、助教。北齐又曰太医令、丞。後周太医下大夫。隋太医署令二
人。唐因之,主医药。凡领医、针灸、按摩、咒禁,各有博士。五代时有翰林医
官使。
    宋制,翰林医官院使、副各二人,并领院事,以尚药奉御充,或有加诸司使
者。直院四人,尚药奉御六人,医官、医学候无定员(旧制,翰林医官使四人、
副使二人、直院七人。尚药奉御七人、医官三十人、医学四十人、候医人十二
人,其员猥多。宝元二年,始立使副、直院、尚药奉御定员。医官、医学无班位,
以服色为差,加同正官至尚药奉御者,或加检校官;其直院,则奉御及同正官皆
为之,多自医官特奖而授)。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典二人。徽宗时
置翰林院句当官一员,以内侍省押班都知充。总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
崇宁元年,诏医官有劳转皇城使实及五年已上,方许除遥郡刺史,又七年除遥郡
团练,又十年以上方许除遥郡防御使。医官有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旧
为军器库使),保和大夫(旧为西绫锦使),保安大夫(旧为榷易使),翰林良
医(旧为翰林医官使),和安、成和、成安、成全郎(旧为军器库副使),保和
郎(旧为西绫锦副使),保安郎(旧为榷易副使),翰林医正(旧为翰林医官副
使),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痊,翰林医愈,翰林医证,翰林医诊,翰林
医候,翰林医学。旧诸司使、副有医官使及副使,盖自太医丞、直院转。医官副
使叙迁年格一同武官,但为东班使额耳(谓自法酒库以上至皇城使)。政和初既
易武阶,而医官之名亦遂易焉,凡十有九阶,立和安大夫视榷易使以上,翰林良
医视医官使,其和安郎以下视东副使,若医官副使,则以医正易之(《官制旧典》
云:“此名皆大臣所撰,无所稽据。《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今乃以杂流
为之,可见当时大臣之不学也”)。旧额和安大夫至良医二十员,绍兴二年五员。
和安郎至医官元额三十员,绍兴二年四员。医效元额七员,绍兴二员。医痊元额
十员,今一员。医愈至候、大方脉元额百五十员,绍兴十五员而已。
    太卜署。殷官太卜为六大。《周官》太卜掌三兆之法。秦、汉有太卜令。後
汉并於太史,自後无闻。後魏有卜博士。北齐有太卜局丞。後周有太卜大夫、小
卜上士、龟占中士。隋曰太卜令、丞,各一人。唐因之。
    宋以太卜隶司天台,然不置专官。
    廪牺署,《周礼》有牧人,掌牧六牲,以供祭祀。秦、汉内史、左冯翊廪牺
令、丞,并掌牺牲雁鹜,後属大司农。後汉河南尹属官有廪牺丞。魏、晋、宋、
齐、梁、陈、後魏、北齐、隋皆有之。唐令、丞各一人,掌牺牲、粢盛之事。
    汾祠署、齐太公庙署,并有令、丞各一人,唐开元中置。
    宋廪牺属光禄寺,有牛羊司、牛羊供应所,掌大中小祀牲及太官宴享膳
馐之用。监官三人,以诸司使、副及三班使臣充。监栈圈三人,以三班使臣充。
    ○光禄卿(少卿 丞 主簿 大官署 珍馐署 良酝署 掌醢署)
    秦有郎中令(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汉因之(石建为
郎中令,奏事,事已下,建省读,惊曰:“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不足一,
获谴死矣!”其谨慎如此)。至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应劭曰:“光,明
也。禄,爵也。勋,功也。”如淳曰:“勋之言阍也。阍,古主门之官。光禄主
官门故也。”张安世为光禄勋。郎有醉,小便殿上,主事行法。安世曰:“何以
知其不覆水也?”其隐人过失如此。王莽时,乃改光禄勋为司中)。後汉曰光禄
勋,所掌同。典三署郎更直执戟宿卫,考其德行而进退之(汉东京三署郎有德应
四科者,岁举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罢省,光禄勋犹依旧举四行衣冠子
弟以充之)。郊祀之事掌三献。光禄勋居禁中(如宋之殿中御史)。有狱在殿门
外,谓之光禄外部。两汉自光禄、大中、中散、谏议等大夫,及谒者仆射、羽林
郎、郎中、侍郎,五官、武贲、左右等中郎将,奉车、附马二都尉,军、户、骑
三将(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并属光禄勋(後汉张湛字
子孝,拜光禄勋。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又杜林字伯山,为光禄
勋,内供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者,辄见诱进,朝
夕满堂,士以此高而慕附。又荀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册拜司空)。建安末,
复改光禄勋为郎中令。魏黄初元年,复为光禄勋。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
并司徒,孝武宁康元年复置。自魏、晋以後,无复三署郎,而光禄不复居禁中,
唯外官朝会则以名到焉。二台奏劾则符光禄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入殿省,
光禄主殿门故也)。其宫殿门户,至宋文犹属焉。梁除“勋”字,谓之光禄卿。
卿旧视列曹尚书,天监中视中庶子,职与汉同。後魏又置少卿。北齐曰光禄寺,
置卿、少卿,兼掌诸膳食、帐幕。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光禄寺入司农,十二年复
置。初有卿及少卿各一人,炀帝加置二少卿(唯取汉代旧名,而其职则别)。唐
龙朔二年,改光禄寺为司宰寺,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为司膳,神龙初复旧。卿
一人,掌终献行事;少卿二人,领太官、珍馐、良酝、掌醢等四署,署各有令、
丞。
    丞,汉二人,多以博士、议郎为之。後汉一人,魏、晋因之。铜印黄绶。梁、
陈视员外郎(其员外说在《通直散骑常侍郎》中)。後魏、北齐并有之。隋有三
人。唐置二人。
    主簿,汉置。晋、宋、齐、梁、陈并有之。北齐曰功曹、五官主簿。隋二人,
唐因之。
    宋光禄寺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古者其属有太官、珍馐、良酝、掌
醢四局,令分隶御厨、法酒库。古者祭祀则省牲镬濯溉,三公摄祭为终献,今并
以他官摄。本寺但掌供祠祭酒醴、果实、醢醯、菹、薪炭及点馔进胙之事。卿、
少卿、丞为寄禄官,卿後来为中奉大夫,少卿朝仪大夫,丞宣义郎。元丰官制行,
置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元三年,诏长贰互置。政和六年,监察御史王
桓等言:“祭祀牲牢之具掌於光禄,而寺官未尝临视,请太祠以长贰,朔祭及中
祠以丞、簿监视宰割,礼毕颁胙,有故及小祠,听以其属摄。”从之。中兴後废
光禄,并入礼部。
    太官署令、丞,於《周官》为膳夫、庖人、外饔中士下士,盖其任也。秦为
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桓帝延熹元年,使太官令得补二千石。魏亦属
少府。晋属光禄勋。宋、齐属侍中。梁门下省领太官,陈因之。後魏分太官为尚
食、中尚食,知御膳,隶门下省;而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北齐因之。後
周有典庖中士、内膳中士。隋如北齐。唐因之,各一人。
    宋朝隶御厨,句当官五人,以朝官并诸司使副、内侍都知押班充。掌供御之
膳馐,及内外饔饩割烹煎和素膳之事。元初罢太官令,二年复置。崇宁二年
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
    珍馐署令、丞于《周官》有笾人,掌四笾之实,盖其任也。後汉少府属官
有甘丞,主膳具。晋太官令有饣易官、果官吏各二人,自後无闻。北齐饣肴藏令
属光禄寺,後周有饣肴藏中士、下士。隋如北齐。唐因之。长安中改为珍馐,
神龙初复旧。开元初又改之。有令、丞各一人。
    宋珍馐署隶御厨,有供备库(太平兴国二年,改为内物料库),有使及副
使。掌供尚食及内外膳馐米面、饴蜜、枣豆、百品之料。监官二人,以三班及
内侍充。监门一人,以三班充。外物料库,掌给皇城外诸宫院油盐米面之品。监
官二人,以三班内侍充。
    良酝署令、丞,於《周官》有酒正中士、下士,掌酒之政令。後汉汤官丞主
酒,属少府。晋有酒丞一人。齐食官局有酒吏。梁曰酒库丞。北齐有清漳令、丞
主酒。後周如古周之制。隋曰良酝署,令、丞各一人。唐因之。
    宋良酝署属御厨,有内酒坊使。掌造法糯酒、糯酒、常料之三等酒,以供邦
国之用。监官三人、监门二人,以三班内侍充。都曲院掌造曲,以给内酒坊之用,
及出鬻而收其直。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及诸司使副、内侍充。法酒库掌造供御及
祠祭(周太祖平河中,得酒工王思善造法曲,因立法酒库置之)。凡祭祀,供五
齐三酒,以实樽。监官二人,以朝臣及三班使臣、内侍充。
    掌醢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