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295部分

文献通考1-第295部分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天时以木为瓦,夹漆之,毁之劳人。”乃去其上层,易以真瓦,依旧改为
乾元殿。自是迄唐之世,季秋大享皆寓圜丘。
    代宗永泰二年,礼仪使杜鸿渐奏:“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请以肃宗
配。”制可。
    宪宗元和元年,太常礼院奏:“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今太庙享礼
毕,大享之日,准礼合奉皇考顺宗配神作主。”诏曰:“敬依典礼。”
    十五年(时穆宗已即位),礼院奏:“大享明堂,案礼文皇考配坐。今奉宪
宗配神作主。”诏曰:“敬依典礼。”
    ◎唐开元礼
    △皇帝季秋大享於明堂仪
    将祀,有司卜日,如别仪。前祀七日,戒誓百官。皇帝散斋、致斋,并如圜
丘仪。(祀官斋戒同)
    △陈设
    前祀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明堂东门之外道北,尚舍奉御铺御座。守宫设
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北向。诸祀官次於璧水东门之
外道南,从祀官文官九品以上於祀官之东,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东,俱重行,
每等异位,北向西上;介公、阝公於璧水西门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
阝公西,西方、北方蕃客又於其西,俱重行,每等异位,北向东上(褒圣侯於
文武三品之下。若有诸州使人,分方各於文武官之後。摄事无大次已下仪。守宫
设祀官公卿已下次於璧水东门外道南,北向西上)。设陈馔幔於璧水、东门之内
道北,南向。前祀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明堂前庭,如圜丘之仪。右校清埽
明堂。内官、郊社令积柴於燎坛(其坛於乐悬之南),方一丈,高丈二尺,开上
南出户,方六尺。前祀一日,奉礼设御位堂之东南,西向;设祀官公卿位於东门
之内道南(摄事设祀官公卿位於明堂东南),执事者位於公卿之後,近南,每等
异位,俱重行,西面北上。设御史位於堂下,一位在东南,西向;一位在西南,
东向,令史各陪其後。设奉礼位於乐悬东,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设协
律郎位於堂上午陛之西,东向;设太乐令位於北悬之间(摄事於此下便设望燎位
於柴坛之北,南向,无太祝已下至褒圣侯之位也)。太祝奉玉帛位於柴坛之南,
皆北向。设从祀文官九品已上於执事之南,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南,俱每等异
位重行,西向北上。介公、阝公位於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已上於介公、阝
公之後。西方、北方蕃客於武官之南,俱每等异位重行,东面北上(其褒圣侯於
文武三品之下。若有诸州使人,分位各於文武官之後)。又设祀官及从祀群官等
门外位於东门外道南,皆如设次之式。设牲榜於东门之外,当门,西向南上,牲
数如雩祀之仪。设酒樽之位明堂之上下:昊天上帝太樽二、著樽二、牺樽二、山
二,在室内神座之左;象樽二、壶樽二、山二、在堂下东南,西向。配帝著
樽二,牺樽二、象樽二、二,在堂上神座之左。五方帝各太樽二、著樽二、牺
樽二、一,各於室内神座之左,内向。五帝各著樽二,在堂上,各於神座之左,
俱内向。五官各象樽二,在阶下,皆於神座之左,俱右向(堂上之樽皆於坫,阶
下之樽皆藉以席,俱加勺、幂设爵於樽下)。设御洗於东阶东南(摄事设祀官洗),
亚献之洗又於东南,俱北向。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实以巾爵)。设五
官、洗、篚、幂,各於酒樽之左,俱右向,其执樽、、篚、幂者,各位於其
後。各设玉币之篚於堂之上下、樽坫之间。祀日未明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升,
设昊天上帝神座於明堂太室之内,中央南向,席以藁秸;设睿宗大圣真皇帝神座
於上帝之东南,西向,席以莞。设青帝於木室,西向;赤帝於火室,北向;黄帝
於太室南户之西,北向;白帝於金室,东向;黑帝於水室,南向,席皆以藁秸。
设太昊、炎帝、轩辕、少昊、颛顼之座,各於五方帝之左,俱内向,差退(若非
明堂五室,皆如雩祀、圜丘设座之礼)。设五官座於明堂之庭,各依其方,俱内
向,席皆以莞。设神位各於座首。
    △省牲器
    △銮驾出宫并如圜丘仪
    △奠玉帛
    祀日未明三刻,诸祀官各服其服。其设樽玉帛,升行埽除,门外位仪,舞
人就位,皇帝出行宫之次,群官入就位,近侍臣陪从仪,并同圜丘(摄事亦如圜
丘)。皇帝至版位,西向立(每立定,太常卿与博士退立於左),太常卿前奏称
“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在位者皆再拜。谒
者引诸献官俱诣东陛升堂,立於樽所。太祝与献官皆跪取玉币於篚,立於东南隅,
西向北上;五方帝五配帝太祝立於西南隅,东向北上。五方帝、五官、诸太祝及
献官又取币於篚,立於樽所。太常卿引皇帝,《太和之乐》作(皇帝每行,皆奏
《太和之乐》),皇帝升自南陛,侍中、中书令已下及左右侍卫量人从升(已下
皆如之。摄则谒者引太尉升南陛,奠玉、帛),皇帝升堂北面立,乐止。太祝加
玉於币,以授侍中,侍中奉玉帛西向进,皇帝镇圭,受玉帛(凡受物皆镇圭,
奠讫,执圭,俯伏,兴),登歌作《肃和之乐》,以大吕之均。太常卿引皇帝进,
北向跪奠於昊天上帝神座,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立於南方,北面。五方帝之
太祝奉玉帛各奠於神座,还樽所。皇帝再拜讫,太祝又以配帝之币授侍中(摄事
皆谒者赞授太尉,上下皆然),侍中奉币西向进,皇帝受币,太常卿引皇帝进,
西面跪奠於睿宗大圣真皇帝神位前,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立於东方,西向。
五帝之献官各奠币於神座,各还五官之祝次,奠币神座,各还樽所。皇帝再拜讫,
登歌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南陛,还版位,西向立,乐止。初,拜
官拜讫,祝史皆奉毛血之豆立於堂下,於登歌止,祝史奉毛血各由其阶升,诸太
祝迎取於堂上,俱进奠於神座,诸太祝与祝史退立於樽所。
    △进熟
    皇帝既升奠玉帛,其设馔、盥洗樽爵,一如圜丘之仪(摄则太尉既升奠)。
太常卿引皇帝立於南方,北向,太祝一人持版进於皇帝之右,西面,跪读祝文曰:
“维某年岁次某月朔日,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摄事云“天子臣某谨遣太尉封
臣名,敢昭告於”)昊天上帝:惟神覆焘群生,陶甄庶类,不言而信,普博无私。
谨择元辰,率恒礼,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肃恭祀,式展诚敬。皇
考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享。”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
太祝进奠版於天帝神座,还樽所,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诣配帝酒樽所,
执樽者举幂,侍中取爵於坫,进,引皇帝受爵。侍中赞酌齐讫,乐作,太常卿
引皇帝进睿宗大圣真皇帝座前,西向跪,奠爵,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立於东
方,西向,谒者五人引五方帝之太祝诣洗盥手,俱取匏於坫,酌齐,各进奠
於其神座前,还樽所,乐止。配帝太祝一人持版进於皇帝之左,北面,跪读祝文
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孝子开元神武皇帝臣某敢昭告於皇考睿宗大圣真皇帝:
祗率旧章,肃恭恒礼,敬致祀於昊天上帝。惟皇考德光宇宙,道叶乾元,申锡
无疆,实膺严配。谨以制币、牺齐、粢盛、庶品,肃恭明荐,侑神作主。尚享。”
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奠版於神座前,还樽所,皇帝
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南方北向立,乐作。其饮福、还宫,并如圜丘仪(摄
事亦同雩祀摄事)。
    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大圣真皇帝配座,又以五方帝、五帝、五官
从祀(笾豆等如冬至,都七十座)。
    宋初,因唐旧制,每岁冬至圜丘,正月上辛祈,孟夏雩祀,季秋大享,凡
四祭昊天上帝。
    太宗雍熙元年,以太祖配上帝。
    淳化四年,诏季秋大享以宣祖配。
    真宗时,季秋大享以太祖配。
    仁宗时,季秋大享以真宗配。
    皇二年秋九月辛亥,大享明堂,三圣并侑。
    先是,宋庠建议,以今年当郊,而日至在晦,用建隆故事,宜有所避,因请
季秋大享於明堂。诏从之。上谓辅臣曰:“明堂者,布政之宫,天子路寝,今大
庆殿是也,况明道初已合祭天地於此。”乃下诏以大庆殿为明堂,揭御篆“明堂”
二字、飞白“明堂之门”四字,祠已,藏宗正寺。
    判太常寺兼仪事宋祁等检详典礼,条请:一、据明堂制,有五室。当大享时,
即设昊天上帝座於太室中央,南向;配帝位於上帝东南,西向;青帝室在东,西
向;赤帝室在南,北向;黄帝在太室内少西南,北向;白帝室在西,东向;黑帝
室在北,南向。今大庆殿初无五室,欲权为幔室,以准古制,每室为四户八牖;
或不为幔室,即止依方设版位,於礼亦不至妨阙。其五神位,即设於庭中东南。
一、明堂古制,南面三阶,三面各二阶。今大庆殿唯南向一面有两阶,其三面之
制即难备设。欲於南向权设五阶,以备乘舆登降。一、明堂大享,唯真宗崇配,
据礼合止告一室。伏缘乘舆入庙,仰对列圣,若专享一室,礼未厌情。今欲罢有
司今年孟秋时享,请皇帝亲行朝享之礼,即七室皆遍,可尽恭虔,於礼为便。其
真宗室祝册,兼告崇配之意,自馀齐宿,如南郊之仪。一、南郊礼毕,自大次辇
还帷宫,钧容鼓吹导引;自帷宫还内,诸营兵夹路鼓吹奉迎。今明堂礼毕还文德
殿,以须旦明登楼肆赦,缘宫禁地近,难用钧容鼓吹。其钧容合在宣德门外排列,
营兵鼓吹合在驰道左右排列,欲候礼成乘舆离大次还文德殿时,自内传呼出外,
计钧容及诸营鼓吹一时振作,俟乘舆至文德殿御幄,即传呼令罢。
    太常礼院言:“昨赴大庆殿详度陈列天地以下神位,今参比郊坛兆上下位
叙如左:殿上五室,内太室中北,昊天上帝位,皇地在左,皆南面;太祖、太
宗、真宗位在东,西向。黄帝在太室中西南,北面,人帝在左,少退;青帝、赤
帝、白帝、黑帝、各从本室,人帝在左,少退。神州、地、日、月、北极、天
皇大帝,并设於五室之间,其位少退(五帝、神州、日、月、北极、天皇帝,郊
坛为第一龛位)。五官、勾芒以下设於明堂庭中少东南,别为露幄。五纬、十二
次、紫微垣内官、五方岳、镇、海、渎、岁星、真枵、钩星以下七十二位,於东
西夹庑下版设(於郊坛为第二龛位)。二十八舍、黄道内天官、角宿、摄提、五
方山、林、川、泽以下一百七十九位,於丹墀龙墀道东西版设(於郊坛为第三龛
位)。黄道外天官及众星五方坟、衍、原、隰以下四百九十六位,并东西庑周环
殿後版设,以北为上(於郊坛为内之内外位)。仿古明堂之制,又稍与坛位
叙相类。及令修内司并少府、司天监量广深丈尺,约陈列祭器不至并隘。如得允
当,望下司天监绘图以进。”
    诏曰:“国朝三岁亲郊,即合祭天地,祖宗并配,而百神从祀。今祀明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