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375部分

文献通考1-第375部分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稷  武康穆 懿 夷 文成昭共 孝 厉 宣王时
    稷  武康穆懿 夷 宣  文成昭共 孝 厉 幽王时
    周九庙图
    稷  公非以上藏主  高圉公叔王季亚圉太王文王 武王时
    稷  高圉以上藏主  公叔王季武王亚圉太王文王 成王时
    稷  亚圉以上藏主  公叔王季武王太王文王成王 康王时
    稷  公叔以上藏主  王季武王康王太王文王成王 昭王时
    稷  大王以上藏主  王季武王康王太王文王昭王 穆王时
    稷  王季以上藏主  武 康 穆 文 成 昭  共王时
    稷    武 康 穆 文世室 成 昭 共  懿王时
    稷 武世室 康 穆 懿 文世室 成 昭 共 孝王时
    稷 武   康 穆 懿 文成  昭 共 孝 夷王时
    稷 武康  穆 懿 夷 文成  昭 共 孝 厉王时
    稷 武康  穆 懿 夷 文成昭 共 孝 厉 宣王时
    稷 武康穆 懿 夷 宣 文成昭 共 孝 厉 幽王时
    朱子曰:“韦元成、刘歆庙数不同,班固以歆说为是。今亦未能决其是非,
姑两存之。至於迁毁之序,则昭常为昭,穆常为穆。假令新死者当昭庙,则毁
其高祖之庙,而其主於左祧,迁其祖之主於高祖之故庙,而新死者於祖之故
庙。即当於穆者,其序亦然。盖昭,则群昭皆动,而穆不移;穆,则群穆
皆移,而昭不动。故虞之明日於祖父,盖将代居其处,故为之祭,以告新旧之
神也。今以周室世次为图如右,所谓高祖以上亲尽当毁,虞之明日於祖父者也。
元丰议礼,何洵直、张ロ以此为说,而陆佃非之,曰:‘昭穆者,父子之号。昭
以明下为义,穆以恭上为义。方其为父则称昭,取其昭以明下也;方其为子则称
穆,取其穆以恭上也,岂可胶哉?坛立於右,单立於左,以周制言之,则太王
亲尽,去右坛而为单;王季亲尽,去左祧而为坛,左右迁徙无嫌。’又曰:
‘显考、王考庙与左祧为昭,皇考、考庙与右祧为穆。如曰成王之世,武王为昭、
文王为穆,则武不入考庙而入王考庙矣。’此皆为说之误,殊不知昭穆本以庙之
居东居西、主之向南向北而得名,初不为父子之号也。必曰父子之号,则穆之子
又安得复为昭哉?坛单之左右,亦出先儒一时之说,《礼经》非有明文也。政
使果然,亦为去庙之後,主藏夹室而有祷之祭,且坛单又皆一而己。昭不可以
越坛而径单,穆不可以有坛而无单,故迭进而无嫌,非若庙之有昭穆,而可
以各由其序而递迁也。又况昭穆之分,自始封以下,入庙之时便有定次,後虽百
世不复移易,而其尊卑则不以是而可紊也。故成王之世,文王为穆而不害其尊於
武,武王为昭而不害其卑於文,非谓之昭即为王考,谓之穆即为考庙也。且必如
佃说,新死者必入穆庙,而自其父以上穆迁於昭,昭迁於穆,一神而六庙皆为
之动,则其也又何不直於父,而必隔越一世以於其所未应入之庙乎?佃又
言曰:‘假令甲於上世之次为穆,今合堂同食,实属父行。乙於上世之次为昭,
今合堂同食,实属子行。则甲宜为昭,乙宜为穆,岂可远引千岁以来世次,覆令
甲为右穆,乙为左昭,以紊父子之序乎?’此亦不晓前说之过也,盖昭穆之次既
定,则其子孙亦以为序,礼所谓昭与昭齿,穆与穆齿。《传》所谓‘太王之昭,
王季之穆,文之昭,武之穆’者是也。如必以父为昭而子为穆,则太伯、虞仲乃
太王之父,而文王反为管、蔡、鲁、卫之子矣,而可乎哉?且一昭穆也,既有上
世之次,又有今世之次,则所以序其子孙者,无乃更易不定而徒为纷纷乎?曰:
‘然则庙之迁次如图可以见矣,子孙之序如佃所驳,得无真有难处者邪?’曰:
‘古人坐次或以西方为上,或以南方为上,未必以左为尊也,且又安知不如时
之位乎(周《大》及《时图》,见於《祭礼》)?’”
    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注疏见下《守藏条》)。若将祭祀,其庙则有
司修除之,其祧则守祧黝垩之(黝,於纠反,郑音幽。垩,乌路反,或乌洛反,
本或作恶,同。庙,祭此庙也。祧,祭迁主。有司,宗伯也。修除、黝垩互言之,
有司恒主修除,守祧恒主黝垩。郑司农云:“黝,读为幽,黑也;垩,白也。”
《尔唯》曰:“地谓之黝;墙谓之垩。”疏曰:“凡庙旧皆修除黝垩。祭,更修
除黝垩,示新之敬也。今将祭而云修除,知祭此庙也。迁主藏於祧。”《春官》)。
    隶仆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五寝,五庙之寝也。周天子七庙,唯祧无寝。
《诗》云“寝庙绎绎”,相连貌也。前曰庙,後曰寝。埽曰埽。埽席前曰拚。
洒,洒也。郑司农云:“洒当为洒。”拚,方问反。疏曰:“必须寝者,祭在庙,
荐在寝。”)祭祀,修寝(於庙祭寝,或有事焉。《月令》:“凡新物,先荐寝
庙。”疏曰:“荐,只在寝,不在庙。连庙言者,欲见是庙之寝,非生人之寝也。”
《夏官》)。
    传:山节、藻、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
天子之庙饰也(,专悦反。复,音福。重,平声檐。檐,以占反。刮,古八反。
乡,许亮反。坫,丁念反。康音抗,又如字。疏音疏。山节,刻薄庐为山也。
藻,画侏儒柱为藻文也。复庙,重屋也。重檐,重承壁材也。刮,刮摩也。乡,
牖属,谓夹户窗也,每室八窗为四达。反坫,反爵之坫也。出尊,当尊南也,唯
两君为好,既献,反爵於其上,礼君尊於两楹之间。崇,高也。康,读为亢龙之
亢,又为高坫,亢所受圭,奠於上焉。屏,谓之树,今桴思也,刻之为€气虫兽,
如今阙上为之矣。薄,音博。又皮麦反。一旁各反。徐薄历反。《字林》平碧
反。好,呼报反。桴,音浮。疏曰:“山节,谓薄卢刻为山形,则今之斗拱也。
藻者,谓侏儒柱画为藻文,梁上短柱也。复庙者,上下重屋也。重檐,重承壁
材也,谓就外檐下壁,复安板檐,以辟风雨之洒壁,故云重檐,重承壁材。刮楹
者,刮,摩也;楹,柱也,以密石摩柱。达乡者,达,通也,乡,谓窗牖也,每
室四户八窗,窗户皆相对,以牖户通达,故曰达乡也。反坫者,两君相见反爵之
坫也,筑土为之,在两楹,近南,人君饮酒,既献,反爵於坫上,故谓之反坫
也。出尊者,尊在两楹间,坫在尊南,故云出尊。崇坫康圭者,崇,高也;亢,
举也,为高坫受宾之圭举於其上也。疏屏者,疏,刻也;屏,树也,谓刻於屏树
为€气虫兽也。天子之庙饰也,考自‘山节’以下,皆天子庙饰也。屏,谓之树。
《释宫》云汉时谓屏为桴思,故云。今桴思,解者以为天子外屏,人臣至屏,俯
伏思念其事。按《匠人注》云‘城隅为角,桴思也。汉时东阙桴思灾’。以此诸
文参之,则桴思,小楼也,故城隅、阙上皆有之。然则屏上亦为屋,以覆屏墙,
故称屏曰桴思。”侏音朱。《明堂位》)。清庙茅屋(以茅饰屋,著俭也。清庙,
肃然清静之称。疏曰:“《明堂位》曰,山节、藻、复庙、重檐、刮楹、达乡、
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其饰备物尽文,不应以茅为覆。
得有茅者,杜云以茅饰屋,著俭也。以茅饰之而已,非谓多用其茅总为覆盖,犹
童子垂髦及蔽膝之属,示其存古耳。《诗·颂·清庙》者,祀文王之歌,故郑元
以文王解之。言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称清庙。此则广指诸庙,非独文王,故
以清静解之。”),昭其俭也(示俭。《春秋》桓公二年《左氏传》)。
    △右宗庙制度
    措之庙,立之主,曰帝(疏曰:“主,用木。《五经异义》云:‘主状正方,
穿中央达四方,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一尺。’曰帝者,天神曰帝,今号此主同
於天神,故题称帝云,文帝、武帝之类也。”蓝曰吕氏曰:“考之《礼经》未见
有以帝名者,惟《易》称帝乙,亦不知其何帝。独司马迁《史记》载夏、殷之王
皆以帝名,疑殷人庙称帝,迁据《世本》而言,当有所考。至周有谥,始不名
帝。”《曲礼》下)。孔子曰:“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
薨,与去其国,与祭於祖,为无主耳。吾闻诸老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
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老,古寿考者之
号,与孔子同时。藏诸主於祖庙,象有凶事者聚也。卒哭成事,先之祭名也。
疏曰:“卒哭,主各反其庙者,为明日时须以新死者祭於祖,故祖主先反庙
也。”)君去其国,太宰取群庙之主以从,礼也(鬼神依人者也)。祭於祖,
则祝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跸(跸,止行者。疏曰:“主,天子一尺二寸,
诸侯一尺。出庙者,谓出己庙而往太祖庙;入庙者,谓从太祖庙而反还己庙。若
在庙门之外,当主出入之时,必须跸止行人;若主入太祖庙,则不须跸也,似压
於尊者。若有丧及去国,无跸礼也。”)。”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
礼欤(怪时有之)?”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郊社,尊无二主,
未知其为礼也。昔者,齐桓公亟举兵,作伪王以行,及反,藏诸祖庙,庙有二主,
自桓公始也(疏曰:“亟,数也;伪,假也。言作假王以行,而反藏於祖庙,故
有二主也。举兵,谓南伐楚,北伐山戎,西伐白狄,故谓之数举兵也。”)。”
昭公十八年,宋、卫、陈、郑灾。左氏曰:“郑子产使祝史徙主┙於周庙,告於
先君(┙,庙主石函。周庙,厉王庙也。有火灾,故令群主於祖庙,易救护。疏
曰:“每庙木主皆以石函盛之,当祭则出之,事毕则纳於函,藏於庙之北壁之内,
所以辟火灾也。文二年《传》云郑祖厉王,故知郑之周庙是厉王庙也。”)。”
    △右主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以孙与祖,
昭穆同也。疏曰:“凡称‘礼曰’者,皆旧礼语也。《曾子问》云,祭成丧者必
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於同姓可也。是有抱孙之法也。言
无孙取於同姓可者,谓无服内之孙,取服外同姓也。天子至士皆有尸,《特牲》
是士礼,《少牢》是大夫礼,并皆有尸。又《祭统》云‘君执圭瓒尸’,是诸
侯有尸也。又守祧职云:‘若将祭祀,则各以其服授尸’,是天子有尸也。天子
以下宗庙之祭,皆用同姓之嫡,故《祭统》云‘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
者,於祭者为子行,父北面而事之’。注云,子行,犹子列也,祭祖则用孙列,
皆取於同姓之孙也。天子诸侯之祭,朝事延尸於户外,是以有北面事尸之礼也。
虽取孙列,用卿、大夫为之。郑注《特牲礼》,大夫、士以孙之伦为尸是也,言
伦,明非己孙。皇侃用崔灵恩义,以大夫用己孙为尸,非也。”《曲礼》上。杨
氏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