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李宗仁 作者:朱金元 陈祖恩 >

第6部分

李宗仁 作者:朱金元 陈祖恩-第6部分

小说: 李宗仁 作者:朱金元 陈祖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鉴于当时广州形势,对李宗仁所提立即北伐之事兴趣不大。无奈,李找到国民政府俄国顾
问鲍罗廷,希望他能支持自己的主张。岂知鲍罗廷也正为解决因“三二○”中山舰事件而引
起的国民党内部以及国共之间的矛盾,无暇讨论北伐事。这使李宗仁大为失望。
  李宗仁到广州,寓居于设在新广西会馆的第四军军部,同四军军长李济深朝夕过从,谈
及出师北伐事。李济深对李宗仁的建议甚表热情,并告诉他,这几天内要齐中央政治会议,
到时将这个建议提出来。这样,李宗仁在失望中又有了希望。果然,李宗仁接到了开会通
知。会上,李宗仁提出广州政府应立即北伐,并反复陈述了理由。李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
的兴趣。然而,李济深的发言效果,使李宗仁吃惊。李济深说:“今日北伐是千载一时之机
会,第七军在前方节节推进,形势大好,中央断不能坐失良机,更不可坐视第七军孤军作
战……。”说者诚切,慷慨陈词,听者动容,一时陷于徒然肃穆气氛之中。李宗仁算是头脑
灵活,看到这种场面,在一旁插话:只要同意出师,定能旗开得胜。两人一唱一和,终使中
央政府同意立即北伐,并据李宗仁的坚决推荐,任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




李宗仁第八章 为北伐创建军功



第八章 为北伐创建军功

  1926年6月初,国民党二中全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授权组织北伐军
总司令部,建立前敌总指挥部。关于前敌总指挥一职人选问题,在李宗仁和唐生智之间,还
有一段小插曲。政治会议讨论,一致通过由李宗仁担任前敌总指挥,认为李资历老,投入北
伐的队伍最多,且部队作战能力强,李当之无愧。但李宗仁考虑到湖南战场第八军的重要
性,争取唐为广州政府效犬马之劳,所以推唐担任,但与会者不以为然,一致反对,认为唐
资历太浅,原只一区区师长,不堪胜任。尤其是程潜,竟大动感情地对李宗仁说:难道要我
回湖南听唐生智指挥吗?以此逼李上任。但李坚持己见,会议才通过了唐生智为前敌总指挥
的任命。为此,唐后来对李表示万分的感谢。
   正当广州组织北伐机构时,6月中旬,湘中七军捷报频传,屡挫吴军进攻。七军急于北
上,电催李宗仁赴前线指挥。6月18日,李辞别广州赴前线。临行前,各县举行盛大欢送
会,李宗仁兴奋异常,对北伐胜利充满了信心。李宗仁此行湘中,拉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7月初,李宗仁取道桂林,亲率12个团由黄沙河下衡阳。与此同时,他又电令七军向
长沙挺进。长沙对吴佩孚来说是能否在湖南站稳脚跟的关健地盘,长沙一失,吴佩孚的南下
劳师之功可谓前功尽弃。吴清楚李宗仁的七军比较凶猛,于是派宋大霈为第一路司令,增援
长沙,协助长沙守将叶开鑫,派王都庆为第二路司令,担任右翼临洋、常德一带防务,令唐
福山为第三路司令,担任右翼作战;董政国为第四路司令,率两旅兵力担任总预备队,贺耀
祖、刘铡部进入湘西,见机而动。大兵云集;吴佩孚摆出一副与李宗仁决斗的架势。李宗仁
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场恶战,沉着冷静,采取了相应措施,让第二路军总指挥胡宗泽率李明瑞
旅和杨腾辉、陶钧等团开往永丰集中;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两师自琼崖北上,于7月初开
抵湖南攸县、安仁一带。左右两翼部署停当,李宗仁亲自指挥正面进攻,7月4日,李下令
三路同时发动攻击,一开始就扣”得吴佩孚军措手不及,仅一个星期即7月11日,就光复
长沙,吴军退守汩罗江北岸待援。
   北伐军首战告捷,国人震动,尤其是广州政府要员,惊喜交加。原来广州囚民政府一些
中央大员虽在那次会议上支持北伐但从心底里还存有畏缩情绪,对能否取胜,忐忑不安。长
沙之战,北伐军一举成名,他们多少感到有点突然。然前长沙之战,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是胜
利信心,蒋介石也在这胜利声中举行了就任北伐军总司令职仪式,正式出师北伐。7月27
日,蒋介石率第一军一、二两师由广州北上。
   长沙之役虽打出了北伐军的威风,但毕竟是第一仗,对北伐军来说,日后的征途还很艰
难:吴佩孚虽在长沙败于李宗仁之手,但他还握有号称20万的军队驻扎在京汉铁路沿线,
他不甘心长沙之败,积极准备反攻;长江下游的孙传芳也有号称20万的部认,盘踞在苏、
浙、皖、闽、赣五省。部队兵强马壮,粮饷充足,奉军张作霖则有号称30万的大军,部队
的战斗力比吴、孙军还强。军阀的兵力10倍于北伐军。为了迅速地向北推进,消灭军阀势
力,8月12日晚,在蒋介石的召集下,于长沙前藩台衙门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了第二
期战略计划。会上,蒋介石和苏联顾问加仑,主张将主力转移,攻取江西、以巩固广州根据
地。李宗仁则竭力主张首先乘吴佩孚军疲于南北奔命之时,用速决战的方针,将吴军各个击
破,直捣武汉,然后以大别山、桐柏山为屏障,扼守武胜关,在武汉站稳脚跟,这样北可进
攻中原,东可进长江,包围孙传芳,底定东南,则易如反掌。否则将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
想。对究竟如何周旋于军阀的千军万马之中,有效地攻击敌人的有生力量,蒋介石和加仑是
没有把握的、因此听了李宗仁意见,都表示同意。但他们对李宗仁先攻武汉的主张不免有些
担心,会后李宗仁与加仑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争论。散会后闲聊时,加仑问李宗仁:“李将
军,你主张进攻武汉最力,你估计要多少天我们革命军才可打到武汉呢?”李宗仁略加思索
地回答,“我看有14天的功夫,便可打到武汉。”“奥!”加仑惊讶他说:“你凭什么计
算只要14天呢?”李说:“我以我军以往的作战经验来计算。我们由攻击开始,连带追
击,强行军,每天平均约可行50里。汩罗江距武昌、约700华里,所以我估计要14天。”
加仑见李宗仁那副自信的态度就说,咱们打个赌,赌注是两打白兰地。出于对这次行动的担
心,加仑的打赌仅是为了提醒李宗仁慎重行事罢了,而李宗仁却显得特别认真,还蹩足了
劲。 8月下旬,李宗仁领兵进发武汉,只用了12天的时间,经过汩罗江、汀泅桥、贺胜桥
诸战役,即打到武汉。兵临城下,围攻武昌城。吴佩孚军已风声鹤唳,纷纷北撤,拿下武昌
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在武昌城下,李宗仁笑着向加仑要白兰地,引得周围人哄堂大笑。不过
加仑对当时有李宗仁这样的军事将领感到高兴。
   正当李宗仁领兵自泪罗江向武汉疾进时,吴佩孚檄请孙传芳前往湘、鄂助一臂之力,以
夹击李军。孰知孙氏却打着如意算盘,坐山观虎斗,企待两军俱伤,他来收拾残局。北伐军
利用孙传芳的这一侥幸心理,长驱北进,如疾风扫落叶。一举攻下武汉;并按原定计划,迅
即挥师东进,锋转江西。东进之师兵分三路。第一路为右翼,由蒋介石指挥,以夺取南昌为
目的,第二路为中路军,由程潜指挥,出修水、武宁,直趋德安,以断南浔铁路,李宗仁率
第七军2万余人担任左翼,自鄂城、大冶一线入赣,沿长江南岸东进,经阳新、武穴、瑞
昌,直取九江孙传芳的总司令部。
   9月10日,蒋介石命李宗仁入赣作战,将武昌围城之任交第四军接替。李宗仁接到命
令后,随即向大冶集中,兼程入赣。9月14比李宗仁领兵进驻阳新。按李估计,程潜部应
已占领武宁,遂驻扎阳新,派人往武宁侦探,以便联络。正值此时,李又奉武汉急电:孙传
芳部海军已溯江而上,将在黄石港登陆,攻占大冶,进而解围武昌,望克日回师阻敌于大
冶。其实李宗仁接电后,孙军已攻打大冶,而回师非三五日不能到达。远水救不了近火,李
宗仁盘算还不如乘士气旺盛攻打孙传芳的司令部所在地九江,如占领九江,江西形势必急转
直下,孙军也不敢攻打武汉。在征得武汉方面同意后,9月下旬,李即下令全军开拔,向九
江挺进。途中李探知武宁为孙军占领,程潜去向不明,甚是吃惊,暗暗叫苦不迭,如今自己
闯入了前、左、右三面受敌的困局,欲退不能,欲进不得,大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处此情状,军心至为重要,李不露声色,急在心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根据现
状,李当机立断,改变战略,舍夺九江,领兵向右翼靠拢,翻越羊肠山,寻找程潜部,如程
部被围,则可解救,如无恙,则可合拢另作打算,这对保存实力有百利而无一害。李部翻越
羊肠山后,9月29日攻下箬溪,为解救南昌前线的困境,10月2日,李率部自箬溪东进,
在德安、王家铺与敌展开异常激烈的遭遇战,皆获大捷。10月中旬,与程潜部取得联系,
正准备联合向南浔路推进,策应正在攻打南昌的蒋介石部。忽接蒋的电、报,“就地整顿补
充,待命进攻。”原来,蒋介石在硬攻南昌而失败后,拟订了“肃清江西计划”,分左右两
军向敌进攻,李担伍左路任务。一路上,李宗仁势如破竹,节节胜利。11月2日攻下德
安,3日克复马回岭;4日占领九江;6日下午率部与右翼军会师南昌郊外,不日南昌被
克。至此,江西之敌基本肃清。
   打下南昌不久,北伐军立即组织东征,计划肃清长江下游之敌,然后北上,统一全国。
东征军共分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从战略态势看,北伐军对北取守势,对东南取攻势。
李宗仁任中路军总指挥。按计划,此次东征分两期作战,第一期以东路军单独向浙江发动攻
势,吸引沪、杭、宁三角地带孙传芳的军事力量,待战事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中路军发动第
二期攻势。1927年1月中旬,东路军入浙不久,李宗仁领兵自鄂东沿长江北岸区域东进,
以安庆为目标。东路军白崇禧部攻势凶猛,于2月28日进占杭州,3月21日进驻上海;22
日,何应钦部占领镇江。正当东路军节节取胜时,李宗仁也于3月18日,在北京政府安徽
省长陈调元的配合下,平定安庆。




李宗仁第九章 帮助蒋介石



第九章 帮助蒋介石

  3月下旬,蒋介石自九江到达安庆。26日,李宗仁随蒋由安庆赴沪。此时的上海,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搞得轰轰烈烈,革命形势很好。李宗仁对这种形势却感到担
心,认为“工会气焰熏天”,是共产党要取代国民党的表现,特别是工会拥有武器,认为这
是心腹大患,如不加抑止,国民党前途不堪设想,因此在龙华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与白崇禧
会晤后,立即往见蒋介石,谈了自己的想法。蒋介石对共产党妒恨如仇,看到上海的革命形
势似乎有些绝望,见李宗仁的想法正合己意,便问李宗仁:“你看怎么办?”李立即向蒋献
谋:“我看只有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清党,把越轨的左倾幼稚分子镇压下去。”蒋介石听了心
头一阵喜悦,连忙问:“现在如何能谈清党呢?第一军军长何应钦辞职了,我无法掌握第一
军了。”蒋介石诡计多端,他是想让李宗仁帮助他做这件事。而李却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