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刚烈将军史迪威 >

第37部分

刚烈将军史迪威-第37部分

小说: 刚烈将军史迪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他们仓皇向印度西撒,或许还能在曼德勒一线挡住日军……
    史迪威早就察觉到,英国人根本就没有保卫缅甸的决心和热情。4月15日,他就
曾致电马歇尔,指出:“英国在印度的驻军足以拯救缅甸,韦威尔竟不向缅甸增派
一兵一卒;亚历山大也一定得到了伦敦的命令,要他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就撤出
缅甸。”事实正像史迪威所推断的那样,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坦白地写道:“在
亚洲一片黑暗的那段日子里,罗斯福却要我为中国人看守缅甸,我不知道还有什么
建议比美国人的这种胡思乱想更令人沮丧。……对英国人来说,放弃100个缅甸也不
会比丢掉一个印度更重要。”
    由于缺乏共同的目标,史迪威和韦威尔、亚历山大没有更多的话好谈。韦威尔
考虑的只是保卫印度,他筹划的却是如何夺回缅甸。韦威尔在史迪威灼人的目光逼
迫下,只好含糊地表示将为他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5月25日,史迪威从廷苏吉亚飞到新德里。他一走进下榻的帝国饭店,就被蜂拥
而至的新闻记者团团围住。面对着耀眼的闪光灯,史迪威表情严肃地回答了记者们
就缅甸战役情况提出的问题。近一个小时之后,他用一段简短而有力的谈话结束了
他的记者招待会。他说:“我声明,我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我们不得不撤出了缅
甸,这是一个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整旗鼓,胜利地夺
回缅甸。”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几乎都登了美联社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5月25日,印
度新德里:在缅甸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在穿越缅甸荒无人烟的丛林,疲惫地跋涉了
140英里之后,约瑟夫·W·史迪威中将依然充满着战斗精神。他在今天宣布说,缅
甸能够而且必须从日本人手里重新夺回来。”
    那天晚上,他坐在饭店的写字台前,起草了一份给陆军总部的电报。在英帕尔
他就接到了马歇尔的一封来电,他代表总统、陆军部长和陆军部全体成员转达了对
史迪威的赞誉和鼓励。史迪威并不是一个爱虚荣的人,他并不需要这些美好言词的
安慰,他要的是物资、飞机和美军的武装部队。如果他能有一个军的美国部队,缅
甸战役决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如果第10航空队能有多一点的飞机,而不是只有8架没
有机枪射手的轰炸机,日本空军就不可能在缅甸上空如此猖撅;如果不是参谋部让
布里尔顿转向印度洋,接受韦威尔的指挥,他或许能在中国人面前能更理直气壮一
些。
    他在给陆军部的电报中说:“我相信,中国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地位,
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不向中国战区派遣美国部队,无疑是个重大错误。”
    现在,需要对英国说的话,他告诉了韦威尔和亚历山大;需。要对美国说的话,
他告诉了史汀生和马歇尔;下面就是要对中国说的话了,他必须赶回重庆,把这些
话告诉蒋介石。5月28日,他乘坐一架B-25轰炸机离开新德里,开始了重返中国的
航程。这正是:奇耻大辱铭心刻,重整旗鼓斩日魔;只缘盟国各有图,此去山城费
磋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钢铁将军史迪威        
      第十六章  纠纷迭起
              热心衷肠献良策,知音难觅坎坷多;
              剜肉补疮雪加霜,一波未平复三折。
    话说1942年5月28日,史迪威乘坐美军的B-25轰炸机离开新德里,经过5个多小
时的飞行,抵达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这是他第一次乘坐这种时速可达400公里的新
式飞机,感觉“虽然不怎么舒服,但速度快得很,远远超过了运输机”。第二天,
飞机继续向昆明飞行。
    现在,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犹如在印度和中国之间打进了一个巨大的楔子。
从印度东部的美军空运司令部飞往中国昆明,只有向北绕行,飞越号称“世界屋脊”
的喜马拉雅山脉,当时这被叫做“驼峰航线”。
    这是一条极其艰难和危险的航线。喜马拉雅山东段的海拔高度在4500米左右,
飞机必须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这相当于通常飞行高度的两倍。在这样的高空
飞行,气候极为寒冷,空气十分稀薄,而且常常遇到强烈的涡旋气流。这种危险的
气流,会使飞机失去控制,甚至能把飞机的机翼折断。
    史迪威蜷缩在厚厚的皮飞行服里,身上盖了一条毯子和一件大衣,但仍觉得冰
冷刺骨,而且伴随着胸闷、气促,他只好戴上了氧气面罩。第一次飞越驼峰使他感
到,在这样的航线上向中国空运物资,实在是大艰难了。
    自3月上旬仰光陷落,滇缅路已被截断。最初,腊戍、畹町、保山等地尚有一些
积存物资,可以运往昆明和重庆。不久,日军占领缅北,并推进到中国境内的怒江
西岸,腊戍、畹町等地未及抢运的物资,或付之一炬,或被日军夺走。
    为了维持对华援助,设在印度阿萨姆邦的美军空运司令部于5月开始飞越“驼峰
航线”,但是当月的对华运输量仅为80吨,与原滇缅路每月运输5000吨相比大为减
少。此前,罗斯福曾向蒋介石许诺,为中国战区提供100架DC-3型运输机,可现在
只有5架。由于运输困难,美国的对华租借物资在途中大批积压起来。在印度的阿萨
姆邦,堆积了4。5万吨,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港,还有14。9万吨无法装船。
    根据当时的实际状况,美国事实上很难立即向中国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而且
从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的实际表现来看,如果不对这支军队进行重大改革,即使
提供再多的美式装备,也很”难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因此,史迪威决心说服蒋介
石,首先对中国军队进行整编,而后根据可能的条件向这些部队提供美式装备,这
样才能使美国的物资援助发挥实际效用,实现同盟国共同的战略目标。
    飞机在昆明机场降落,史迪威原打算马上飞往重庆,但由于天气恶劣,飞机无
法起飞。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天气仍无好转,史迪威心急如焚。
    重庆,曾家岩德安里的委员长官邸,蒋介石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踱步。接踵而至
的坏消息像一颗颗重磅炸弹,把他不久前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和兴奋炸得粉碎。一
脸沮丧的神情比那阴沉的天气还要灰暗。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他曾经着实激动了一阵子。他认为,日本对美、英发动
战争,无异于“饮鸩止渴”;而美、英参加对日作战,费不了多大力气,用不了多
长时间,便可轻易取胜,他也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他认为,中国与美、英、苏等国
结盟,已成为世界“四强之一”,各国均不能不重视中国在亚洲的重要作用,国际
地位的提高,自然会大大巩固他在国内的“领袖”地位。他认为,美英“不能不集
中全力先解决远东之倭寇”,而要战胜日本,则不能不倚重于中国。这样,美国的
援助物资也就会源源不断地落入他的手中。         然而,开战近6个月来的事实,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日军的凶猛攻势接连不断,
步步获胜,美英等国损兵折将,节节败退。香港的1.5万英军挂起了白旗,新加坡
的8万英军放下了武器,爪哇的英美荷联军和菲律宾的美菲联军也先后缴枪投降。美
英等国居然让中国作为“四强”之一在《联合国家宣言》上领衔签字,却又不让中
国参加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军火分配委员会,同盟国的重大作战行动和租借物资的分
配,中国无法直接参与意见。美英等国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租借物资的
绝大部分都给了英国和苏联,分配给中国的份额仅为1。5%,而由于缅甸作战失败,
运输更加困难,这1。5%也几近断绝。
    蒋介石愤愤不平,满腹怨气。他原以为可以借用美英的力量对付日本,自己坐
收渔人之利;没承想,美英却把中国推到前面,要让他担负牵制日本的主要责任。
在多年的国内政治斗争中,他从未做过赔本的生意;在目前同盟国的复杂关系中,
他也绝不愿给别人当枪使。
    他坐到桌前,提笔给罗斯福写了一封信,拐弯抹角地向美国总统施加压力。他
说,由于同盟国的失败和对华援助的减少,中国军队的士气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低
落过,他本人也第一次对形势感到了悲观。除非美国提供大量的对华援助,否则,
中国人对同盟国的信心将彻底动摇,中国的对日抗战也将会“全面崩溃”。他甚至
警告说,中国的亲日派分子正准备推翻他的统治,以便单独与日本媾和。
    对于史迪威,蒋介石心中的不满正与日剧增。他之所以请美国人来担任中国战
区的参谋长,并不是想让他们来指挥中国军队,而是要获取美国的援助。他让史迪
威去指挥远征军,无非是想让他去和英国人周旋,同时也取悦于美国。没想到,史
迪威竟把他的假戏真做,一门心思地去和日本人打仗,对于争取美国援助远没有他
所希望的那么热心。
    蒋介石和史迪威,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昆明,两地相隔约700公里,但两个人各
自的想法和打算,似乎比这地理上的距离更加遥远。这预示着两个人的重新会面,
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严重分歧。
    6月3日下午,乌云散去,天空放晴,史迪威在昆明滞留了5天之后,终于飞抵重
庆。第二天他支撑着虚弱的病体,立即会见了蒋介石。
    史迪威脸色蜡黄,白眼球也变得十分昏暗。那天上午,一位名叫门德尔松的医
生为他做了检查,确诊他患了黄疽症,病因大概是来华之前注射了变质的黄热病血
清。那些变质的血清大量吞噬了他体内的红细胞,导致持续发热和全身不适。尽管
如此,史迪威仍振作起精神,向蒋介石汇报了缅甸作战的“全部情况”。
    他认为,蒋介石长期高高在上,很少去视察部队,他手下那些唯唯诺诺、昏庸
无能的将领们只给他说好听的,因而使他陷入了“无知和昏庸的自鸣得意之中”。
只有让他了解前线作战的真实情况,认清中国军队存在的问题,才能促使他采取断
然有力的改进措施。他在写给史汀生的一份报告中说,一旦蒋介石了解了中国军队
在缅甸战役中的真实情况,或许会“吓得他决心对中国军队实行真正的整顿”。
    蒋介石和宋美龄微笑地注视着史迪威,似乎很急切地想知道他对缅甸战役的看
法和对将来的打算。
    “英国人只关心保卫对他们具有战略意义的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决心坚守缅
甸。”史迪威从对英国人的抨击引出了话题。“他们不屑于同中国军队合作,以致
延误了许多重要的战机。”随即,他把话锋一转,开始对中国军队特别是对一些高
级指挥官提出了严厉批评。
    他说:“中国军队的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是很好的。他们作战勇敢,不怕艰
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营、团级军官虽然表现各异,但大多数是很不错的。师
和军的指挥官是个大问题,他们当中只有很少人是称职的。”在被认为“称职”的
高级军官中,他赞扬了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和新38师师长孙立人,接着他便指名道姓
地斥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