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

第174部分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第174部分

小说: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北斗灯、八仙过海灯,更有乐工身穿五色衣,各执五色灯,灯上还分别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寿无疆”、“吉祥如意”、“福寿安康”等字样。李莲英还在颐和园内用彩纸裱糊了一个巨大的寺庙,里面并扎有“童子拜观音”的纸像,以此来讨得“老佛爷”的欢心。

  到十月初一,庙堂里开始演习祝寿大典。李莲英即令三千名喇嘛僧虔诚赴坛,咏海寿生真经。从紫禁城到颐和园设了六十多个经点。鼓乐齐鸣,众僧侣身穿红艳艳的袈裟一齐咏诵,让人看了恍如置身于仙境一般。

  李莲英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绩,请出慈禧太后参观从紫禁城到颐和园内外的各种安排设制。慈禧太后看了赞不绝口,尤其是看了寺庙里的“童子拜观音”后,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老佛爷,您老人家仔细看看这个观音菩萨像谁?”李莲英不失时机地问慈禧太后道。

  “看不出来像谁。”慈禧太后左看看,右瞧瞧,故意地说道。其实李莲英在刚一问她时,她就知道李莲英底下要说什么了。

  “奴才看她像您老佛爷。”李莲英说道。

  “怎么像我?”

  “观音菩萨已经活了几千年了,还像老佛爷一样年轻、一样漂亮。不像老佛爷又能像谁呢?”

  “你呀,小李子,又在说好话给我听了。”

  “本来就是这样的嘛。老佛爷,您再看这个童子像谁?”

  “我看像你刚进宫时那个傻样。”

  “老佛爷说对了。”李莲英赶忙跪下磕了一个头道,“童子拜观音,祝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童子服侍了观音菩萨几十年,奴才也要服侍老佛爷几十年。”

  “起来吧,”慈禧太后说,“我看你呀,一生就沾光沾在你的嘴上了,说话让人觉得心里甜滋滋的。我今年已经六十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

  “奴才不准老佛爷说那不吉利的话。”李莲英从地上爬起来,用一种命令性的口吻说道。

  “在这大喜日子是不该说那话。”慈禧太后并不在乎李莲英用那种口气跟她说话。

  两人正说着,忽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向慈禧太后禀道:“李中堂从天津赶来有重要事情要向老佛爷禀报。”

  慈禧太后和李莲英听了,心中都不禁“咯噔”一声:这个促狭鬼,这时候跑过来,莫非带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李莲英唯恐李鸿章不识时务,说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搅了慈禧太后的心情,便对慈禧太后说道:“李中堂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先让奴才去见一见他吧。”说着转身欲走。他是想先去给李鸿章打个招呼,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一定不要说出来,哪怕等到万寿节以后把什么全说出来也无所谓。

  “慢着!”慈禧太后说道,她这几天本来就有些怀疑在中日战争问题上李莲英有些事在瞒着她,这次又见李莲英急着要去见李鸿章,更加深信无疑了,不过她也能理解李莲英让她过一个愉快的万寿节的苦心,因此对李莲英并无责怪之意。

  她对呆在一旁待命的小太监说道:“让李中堂来见我吧。”

  小太监走后不久,就听见李鸿章的脚步声渐渐地由远而近。李鸿章见了慈禧太后,纳头便拜道:“微臣李鸿章给老佛爷请安。老佛爷大事不——”李鸿章说到这儿,猛然看见李莲英正在一旁焦急地挤眉弄眼给他使眼色,便猛然顿住不敢再住下说了。

  慈禧太后正面无表情地听着,听见李鸿章顿住不说,便望了望李鸿章,见李鸿章的目光正瞅向李莲英,知道李莲英正在底下做些小动作,便不动声色地猛地转头看了一下李莲英,李莲英吃了一惊,赶紧装作若无其事地看着别处,但他挤眉弄眼的动作已被慈禧太后全看在眼里了。

  “李莲英!”慈禧太后喊道。

  “奴才在。”李莲英慌忙走上前来说道。

  “你在干什么?”

  “奴才没干什么。”

  “你站在那儿放老实一点。”慈禧太后然后又说道,“李鸿章,什么事你怎么不说了?”

  “老……佛爷,微臣——”李鸿章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说吗!”慈禧太后又催促道。

  “是!”

  在慈禧太后的一再催问之下,李鸿章才向慈禧太后说出了所要禀报的事情。果然是中日战争中,中国失利的消息。中日两国同时宣战以后,妥协退让并没有使日本侵略者停止进攻的步伐。日军在进攻牙山清军后,又于九月以七千八百余人的兵力进攻平壤清军,而守卫平壤的清军总共只有两千九百人。总兵左宝贵见大敌当前,情况危急,亲登玄武门上指挥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左宝贵先中两枪,但仍在炮台指挥。忽然一发炮弹在左宝贵前面爆炸,一个炮弹碎片射进了左宝贵的前胸,左宝贵登时阵亡。左宝贵牺牲后,光绪皇帝曾亲作《御制祭文》:“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鸣之壮气不消,仓猝而雄躯遽殉。”表示极大的痛悼。

  左宝贵牺牲后,清军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居然作出了撤退平壤的决定,但在撤退途中遭到日军埋伏,死伤和被俘的清军达到两千多人。

  平壤之战以后,日本舰队和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了一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了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四舰,遭到很大的损失。在激烈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表现最为英勇。旗舰定远舰受伤后,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毅然指挥致远舰冲上去对日舰猛追猛打,在激烈的战斗中,致远舰中弹累累,船身开始下斜。此时,日舰吉野适在致远前方,邓世昌见吉野横行无忌,早已义愤填膺,遂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吉野撞去,期能破敌一舰。致远舰将士的大无畏的英雄之举,吓得吉野惊慌失措,船员纷纷跳水逃生。可就在快要追上的时候,但却遭到敌舰鱼雷的攻击,邓世昌和全舰将士与舰同沉。邓世昌落海后,他的爱犬凫到他身边,衔着他的手臂不让他沉下去,邓世昌把它喝走,可是爱犬又衔住了他的头发。邓世昌誓与致远舰共存亡,毅然用力把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随之没入波涛之中,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黄海海战以后,日本又向清朝老家东北进攻。丹东失守、大连被占领,如今旅顺口又快要失陷了。

  慈禧太后听了李鸿章的述说以后,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再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那些安排设制了。她长叹一声说道:“唉!

  我的命真是苦啊,六十整寿还不如五十整寿呢,如今老家都快被占领了,真是每况愈下呀!”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连连失败的消息像一股寒风,很快吹遍了全国。全国人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哪有心思去庆贺这万寿大典。慈禧太后也只有哀叹这命运不好,在群情激愤下,被迫下诏“所有万寿庆典,移居宫中举行。”自西华门至颐和园沿途所建经坛、龙棚、戏台、牌楼、灯栅等都被即刻拆除。李莲英煞费苦心用民脂民膏安排的这些东西,未得发挥就草草收场了。

  慈禧太后早就说过,等以后归了政,要和李莲英好好地乐和乐和。如今颐和园修好了,皇帝也亲了政,虽说皇帝每天早晨仍到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安,奏报一些重要事情,但毕竟轻松多了,也正像她所说的是该乐和乐和的时候了。

  一天,慈禧太后兴致勃勃地对李莲英说:“小李子,今天咱们到万寿山上去转一转,怎么样?”

  “好啊!难得老佛爷今天有如此高的兴致。自从万寿节以后,奴才还从没见过老佛爷如此高兴过。”李莲英爽快地答道。

  “别提那件事了,那件事搅得我实在太惨了,我一提起来就伤心。”慈禧太后听了,变得满脸不高兴地说道。

  “请老佛爷恕罪,奴才不该提起那件事,惹老佛爷生气,奴才该打!”李莲英说着,就要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算了吧,这件事也不怪你!”慈禧太后赶忙劝住了他。

  “谢老佛爷不打之恩。”李莲英说道,“我去让人准备暖轿去。”

  “不用了,”慈禧太后好说道,“坐轿反而什么景致也欣赏不了,还是自己走着去转转好。”

  “既然老佛爷想走着去,那就走着去吧。”李莲英又体贴地说道,“不过,老佛爷可要多穿一点衣服。”

  “这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慈禧太后嘴里说着,心里还是感到很高兴。

  于是慈禧太后由李莲英和十几个宫女太监陪着,一行人顺着万寿山山脚下的石阶向山上走去。虽说走得很慢,慈禧还累得有些微微喘气,头上也冒出了细细的一层热汗。

  “老佛爷,坐下歇一下吧!”李莲英说道,“看把您老人家累的,要坐暖轿就不至于如此了。”

  “没什么。”慈禧太后嘴里说着,心里却有些后悔没有听从李莲英的劝告。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来“啊嚏!啊嚏!”慈禧太后不禁连连打了几个冷颤。

  “老佛爷别着凉了,还是回去吧!”李莲英建议道。

  “回去就回去吧。”慈禧太后也有些担心自己着凉,于是就顺着李莲英的话说道。

  慈禧太后回去以后,只觉得身上阵阵发冷,晚上就病倒了,并且还持续不断地发烧。这下可急坏了李莲英,赶忙派小太监去找御医来为慈禧太后诊治。

  不一时,御医便急匆匆地跑过来,一面为慈禧太后按脉,一面对她说道:“没什么,只是受了点寒,有些感冒而已。我给您开个药方,抓了药吃下去躺在床上休息两天就会好的。”

  说完,御医便开了个药方退了出去。慈禧太后听说没有什么大的妨碍,提着的一颗心稍稍宽慰了一些。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比丝,再加上慈禧太后也有了一些年纪,虽说只有点伤风感冒,但到底一直在床上躺四五天才稍稍可以下地走动一下。

  这天,慈禧太后觉得病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便让李莲英扶着她想到外面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病情虽然好了,可身体到底还是有点虚弱,李莲英一边搀扶着慈禧太后向门口走去,一边对她说道:“老佛爷,都怪我没有坚持让您老人家坐暖轿上山,以致闹出这么大一个事情。”

  “小李子,这怎么能怪你呢。”慈禧太后反倒安慰李莲英道,“是我自己不坐暖轿的,想要欣赏一下山上美景,没想到把自己的身体给忽略了。唉,像我这么大的年纪,说不定哪一天都有可能被阎王爷招去。”慈禧太后想起自己得了一点小感冒竟病倒了四五天,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奴才可不准老佛爷说那些不吉利的话。老佛爷的身体还健康得很呢。”李莲英嘴里说着,心里却不禁怦然一动,如今万岁爷亲政,老佛爷住进颐和园,虽说他现在仍得到老佛爷的器重,但她毕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天一口气上不来归了西天,他这个宠儿,岂不成了失奶的孤儿?人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来我还得仔细地为自己打算打算。老佛爷死了以后,最有权力的要数万岁爷了,看来得必须紧紧挽着这棵大树才有点安全感。但自己从来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