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

第257部分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第257部分

小说: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哪有可能,而且能下得了手的,只有……张之洞看了看袁世凯表情,心里明白了八九分。

  隆裕皇后来探望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已精神恍惚,辨不清她是谁了,隆裕皇后见此情景,跪到了床前哭出声来。李莲英安慰了她几句,送她出来,说:“皇上可能不中用了,您到瀛台去看看他吧!到这时候,他得有人照应!”

  “可是,没有老佛爷旨意……”

  “你尽管去吧,老佛爷自己都顾不了自己了。这边有我照应着,你去吧!”

  隆裕太后去了瀛台,看到皇上的情形,更是一阵阵地心酸。皇帝不仅骨瘦如柴,已入冬多日,皇帝床上还仅铺着一床破烂的薄褥,盖的也只是一条褪了色的缎被,甚是凄苦。光绪一直是昏迷着的,隆裕皇后什么时候来到他身边,他全然不知。福昌殿外,奕劻、载沣以及军机大臣们,在等着慈禧太后的消息。慈禧太后的寝宫在福昌殿西暖阁,这会儿她精神稍微好了点,便急着召军机。李莲英走出殿来,对久等的军机们说:“王爷,大人,太后叫起!”

  几位立刻跟了上来,门口的小太监打起了门帘,李莲英打开了中扇房门,让开了道,让几位军机进了房门,又把房门关上了。接着又开了里间的门,让大家按顺序进去了。带头的是庆王奕劻,接着是载沣、世续、张之洞、鹿传霖、袁世凯。谁也没来过慈禧太后的卧房,难免有些手足无措,乱七八糟地跪了一地。慈禧太后靠在一堆叠起的锦衾上,头发梳的极光,但骨瘦如柴。

  “庆王来了没有?”慈禧太后问。

  “臣在!”

  “我觉得我不行了。皇帝又危在旦夕,为穆宗立嗣的事得早早定下来了。我早就有了打算,不过还得听听你们的意思。”

  庆王先开口了:“臣举贝子溥伦,成恭亲王溥伟。”

  “载沣,你的意思呢?”

  载沣想了想,说:“臣和庆亲王想得一样。”

  “世续,你呢?”

  “皇太后圣明,既已有了打算,必能使天下臣民折服。”世续回答得很圆滑。

  “张之洞呢?你是国家老臣,你有什么话说?”

  “太后,这受位大事,臣不敢妄言。太后已经定算,及早盒明,但需有个继统。”

  “这话说得不错。”

  剩下鹿传霖和袁世凯,慈禧太后没有问,说:“既然你们相信我的主意,我就说了吧!溥伦、溥伟,虽是很和继统,但以他们的才具,当皇帝还不够格!我挑醇亲王的长子博仪做我的孙子!”

  这一惊不小,谁也没想到,她挑得皇帝是个三四岁的孩子。这显然要培养隆裕皇后做皇太后了。一帮军机全愣在那里了。

  “皇上看来是不会久长了,”她接着又说,“今天就抱进来吧,交给皇后教养。”

  “是!”载沣应了一句。

  “既然这样了,醇亲王的身分也得变了,从今天起,由他摄政。”

  这一决定,更使人感到意外,就连载沣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世续拉拉载沣的袖子,说:“快快谢恩!”

  “臣,谢皇太后恩典!”载沣磕下头去。

  “罢了,你们去拟两道上谕,拿来我看,去吧!”

  军机们跪安退出。这样,载沣代替了奕劻的位置,由原来的第二位升到了第一位,而奕劻却降了一格。回到军机值庐,由张之洞主笔,拟了两道上谕,宣布载沣摄政和立溥仪为皇嗣。

  瀛台之中,光绪皇帝已到了弥留之际,也许是回光返照吧,他突然清醒过来。隆裕皇后见他醒了,便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凑到了光绪的面前,轻轻地唤了声“皇上”。光绪帝认了好半天,才认出站在他面前的是皇后,看着她的泪眼,也禁不住热泪盈眶,轻轻地说了声:“是我苦了你!”皇后再也忍不住了,转过身去大哭起来。由于皇后进了瀛台,所有的太监、护卫都退了出去,所以,寝宫内外,只有皇上和皇后两人。

  “我要死了,”皇上又说话了,“只求你替我做一件事!”

  “臣妾听着呢!”皇后抽咽着说。

  “杀袁世凯!”光绪帝咬牙切齿地说。

  还没等隆裕皇后回答,光绪皇帝已经咽气了,这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瀛台涵元殿内一片凄凉。

  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殡天了,可是被定为皇帝候选人的溥仪还没有抱进宫来,国不能一日无君,军机大臣们没有报告慈禧太后,便由载沣带领,迎新皇帝进宫。

  载沣的母亲特别痛爱孙子,不让他们带走,但不可能挡得住,气火攻心,昏了过去,溥仪只认奶奶和奶妈,不让别人抱,又哭又闹了一通,没有办法,最后只能由他的奶妈抱进宫来。

  安顿了嗣皇帝,军机大臣来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精神似乎很好,穿戴得整整齐齐,但还是坐在床上,背靠被衾。他看到军机大臣们的表情有些不正常,而且眼角似乎挂着未干的泪,问:“是不是皇帝已经走了?”

  大臣们都低头不语,奕劻觉得不能瞒她,便说了句:“是!”

  又加了一句,“臣等谨遵懿旨,已经把小醇王迎进宫来了。”

  “好!溥仪就是嗣皇帝了。他是穆宗的儿子,兼祧大行皇帝。”慈禧说。

  “是!皇太后圣明!”奕劻说。

  “孩子在哪儿?抱来我瞧!”慈禧转过脸来问载沣。

  “就在外面,没有太后的旨意,不敢抱他进来!”载沣答道。

  “抱进来吧!”

  载沣出了福昌殿,从奶妈手里接过溥仪,抱了进来。溥仪看到屋里那么多人,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太太正盯着他看,“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拿些吃的哄哄他!”慈禧太后说。

  李莲英赶忙命令小太监:“快、快,去拿糖葫芦!”

  小太监拿了一串嵌了枣泥的冰糖葫芦,陪着笑递了过来。

  溥仪不但不接,还用手把糖葫芦打落在地,“哇”、“哇”地哭个不停。

  慈禧太后皱了皱眉,说:“好了!抱到一边玩去吧!”

  载沣把溥仪抱了出来,交给了奶妈,自己又回到福昌殿。

  慈禧太后说:“嗣皇帝太小,载沣既是摄政王,就由他监国吧!”

  就这样,溥仪成了皇帝,其父载沣监国摄政,慈禧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光绪皇后则成了隆裕皇太后。

  军机大臣可真忙,要入殓大行皇帝,又要安置小皇帝,准备登基的事务。正在商量光绪帝的谥号时,李莲英派的小太监跑来,喘着气说:“王爷,……大人,老佛爷叫起!”

  一行七人,匆匆赶到福昌殿,李莲英已在门口等着了,挑了门帘,把军机大臣们让了进来。慈禧太后已经不能起床了,斜靠在被子上,背后两个宫女搀着。她喘息着说:“我不行了。”

  一听这话,载沣先哭了起来,接着几个人都抽泣起来。

  “你们都别哭!我这里有几句要紧话要交待,你们可得仔细听着!”慈禧太后拿出了命令的口气。“是!”大家齐声答道。

  “我怕是真的不行了!往后,国事由摄政王裁定。遇到极重的事,由摄政王向皇太后请旨。你们都听明白了没有?”

  “是!”大家的声音洪亮了许多。

  “皇帝该入殓了吧?”突然由皇帝想到了皇后,问“皇后呢?噢,该叫太后了。”

  李莲英答道:“太后在涵元殿。大行皇帝先小殓了,等移灵乾清宫后再大殓。”

  “皇帝在乾清宫,那我呢?你们准备把我往哪放?我可不愿占太后的慈宁宫!”

  奕劻忙答道:“当然是宁寿宫皇极殿。”

  “老佛爷,该歇一会儿了!两位王爷,各位大人,等老佛爷有了精神,再叫你们的起。”李莲英要赶军机走了。

  军机大臣们向慈禧太后跪了安,退了出来。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清晨,军机大臣们刚入西苑,就得到了消息:慈禧太后升天了。

  慈禧太后死了,最伤心的当然是李莲英。本来,两宫在光绪二十七回銮以后,李莲英在侍候老佛爷的同时,就开始改变对光绪帝的态度,为自己寻找新的靠山,结果光绪帝却先慈禧太后而去,正在他悲痛之时,慈禧太后又去了。这对他来说确实是愁中添愁,悲上加悲。慈禧太后一咽气,他便放声嚎啕起来,没人能劝得住,看到隆裕太后来了,他才止住了哭声。隆裕太后见他那么伤心,便说:“李谙达,你节哀吧!昨天皇帝刚去了,今天又……这么多事,我什么都不懂,需要你帮助我呀!”

  李莲英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对呀,自己的靠山倒了,现在这深宫大内,可是隆裕太后说了算,这不是现成的靠山吗?

  于是,李莲英抹了把眼泪,跌跌绊绊地跪到了隆裕太后面前,哭着说:“老佛爷去了,奴才该怎么办呢?”

  “李谙达,”太后说“我年纪轻,没经过这么大的事,你在宫里这么多年,办事一定有分寸,在许多地方你得帮着我。”

  “奴才一定尽心尽力。”

  “你是老佛爷跟前的人,这边所有的事,你就经管着吧!”

  “是!”有了皇太后的支持,李莲英的腰板又挺起来了。

  丧事归丧事,国不能一日无君,最重要的应该是早日让小皇帝登基。皇帝登基的吉日选在十一月初九日辛卯。到了这天,文武群臣向吓得直哭的宣统帝溥仪行了君臣之礼。接着,又进行了三大仪礼,谥大行光绪皇帝“同天崇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陵寝择在西陵金龙峪;名曰“崇陵”。又给慈禧太后加尊谥“孝钦”,并正式称光绪皇后“隆裕皇太后。”

  光绪和慈禧大殓之后,先不下葬,梓官得从大内转到停灵待葬的地方,这被称为“暂安”。清朝停灵的地方在观德殿,出皇宫北门,入北是门,到景山,在东北角。按照以往的规矩,要移慈禧太后的灵枢去观德殿了,李莲英心中不愿意,因为把慈禧太后的梓宫移走之后,他就真的无依无靠了,所以,他怕移梓宫出大内。可是这是定例,别人做不了主的,他只得求求皇太后。

  李莲英见了隆裕太后,行了礼,垂手站着。太后对旁边的小太监说:“给李谙达拿个凳子!”“谢主子恩典!”李莲英接过了小太监搬过来的凳子,说。

  “哎,日子真快,都二十多天了!这么多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太后红着眼圈说。

  “主子不要太伤心!万岁爷年岁还小,全凭主子操劳。”李莲英说。

  “谙达说得对!各个地方都要靠谙达照应着!”

  “老奴一定尽心!”李莲英接着又说:“奴才来见主子,是有件事要求主子!”说着便又跪到了地上。

  “起来,起来!谙达有什么话就说吧?”

  李莲英站起身来说:“奴才听说要把老佛爷的棺梓移到观德殿去,想求主子就让老佛爷暂安宁寿宫吧!奴才伺候老佛爷三十多年,要再在她老人家跟前尽点心,如果移到景山,奴才就见不到老佛爷了,心里会不安的!没有她跟前的人,老佛爷也会心慌的!”

  这些天来,李莲英好像着了魔,整天守在宁寿宫里,陪着慈禧的灵抠。皇极殿中的摆设,除了丧仪上的规矩之外,完全照慈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