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的民主 上卷法托克维尔着董果良译 >

第66部分

的民主 上卷法托克维尔着董果良译-第66部分

小说: 的民主 上卷法托克维尔着董果良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印第安女人的打扮,集尽了野蛮人华丽装饰之大成:鼻孔和耳垂挂着铜环,头发缀着玻璃珠披散在肩上。我看得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她还带着贝壳项链,而按照习惯,她要是新娘,该把它放在新婚

    的坚定性后,又向我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我认识一个从新英格兰一所学院毕业的印第安人青年。

    他学习得很不错,外表同文明人完全一样。

    在1810年我们同英国人作战期间,我又见到了这位青年。他当时在我们的部队里服务,指挥他们部落的战士。

    美国人只是在印第安人答应不以残忍的办法活剥被俘者的头皮的条件下,才准许他们参加美国的部队作战的。在……战斗后的夜晚,这位叫C的印第安人青年,来到我们的野营,在营火旁边坐下。我问他白天的战况。他向我谈了战斗的经过,而且越谈自己的战绩越高兴。最后,他解开军装的纽扣对我说:‘可不要出卖我,请你看!

    ‘H少校接着说:’我看到他的衬衣里,贴着肉藏有一块带着头发的英国人头皮,而且还滴答着血。

    ‘“

    〔参看托克维尔的《美国旅行记》,J。

    P。梅耶编:1960年纽黑文版第37页。这里的H少校为拉马尔少校〕

 437

    024第二部分

    的床上。那个黑人女人,穿着一身褴褛的欧洲式服装。

    她们三人都来到水池边坐下。

    那个年轻的印第安女人抱起小姑娘,象母亲一般对她爱抚备至。坐在旁边的黑人女人,想尽各式各样的办法逗弄小混血儿高兴。

    而这个小混血儿,却在她那慢条斯理的动作中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这与她的幼小年龄形成了使人惊异的对照,好象是她在屈尊接受同伴的关怀。

    黑人女人蹲在小主人的面前,想尽办法迎合她的愿望,好象既分享着一种母爱,又怀着一种唯恐得罪小主人的奴性心理。而那个印第安女人,则在她的温柔的表情中,流露出一种自由自在、有点骄傲和近乎愤世的神气。

    我向他们走去,默默地看着这个场面。我的好奇心显然引起印第安女人的讨厌,因为她霍地站立起来,粗暴地把孩子推到一边,怒视了我一眼以后,便走进丛林里去了。

    我经常看到北美的这三大种族混合集会在同一地点的场面。我曾通过多次的不同观察,看到白人的优越地位。但在我方才描述的这幅图景中,却有一种特别动人的情景:一种感情上的联系,在这里把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结合在一起了,而大自然为了使两者接近而进行努力时,却使偏见和法制在两者之间所设的鸿沟更加触目了。

    居住在联邦境内的印第安部落的现况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

    土著部落的逐渐消失——消失是怎样进行的——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给他们带来的苦难——北美的野蛮人

 438

    第十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124

    只有两条可以逃避灭亡之路:不是进行战斗,就是接受文明——他们已无力进行战斗——当他们能够接受文明时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而当他们愿意接受文明时又为什么不能接受了——克里克部和柴罗基部的例子——个别州对待印第安人的政策——联邦政府的政策

    在世世代代居住在新英格兰境内的印第安诸部中,纳拉干部、莫希干部和佩科特部,除了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不复存在了;而150年前在特拉华湾欢迎佩恩的勒纳普部,现今也不存在了。我见到过几个仅存的易洛魁人,他们都在以讨饭维持生活。

    我方才提到的诸部,昔日曾满布于北美各地,甚至发展到海岸。现在,只有深入到内陆100多里约,才能见到印第安人。这些野蛮人不仅向内陆逃离,而且正在逐渐灭亡②。

    随着印第安人的远徙和死亡,便不断迁来大量的居民而把他们的地盘住满。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见过一个发展得如此惊人而消失得又如此迅速的民族。

    至于这种消失是怎样进行的,并不难解释。

    当印第安人还是他们后来被逐出的那片荒野的唯一居民时,他们的需求很少,他们自制武器,河水是他们的唯一饮料,他们用兽皮做衣服,用兽肉做食物。

    欧洲人把火器、铁器和酒带到了北美的土著居民中间。

    他们教会了印第安人改穿纺织品制成的服装,把原先只能满足

    ②在最初的13个州里,现在只有6373名印第安人了。见第二十届国会〔第二次会议〕第117号立法文件第20(?)页。

 439

    24第二部分

    于简朴需要的野蛮人服装丢掉。印第安人在沾染上新的嗜好后,并没有学到满足这些嗜好的技术,所以他们只得依靠白人的工业。为了换取自己不能制造的这些物品,野蛮人除了森林里还可出产的毛皮财富外,再也拿不出来什么东西。这样,狩猎便不仅为维持生活所需要,而且为满足欧洲人的奢望所需要。印第安人不再单纯地为了获取食物,而且还要为了取得以物易物的物资而打猎了③。

    土著的需要如此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资源却又不断减少。

    自从欧洲人在印第安人居住地区的附近定居以后,飞禽走兽都吓得逃进森林④,而对漂泊在森林里的没有固定住所

    ③克拉克先生和卡斯先生在他们1829年2月4日提交国会〔第二次会议〕的报告〔众议院文件第117号〕第23页〔和以下几页〕中写道:“距今很久以前,印第安人不必依靠文明人的工业品,就可以获得必要的猎物供他们吃穿。在密西西比河以西,有些地方还可以见到大批的成群野牛,住在这里的印第安人部落,便追逐这些野生动物而迁徙。同我们谈话的印第安人,还会按照祖传的方法把猎获的野牛养活起来,而今野牛已在不断减少。现在不准再用火枪、陷阱、夹子等来猎取熊、黄鹿、河狸、麝鼠之类的小野兽了。特别是对向印第安人供应生活必需品的小野兽,更不准采取这样的办法。

    “在印第安人不得不依靠艰辛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的西北地区,尤其应当如此。猎人往往是追逐猎物数日而一无所得。在这期间,全家就得用树皮和树根充饥,或者饿死。因此,每年冬天都有很多人饿死。”

    印第安人不愿意象欧洲人那样生活,但他们现在既离不开欧洲人,又不能完全按照祖辈那样生活。只举一个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事实,我也是通过官方的文件了解到的。苏必利尔湖畔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有人杀了一个欧洲人。于是,联邦政府下令禁止同这个部落贸易,直到把杀人的罪犯捉来交案。

    ④沃尔内在其《美国气候与土壤概述》(巴黎,1822年)第370页中写道:“五年前,从文森斯到卡斯卡斯基亚,在今伊利诺伊州境内到处是野蛮人(1797)。

    凡是你经过的草地,无不有四、五百成群的野牛,而今全不见了。野牛因不堪猎人的追击,尤其是不堪美国人牲畜的铃声的干扰,而涉水逃到密西西比河的对岸。“

    〔托克维尔用过的此书原本,现藏于托克难尔旧居(在芒什省)

    〕。

 440

    第十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324

    的数千名野蛮人,它们并不害怕。但是,一旦从某个地方传来欧洲人的不断劳动声音,它们便开始逃走,退藏到西部。

    它们的本能,指引它们能在西部找到仍然是无边无际的荒野。

    卡斯先生和克拉克先生在他们的1829年2月4日报告中说道:“成群的野牛不断地后退,几年以前它们还经常出没在阿勒格尼山麓。

    但数年之后,在沿着落基山脉伸展的广阔原野上,也难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了。“有人以坚信不移的口气向我指出,白人来临的这种影响,往往在离他们住区200里约以远的地方就可以感到。他们也对他们刚刚知道族名的一些部落发生了影响,而这些部落在认识他们的苦难的制造者以前,早就尝到掠夺的痛苦⑤。

    一些大胆的冒险家,很快就深入到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区。

    他们越过白人居住区的边界,向前深入15或20里约,在野蛮人的居住区内建起文明人的住所。他们没有遇到困难,因为狩猎民族的领地边界是不明确的。何况狩猎的领地是属于全民族的,而不是个别人的财产,所以保护领地的任何部分均与个人利益无关。

    一些欧洲人全家搬到印第安人居住地区,在那里建立起一些相隔很远的据点,不久便把据点之间的一切野兽吓走而不再回来。原来在那里过得还算丰衣足食的印第安人,现在处于难以维持生计的境地,而要获得他们以物易物所需的东

    ⑤大家可以相信,我在这里所介绍的美国境内印第安人诸部的一般情况是真实的(见第二十届国会第117号立法文件第90—105页)。

    可以预见,即使欧洲人现在还离美国中部的野蛮部落很远,这些部落也会很快相继灭亡。

 441

    424第二部分

    西,也更加困难了。赶走他们的猎物,其后果等于我们农民的耕地变得贫瘠不毛一样。不久以后,他们的生活手段几乎完全丧失。这些到处漂泊的不幸人,就象徘徊在荒山野林里的一群群野狼。安土重迁的本能,使他们热爱自己的出生地区⑥,但他们在那里只有受苦和饿死。

    于是,他们终于决心离开,跟踪大角鹿、野牛和河狸的逃退路线,让这些野兽指引他们选定新的家园。

    因此,有人竟说,把美国土著撵走的,不是欧洲人,而是饥荒。这真是以往的硕学之士都没有找到的而由现代的有识之士发明的高论。

    随着这种被迫迁徙而来的可怕苦难,是不堪设想的。当印第安人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时,他们已经筋疲力竭,衰败不堪;而在他们新选定的落脚地区,又早已住有只会对新来者怀有敌意的其他部落。他们的背后是饥荒,而面前又是战争,真是到处受苦受难。为了避开这么多的敌人,他们只好分散开来活动。每个人独自一个人默默地去寻找谋生的手段。就象文明社会里的无家可归的人那样,漂泊生活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之中。很早以来就已削弱的社会纽带,这时已经完全断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有故国,并且很快就将不再成为一个部族。

    家庭已经难保,共同的族名正在失去,共

    ⑥克拉克先生和卡斯先生在他们致国会的报告第15页上说,印第安人之不愿意离开故土,出于同我们一样的安土重迁的感情。另外,他们还把不愿意让出上天赐给他们祖先的土地的思想,与对某些从来没有向欧洲人出让过土地或只向欧洲人出让过部分土地的部落具有重大影响的迷信思想联系起来。

    “我们不出售葬有我们祖先遗骨的土地”

    ,就是他们常对前来要求购买他们土地的人的第一句答话。

 442

    第十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524

    同的语言逐渐被人遗忘,族源的痕迹行将消失。作为一个民族,他们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