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 >

第12部分

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第12部分

小说: 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应该是因你的决定而发展、变化的,而不应该是因为你无所作为才变成现实的。

  有位同学告诉我说:“我申请了两个工作,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那份竞争激烈的工作,但同学们也都在争取那份工作。我现在只好等待,如果那家公司不聘请我,我就到另一家公司去。”

  我很惊讶地问他:“既然你很喜欢第一份工作,为什么你这么被动、只知道等待而不去主动争取呢?”

  不要忘了,被动就是弃权,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18岁女孩让加州大学收回成命

  在微软工作的华人都知道郭蓓菁,一位小巧玲珑、年轻活泼的女孩。见她第一眼时你可能会对她是微软最资深的华人经理之一感到惊讶,但是,如果你跟她的交谈超过一分钟,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她讲的每一句话都流露出自信、积极和乐观的精神,卓越的领导力以及严谨的逻辑和思维。

  她曾给我讲过一个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

  “我十八岁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到美国六个月后,为了上大学,就参加了SAT考试。那时虽然我的英语口语已经不错,但是文法、词汇和作文还不行。我的SAT数学考了780分(接近满分800分),但是英语却只考了280分。要知道英语就算交白卷也有200分。你可以想象280分是个多么糟糕的分数。但是我依然自信地申请了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

“由于我的英语SAT分数太低,我的申请表很可能没被仔细阅读就直接被拒绝了。但是我不服输,我深信如果我被录取,我将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工程师。于是,我决定‘上诉’。

  “我直接写了一封信给加州大学的校长。在信里,我做了自我介绍,自豪地描述了我在理工方面的成就,解释了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因为我刚到美国六个月,我特别强调了我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最后,我说:‘校长女士,如果你录取我,我保证我会成为贵校的骄傲。’

  “两天后,校长约见了我。我和她面谈时,她意识到我的英语进步得很快。我向她当面保证我的英语会学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好。一星期后,加州大学收回成命,决定录取我。”

  三、不要习惯性地同意或追随别人,应当学会“有主见”

  年轻人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需要什么,而不能随波逐流。

  许多同学有很强的“从众”心态,自己有想法不表达,时间久了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了。每次他们都会习惯性地先问别人:“你怎么想?”而从不会问问自己:“我怎么看?”

  要改掉这个习惯,就需要下定决心,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例如,自己决定在餐馆点什么菜,自己决定自己的衣着打扮,周末时自己决定要去哪里玩,等等。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而不是“别人怎样我就怎样”。当自己感觉“无所谓”、想依从别人的意见时,记得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选择展现出来。甚至在自己不是很在乎或不是很确定时,也要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要让“无所谓”这个词从自己的字典里消失。

  也就是说,要设法让自己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不要从众,避免盲目听从父母、老师、名人……告诉自己,当认为必须说“No”的时候,千万不要说“Yes”。从小事到大事,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日子久了,自然会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四、不要说“我办不到”,要积极去尝试

  遇到困难时,不要找借口,要多想一想,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案?能不能将问题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加以解决?或者,是否需要先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然后再回头来处理这个难题?不要因为逃避而说自己没有选择或没有时间——没有人缺少时间,只不过每个人分配时间的方式有所不同。

  五、用语言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语言会下意识地引导我们的思想,也会真切地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习惯于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就会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例如,他们在生气时会抱怨说:“他让我怒不可遏!”——其实他想说的是:责任不在我,是外力左右了我的情绪;他们总是抱怨:“我没时间。”——这表明:又是外力控制了我,让我没有选择的机会;他们还喜欢说:“我不得不如此。”——这意味着:迫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力,我只好选择服从;他们在自我表白的时候说:“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其实是在宣称:我已经无法改进或提高自己了。

  相反,积极主动的人总是在言语中赋予自己决定的权利,他们喜欢说:“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也许我可以换个思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可以想出更有效的表达方式”、“我的感觉是……”、“我选择……”、“我要……”、“我情愿……”、“我打算……”、“我决定……”等等。

  所以,要多学习积极主动者的讲话方式,在说话时多用“我……”的句式,多给自己决定的权利,少推卸责任,少埋怨。

  1。4。3 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

  关于“公平”的大讨论

  有位学生问我:“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公平的?”这个问题在“开复学生网”上引起过一场大讨论。有些同学认为世界很公平,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克服一切障碍;也有些同学认为世界极端不公平,因为无论是财富、天赋还是运气,老天爷好像总是青睐别人。

  对此,我的回答是:认为一切都靠命运(宿命论)或一切都靠自己(人定胜天)都是不合适的。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都有机会,但是,先天和环境因素造成每个人的机会多少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不是完全公平的。但如果你因为世界不公平而放弃了自己的机会和选择,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就不能怪世界不公平了。

  举一个例子,有些人出生时就因为遗传的原因,患上某种较严重的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并不表明他一定会患病。如果他能把握机会,做正确的选择,安排好自己的锻炼和饮食,他很可能比谁都健康;但是;如果他因为‘基因不好’就自暴自弃,那么他得病的几率一定会成倍增加。

所以,凡事都要想清楚,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而必须接受的,什么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什么是自己必须勇敢挑战的。当你碰到不可改变的事情时,要勇敢地接受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悔恨、羡慕和嫉妒上。你应该做的事是积极主动地抓住命运中你可以选择、可以改变、可以最大化你的影响力的部分。

  还有,就算在最艰苦的时候,当你感觉命运已抛弃了你的时候,你还是有选择的。就像弗兰克所说的:“在任何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还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积极主动”的含义不仅限于主动决定并推动事情的进展,还意味着必须为自己负责。责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积极主动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或他人。他们在待人接物时,会根据自身的原则或价值观,做有意识的、负责任的抉择,而非完全屈从于外界环境的压力。

  对自己负责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要知道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消极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临的机会丧失殆尽,终有一天你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同学问我:“不确定时,该如何负责?”其实,就算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至少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算不能积极争取最想要的,至少也应积极避免最不想要的。

  如果想做一个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就要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2 用一整天时间,倾听自己以及四周人们的语言,注意是否有“但愿”、“我办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现。

  2 依据过去的经验,设想一下,自己近期内是否会遭遇一些令人退缩逃避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你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吗?你应该如何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加以应对?请在脑海中一一模拟。

  2 从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令你备感挫折的事情。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是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还是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抑或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1。4。4 积极尝试,邂逅机遇

  生命中随处是机遇,许多机遇就藏在一个又一个挫折之中,如果在挫折面前气馁,就可能会与机遇擦肩而过。

  积极尝试是最好的方法。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中,你不需要担心因为尝试而遭到失败。一项对美国多个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表明,CEO们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主动要求做某项新工作的员工。无论能否做好,至少这些员工比那些只会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更令人欣赏,因为他们有勇气、积极上进,而且会从尝试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

  那些正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年轻人,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事情。在美国,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大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尝试做不同的事情,找到通向成功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邂逅更多的机遇。

  美国人很喜欢尝试不同的工作,他们一生中平均要换四次工作。但中国人不愿意换工作,而更倾向于终生做一件事。其实,换工作岗位的意义在于,你一开始做的决定并不一定是你的终生决定,你仍然有机会去尝试更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所以,不要因为暂时不了解自已的长处而犹豫不决,积极行动起来吧!你会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天赋。要珍惜每一次新的尝试,因为机遇往往不会再度降临。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免机遇到来时错失良机,同时也应学会从每一个失去的机遇中吸取教训。此外,只有敢于挑战自我,才能充分地开发自身的潜力。因此大家要经常给自己设立一些极具挑战性、但绝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实际工作中,挑战常常和机遇一同出现。如果不敢迎接挑战,就会让机遇从身边溜走。

  例如,我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当时非常吃惊,连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但是他却说,这些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我真的在两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

  1。4。5 充分准备,把握机遇

  机遇不会主动上门,坐等是消极的做法。屠格涅夫说:“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情向前推动。”也就是说,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