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作者:柯兴 >

第49部分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作者:柯兴-第49部分

小说: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作者:柯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鹿皱着一双细眉,生气地瞪着萍,示意他不要再给评梅斟酒。萍没有注意到。可是,当憨厚无心计的萍发觉以后,评梅已经醉倒了!

  “小鹿,”评梅从趴着的桌面上抬起头,醉眼模糊,语无伦次,“小鹿,你……干吗……挤眉弄眼,不让……不让萍……给我……给我斟酒?萍,再给姐姐……满上,……不要紧,我,我不过……效仿古来风流名士的……狂放豪饮罢了!……哪,哪就醉了呢?……再说……醉了……多好哇!……”

  话没说完,她便伏在桌上晕厥过去。这是自从高君宇死后,她第六次晕厥了。

  小鹿含着泪,凶狠地瞪了萍一眼。

  萍傻愣愣地戳在那儿,不知所措。

  待评梅醒来的时候,已经掌灯了。

  她看看自己,是躺在骑河楼邵乃贤家菊姐的床上,菊姐正坐在她身边看着她,她便一下伏在菊姐的手上。想哭,能哭,该哭,但是评梅没有哭。她已经暗自发誓,除了小鹿,她不再在众人面前哭!她要留着眼泪,都流到君宇的坟头。

  她抬起头,勉强朝大家一笑,说道:

  “我只是微醉而已,不要紧的。真对不起,又惊动大家了。”

  看到评梅醒来,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乐了。

  小鹿,邵乃贤,萍,芗蘅,琼淑,韵,都在。另外,兰辛,以及医生,也来了,满满地站了一地。

  原来,评梅晕厥以后,小鹿他们不愿把评梅送到西城石头胡同13号林家大院,怕给林砺儒家添麻烦,便雇了车,一直把她送到邵乃贤这里。同时,又给兰辛打了电话。

  当时,菊姐给评梅打来水,让她梳洗了一下,大家又聊了一会儿,便都散了。

  评梅要走,邵乃贤、兰辛他们不让,硬是把她留下来过夜,让菊姐陪着她。邵乃贤也把兰辛留下来,俩人到另一个房间去。

  那天,他们和评梅谈得很晚。开导她,帮助她,鼓励她。劝她不要总是陷在忏悔的深渊,应当寻求真实的生命,做一个真正的战士:走高君宇的路,做高君宇末完成的事业,才是对君宇最好的纪念!他生前是这样希望你的,他死后你能这样做,他的灵魂才会得到安息!

  从那以后,兰辛他们又多次找她,谆谆善诱地启迪她。从此,评梅虽然照样每个礼拜天都要到陶然亭畔哭君宇,然而她已经从深沉痛苦的悲哀中,获得了冷静,清醒;获得了对自己的新认识,对人生意义的新认识,开始自觉地追求真实的生命!

  评梅这样想着,不觉已经来到了石驸马大街,来到了女师大的校门口。

  当评梅走进女师大,转过石屏的时候,她被一副惨不忍睹的景象所惊呆了!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评梅站在女师大的大门里,惊骇得迈不动步!

  她看到柳荫甬道,已是花折树倒,破砖乱瓦,满地堆放着石灰沙土。往昔如诗如画的美景,荡然无存。美丽的母校,仿佛是一个被糟踏过的少女,秀发散乱,裙钗撕破,一身污秽,满脸的血和泪,倒在地上发出惨痛的呻吟。

  母校被践踏得这般惨不忍睹,评梅看了,真想痛哭一场。

  过去,这里。柳丝拂拂,绿荫蔽蔽,花团锦簇,香气阵阵,少女们的裙带钗影,姑娘们的琅琅笑声,这绿翠花香,少女倩影,点缀着女高师,显得生机盎然。情趣优雅,美不胜收。

  过去,这里,有多少政治雄辩家,——如李大钊,陈独秀;有多少文豪学者,——如鲁迅,许寿裳。他们,曾经从这条甬道走过,到大礼堂的讲台上,议论人生,指点江山,谈笑风生,淋漓慷慨。

  评梅在这里学习生活四年。这是她一生中最难忘最无忧无虑的黄金时代。当她和数百个女同学,坐在那里,听着台上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宏论,给了她多少心灵的启迪,使她获得了多少人生的哲理呀!

  评梅穿过甬道,走进会客室。

  会客室门窗歪斜,玻璃破碎,桌椅倒置,报纸满地,到处是劫后的狼藉景象。在这间会客室里。评梅曾经多少次与吴天放、高君宇会面。现在。人去屋空,只剩下残梦秋痕,一片怅惘。

  评梅正站在会客室门里发呆。身后有人喊了声“梅姐”。她扭头一看,是琼淑。琼淑面容憔悴,神情凄楚。

  “琼妹!”呼梅说。

  她刚要上去握琼淑的手,琼淑突然抱住她,抽油嗒嗒地哭起来。评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2

  “怎么啦?琼妹!”她急切地问。

  “女师大遭劫!”琼淑哭着说,“女师大遭劫了!”

  “怎么回事?”

  “芗蘅,韵,她们都在,走,进去说。”

  评梅问她小鹿的情况,原来小鹿的父亲已经死了,她在云南料理后事,得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评悔跟着琼淑进了后堂,远远看见一片红楼。过去,那里是女生们的宿舍。时时传出浅吟低唱,琅琅书声;有如淡雅的闺房,雪帐低垂,窗帷半启,脂粉幽香.里面藏着朵朵初开的花,一个个娇艳艳,煞是可爱。

  现在院里冷寂沉静,四处堆放些女学生们的箱笼被褥,衣服鞋袜,书报信件,大似扫地出门的模样儿。

  评梅侧目她望,突然发现前面的游廊,和排排的葡萄架。一幕过去叫人怀恋,如今又令人茫然怅惘的景象,蓦地闪现在她的脑际。

  那是三年前,1992年春,高君宇去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革命团体代表大会。结束以后,他从欧洲归国返回北京,初次来女高师看她,就是在那游廊旁边的葡萄架下。

  那时,评梅正处在和吴天放的热恋之中,少女的心,仿佛是披洒朝露的一朵盛开的花,美好,艳丽;仿佛是碧茵草地上的一只小白兔,欢快,活泼。忧虑和挫折,与她无缘。对于她,生活充满幸福,人生带着微笑。

  那时,她和高君宇已经断断续续地通了两年多的信,可君宇从不曾找过她,从不曾主动来看看她。从来没有!评梅觉得他是个怪人!现在,到底来了!

  不就是在那葡萄架下吗?芳草萋萋,春花正含娇弄媚。评梅一身浅蓝色旗袍,丰满窈窕的身姿,那么飘逸,那么秀美,显出多少诱人的风韵情怀,多少动人魂魄的魅力啊!

  留校任教的二十六岁北大毕业生,穿了一身乳白色的西装,打着红色领结。那双不太大的眼睛,显出明亮的光彩;那张平平淡淡的脸,透着憨厚,持重。

  高君宇那天谈了许多海外见闻,——什么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列宁,还有什么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巴黎的夜晚,柏林的风情,海上的风险等等,等等。不足二十岁的少女,闻所未闻,听来觉得新鲜,觉得好玩!

  可谁能料到,三年后,是她,把他送到京城南郊陶然亭畔的荒郊野冢之中。

  啊,天哪!当她永远失去他的时候,她才知道,她失去的,是她人生道路上最最宝贵的东西:她失去的,是永远也追不回来了呀!……

  琼淑走着走着,感觉身后没有了响动,停住脚回头一看:评梅站在葡萄架旁木然呆立,神情发愣。

  “怎么啦,梅姐?”琼淑问,“干吗站在那儿发呆呀?”

  评梅苦笑一下,没有说什么,跟着琼淑到了寝室。

  屋里只有韵在。琼淑又把芗蘅找来了。工夫不大,刘和珍也来了。

  评梅说,刘和珍显鼻子显眼儿瘦了,憔悴了,劝她要多伊重身体。

  几个女同学称赞刘和珍,是和杨荫榆①斗争的猛士,是这次女师大学潮的健将,女师大的学生领袖。

  

  ①杨荫榆,江苏无锡人,曾留学日本、美国。回国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1925年女师大学潮时被北洋军阀政府免职,后去苏州创办女子中学,自任校长。1938年日军攻陷苏州,杨不与日寇合作,留居家中,不再任职。是年冬天,被日本侵略者枪杀在苏州吴门桥岸边。

  评梅听了很高兴,对刘和珍很是敬慕,她紧紧地握着和珍的手。

  刘和珍只是面带微笑,态度温和。

  评梅暗自诧异,不畏权势所屈,敢于奋起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总该是桀骜锋利,鹰扬虎视。然而眼前的刘和珍,却是神情柔和温顺,面带善意微笑。

  几个女孩儿,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向评梅讲述女师大风潮的经过,和遭劫的原委。——

  去年秋,女师大校长许寿裳,不是辞职了嘛!后来继任的,是刚刚留洋回来的杨荫榆。这位新任校长可好,她不但禁止学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而且,就连欢迎孙中山、孙中山逝世公祭,送葬,她都明令禁止学生参加。

  于是,刘和珍领导学生自治会,带领全校同学,反对杨荫榆当校长,上书段棋瑞执政府教育部,要求撤换她。教育部却以“整顿学风”为名,反倒支持杨荫榆,杨荫榆便有侍无恐,气焰更加猖撅!

  5月7日,在校内国耻纪念会上,学生自治会主席,咱们的刘和珍君,带头把杨荫榆逐下了讲台。

  杨荫榆恼羞成怒,5月9日,竟然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①她们六名学生的学生自治会职务。鲁迅先生很气愤,当时起草了一个宣言:《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揭露杨萌榆如何迫害青年,迫害优秀学生:在他的带动下,有钱玄同②、沈尹默③、周作人④等七位先牛在“宣言”上签了名。

  

  ①许广平(1898—1968)广东番禹人。笔名景宋。鲁迅夫人。1923年考入北京女高师国文系,1926年毕业。1927年lO月与鲁迅生活在一起。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欣慰的纪念》等。

  ②钱玄同(1887—1939)江苏湖州(今吴兴)人,字中季,号德潜。早年留学日本。1907年加入同盟会。著名学者、教授。著有《宁国文字概论》等。

  ③沈尹默(1883—i971)浙江吴兴人。字中。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平大学校长。建国后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书法论丛》等。

  ④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后改名遐寿,字启明,号知堂,笔名岂明。早年留学日本。北大教授。抗战爆发后任北大文学院院长、伪华北教育总署督办。建国后从事翻译工作。著有《中国新文字的源流》等,译有《伊索寓言》等。

  其余那些先生呢?唉!有不少人后来跟着杨荫榆跑到了太平湖饭店!评梅,你说可恶不可恶?算什么为人师表呀!

  鲁迅先生对我们说:杨荫榆他们在太平湖饭店请客吃饭,拉拢一拨流氓坏蛋,是专门策划迫害学生的!

  果然,7月底。学生当中开始风传:“大观园快抄家了!”

  我们当时也不知道这是指的什么。因为谁也想不到:杨荫榆会那么心狠手辣!

  8月1号,下大雨。早晨七点,学生们刚刚起床,杨荫榆带领丘八、女流氓、打手,总在一百多人以上,像一群疯狗恶狼扑进了女师大。一些人张贴布告。一些人对我们连打带骂,把我们都从寝室里赶出来,东西也都给扔出去!门,给封了!然后,又把我们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