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作者:柯兴 >

第68部分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作者:柯兴-第68部分

小说: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作者:柯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放后,我也曾与一些同志和青年一代几度到陶然亭,

  凭吊高、石合葬的碑墓,我向同行的人们讲述了高、石

  的爱情和革命事迹。由于对高、石俩人的仰慕和同情,

  缅怀之思,至今犹存。虽我们两对四人,其中已有三

  人长逝了,作为幸存者的我,有机会能为石评梅作品

  集题写书名,深感欣幸,故不计字迹拙劣,乐于题写。

            一九八二年七月下旬于北京

  1984年4月2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在接见电视片《高君宇》摄制组编导人员,谈到党在山西的历史应从高君宇写起时,他说,——

    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躯和,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太原的共产党共(社)青团是在

  他的联系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

  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山西平定县为石评梅筹建纪念馆,1984年12月1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同志题词,——

    高君宇同志,名尚德,山西静乐人。一九一六年

  入北京大学与余为同窗好友。“五四”时期,余等数人

  被推为北大学生会代表,殴击曹章陆,火烧赵家楼,我

  们均当其冲。尚德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

  一九二二年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革命青年会议,

  多所建白。尚德同志在莫斯科曾与列宁会晤,为中国

  与列宁会晤最早的人之一。返国后反击军阀帝国主义

  之志愈坚,提倡社会主义愈烈,为军阀所嫉愈甚。一

  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北上,尚德同志代表党参加欢迎。

  因辛劳过渡而咯血,后又狞发急性盲肠炎,不幸竞于

  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逝世,年仅三十岁。石评梅同志,

  名汝壁,山西平定人,一九二三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

  范体育系,后任师大附中体育及国文教员。评梅与君

  宇为一对革命情侣,在君宇同志的帮助下,她日益努

  力从事新文学创作,成绩斐然。君宇同志突然病逝,她

  悲痛过甚,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也因脑膜炎殁于

  北京,时年二十有七。君宇评梅同志,同葬于北京陶

  然亭畔。兹值石评梅同志纪念馆建馆之际,谨志两同

  志事绩如上,并赋诔词以为纪念。词曰:

        革命情侣 生死相从

        堪称英烈 世所尊崇

           许德珩敬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高石之墓又在陶然亭之畔、西湖之滨、中央岛西北山麓的丛林之中进行了修建,举行了安灵仪式。一九八四年底全部竣工。凝聚着深沉高尚爱情的“高石之墓”,又重新屹立在陶然亭湖畔。

  “高石之墓”,记载着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与痛苦,和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艰难历程;记载着一个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高石之墓”在陶然亭湖畔,将永远放射着纯洁爱情的美丽光芒,千古不灭!

         1985年3月9日至1985年6月12日草于京郊复兴庄

         1991手5月21日至1991年6月6日再版修订于京都梅园书斋

         19995年8月23日至1995年9月3日二版修订于京都梅园书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