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 >

第107部分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第107部分

小说: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你没有拿;那粮食又明明就在这里;叫我可怎么说?我看还是'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粮食先背回去;以后慢慢再说;千万别伤了和气。……〃

    〃老好;你又来这一套了。〃大妈指着他说;〃叫你放屁都不会放个响的!〃

    〃叫你这一说;偷东西就白偷了。〃李能也指着他说;〃像这样办社还能办下去吗?〃

    王老好两颊上的肌肉哆嗦着;显出十分为难的神气。他把两只手一摊:〃看;看;你们又把我夹在中间了。总是两个磨扇夹一块肉;这个日子可叫我怎么过呀!〃说着;不管人们拦阻;硬是从人群甩逃出去了。

    由于大妈的坚决请求;几天后;区里下来一个干部。这个人外号叫'醉死狗〃。因为他专爱住在地主、富农和李能那样干部的家里;有好吃好喝的来招待他。有一次;他在一个地主家里吃得醺醺大醉;一出门就吐了一大滩。两只狗抢着去吃;一只一只都醉倒了。所以得了这个名儿。这次到来;李能和他是老酒友;早就亲亲热热地迎到家里;喝了半夜;第二天上午就开始了所谓调查。下午就把大妈找去;酒气扑人地说:

    〃杨大妈!你是咱们区的一个老模范了;怎么做出这种事呀!咱们共产党员;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承认错误。那粮食明明在你家里;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你怎么反咬一口说是陷害呢?你办社积极;这是附近都知道的;可是千万不能带着私心干革命呵!你还是好好检查一下;在全体社员面前做个检讨;我可以说服大家从宽处理……〃

    〃满口胡说!〃大妈把手一摆;〃你说的这个不算了!〃

    她扭头就走;回到家里时浑身发烧;大伯摸了摸她的额头;烫得就像火炭儿一般。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火力猛烈〃倾情制作
更多精彩e书尽在霓裳小轩:emgog






 






 

  




 
第二十五章  城市
 
 
    邓军的妻子贺华;这时随部队的留守处;住在北京西南郊的长辛店镇。邓军知道杨雪的牺牲会使大妈万分难过;就给妻子来信;叫她把大妈接到城里小住;好散散心;度过那些难握的口子。为此她专门到凤凰堡来接大妈。谁知大妈一心牵挂着村里的斗争;并没有到城里来的意思。经过小契、老秀、金丝、来凤等一伙人的一再劝说和督促;才勉勉强强到长辛店来了。

    大妈是第一次来大城市。实在说;她坐火车也是初次。过去;她随游击队行动;也到过铁路附近;但只听见过火车的隆隆声;却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的怪物。1944年;她到山里参加英模会;曾经越过铁道。那天深夜;敌人的一辆铁甲车阻住去路;是部队掩护着硬从敌人的子弹下冲过去的。那时候;提起火车;简直像凶神恶煞一样;充满恐怖和神秘之感。今天;当她坐上人民的火车;觉着又新鲜又美气;就像刮风似地;一展眼就是几十里路;心里着实高兴。到了北京;贺华首先领着她游览了天安门和故宫。她看到那雄伟的城楼;巍峨的宫殿;金瓦红墙;垂杨绿水;一处处都使她不绝地赞叹。出了故宫;她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上坐了很久。她深情地望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望着毛主席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不禁流下了热泪。她抚摩着汉白玉栏杆;在心里喃喃自语地说:〃毛主席呵毛主席!您老人家辛苦了。多亏您的好领导;我们才有了今天!同志们的血没有白流;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些统统都是我们的了!我们决不能叫敌人再夺过去;哪怕再流这么多的鲜血!……〃

    大妈究竟心中有事;只游览了两天;就推说累了;要回到风凰堡去。贺华死乞白赖地劝她再游游颐和园;大妈才勉强答应。

    这天早晨;贺华领着大妈;向公共汽车站走去。长辛店大街;平日并不热闹。这座曾经震动过全中国的古镇;除了铁路工厂那个年代久远的老烟囱之外;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古老的风貌。街上青石铺地;两旁是小饭铺和骡马大店;平日还有骆驼队缓缓走过。可是今天却显得热闹非凡。大妈她们刚走出胡同口;街道两边已经挤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穿着蓝制服戴着大盖帽的铁路工厂的职工;还有他们的家属、市民和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他们手里有的拿着红红绿绿的三角小旗;有的拿着鲜艳的花束。商店门日还拥挤着青少年组成的腰鼓队、秧歌队和别的文艺宣传队。他们的脸上都涂着油彩;男孩子头上包着羊肚手巾;女孩子腰里系着红绿彩绸;细长的红色的腰鼓;在早晨的阳光里红得耀眼。他们人人脸上都带着欢笑地期待着;不断地踮起脚向北张望。

    大妈问一个女孩子:

    〃今天这是欢迎谁呀!〃

    〃你还不知道哇?〃女孩子笑着说;〃最可爱的人就要来了!〃

    〃来三个志愿军!〃一个男孩子插嘴说;〃里头还有一个英雄哩;一个人就活捉了50多个美国鬼子!〃

    大妈一听志愿军归国代表要到;就对贺华说:

    〃你看挤也挤不过去;要不今天就别去颐和园了。〃

    话音未落;街北头第一道彩门处;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人们一片声嚷:〃来啦!来啦!〃接着锣鼓和腰鼓敲了起来。乐队奏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人们举起红绿小旗和鲜花高呼着:

    〃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

    〃欢迎最可爱的人!〃

    〃坚决支援志愿军!〃

    大妈在人丛里拥挤着;看到的只是鲜花、红旗和挥动的膀臂。她和贺华做了几次重大努力;才挤到前面。往北一看;三辆小吉普车已经缓缓驶过第一道彩门;被一支男女少年组成的腰鼓队拦阻住了。鼓声咚咚;红绸飘飘;腰鼓队就在当街人们围成的大圆圈里表演起来。戴着高顶礼帽的〃杜鲁门〃和打着八卦旗的〃李承晚〃;装作抱头鼠窜的样子在前面跑;扮成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孩子;端着步枪在后面追。〃杜鲁门〃和〃李承晚〃不时地被绊倒在地上;大呼救命;引得大家一阵阵哄笑。腰鼓队一面龙腾虎跃地击着腰鼓;一面用鼓棰指着他们;高声唱道:

    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败了美国兵呀;全世界人民开口笑;帝国主义害了怕呀!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

    ……

    这歌子人人会唱;人人爱唱。孩子们一唱;全场都跟着唱起来;并且击掌打着节拍。加上场上的〃杜鲁门〃和〃李承晚〃不时地现出丑态;更使人精神百倍;愈唱情绪愈高。小吉普车上的几个志愿军战士;满脸是笑;也不自禁地击掌应和着。整个的长辛店镇就像沸腾了一般。

    街中心有一个身躯高大的中年人;他穿着褪了色的灰布工人装;手里拿着一面小红旗;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子;跑前跑后地忙碌着。他是二七铁路工厂的工会主席;是今天活动的组织者。人们不断地招呼他:〃大老郝!他们占的时间太长了;还有我们哪!〃

    〃知道;知道。〃大老郝笑笑说;〃我掌握着哪!〃

    大老郝跑过去;向小学老师指指手表;咕哝了好一会儿;腰鼓队才停下来。可是小吉普还未开动;腰鼓队的少年们就拥到车前;争着跟志愿军代表握手。有的还爬到车上去。大老郝急得满头是汗;连劝说带扒拉;好容易把人支使开;一个年轻妇女举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挤到车边说:〃同志!同志!跟我们的孩子握握手吧!〃小孩子也举着两只小手往车上扑。为首的志愿军嘻嘻笑着;就把他接过来抱在怀里。〃志愿军叔叔!志愿军叔叔!〃小孩儿一边叫;一边用小手摸志愿军的脸;抠志愿军的奖章。志愿军代表亲了亲他;刚要送还给他的母亲;没想到孩子张开小嘴哇地一声哭了。一边哭一边还说:〃我要志愿军叔叔!我要志愿军叔叔!〃大老郝埋怨那个妇女说:〃唉;你怎么把他弄到车上去啦?今天的节目还多着哪!〃那个年轻妇女红着脸说:〃是他要去嘛!〃大老郝没法儿;满口袋乱摸;还问旁人:〃你们谁装的有糖?〃小孩把小嘴一噘说:〃我不吃糖!我要到朝鲜去!〃这时大老郝幸亏一低头;看见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哨子;就摘下来;嘟嘟一吹;对孩子说:〃你要这个不要?你拿着它;咱俩一块到朝鲜打鬼子去!〃小孩儿一接;大老郝乘势把他抱过来;交给他的母亲。小吉普车才缓缓地开动。口号声又震天动地地喊起来:

    〃坚决支援朝鲜人民!〃

    〃打倒美帝国主义!〃

    〃抗美援朝胜利万岁!〃

    小吉普车缓缓地开进了第二座彩门。其实也不过走了十多丈远;又被一个新的节目拦截住了。

    这个节目离大妈不算远;看得更清楚了。只见一阵锣鼓过后;从人丛里出来一只花丽的旱船。彩色的船篷下;坐着一个年轻姑娘;红色的船舷垂着绿绸。扶着船头的老艄公白发苍苍;垂着一尺多长的白胡子;穿着青衣;扎着黄色丝绦;就像旧戏《打渔杀家》中的肖恩一样。当他把船引进场内;喊了一声:〃开船哪!〃接着拉开架势;挥动木桨;那船就轻快地跑动起来。

    绿绸飘呀飘的;就像真的在水波上行驶似的。这场舞蹈没有对话;整场都是由轻快的管弦乐伴奏着。演唱的曲调是《妇女自由歌》。随着曲调的情感;船只时快时慢。最后叙述到解放一段时;船只就像要在平地飞翔起来。人群中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

    大老郝看看表;好几次向老艄公和年轻的姑娘使眼色;似他们仍然忘情地划着;愈划愈快。大老郝无奈;只得把小红旗一摆;他们才停下了。年轻的姑娘从船里钻出来;老艄公也把木桨一丢;摘下假发和白胡子。这时候;大家才看出;原来扮演者是两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们一面笑着;一面跑上去同车上的志愿军握手。人们欢声雷动;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大老郝也赶上去笑着介绍:〃这两位都是我们厂的家属。这位姑娘;不多不少;今年整整50;老艄公眼看快60了!〃

    三个志愿军异常感动;紧紧拉着老太太的手说:

    〃老大娘!刚才把你们累坏了吧?〃

    〃不累!不累!〃扮演年轻姑娘的老太太一面擦汗;一面笑着说。

    〃我给同志们实说吧;〃扮演老艄公的老太太说;〃一解放;我就像年轻了十多岁似的;听说同志们在前方打胜仗;我这心劲儿就跟二十几岁的姑娘们也差不多!〃

    人群里有一个年轻姑娘;又使眼色;又打手势;嘟哝着说:〃妈!你就别说了〃

    人们都哄笑起来。大妈也笑了。

    小吉普车又缓缓地行进;渐渐驶近了大妈身边。她睁大眼睛望着那几个代表:第一辆车上坐着的那位;约有20多岁;像个年轻干部;第二辆车上的那位则简直是一个孩子;脸上还长着嫩嫩的茸毛;第三个面孔黧黑;身体粗壮;看去有30来岁;他时时流露出一种羞怯的神情。这第三位正是郭祥连队的刘大顺;不过大妈不认识罢了。大妈望着他们;想着他们在朝鲜的艰苦斗争;不由一阵激动;眼睛立刻被泪水模糊住了。如果不是初次到大城市的那种拘谨;她真要冲上去拉住他们;抱住他们。等到她用袖子擦干泪水;想再仔细看看他们的时候;车子已经驶过去了。

    在第三座彩门前;车子停住。三位志愿军代表和陪同人员都下了车。刚走出几步;人丛中不知谁喊了一声;一伙年轻工人一拥而上;把三个代表都抬了起来。长辛店的妇女代表尖声喊着:〃不行;不行;还有我们哪!〃硬从工人手里夺走了一个抬着。这几个志愿军代表;大约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局促不安地喊着:〃不行!不行!不能这样!不能这样!〃尤其第三个代表;脸色涨得像红布一般;连声哀求道:〃同志!同志!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