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 >

第32部分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第32部分

小说: [茅盾文学奖]第1届-魏巍: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参谋长名叫夏文;是从兵团副司令中选调来的。他担任过团、师、军以至兵团的各级参谋长;富有参谋工作经验;知识面也颇为广博。他身量不高;面孔白哲;温文尔雅;颇有一点文人风度。彭总过去并不认识他;但在这次组织部队渡江工作中;见他思想很有条理;办事精细;已经留下了良好印象。夏文由于电台掉队;心中甚为不安;平时听说彭总非常严厉;更增加了几分胆怯。所以一见彭总;首先把遭到空袭汽车被打坏的情况详细作了报告;彭总只看了他两眼;并没有再说什么。他那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接着他把路上收到的电报交给彭总;把当前的敌情和各路大军渡江后到达的位置;也作了详细汇报;彭总的脸色渐渐明朗起来;那威严的下垂的嘴角才开始有了松动。

    〃我们的行动;敌人到底发觉了没有?〃他抬起脸;异常关切地问。

    〃没有。〃夏文的语气十分肯定。

    〃那些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你全看了?〃

    〃全看了。美国人不单没有讲到我们出兵;而且多次讲到我们不会出兵。〃

    彭总的脸色越发明亮起来;全神贯注地望着夏文。夏文兴致勃勃地讲道:

    〃有一则美联社的电讯很有意思。它说;在汉城被占之前;对我们是否出兵;确实有过一些揣测;但是;现在倒认为不可能了……〃

    〃为什么?〃

    〃他们说:如果中共打算干涉朝战的话;就会在汉城在共产党手中的时候或者至少平壤在他们手中的时候参加。在两个京城都被攻占之后;大家就断定中国无意干涉了。……〃

    〃蠢家伙!我们不是公开告诉他们;不能置之不理吗?〃

    〃是的;是的;〃夏文连声说;〃可是他们有他们的逻辑。那则电讯还说:中国官员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虽然作过一些刀剑铮铮的声明;从字义上毫无疑问地意味着;他们决不容许共产党朝鲜从地图上消失;可是许多有经验的观察家认为;有两个理由不能把这些声明照字面的意义接受。第一;因为正式出兵干涉;就会使共产党人在联合国取得一个席位的一切希望归于消失;第二;因为毛泽东被认为非常狡黠;决不至于伸手到朝鲜的烈火中取出俄国的热栗子。……〃

    夏文说着;从电报堆里取出那则电讯递给彭总;彭总看着看着;不自觉地微笑起来;说道:

    〃这些资产阶级!连他们的细胞也是利己主义。〃

    夏文也笑起来;继续说:

    〃从军事上;他们也不相信我们出兵。美国第十兵团的发言人说;'要不首先把我们的空军遮住;中国就不会派大规模的陆上部队。'我们的20多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过了江;直到今天敌人一点也没有发觉;这在军事上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彭总见他颇有得意之色;瞅了他一眼;严肃地说:

    〃这个大意不得!最好到大规模打响之前;一直不要被敌人发觉。〃

    夏文汇报完了;彭总来回踱着步子。他沉思了好大一阵;才停住脚步缓缓地说:

    〃现在的敌情还很严重;主要是各路敌人差不多都越过了我们预定的防线;我们的部队除龟城以外;恐怕都赶不到了。毛主席原来让我们构成一道防线;守一个时期;准备明年春天反攻;现在看;这个计划恐怕要改变了。〃

    〃计划要改变?〃夏文惊讶地望着彭总。

    〃是的;要改变。〃彭总点点头说;〃因为情况变了。这几天我已经再三地考虑到这个问题;现在敌人对我估计不足;正在分兵冒进;正是我们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我看还是用我们的拿手好戏——打运动战;打歼灭战;选择敌人薄弱的一路;予以歼灭。〃他说着;右手握拳向左掌心里狠狠一击;说得十分斩钉截铁;显然他的想法已经成熟。

    〃要拟定新的作战计划吗?〃

    〃不;不忙。〃彭总坐下来说;〃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各位副司令员和副政委也许明天就会到吧;等他们来到;我们共同研究决定;然后再上报主席和军委批准。〃

    〃好;好;〃夏文说;〃他们正随第三军行动;大约明天就可以来到。〃

    在夏文临离开这座木屋时;不自禁地以崇敬的目光;望了望这个身经数百战的人物;这个将要同他一同度过惊涛骇浪的人。心里悄悄地说:〃他;确是实战经验丰富;善于临机应变;头脑机敏果断;确实名不虚传。〃

    几位副司令员和一位副政委;果于次日随同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人员一起来到。他们就住在山坡下的那些农舍里。这个指挥机关是以一个兵团部为基础编成的;几个领导干部是从各个兵团选调的。第一副司令员秦鹏;十年内战时期就已崭露头角;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逐鹿中原、纵横大西南的名将了。他生得体魄魁伟;一副络腮胡子;颇有风采。特别是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趣事轶闻之多;儿乎风传全军。第二副司令员滕云汉;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立下不少战功。他是南方人的那种矮个子;但看去极为精干;军事上足智多谋;很有心计。文化程度虽不太高;但战斗经验极为丰富;他从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一直当到了兵团副司令;作战勇敢;指挥沉着果断;把他放到一条战线上;那条战线立刻就稳定了。第三副司令员冯慧;军事、政治、后勤工作全干过;尤其擅长后勤工作。他高高的个子;脸上还有几颗麻子;性格特别温和;很能与人相处;别人开多大玩笑;他也从不气恼。此外;就是那位副政委齐至真了。这个人坦率乐观;隔几间屋子就能听见他那响亮的笑声。他上过大学;留过洋;做了几十年的政治工作;还出过两本小册子;在政治工作上自然是一个专家了。在干部使用上;彭总一向主张五湖四海;不抱门户之见。他看到;从各个野战军选来了这么多优秀的干部;心里非常高兴。在第一次见面会上;他曾说;〃敌人自称是'联合国军';其实;我们也是一个联合国哟!〃而调来的这些干部;由于彭总在全军的崇高威望;从内心有一种崇敬之情。所以很自然地就形成了领导核心。在各位领导干部来了之后;当天就开了作战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一致通过了彭总的意见:准备利用敌人分兵冒进之机;机动歼敌。

    会后;彭总就回到他的那个木屋中去了;其他人也都回到山下的农舍里。夏文还没有坐定;就听见远处有沉重的隆隆声;接着山头上又响起了尖厉的防空号音。他走到院中一看;一群一群的敌机正凌空而过;总有好几十架;气氛很不寻常。为了怕发生意外;他立即让参谋通知全直属队注意防空;还特意通知了各位首长。当他来到山坡下的防空洞时;看见各位首长都来了;惟独不见彭总。大家也正在心神不安地议论这事。有的说:〃彭老总在国内打仗就不注意防空;现在这么多飞机;再不注意怎么行呵!〃有的说:〃仗还没有打起来;如果统帅部先出了事;那问题可就大了。〃大家议论纷纷;一致要参谋长亲自去把彭总拉来。夏文听大家讲得有理;就急火火地走出洞口。

    他上了山坡;走到木屋跟前;看见警卫员小张正站在那几棵松树下警惕地望着天空。夏文急冲冲地问:

    〃小张;你怎么不叫首长去防空呵?〃

    〃你去叫吧!〃小张哭丧着脸说。

    〃林秘书呢?他怎么不去叫?〃

    〃哼;谁也不行。〃

    夏文踏进木屋;看见彭总端端地坐在案前;面前摆着一个半旧的四四方方的大铜墨盒;正手执毛笔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林青无可奈何地坐在一边。尽管外面飞机的隆隆声震得窗纸索索颤抖;但对于这个光着头鬓角露出白发的老军人;却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

    〃彭总……〃夏文低声试探地叫。

    〃你有事吗?〃彭总探摆头示意让他坐下。

    〃没有事。……今天的飞机特别多……〃

    〃唔;很可能敌人的攻势要开始了。〃

    他说着;头也不抬;把笔伸进墨盒蘸得饱饱的;又继续写下去。

    夏文不忍打断他的思路;等他把几句写完;才又慢吞吞地说:

    〃我看飞机太多;今天得注意了……〃

    〃是的!决不要大意。〃彭总边写边说;〃要告诉大家注意防空!〃

    〃老总;我说的是您呀!〃

    〃我?〃彭总偏过头笑笑;〃你们先去。你知道;我正给毛主席写那封电报。〃说过;又写下去。

    夏文一时语塞。这时;一架敌机声音很大;仿佛已经飞到头顶。远处还响起了沉重的炸弹声。夏文灵机一动;一面上前去盖墨盒;一面乘势说:

    〃还是到防空洞写吧;你瞧要下蛋了。〃

    彭总这才离开座位;推开门;仰起脸向上一望;只见一架敌机哇地一声掠了过去。他翻翻眼骂道:

    〃好个狗娘养的;看你能把老子吃了!〃

    他手里仍旧拿着那管戴月轩精制的七紫三羊毫的毛笔;站在那里观望了一会;用笔指了指山那边盘旋的敌机;笑着对夏文说:

    〃我的参谋长!你瞧;目标根本不在这里嘛!〃说过;又从容地回到座位;伏在桌案上。

    敌机在山那边狂轰滥炸了一顿;纷纷离去。彭总的电报已经写就。这已经是他多年的习惯;凡重要的电报都是亲自动手。写完他又细细地看了一遍;改了几个字;才交给夏文说:

    〃这是第一次战役的设想。请几位副司令和副政委都看一下;一个也不要漏掉。大家没有意见;再发出去。〃

    夏文拿着电报;走出了木屋。冷风一吹;他才发觉自已额头上都是汗水。他掏出手帕擦了擦;觉得背上也凉浸浸的;原来衬衣也早让汗水湿透了。当他走下山坡的时候;回过头望了望那座风雨剥蚀的木屋;觉得它更像是一只在惊涛骇浪中的船只了。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火力猛烈〃倾情制作
更多精彩e书尽在霓裳小轩:emgog






 






 

  




 
第三章  侦察
 
 
    邓军的团部设在山坡上的一片松林里。枯黄的陈年的松针积了很厚一层;踏上去软绵绵的。警卫员们就在这里铺上了两张淡绿色的雨布;作为他们团长和政委休息的地方。

    经过一夜急行军;警卫员们靠着树干很快就睡熟了。尤其小迷糊;头枕着背包不住地打呼噜。邓军和周仆却静静地坐在雨布上;毫无睡意。和师部的电话线已经架通;师长在电话上两次催问敌人的情况。可是派出的侦察员还没有回来。

    两个人望望山下;在灰尘飞扬的黄土公路上;向北撤退的人流;仍然三五成群络绎不断。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疲惫;行动是那样迟缓;就仿佛凝滞在那黄土路上似的。看到这种情景;邓军和周仆真恨不得立刻赶上前去顶住敌人;扭住敌人;可是现在敌人到底在什么地方还不知道;这是多么叫人凄楚难捱!

    将近中午;最先派出的几个侦察员回来了。他们一致报告说:敌人已经到了龟城;炮火已经打到了龟城以北。

    邓军立刻抓起耳机向师长报告。师长听完报告;像是沉吟片刻;然后问道:

    〃他们是亲眼看到的吗?〃

    邓军转过脸;对着几个侦察员严肃地问:

    〃你们究竟是不是亲眼看到的?〃

    〃我们确实到了龟城附近。〃一个侦察员解释说;〃一路上逃难的老百姓都说敌人到了龟城。我们亲眼看到;敌人火炮的弹着点;落到龟城以北不远的地方。〃

    邓军把侦察员的话;如实做了说明。只听师长在电话里带着责备的意味说:

    〃这就不对!敌人的炮打到龟城附近;正好说明敌人并没有进占龟城。你听听炮声;这是远射程炮的声音!很可能这是敌人用远程炮火对人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