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67部分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67部分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遂将他带到一个雪山上找了很多草药,并将每种草药的来源、功效、药性、治病方法讲得清清楚楚,而耆婆医师对这些草药,有些根本不认识,有些只知其名称而不知作用……经过这件事情后,他完全消除了傲慢,心悦诚服地认为佛陀不仅是烦恼病的医王,在治疗身体疾病方面,自己也是望尘莫及。
    不管是在佛陀时代,还是其他时候,相续中有了傲慢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有了傲慢,根本不可能生起真正的道智。《现观庄严论》中说:由于傲慢的缘故,菩萨的道智在天人相续中无法生起,于是佛陀身体发光,令天人因福报而现前的身光隐没、黯淡,以此来消除他们的傲慢,然后才为其宣讲般若法门。现在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始终都有一种傲慢心,他们认为自己有点文凭,就如何如何的了不起。从世间来说,这些文凭可能算是傲慢的资本(但现在也有许多假文凭,通过花钱或关系就可以买到),说明你在世间方面有一些长处,但就学佛而言,也许你还没有达到中学水平,对最基本的因果正见、轮回的道理还是怀疑重重,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相续离佛法非常遥远!
    总而言之,佛陀传下来的教言能治愈我们相续中的所有疾病,若想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除了佛陀的教言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现在世间上有许多遣除痛苦的方便,但这只能让你暂时快乐,解决一两天的问题而已,生生世世的生老死病,唯有佛陀的教言才能治疗。所以,我们应该深深认识到自己是个病人,世间上的任何学问都不能治愈,唯有佛陀的甘露妙药才有办法。今生值遇了这样的医王,我们是非常有福报的,虽然无始以来被贪嗔痴的重病所缠,苦不堪言,但现在遇到了这么好的上师、这么好的佛教,真是值得高兴!
    假如没有好好修持,成天不务正业,这是相当可惜的,这种人实在太愚痴了。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谁以宝饰之金器,清除肮脏呕吐物,转生为人造罪业,与之相比更愚蠢。”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也说:“不察有益与无益,不求智慧不闻法,唯有寻求充腹者,真实一头无毛猪。”这种人对未来的解脱一点都不关心,对自相续中的痛苦也是毫不在意,如此愚痴至极的人,世间上哪里还有啊?这些不学佛的人,或学一点佛但整天散乱度日的人,高僧大德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呵斥。
    作为一个佛教徒,希望大家还是认认真真地学习佛法。当然,你们为了生活要工作,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中间有亲朋好友,每天要面临很多问题,上班、开家长会、陪客户……这些情况我也能理解。但希望你们尽量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尤其是请客吃饭,来来去去要花很长时间,这是我非常反对的。在学院里面,不管是什么人请客,我都不敢去,一去的话,起码一两个小时就在没有意义当中度过了,特别可惜!
    有些人以前没有学佛时,好像生活没什么目标,把这一生过完了就可以,根本不想死时会怎么样,更不要说考虑来世了,反正在浑浑噩噩中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心态并不是智者的选择。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观察,人到底有没有前世后世,没有的话,一生几十年就这样过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如果确实存在来世,且生生世世的关键就是今世的话,那对这样大的问题不闻不问,成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难道不是很愚痴吗?诸佛菩萨以智慧眼为我们抉择了前后世的存在,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个人,也找不出它不存在的确凿依据,既然如此,我们对死亡、对来世需不需要做一些准备?所以学佛最好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否则难免会被寂天菩萨所呵斥。
    寅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纵然遇到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险处,人们也是为了避免堕落其中而小心翼翼,万分谨慎,那么对堕入极度痛苦、长久不得解脱、深达千由旬的深渊,更需要谨小慎微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平时遇到深坑、悬崖时,都会提醒“小心,别掉下去了”;冬天的路稍微滑一点,也会说“注意啊,慢慢走”;上梯子的时候,不停地嘱咐“一定要当心,要不要我来扶你”,其实就算不注意摔倒了,也许腿断了,也许身体受伤,最多只是死了而已,除此之外,不可能生生世世都感受巨大的痛苦。前段时间开法会时,路比较泥泞,有位道友滑倒了,好几天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但治了两天后,现在基本上全好了,听说他走路挺不错的。对于这些小小的危险,人们都会特别注意防护,那么面临会使自己堕入地狱、长劫感受剧苦的罪业烦恼,为什么不去严加对治呢?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南赡部洲下面二万由旬的地方,是无间地狱的所在;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地狱位于南赡部洲下方三万二千由旬处。虽然这些说法不同,但这是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而宣说的,实际上地狱也不一定非要在下面二万由旬处,这不过是某些众生的业力显现而已,对另一部分众生而言,地狱也有可能是更深的深渊。
    如果我们即生一直在造恶业,比如杀人、偷盗、邪淫,触犯各种各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来世会不会堕入非常可怕的地狱呢?肯定会的。堕入地狱与走路时摔倒相比,后者简直微不足道,摔倒后在医院里几天就恢复了,即使是死了,也只是夺去这辈子的生命,但假如造恶业堕到地狱里,时间有多么漫长,痛苦有多么剧烈,大家也非常清楚。以前法王讲《入行论》时说过:“有些人特别害怕从大经堂上面掉下去,我们这个经堂最多只有三层楼,掉下去的话,最多会摔断手脚或死亡,但如果今生没有按照善知识的教言如理如实地修持,来世很有可能堕入无间地狱,那时的痛苦与摔断四肢之苦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大家务必要诚信因果,今生若不行持善法,将来一定会堕入恶趣;如果现在好好地行善断恶,今生就有可能获得成就,即使今生不成就,中阴或来世也不会堕入恶趣而获得解脱。因此,我们虽然无法预知未来,但应该对佛陀的这些教言有信心,就像小时候老师让你做一个好学生,将来就可以找份好工作,娶个特别漂亮的老婆,小孩子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但长大以后,才知道老师讲的是对的。如果他没有听老师的话,不愿意好好学习,反而去做一些坏事,这样的话,他的前途会不会像上面讲的那样呢?根本不可能。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些善知识,他们再三地强调要行善断恶,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如果不听从这些教言,仅凭自己的分别念认为“上师可能是为了自己吧”、“应该没事,不会那么严重吧”,进而造作各种恶业,当自己亲身感受这种果报时,就算后悔再大也无济于事了,那时佛陀亲自来到你面前,也是没办法救你的。
    因此,人在自由自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取舍因果,认认真真地修菩提心,忏悔自相续中的业障,这一点相当重要!
    丑二(迅速精进)分三:一、寿命不可靠;二、受用不可靠;三、亲友不可靠。
    寅一、寿命不可靠: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假如认为“我今天不会死”而悠然自得、安逸度日,这是不合理的,每个人终有一天要面对死亡,死期迟早都会降临的。
    这一点,佛在宣讲无常的教言中经常提到,但我们众生非常愚痴,不要说普通的世间人,即便是学佛多年的人,真正能观想无常的又有多少?他们心里想:虽然我的罪业很深重,但明年再忏悔吧,后年再忏悔吧,退休以后再忏悔吧……今天有个人说:“我现在没机会学特别深的佛法,只是听一听《入菩萨行论》而已,等我的孩子长大工作后,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学吧。”一听这话,就觉得他的无常修得一点都不好,孩子长大后你还在不在啊,一切都是很难说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根本没有“今天不死”的理由,佛在《遗教经》中说:“生命在呼吸之间。”龙猛菩萨也说:“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在呼气吸气之间,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会消失,昨天晚上没有死,今天早上没有死,这一切真的很稀有!
    有时候人死得特别快,去年有个喇嘛,晚上吃饭时还好好的,早上好多人喊他都不应,过去一看,原来已经在沉睡中离开了人世。唐代的诗人李白,有一次在船上观夜景,当晚的月亮非常皎洁,投射在湖面上映出美丽的月影,李白情不自禁地想去亲吻月影,埋下头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掉到水里淹死了。杜甫的死亡也很稀奇,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好几天他都没有吃到饭了,后来有个县令送他了一些牛肉、白酒,吃完以后他就死了。郭沫若说是因为牛肉腐烂了,但是不是这样也不清楚。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何时会死,是吃饭的时候死,还是说话的时候死?以前有个意大利的著名诗人,他收到了某高等学校的聘请书,当时一激动就死了。还有个意大利的作家,他妹妹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就一直笑笑笑……最后张着嘴巴离开了人间。
    所以,谁也不敢保证今天不死,纵然今天侥幸不死,但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人间。现在学《入菩萨行论》的人这么多,再过几十年后,包括我讲者也好,你们听者也好,肯定会全部死的。以前上师如意宝传讲《入行论》时说过:“我现在正在给你们传讲佛法,但总有一天我会死的,有没有这样一个日子呢?决定是有的。”我经常也在想:“《入菩萨行论》讲完之前我会不会死呢?如果没有死,那该多好啊!”但人的寿命是很难说的,也许我讲了两品或几品以后就死了,这是有可能的,也是正常现象。同样,你们听法的人能不能听圆满呢?这也很难说,在《入菩萨行论》讲完之前肯定有人会死,但哪些人死我们不知道而已。
    你们不要认为我乌鸦嘴,什么你也死我也死,一直在说不吉利的话,现在的人喜欢听一些吉祥词,如果说死就觉得特别扫兴。但不管怎样说吉祥的话,每个人早晚都会面对死亡的,佛在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观戏。”三界中一切的一切,犹如秋天的云一样无常、不可靠,众生的生死就像我们欣赏节目一样,换了一出又一出。因此,大家不要把时间一直往后推,“我今天很忙,以后再修吧,以后再学吧”,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再拖延了,每天的课最好每天听完,如果耽误了几天后,欠债太多,最后肯定会放弃的。现在有些人负债累累,实在不愿意还了;有些人每天的课都能赶上进度;有些人刚开始时有点精进,但这种精进是不可靠的,虎头蛇尾的闻思我已经司空见惯了,真正能善始善终坚持到最后的到底是哪些人?这一点我拭目以待。
    前两天网上有好多人在背诵《入菩萨行论》,这两天又没有动静了,第二品还没讲完就倒下去了,看来有些人的闻思只是表面上而已。昨天快上课的时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