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清算品三国 >

第11部分

清算品三国-第11部分

小说: 清算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书的另一处,易中天又说: 
  “不要以为你掌握了个小皇帝,当了个大将军,天下就是你的了。没有的事! 
  事实上,袁绍不听他的,袁术不听他的,吕布、张绣这些小军阀也不听他的,更不用说远在天边的刘表和孙策了。皇帝的旗号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天下还得靠拳头打出来。”(《品三国》68页) 
  这话也说得很对。但和前面的观点相对照,则是矛盾的,起码在分寸上相差甚远。前面的说法把奉迎皇帝的好处绝对化了,这一说法则相对化了,甚至说曹操手里有皇帝也没有人听他的,打天下还得靠武力。 
  易书有这样一个特点,有的论点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使人觉得互相矛盾;但在易中天那里却不是矛盾的,这里说过了头,那里又拉回来,正反都有理,但却使读者糊涂起来,你的意见究竟是什么? 
  易中天又说:“任何说法和决策都是双刃剑。毛玠和荀彧为曹操设定的这个“政治正确”和“正义旗帜”,给曹操戴上了高帽子,也给曹操戴上了紧箍咒。尤其是荀彧提出的尊奉天子,大公无私和弘扬正义这三大纲领,全方位地遏制着曹操的个人野心……使他终其一生都不敢取现任皇帝而代之,悍然称帝。”(《品三国》74页)这话不对。如果毛玠和荀彧真以为给曹操戴上了高帽子,就等于给曹操上了紧箍咒,可以遏制他的政治野心,那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曹操是不会这么想的,曹操不是孙猴子,毛玠和荀彧也不是观世音,他们是不能给曹操戴上紧箍咒的。 
  若说是双刃剑,另一方面应该是:奉迎皇帝也给曹操带来了政治包袱,落了个挟持天子,专权窃国的恶名。在那个年代,挟持皇帝的事,一幕接一幕地轮番上演着:先是宦官控制皇帝,以后又是何太后擅政,接下来皇帝又相继落入董卓、李傕、郭汜、董承、杨奉手中,曹操迎献帝都许,人们认为也是换汤不换药,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所不同的是:曹操比其他挟持皇帝的人有政治头脑,可以利用皇帝的名义搞出更多的名堂而已。在汉朝官员的眼里,曹操是一个奸臣,甚至是奸贼,他们的反抗此伏彼起,从来没有间断过。重要的有建安五年(公元200)的“衣带诏”事件;建安十九年的伏完事件;建安二十三年(218)的太医令吉本等人的反曹事件;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的西曹掾魏讽造反事件等等。每次曹操都杀了很多人,很多家庭被诛灭。皇帝的妻子(董贵人、伏皇后)、儿子(伏后所生的二皇子)也不能幸免。看来曹操并不那么善良可爱。易中天说什么他不是“挟天子”,而是“奉天子”;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而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义;品位、格调高等等,使人很难置信。 
  在这个问题上,易中天还来了一个“革命阶段论”,说曹操在前期是真心实意地“奉天子”,并无个人野心,后来又从“奉天子”转变为“挟天子”了。这话又怎能令人相信呢!其实曹操对皇帝的态度是始终一贯的,一开始就是想用天子的名义实现个人的野心,不过是后来随着权势的增长,越来越霸道而已。   
  10 “衣带诏”事件(1)   
  关于这个事件,易书在第七集《先入为主》和第十三集《青梅煮酒》中都有论述。易中天在第七集中说:“这件事《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当是事实。”(《品三国》75页)又说:“不过这事也很难讲,因为正史所载也未必是实。陈迩冬先生就说:“‘衣带诏’事件实千古之疑案”,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也表示怀疑。”(《品三国》75页)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把《三国志·先主传》的一段记载抄在下面,并译成白话。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译文)先主(刘备)没有离开许都时,献帝的岳父董承自称接受了皇帝藏在衣带中的密诏,应该诛除曹操。刘备参与了密谋,但并没有发动。这时曹操从容地对先主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唯有你刘使君和我曹操而已,袁绍之流,是不能算数的。’这时先主正在吃饭,闻言大惊,吓得把小勺和筷子掉了下来。于是便和董承和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共同谋划诛除曹操的事。碰巧被曹操派遣到徐州去堵截袁术,这事便没有发动起来。后来事情被发觉,董承等都被杀了。 
  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有没有“衣带诏”这件事。 
  按照上引的《先主传》,说“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辞受”,是自己说接受了“衣带诏”,别人并没有见到这种东西。 
  袁宏的《后汉纪》说:“建安五年(公元200)春,正月壬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谋杀曹操,发觉被诛。” 
  这里仅仅谈到董承等人要谋杀曹操,并没有提到“衣带诏”的事。《三国志·武帝纪》也谈到了“董承被诛”,但没有说因为什么被诛。 
  言之确凿的是《后汉书·董承传》:“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 
  《后汉书·献帝纪》中也说:“(董承)受密诏诛曹操。” 
  但《后汉书》成书较晚,不仅大大晚于《三国志》,比《后汉纪》也晚了50多年,资料的原始性是逊于二书的。到了北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没有采用《后汉书》的说法,而是采用了《三国志》的说法,写道:“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 
  把《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辞”字改为“称”字,意思就更明确了,是说董承自称接受了“衣带密诏”,别人并没有见到原件。 
  综合各种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董承为了诛除曹操,自称接受了皇帝的密诏,与刘备、王服(王子服)、种辑、吴子兰等人秘密结盟,策划诛除曹操。由于刘备被派往徐州堵截袁术,没有发动。事情暴露后,董承等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夷灭了三族,并殃及了董贵人,多年后还殃及了伏皇后,她和二皇子都因此遇难。至于汉献帝,看来并没有搞过什么密诏。在曹操的严密控制之下,这个性情聪慧的小皇帝,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董承不过是假借皇帝的名义而已。 
  易书引吕思勉《三国史话》的话说:“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就是要除曹操,如何会付托董承呢?这话怕靠不住吧?”(《品三国》122-123页)但我们知道:这时候董承的女儿已入宫为贵人,董承是献帝的岳父,就算他不是“公忠体国”的人,也应该为女儿和女婿着想啊。尽管他没有受到皇帝的托付,却自发地搞了一个反曹的小同盟,那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刘备加盟和出走的经过。 
  对于这件事,《三国志·先主传》和《资治通鉴》的叙述是一致的。《资治通鉴》应该本之于《三国志》,不过有些环节说得更得清楚一些。按照二书的资料,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排列一下: 
  1。 建安四年(公元199),董承对刘备说:自己接受了献帝的衣带密诏,要 
  与刘备共同谋划诛除曹操。刘备答应了,但没有马上发动。 
  2。 刘备与曹操共食(所谓“青梅煮酒”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史书上只说 
  刘备“方食”(正在进食),曹操说了一句:如今天下英雄,唯有你我二人,吓得刘备失落勺子和筷子。 
  3。 刘备坚定了诛除曹操的决心,便与董承、种辑等人正式结成同盟。 
  4。 曹操派他去徐州拦截袁术,他这一去就没有回来。杀了徐州刺史车胄, 
  背叛了曹操。 
  5。 董承等事发被杀。 
  纲目既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讨论了。 
  易中天说:“董承受献帝密诏谋杀曹操,刘备原本是没有参与的。”(《品三国》123页) 
  证据是:《先主传》的开头,有“先主未发”四个字。但“未发”不是没参加,而是没有发动。就是说:董承和他谈了“衣带诏”之事后,他答应共同去干,但并没有正式发动。下面还有一句:“会见使,未发。”是说与董承、种辑等“同谋”(共同谋划)后,碰巧派刘备到徐州去堵截袁术,所以还没有发动就走了。如果“未发”作“未参加”解,那么刘备既己与人“同谋”,结盟已成,为什么还说“未参加”呢!大约因为这两个“未发”的寓意有些模糊,容易造成误解,所以《资治通鉴》都删去了。 
  刘备东征袁术,是曹操派他去的,还是主动请缨?易中天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说:如果是刘备主动请缨,刘备的人品却变得可疑。你不是和董承歃血会盟,立券书名,赌咒发誓要消灭曹贼保卫皇上吗?怎么才见了根井绳,就像见了蛇一样溜之大吉了呢?到底是万岁爷的安危重要,还是你刘备的性命重要?你刘备不是拯救天下的大英雄吗?你应该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呀!至少,也应该留在首都观望一阵,看看还有没有机会,怎么能只顾自己逃命,置皇帝和董承等人的死活于不顾呢?”(《品三国》123页) 
  易中天发了一通议论之后,下结论说“恐怕是刘备请缨,曹操批准的。证据是:《三国志》董昭、程昱二传说:刘备走后,二人都对曹操进行劝阻,曹操回答董昭说:“吾己许之矣。”“许之”二字证明刘备是主动请缨,曹操允许,他才去的。而程昱劝阻后,曹操的反应是:“悔,追之不及。” 
  但据我看来,这里并没有主动请缨的意思,而且这段话前面还有“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的话,你怎么不引证?明明说的是“遣备”,派刘备去的呀!何况《三国志·先主传》中,先说“曹公遣(注意这个“遣”字)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接下来又说“会见使”,既说“遣”,又说“见使”,说得多明白呀。所以“许之”二字,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他要去,我准许了。”而是董昭要求把刘备追回来,曹操说:既然我让他去了,怎么好去追呀!“许之”可以理解为“让他去”。 
  由此可见,刘备与董承等人密谋后,碰巧曹操派他去徐州拦截袁术,他就走了,也就将计就计,没有回来。并不是不顾别人,先跑了。 
  易中天觉得这事可疑。说是本来刘备没有参加(他把“未发”解作“未参加”)谋杀曹操之事,碰巧曹操说他是英雄,他就参与了。又碰巧被曹操派遣东征袁术,这才没有卷入此案。这么多的碰巧,不可疑吗?(《品三国》123页) 
  我们说:历史的必然性是由许多偶然性体现出来的,没有“碰巧”,就没有历史。拿官渡之战来说,袁绍的一万多辆粮车碰巧由草包将军淳于琼押运;碰巧许攸来投,提供了信息;碰巧袁绍决策错误,未派重兵支援乌巢;碰巧曹操率兵伪装袁军率轻骑偷袭,一路上骗过了袁军……如果没有这些碰巧,曹操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吗? 
  第三个问题: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