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清算品三国 >

第24部分

清算品三国-第24部分

小说: 清算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 曹操并未偃旗息鼓,隐兵不出,也没有大开城门以待,而是把不足一千人的全部兵力都去迎击敌人了。用妇女守城,是被逼无奈,临时抱佛脚,反正有人总比没人强,若是敌人用云梯攻城,妇女扔下滚木擂石来砸,也满可以抵挡一阵子。如果有意示人以弱,使敌人生疑而不敢进攻,便应该大开城门,城上空空的,连妇女也不用,城楼上顶多有两个童儿伺候曹操饮酒抚琴(曹操不出来表演也可以);这不足千人的士兵也不应该暴露出来,而应当隐藏在适当的地方。总之,你表现得愈弱、愈虚、愈不设防,敌人心里就愈嘀咕,就愈不敢贸然进城。像曹操这样,说空城不是空城,说实城又不是实城,只能算是拼命三郎,破罐子破摔,算什么空城计? 
  第二. 吕布生疑退走,是因为看到大堤和树木幽深之处生疑,与空城实城没有关系。这时那不足一千的曹兵冲上来和吕布的一万人拼命,吕布可能想:曹操不止这么一点兵啊,藏到哪里去了呢?噢!那大堤和密林里能藏兵,曹操诡计多端,不要上他的当,还是退走吧!当然这不是曹操精心设计的,只是吕布疑心太重,曹操才侥幸地渡过了一关,真是歪打正着,出乎意料之外。 
  《武帝纪》的正文说: 
  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 
  这说的是那场伏击战,而在这以前的所谓“空城计”,却为正史所不载,因而《魏书》的记载是值得怀疑的。如果真有那第一天的所谓“空城计”,那也算是曹操一桩神谋奇计,正史为什么没有一个字提及呢!易中天埋怨《资治通鉴》删去了第一天的所谓“空城计”,是司马光的“猫腻”,其实这恰恰是司马光的严谨之处。至于说《考异》上没有,那也并不奇怪,本来《魏书》上只是一个孤证,而且又和正史对不上号,那又有什么“异”可考呢? 
  再说文聘的那件事。那是魏黄初七年(公元226)的事。5月,魏文帝曹丕死去,孙权乘魏国大丧之机,进攻江夏郡。(魏之江夏郡,郡治上昶城,今湖北安陆西南)。据《三国志·文聘传》裴注引《魏略》说:孙权率领数万士兵进攻石阳(今湖北应城东南),当时下了大雨,城墙崩坏,还没有来得及修补。江夏太守文聘正在屯守石阳,听说孙权来了,心想:“莫若潜默(潜伏、沉默),可以疑之。”于是命全城之人都不要抛头露面,自己也躺在屋子里不起来。孙权果然产生了怀疑,对左右说:“北方认为此人是忠臣,所以把此郡委任于他。如今我来了,他却不动弹。如果他不是内有密谋,就是外有救兵。”于是便不敢进攻而退走了。 
  这个记载虽然没有说是否大开城门,但既然说城墙已经被大雨冲坏,那就等于是对敌人敞开了城门。文聘对孙权故意示弱示虚,把城内的兵力都隐藏起来,又对损坏的城墙不加设防,目的是让敌人生疑而不敢进攻,而他的目的达到了,这应该算是一个空城计了。不过,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裴松之把《魏略》的这条资料注于《三国志·文聘传》以后,紧接着便说了一句话: 
  “《魏略》此语,与本传反。” 
  为什么相反呢?《文聘传》说: 
  “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余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 
  可见,根据正史的记载,孙权进攻石阳时,石阳城墙并没有被雨毁坏,孙权围攻了二十多天没有攻下,便退走了。哪里有什么空城计的影子?所谓“不动”,是文聘坚守阵地、城地巍然不动,并不是他故意躺在屋子里不动弹。所以这只能算是《魏略》的作者所提供的一条错误信息,绝不是在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空城计。   
  29 为司马温公鸣冤(1)   
  易中天对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因为他被封为温国公,人称司马温公),颇有非议。他说:“……我们不可迷信《资治通鉴》。这本书其实是有倾向性的。我们知道:作为历史学家,司马光不可能编故事,但他可以选故事,还可以改故事。一些有利于曹操、或者不利于刘备的史料,就被他删除。孙权对鲁肃说的‘此天以卿赐我也’这句话,也被删除。曹操和吕布的‘乘氏之战’,则被他从两天改成了一天。《资治通鉴》的‘猫腻’如此之多,我们怎么能不多一个心眼?”(《品三国》202…203页)作为司马温公的同行,我以为易中天对他的态度是不公允的,我颇为他鸣冤叫屈,少不了要为他辩白几句。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名著,堪称是我国古代史学、甚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司马光有感于古代史书卷帙浩繁,学者难以遍览,便立志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摄取各种史书(主要是十几部正史)的精要,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的史实,着重展示历代君臣的治乱成败,作为后世治理国家的借鉴。编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在皇帝的支持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历时十九年,称得起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编撰过程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搜集资料,编成丛目,就是列出题目和提纲。第二步,考辩史料,进行编写,对史料进行粗加工。这部分文字数量很大,称为“长编”。以上两个步骤,都是司马光领导助手们共同完成的。第三步,由司马光对“长编”进一步考订和大力删减,写成定稿。此书问世后,对史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震动很大,堪称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史学著作。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史书的体例上,使编年体的写作模式趋于成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思想性强,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能起到鉴戒作用,有经世济用的功能。甚至到了今天,对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发性。史学大师顾颉刚在其著作中曾谈过:毛泽东主席在案头最常读的两部书是《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是清人,此书是军事地理学著作)。可见《资治通鉴》的思想精髓,对今天的革命和建设,仍然有滋补作用。 
  作为一部脍炙人口,影响几十代人的史学巨著的作者,司马光的修史态度是严谨和公允的,绝不像易中天所说的那样,存在着许多“猫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他对正闰的观念比较淡薄。古代史家往往有封建正统观念,认为在同一时期并立的国家,有的国家是正统,有的国家是闰统。拿三国史来说,西晋人陈寿写《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所以魏国皇帝的传记(包括曹操在内),便称为纪,如《武帝纪》、《文帝纪》等等;吴、蜀之主则称为传,如《先主传》、《吴主传》等等。而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写《汉晋春秋》,则以蜀为正统,其它史书参差不一。而温公在《资治通鉴》的史评中则认为:像周、秦、汉、晋、唐这样的朝代,都曾经使国家统一过,可以全用天子的制度君临天下,其它“地丑德齐”(地盘的大小相类似,德行也相同),而且彼此之间本来就不是君臣,那就都算是列国,“彼此均敌,无所抑扬”。但在天下分崩离析之时,不能不有一个统一的年、时、月、日的观念,以记载事情的先后,那就应该用一个国家为标准来纪年。由于“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所以用汉、魏、晋的年号来记各国之事。也就是说:这纯属技术问题,是为了记事的方便,“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按照这种说法,司马光虽然用魏来纪年,曹丕纂位之后,称为《魏纪》,但对于蜀,吴的君主也没有岐视之意,只是称呼(符号)上有区别,并没有“正闰之辨”。易中天抱怨温公对曹操不公平,但以曹氏的政权来记年,虽说对魏、蜀、吴一视同仁,我总觉得魏比蜀、吴风光得多了,有什么不公平的? 
  第二. 记事秉直而书,用史料说话,并没有故意地抑此扬彼。用司马光自己的话来说:“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庶几不诬事实,近于至公。” 就拿对曹操的记载来说,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止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共三十六年。我们把《三国志。·武帝纪》以及有关的列传、杂史等,和《资治通鉴》对照来看,凡是曹操露脸的事,只要经过考证认为可信的,基本都记上了,并没有重要的遗漏。例如: 
  曹操一出世,就记载了太尉桥玄和名士何颙赞颂曹操之言。桥玄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 颙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先给曹操来了个开门红,挑帘彩! 
  又如:公元190年,起兵讨董卓后,济北相鲍信赞扬曹操说:“夫略不世出(有谋略的人非常少),能拔乱反正者,君也。……君殆天之所启乎。” 曹操在酸枣,见到名为讨董卓的各路诸侯每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并为他们做了军事规划。以及荀彧、郭嘉分析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大长曹操威风的长篇谈话,司马光也照录不误。此外类似的言论还很多,就不烦引录了。再有,曹操在用人方面的长处,曹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如延津之战的饵兵之计,焚烧鸟巢军粮等等),也都披露无遗。一些有利于曹操的史料,何曾都被删除了? 
  当然,司马温公善恶皆书,一些不利于曹操的史料,也都秉笔直书,并没有曲意回护。如屠徐州,坑袁绍降卒,收扑董贵妃、伏后等逼宫之惨状等。 
  对刘备亦然。刘备围攻成都时,曾与诸将相约:“如果攻下成都,府库中的财物,都分给将士,我不干预。” 及至进入成都,士卒们把仓库抢光。以致使军用不足。还有人建议把成都的私人田宅分赐诸将,由于赵云的反对,才没有剥夺百姓的田宅。这些事原来记载在《三国志·刘巴传》和《三国志·赵云传》裴注引《赵云别传》中,这都是一些对刘备不利的记载,使他的所谓“仁义之师”的形象大打了折扣,但《资治通鉴》还是照书不误的。 
  《资治通鉴》利用了大量的史书、浩澣的资料,但为了简化易读以及突出“资治”、“鉴戒”的主题,对资料作了大量的删削。上面提到:开始时所作的“长编”,份量很大,最后定稿时,则去其繁复,取其精华,因此才使此书成为一部史学名著。易中天孢怨《资治通鉴》删去一些有关曹操的资料,其实这不是对曹操抱有什么成见,而是出于编纂上的需要。不仅曹操的资料有所删削,刘备、孙权方面的资料又何尝是有闻必录的?依我看来,有关曹操的资料,被删削的并不算太多,大部分主要的东西都保留了。 
  使易中天最为恼火的,是把乘氏之战从两天改为一天,把他所说的曹操的空城计改得无影无踪了。其实是因为所谓曹操的“空城计”出于《魏书》,《魏书》的记载与《三国志·武帝纪》不同而又不太合理,所以司马光采用了正史,而不用《魏书》,这是他的严谨,而不是什么“猫腻”。这件事在前面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过多地重复了。 
  另外,在赤壁战前,孙权和鲁肃谈话,删去了“此天以卿赐我也” 这句话,易中天也以为不妥。那么,我们且查查《三国志》的记载是怎么回事。 
  《鲁肃传》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