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清算品三国 >

第34部分

清算品三国-第34部分

小说: 清算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老爷一刀。   
  44 “宜早为之所”应作何解?   
  刘备被吕布打败,离开徐州,来投曹操,有人主张应该杀了刘备,郭嘉说杀不得;曹操派刘备到徐州去截击袁术,郭嘉又说放不得。那么,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曹操应该怎么办呢?郭嘉的主张是“宜早为之所”。(见《三国志·郭嘉传》裴注引《傅子》)。易中天说: 
  “所谓‘宜早为之所’,只不过是要早作安排,未必就是要杀了刘备。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周泽雄先生的观点。周泽雄认为:郭嘉的意见,是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怎么办?软禁”(《品三国》138页) 
  但我认为:软禁也未必符合原意。人家来投奔你,你把人家软禁起来,形同囚徒,还不如给他一刀,反而更痛快一些。其实,所谓“早为之所”,就是早日予以适当的安排。怎么安排呢?言外之意,用今天的政治术语来说。叫做“控制使用”。你可以给他很高的头衔:太傅、侍中、将军等。开会时可以高高在上,坐在主席台上,主持人讲话时,先提一句:“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太傅刘公”。什么国宴啊、开幕式啊、剪彩啊、颁奖大会啊,凡是风光的事都少不了他,每月拿俸禄也不少,房子也是花园别墅式的,就是没有兵权,也没有任何实权,远离机要之地,什么工作会议也不请他参加。出国没有指标,出行要派专人率兵“护送”。遇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谋略问题,可以向他咨询几句,说不说在你,听不听在我,本来就没指望你能做多大的贡献。 
  郭嘉是个聪明人,但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算盘却打错了。刘备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岂能永远作他人的政治花瓶?早晚他会找机会冲出樊笼,龙归大海虎归山的。   
  45 隆中怎么会有襄阳、南阳之争?(1)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躬耕垄亩’于隆中。隆中这个地方,一直有襄阳、南阳之争。据说清代有个名叫顾嘉衡的,是襄阳人,却被派到南阳做知府。于是南阳人就让这个身为南阳知府的襄阳人表态,说清楚隆中到底在襄阳还是在南阳。顾大人两边都不能得罪,没有办法,只好撰得一联云:‘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算是摆平了这场官司。”(《品三国》139页)隆中,因为在隆山之中而得名,距离襄阳城西20里,现在在湖北襄樊市市区内。隆中在襄阳附近,古人并没有什么异议,这是客观事实,大山就在那里屹立着,谁也没有办法把这座大山搬到南阳去。这有什么可争的!从一开始,由于易中天理解的错误,就把大前提搞错了。事实上,争的不是隆中在襄阳还是在南阳,而是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在哪里?是在襄阳附近的隆中呢?还是在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卧龙岗在县西南七里,今在南阳市区内)。 
  这个争论的出现,一是因为古书的记载具有模糊性,二是因为两地都以诸葛亮隐居于自己家乡为荣。大约争论从元代便开始了,一直相持不下。我们简单谈论一下争论的焦点。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是写道:“(诸葛)玄卒,亮躬耕陇亩。”后来写到刘备三顾茅庐,也只是写“由是先主遂诣(拜访)亮,凡三往,乃见。”并没有明确指出诸葛亮的茅庐在什么地方。后人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在当时南阳郡治宛县的卧龙岗。这主要是根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现在南阳卧龙岗有诸葛草庐,武侯祠等游览胜地。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在明代以前的正史中,从来没见过南阳卧龙岗的记载,这个地名最初见于清朝编写的《明史·地理志》,是后起的地名。至于南阳武侯祠等众多的古迹,不过是附会性和纪念性的建筑,不足为凭。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应该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这是根据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该书记载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持这个说法的人们认为: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邓县(今湖北襄樊北)管辖,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是泛指郡名说的。当时南阳郡管辖的二十多个县,都可以泛称为南阳。正如今天河北省所辖各市县的人,都可以自称为河北人;黑龙江省所辖各市县的人,都可以泛称黑龙江人一样。 
  在前些年,国内学术界曾集会对此事展开过讨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习凿齿的说法是可靠的,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应该在隆中,基本上已成为定论。不料现在易中天竟又冒出了一个新问题:隆中在什么地方?是在襄阳呢?还是在南阳呢?问题实在提得稀奇古怪!如果带着这个问题,来体会顾嘉衡当年那付和稀泥的对联,仿佛那位顾大人是在说:“隆中在哪里,我也搞不清,反正诸葛亮名高天下,这就够了,至于隆中在襄阳,还是在南阳,我也糊涂着呢!”这叫什么话!若是这类故事积累多了,倒可以编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了。 
  易中天接下来在下面又说:“其实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阳城外二十里,行政区域却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说襄阳、南阳都对。何况当时襄阳、南阳都属于荆州,也原本就没有问题。”(《品三国》139—140页)这段话,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说隆中在襄阳、南阳都对。隆中在襄阳城外,所以说隆中在襄阳是对的;隆中属于邓县,而邓县是属于南阳郡的,所以说隆中在南阳也对。但我要再一次提醒易先生:你的脑筋还没有转过弯来,问题的大前提不对,不是问隆中这个地方在襄阳还是在南阳,问的是: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是在襄阳以西的隆中呢?还是在南阳郡治宛县(今南阳市)的卧龙岗呢?诸葛亮没有分身法,在隆中就不能在宛县,在宛县就不能在隆中,怎么能说“都对”呢? 
  第二个层次,就更匪夷所思了。同在荆州,就不必弄清楚在哪里,而是“都对”吗?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都在荆州,你不加分析,说陆逊烧的是曹操的连营,周瑜烧的是刘备的战船,那行吗?   
  46 未闻隐居的诸葛亮,与高官有交往   
  “诸葛亮当时虽然隐居草庐高卧隆中,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和他有关系或者交往的,不是高官,就是名士。”(《品三国》142页)说诸葛亮的草庐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一定太确切;因为诸葛亮和《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所处的环境不同,刘禹锡是官僚士大夫,所接触的都是官场中人或文人墨客,可以“往来无白丁”;而诸葛亮是“躬耕垄亩”,处在山村的环境,难免会与下层劳动人民接触。 
  诸葛亮常与名士交往,那是载于史册的。庞德公,司马徽(德操)、黄承彦,不都是名士吗?但说他与高官交往,却没有什么佐证。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以及裴注所引各书中所谈到的和诸葛亮常常往来的人士中,除了上述三位名士外,还有徐庶、庞统、石韬(广元)、崔州平、孟建(公威)等等,这里并没有一个人是高官。古代等级制度森严,高官有高官的架子,怎能到深山的草庐中来拜访诸葛亮?如果那里有高官常来常往,刘备的三顾茅庐便不稀奇了,也不会成为千古佳话了。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常到高官的家中去造访呢?凭他的思想和气度,他也不会这样。如果诸葛亮在未出茅庐前,就常常巴结高官,趋炎附势,还谈得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吗?   
  47 刘备的形象比曹操好吗?   
  “刘备七尺五寸(合一米七二点五)的身高,两耳垂肩,手长过膝(《三国志》的说法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形象,也比曹操好。这在当时,都算优势。”(《品三国》145页) 
  刘备的这个形象,见于《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陈寿写作的目的,是说刘备的形象与众不同,是帝王之相。既是帝王,一切都应该特殊,相貌也是越奇特越好。但这种形象,其实是有点对不起观众的。论个头,一米七十多,平平无奇。论肢体,垂手过膝,像黑猩猩和长臂猿一样,很难看。论五官,耳朵大得出奇,自己能看到自己的耳朵,大概有点猪八戒式的,也很不雅观。另外,据《三国志·周群传》披露说:“先主无须”,是个“老公嘴”。古人很重视胡须,认为这是阳刚之美。《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美须髯”,到了《三国演义》就有了“美髯公”的雅号。而刘备没有胡须,作为一个男人,就逊色不少。现在,我们就总结一下刘备的形象:个头中等,两条胳膊特长,和长臂猿差不多,忽扇着两只猪八戒式的大耳朵,嘴巴光光的,不像帝王,倒像个太监,没有男人气质。如果当年袁绍的士兵杀宦官遇到了他,没准会给他一刀。而且“喜怒不形于色”,脸上毫无表情,像木雕泥塑一样。 
  至于曹操的形象,史书中没有什么记载。《世说新语·容止篇》注引《魏氏春秋》,说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就是说:他个子短小,却精神焕发,透着精明能干的气质,并没有刘备那种奇特之相。除了个子矮一些之外,其它方面应该比刘备顺眼。 
  怎么能说刘备的形象比曹操好呢?   
  48 “集体推荐”说质疑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高卧隆中的诸葛亮,这是刘备集团的一件大事。但事先是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是徐庶;裴注引《襄阳记》说是司马德操(司马徽)。但这并不矛盾,一般认为应该是司马徽在前,徐庶在后,徐庶推荐后,刘备便付之于行动,“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顾茅庐的故事,便这样发生了。 
  易中天也介绍了司马徽和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事,但他又忽发奇想说: 
  “这应该看做荆州士人集团的集体推荐。”(《品三国》153页) 
  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画好了蛇多加几笔便是“添足”,易中天多加了这一句,就荒腔走板了。 
  当时群雄角逐,天下很不太平,在一个时期里,荆州却比较安定。刘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三国志·刘表传》裴注引《英雄记》)。所以荆州士人甚多,学风也盛。但这些士人们如同一盘散沙,并没有“士人协会”、“士人联合会”(或“联谊会”)之类的组织,也不存在一个有形的“士人集团”,怎么能集体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怎么酝酿的?怎么决定的?司马徽推荐就是司马徽推荐;徐庶推荐就是徐庶推荐;并不等于是“集体推荐”,也不能“看成是集体推荐”。 
  当然,诸葛亮那里是有一个小圈子的,见于著录的有那么七八个人。退一步说:是不是这个小圈子的集体推荐呢?看来也不是。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是因为刘备前来拜访,向他询问“世事”,他才乘机介绍了伏龙、凤雏。徐庶的推荐是因为徐庶已经到刘备那里去做事,在上班的时间向刘备推荐的,也都不算是小圈子的集体推荐。   
  49 赤壁战前的刘备“身无分文”吗?   
  易书在第十七集《隆中对策》中,说刘备这时“身无分文,要啥没啥。”(《品三国》15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