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 >

第213部分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第213部分

小说: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项首先以(1)的持有法、创造法加以说明。

在生活中,什么具有最大的价值,如何发现真正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每个人的价值观,管理者称之为人生哲学。即为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外是一门人生哲学。

如何形成人生哲学,管理者针对其方法详加解释。

(1)将生存的意欲及价值观多样化。如果没有多方面的思考,则无法产生多样化,发现生

命的意义。对一个工商业界的人士而言,与以前相比较,其价值观可谈得上多样化,但仍嫌

不足。认为只有工作才能发挥他的能力者,仍然占有多数。

另一方面,有些人只认识单一价值,形成实现自管理者的限界,较难以达到目标。因此,要充分了解单一价值与多种价值间的意识转换。

在这种场合中,不仅工作而已,也是对自己本身、家庭、趣味、健康、交际等问题,都是发现真正生活意欲的条件。即使有更多的情况产生,也并无多大关系,因为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意欲的权力。

(2)将价值观多样化。即对一种价值,有生活意欲,不要刻板地认定工作就是工作,同时

要追求人生多样化生活意欲。

如此,使价值观处于多样化,则自己的人生哲学就此形成,自己实现更向前踏进一步。 (3)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按照顺序加以排列。一些不易顺位的事情,则不必拘泥于顺位

问题,只把它列下即可。而后花数月、数年的时间加以定位。形成这种价值顺位表之后,即

为自己的人生哲学。

但是,切勿让价值顺位表成为生硬的表格而已。因为跟随人的成长、态度行为变化,人生哲学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应该对新价值追加、变换价值顺位。

人生哲学是以长期对未来展望为前提。在这层意义之下,如果没有较强的时间意识,则人生哲学的形成相当困难。



休利曼自我管理者实现的故事

海恩利西·休利曼就是发现特洛依的遗迹而闻名。他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得知古代希腊英

雄叙事诗人荷马“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的故事——是他发挥想象力的导火线。

原本,特洛伊战争被认为是一种传说,但在休利曼的少年时代,却坚信它的存在。而后,矢志发现其遗迹就成为休利曼的终生梦想。这个梦不断摇动在他内心深处。

休利曼并没有把他的梦想在幻景中结束,而是为了实现,建立计划,锻炼自己,使自己一步一步向梦想接近。休利曼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中途辍学。在工作二十年后,成为一个成功的实业家。休利曼为了实现他多年的梦想,毅然地结束了他的事业,把资金投入发掘特洛依的遗迹上。数年之后,他的梦想得到了相当的成功。这种休利曼的生活方式,有许多值得管理者学习的地方。

(1)在人生中有梦有目标是十分重要。有了梦想及目标,人就不会安于现状,而能快速成

长,使人生有充实感。

以工商业界人士的立场而言,工作或自管理者启发可以追求自管理者的梦想及目标。例如:学习超越他人的专门技术,担任董事长或高级干部,在高尔夫球场中成为高竿的玩球者。到全世界去旅行,写一本书等等。

(2)继续持有梦想及目标。梦想及目标越高,则越无法轻易的实现。如果就把它放弃,

人生会陷入连续的挫折当中,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梦想及目标的实现,即使无法像休利曼那样地彻底,但也须要努力,在自己的能力的范

围,尽力而为。

(3)建立生活计划,把自己的梦想、目标实现。

休利曼从小就建立具体的生活计划,因此他有自信往自己相信的路途前进。他的一生,就是将人生加以设计,付诸实行,达到自管理者实现的典型。



生活舞台的建立

生活的设计及计划,可以把现在及将来的数个区间,区分成“生活舞台”(LS),是最好

的方法。生活舞台能赋予将来钟表时间起伏,把人生以阶段性的设计、构筑,成为可能。

舞台,按文字解释,就是演戏的地方。生活舞台,是自导自演,独自完成的戏剧。首先,写出剧本,决定由自己扮演那种角色,再自管理者观看戏剧的演出。

生活舞台是对自己将来的状况、梦想,生活的形态,加以浓厚色彩的效果。对未来为了自己预先约定,使自有化更形容易,则生活设计的结果能有效性提高。由于生活舞台的设立,能使自己更积极果敢,以自己应有的姿态为目标,对自管理者做一次投入,变更的态度,生活的意欲也会在这生活舞台上产生。

生活舞台的建立,古时候就有。例如印度教中便有这样的生活形式:

(1)学生期。在成为一个成人以前,要经过基础的学生时期。

(2)立家期。身为一介社会人士,参加各种活动,是建立家庭的时期。

(3)出世期。从家庭和事业中脱离,自管理者反省,是发现自己生活意义的时间。

(4)游行期。从各种欲望中得到解放,不被任何事物所拘束的生活时期。

从以上四个时期,自然而然能了解印度人的人生观,印度人的生活形态浮现眼前。显然的和单纯的时段主义相互违背,四段时期的过程中,灌注了他们宗教上的实存时间观念。

 

时段主义和实存生活设计

首先,管理者将时段主义的生活设计(LD)与实存的生活设计加以把握。另外,记载的表

格就是把两者的人生蓝图加以比较对照。原本,个人自由的生活方式,是没有列表的必要,只是为了让读者认识时段主义的生活设计与实存生活设计之间的差别。

时段主义的LD,时段非常明确化。形式也非常地工整,内容较具体化。

但是,其致命性的缺点是,自己为何生存,自己要抱有什么生活姿态、是属于如何的一种人,在这些观点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严格来说,时段主义的LD偏向于机械性、一般性的事物。这其中,并没有伴随着高超的自管理者人生生活设计。

时段主义LD,不过属于一种模特儿的形式罢了。这种没有经过思考,漠视设计构造的生活方式,仍然在世上有很多人过着。

时段主义的创立与管理思想发生相乘作用,把人的个性的决定,加以破坏。超越常轨的联考就是一个例子。此外,还有大人搭上同一时刻出发的公共汽车,里面挤满了人潮,往同一方向前进。很多人乘上同一“人生电梯”载向墓场。这些都是时段主义毫无个性的表现。 相对地,实存主义是彻底的成为个性化事物。上面所举例内容完全不同于时段主义。最重要的是,将灌注自己的欲望、梦想、情念于事物中,把自己投入于未来。脑海中存在摇撼自己实存个性的魅力,具有人生舞台的构想,依据人生舞台,将时间线切断。实际上,人生舞台的表演不只是发挥想象力而已,更是含有知性、理论性的方法。

生活设计以后,接着是生活计划,如前面所叙述,生活计划是生活设计的行动开始和具体化表现。如果能确立生活设计,则生活计划就不难创立。以下诸点须要加以注意。

(1)消除抽象性的课题。

(2)将大课题加以分割。

(3)列记当时应该做的事物。

(4)订立优先顺位及全盘的计划表。

(5)建立可能实施计划表。

(6)从可以实行的开始做起。

(7)于适当时机,将所得的结果加以评价。

 

天才并不能自管理者实现

对于某些具有特殊能力,能创造优良业绩的人,管理者一般称之为“天才”。许多人常希

望自己是个天才,而沉醉在“管理者是一个天才”的幻想中,有些人也会真的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比较实际,而以平凡人自居。

不管自己是否是天才,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天才都被认为是顶尖人物,至高无上;但是,管理者不妨将对这种天才信仰的根源加以批判,以求能对自管理者实现的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以自我实现的观点而言,人格的完成、幸福的人生,并不能只依赖天才来完成。坦白说,天才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成熟的、畸型的形式。

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缺乏平衡感,而不能取得协调。不错,天才是可以得到很高的业绩,但是,这种业绩若是以牺牲社交、友情、家庭幸福、身心健康、休闲活动来换得的话,根本说毫无意义。

就业绩这点而言,这是天才最大的贡献,但是,范围似乎“狭窄”了一点,“狭窄”也正是天才的致命伤,天才也只是在狭窄的范围里,具有优越才能的人而已。

艺术家在陶艺、篆刻、书画、烹饪各方面,都有着超一流的水准,但是,他们这种为人的天才,也只是局限在美术、趣味休闲的范围而已,而且,他们一生中过着独自修道般的生活,其生活方式是相当值得商榷的。

真正的自管理者实现,必须调和、统一自立性、社会性、人性及独创性,因此,天才型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达到自管理者实现的目标。

那么,最理想的自管理者实现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可以称之为“超人型”生活方式。现就此问题的根本加以讨论,“超人型”生活方式,是一种不断自管理者超越,不断成长,以自己可能的发展能力朝着天才或超人之路前进,不管是不是能真正地成为超人或天才。



超人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超人,并不包含英雄赞美、宗教或神秘主义等论调,而所谓的“超人”,也不是一

般认为超能力者或具有法术者,一般人这些对“超人”的想象,都是不实际的、荒唐的想法,现在街头泛滥着超人小说,都是因循着超人即超能力者的固有模式。

所谓“超人”,“应是在多方面事务,都能取得均衡及调和的人”,也可称之为“超平衡人

”。

“超人”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事,如前所述,不管到最后能不能成为超人,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确实一步一步朝着成为超人之路迈进,这也正是自管理者实现最确实的脚步。 读者可从以下的说明得到更深的了解。

超人就像是度量的磅秤,可以在许多相对二项关系中取得均衡。

比方说,妥协与自尊心强的矛盾,若将此矛盾借超平衡方式来取得均衡,可加强人际关

系,也较易适应孤独。

这种二项关系,还包括——情念与理性、感性与知性、精神与肉体、思考与行动、理论与实践、工作与家庭、工作与休闲、休闲与读书、分析与总合、共感与批判、常识与反常识、直观与论理……等等。

这种协调,必须既深且广,在天才的生活方式方面,连深入都谈不上,更遑论要宽广了,因此,协调时的深入和宽广为超人的必要条件。

(2)在以上所述的协调关系中,必须每组相对二项慎取其折衷,而不是草率地一分为二,此每二项都是独立中含有连带关系,所以,协调方式应把握其间的紧张关系,适当地使其相互作用,以取得真正均衡。

(3)更极端来说,超人的生活方式,是两极化的。对乍看之下好像对立、矛盾的二项,必

须有向两端前进的决心,并付诸实践,比如看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