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基金讨论贴 >

第203部分

基金讨论贴-第203部分

小说: 基金讨论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ao4 日期:2008…03…05 23:41
  最近在做两件事情,
  1,学习耕火者老师在天涯的所有主帖。
  2,完整阅读带头大哥777先生的所有博文。
  
  网络时代金子满地都是,比起前辈来说我们这一代的入市者实在是太幸福啦。股市的排他性被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冲淡了不少。


作者:ao4 日期:2008…03…05 23:43
  kk


作者:ao4 日期:2008…03…06 20:02
  同kk


作者:ao4 日期:2008…03…06 21:23
  作者:尤特台风 回复日期:2008…3…6 8:48:44    
    上投的QDII一直在跌。亚太股市涨的时候没见它涨;跌的时候它却使劲大跌。作为一个小基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一点点缩水;心疼啊。是走还是留?盼望楼主给以指点。
  =====
  从形态上来看还没有止稳的迹象,我有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在不急着赎回的时候不要频繁关心基金的净值涨跌,这样容易把心态弄坏。
  把心态弄坏不是指在套牢区割肉,而是说以后净值重上1块时容易过早赎回。


作者:ao4 日期:2008…03…06 21:25
  作者:秋晨花 回复日期:2008…3…6 0:28:13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留言;但还是很惦记此贴;有时间也会来此一看。看得出楼主还是一如既往的用心维护此贴;这是最令我敬佩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持之以恒。虽然少留言;但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ao4;继续努力!
  =====
  很久不见,非常想念:)


作者:ao4 日期:2008…03…06 21:27
  作者:3882ap 回复日期:2008…3…5 23:51:00    
    没想到跟楼主有同样的爱好:)
  =====
  大部分男人在这方面的爱好是相同的,
  严重握手:)


作者:ao4 日期:2008…03…06 21:33
  今天上午冲进去了:)



作者:ao4 日期:2008…03…06 21:36
  中国平安这只股票72小时均线还是比较好的,损耗方面相对小些。


作者:ao4 日期:2008…03…07 16:58
  《伯克希尔公司是一个BUG——关于巴菲特重新当选世界首富》
  cache。tianya/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45071。shtml
  =====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在我接触的投资者里,绝大部分是认同“顺势而为”理论的,虽然其中很多人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但是这个世界的首富所使用的理论偏偏是一种逆势理论?价值投资?“风险是涨出来的,机遇是跌出来的”,这句话明显是逆势而动的。如果是亚当理论一定会这么说,风险是跌出来的,机遇是涨出来的。
  
  真是奇了怪了,在有效市场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偏偏世界首富是用价值投资理论的?而且似乎除了巴菲特老先生外,其他人使用价值投资理论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只是使用55小时均线战法,我完全能做到和原作者一样的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使用价值投资理论的人却达不到巴菲特的高度呢?
  价值投资理论是一种高抛低吸的理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定义出什么是高什么是低。事实上这很难做到。我翻阅了很多2004年的帖子和新闻报道,当时都说04年处于中国股市估值水平近10年来最低,结果引得很多希望低吸的价值投资派进场。但是底在底下,2004年阴跌9个月,跌到所有入市者完全没脾气,有被凌迟的感觉,并顺利在2005年创下了新低。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并不能准确定义出多高算高、多低算低,那么是不是巴菲特老先生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地方?真正核心的东西没有公布于众呢?
  
  利弗莫尔的赚钱能力很强,1929年曾经和整个美国股市对抗,短时间掠夺了超过1亿美元的财富。但是利弗莫尔的一生破产了4次,使得复利的滚雪球无法继续下去,否则很可能当时的世界首富就是利弗莫尔了。
  像利弗莫尔这样的情况我可以理解,人类是有生理上限的,100米能跑进10秒却一定跑不进1秒,利弗莫尔无法像永动机一样持续稳定de使用他的操作系统。
  但是巴菲特不同,他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什么能几十年来一直持续稳定的工作呢?如果巴菲特爆仓一次,那么他的财富复利效应一定不会有现在那么惊人,但是巴菲特老先生偏偏没有爆仓过。
  妖异呀妖异。
  
  有没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试想1929年利弗莫尔达到人生顶峰的时候一定也是万人景仰的英雄,是无数投资者或投机者梦想的高度,当时他出的书比如《股票作手回忆录》或者宣传的理论比如“追随市场阻力最小的路线”等一定也有很多人追捧,被誉为投资圣经。10年之后利弗莫尔破产了走下了神坛,他出的书《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也就没有人问津了。有没有可能现在的巴菲特类似于1929年利弗莫尔的全盛时期呢?他并不是一个bug,只是人类历史上的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现在巴菲特老先生没有金盆洗手,还不能最后盖棺定论呢?
  
  最让我奇怪的是,只要是对股市稍有理解的人就一定会明白止损的重要性,但是价值投资理论里偏偏没有止损的内容?我没看过格雷厄姆的原著,但是接触的所有价值投资者都有一股“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巴菲特语录:不能承受股价下跌50%的人就不应该炒股。这句话里完全没有止损的成分呀?



作者:ao4 日期:2008…03…07 17:12
  作者:火鸟_fire 回复日期:2008…3…7 16:26:50    
    好久不来; 还是留一个记号。 技术分析感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况且主力有可能骗)。 技术的完美能达到鱼测时间与空间。 关键还是交易时的心态。 这是要练的。 不是说的。 
  =====
  根据我的观察,目前骗线的情况比以前要好很多。可能有以下3个解释:
  
  1,以前学技术分析的人多,骗线有骗线的市场,现在学技术分析的人少,面对很多根本就看不懂线的新入市者,骗不骗线都一样。
  2,以前骗线主要是利用机构对散户的信息不对称,现在是机构博弈时代,机构与机构之间是平等,骗线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了不少。
  3,以前的庄股时代,操盘手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操盘有艺术感,是手艺活。现在基金时代更偏向于投研,集中交易室的地位大不如前,手法粗糙了很多,流水线作业代替了手工作坊。而且庄股的钱是自己的懂得珍惜,基金的钱是基民的,频繁出现了为达目的不计交易成本,容易出现推土机式的操作手法。


作者:ao4 日期:2008…03…07 17:19
  网络上谈论基金的地方虽多,却找不到评论基金操盘手法的帖子,真是令人遗憾:(


作者:ao4 日期:2008…03…08 01:11
  中国平安的本周换手率仅4。48%。


作者:ao4 日期:2008…03…08 01:18
  上图。



作者:ao4 日期:2008…03…08 16:45
  作者:耕火者 提交日期:2005…12…3 15:55:00 回帖管理页面 
      凯恩斯经济理论相信修读过经济学的无人不识。凯恩斯预测世界经济会一路向前,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一定不会倒退;其预测物价指数亦会越来越高、商品期货,如小麦、棉花、大豆等价钱肯定也会一年比一年高。因此,在期商市场上,只要长做好友,不做淡友,长期建仓看好,始终是大言赢家。虽然中间会出现市价反复,但是长期而言,好友应该以压倒性姿态取胜,做淡友多数以惨败收场。
      就世界经济整体而言,在科技进步,生产效益提高,管理技术一路改进;战争因素趋少,世界经济应该走向繁荣;而且人口不断增加,商品价格应该大致上一路上升。当然工人工资收入亦会不断增加。只要商品价格上升,做期货长久建仓看好似乎在市场上应占优势。收入增加而形成需求增加,演变成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再提高,如此循环不息。因此,好友自然是在长期投资战中赢面大于淡友。这一观点不单适合期货,物业价格、股票市场都因通货膨胀而公司帐面利润越来越高,升多于跌。至于利润能否追得上金钱购买力的损失已经是另外一回事,在此不作讨论。
      如果凯恩斯长期做好友的理论是对的话,我们投资千万不可做淡友;宁愿失去机会,见到市势向下也不宜沽空;反而在低价应该吸入。因为大家收入会越来越高,通过供求关系,跌后也会因为需求增加而重新再上升。
      该理论疑问之处就是长期趋势中有经济循环这一规律,经济有繁荣亦有哀退。在繁荣期股票、期货、地产当然可以看涨。但在经济逆境时,仍然执着这个理论入市,不单只是坐失沽空获利的好机会,做好友买入更加会招致损失。如果仅就长线而言,这些损失一定少于做好友在经济繁荣期所获取的利润。照做好友也就罢了,问题是假诺经济哀退时,你仍然买入做多,照做好友,越买越多,可能未等到经济繁荣期重临,价格再度上升时,你已经破产了。即使将来真是一片经济好景,你已经没有本钱和信心去搏了。可见,运用该理论致命的问题是你要认清趋势。
    
  作者:耕火者 回复日期:2005…12…3 15:54:47  
      此文是耕火97年发的旧文,今转来供期友参考!


作者:ao4 日期:2008…03…08 17:07
  作者:BugerFly 回复日期:2008…3…7 21:34:04    
    买下他剩余的股份,重新包装上市。 这个有点像微软
  =====
  唉,这就是范德比尔特准将的做法了~
  
  附《福布斯》评选的美国历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
  1。 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预计其财富为3053亿美元。 
  2。 安德鲁…卡内基 (1835…1919),预计其财富为2812亿美元。
  3。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