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社科]中国高考报告 >

第67部分

[社科]中国高考报告-第67部分

小说: [社科]中国高考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噌”地站起来:“宁可当狗屎,咱们也不去挣肮脏钱!你得给我说明白了:到底这段时间干什么去了?”  
  女儿沉默。  
  “说呀!到底干什么去了?”  
  女儿突然咆哮起来:“你说我干什么去了?给人家当妓女去了!你还要问什么?”  
  母亲愣住了,两眼发直,浑身也哆嗦起来:“真的?你说实话,是真的吗?”  
  女儿再不说话了,抱头痛哭。  
  这一夜,母女俩没有睡在一个房间。  
  第二天,王女士收拾起东西,对女儿说:我们不读书了,跟我回国。  
  女儿:不。我不走!  
  母亲:不走你留在这儿还想干见不得人的事?  
  女儿愤怒了:我是为了读书!  
  母亲也愤怒了:这个书我们不读了!  
  女儿说:你没有权利剥夺我的受教育权!  
  母亲说:我是没有权利剥夺你的受教育权,但我有权教育自己的女儿。  
  俩人不欢而散。  
  机场上,母亲和女儿远远地望着,最后都是泪流满面……  
  “孩子现在还在加拿大上学。可因为家里供不起那么多费用,她后来把实情告诉了我们,说她不得不找个‘靠山’来维持自己的学业与生活,那个上年纪的大胡须加籍人就是她的‘靠山’。女儿说,那人每月给她一千元加市,条件是在大学毕业后必须嫁给他。女儿还不算太混,说可以,但也有一个条件:在大学毕业之前,俩人的关系保持一定距离……”王女士谈完她女儿的事后,说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不该在没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条件下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另外则是太轻信“中介”机构的粗略介绍。  
  她希望我通过文章告诫那些准备把孩子送往国外留学的家长们:千万要把那边的情况了解清楚后再作决定。    
陷阱之三:追求名校,拒签不断 
最后两手空空回老家。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但如果在出国留学潮中人们也这么想可能事就麻烦大了。今天的中国人一想到出国首先想上美国,再不就是英国、加拿大、澳洲什么的,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把“红色中国”视为与伊拉克同等地位的“不受欢迎国家”,美国人对中国人入境差不多就是采用这样的礼遇规格。  
  几家留学咨询机构都反映说,学生家长到他们那儿要求最多的就是上美国、加拿大或者英国,你不管解释多少遍,他们就是不听,还说“出国留学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走,还留什么学?”“中介”“中介”,既然是中介,你就只管收钱办手续就行了嘛!北京某留学机构的一位小姐说,她开始很认真地向一些家长介绍去各国留学的情况,特别是作为中介机构有责任向客户讲清楚那些可能给申请留学的人带来麻烦的问题,但来咨询的不少家长似乎都有一种“上帝”的酷劲,或者财大气粗的派头,你给他讲一大通,他根本不听你的,往往坐下不到十分钟,就命令式地对你说:我不听那么多废话,你只管说把我孩子弄到美国或者英国要多少钱吧?  
  跟这样的主儿说事儿不是对牛弹琴嘛!这位小姐说,既然人家不在乎,我干嘛费口舌说闲话呢?吃了亏,再让他们叫苦吧!  
  这不,李就是这样一位财不大气很粗的家长。他到某出国留学机构为儿子办申请时就一口认定“上美国”。交完一万三千元手续费后他就走了,到三个月时,机构告诉他对方拒签。  
  “狗日的,美国佬有什么牛的?老子给他送钱去,他还不给脸啊?等,看他到底签不签!”  
  又是三个月,美国佬像有意跟这位老兄较劲:再次拒签。  
  机构派人好心劝他别再“一棵树上吊死”,像新西兰、泰国什么的学校好签多了。不妨让你儿子到这几个国家去上学。  
  凭什么?老子堂堂大中国,干啥上那屁股大的小国家?他们能有哈佛吗?能有麻省理工学院吗?没有嘛!没有让我儿子去干啥?这老兄不服,非要再等不可。  
  如此来回五次,美国佬就不给他儿子签证。  
  这老兄急了,气得要上美国驻华大使馆“骂娘”。“你骂娘也没用,说不定还会被美军陆战队士兵把你毙了!”  
  “他敢——!”  
  最后,这老兄还是没有实现把儿子送到美国读书的愿望。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儿子在家无事可做,整天跟游戏机作伴。等到老子为他改签到新西兰某学校时,这孩子已经没有了学习兴趣,成天里想着他的电子“伙伴”。一怒之下,他老子把自己在国内的公司也关了,带着老婆孩子跑到了新西兰。  
  不知天高地厚的这位孩子家长,到新西兰后顿时发现自己像头不会说话的傻狗熊,什么事都干不成,甚至连出门都要让低能儿子在前面领路——儿子多少还能说些英语。一家有三口之众,在新西兰又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一天从睁眼开始,样样都得付钱,不出半年,这位老兄苦不堪言地对老婆孩子说:我们回国吧,这儿不是我们呆的地方。  
  当这个三口之家从新西兰返回中国时,这位家长出了机场就情不自禁地大哭起来:说这几年一定是吃错了什么药,要不干嘛白白扔了近百万元钱却没落实成一件事?最使他痛苦的是,把孩子上学的事全耽误了。晃荡了三年的儿子,现在不但上不了高中,连职高都考不进去。他说是他不现实的出国留学梦,一夜之间把全家人从往日的“贵族”又变成了贫民。  
  据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盲目使得不少人的少年出国留学美梦,反而成了一场场噩梦,这全因为许多家长求学心切和愿望过高所致。他说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伦敦、剑桥大学,都是全世界著名的学府,它们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之高,收费也十分高,而且每年招生都有计划的人数。所以选择这样的学校,就得考虑自己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够得上。中学也是一样的道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他们虽然已经对中国开放了,但毕竟是有条件的开放,一些家长一提出到美国读书,选择的不是纽约,就是华盛顿、波士顿这样的名城名校,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地方的学校,就连美国富豪达官贵人的子女也未必都能进得去。另一种被连连拒签的原因是,申请人常常不关心学校情况,也不关心孩子上学后会遇到什么情况,整个申请留学过程,使人容易认为有明显的移民倾向。  
  “废话。我送孩子出国留学,你们中介机构和对方国家管得着我有没有移民倾向?”有的家长正理讲不清,邪理讲得你真没法回答。  
  其实,“老外”对中国人的心事摸得就是准。有个女士与丈夫离婚后,一心想把孩子送出国上学,因为她不想再与前夫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国家里,眼下的生活,使她无法摆脱心头的那团阴影——她同丈夫离婚就是为了那次令她永远抹不去的一幕:那天她出差提前了一天回来,本来在临上飞机时准备给“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的丈夫打个电话,告诉他一声她临时改变了计划,先回家,下次再到上海参加一个会议。可是一忙乱没打成电话便上了飞机。下飞机后她直奔家里,想趁他和孩子都没有回家之前准备些饭菜,好让小别的一家温馨一番。哪知在她开门进屋的一瞬间,她眼前出现了电影情节中的惊人一幕:自己的丈夫正赤身裸体地与一个同样赤身裸体的女人睡在本该属于她的床上。离婚后,她觉得心头的阴影一刻也没有驱散。孩子判给了她,因此她有个强烈的愿望:先送孩子出国读书,然后母女俩移民出去。在这样的心事下,她很快与女儿商定到新西兰或者加拿大或其它什么地方去都行,就是一条:离中国越远越好。或者与其说离中国越远越好,不如说离“他”越远越好。  
  钱交了,第一次申请的是加拿大。钱要的不是太多,她觉得努力一下可以维持孩子的上学和自己将来出去的生活费。  
  留学生机构对她说耐心等待吧。但几个月过去后,她得到的消息是:拒签。  
  这对她来说可是沉重打击,也许换了别人什么事都没有,但她不行。从此,她隔一天就到留学咨询机构跑一趟,追问人家凭什么对她孩子拒签。  
  拒签的原因很多,可通常中方工作人员是不清楚的,只有领事馆的“洋鬼子们”知道。她就开始跑某国驻华领事馆。人家客气地告诉她:请等等再说。  
  只好这样了,等吧。  
  突然有一天,她的电话响了,一个中文说得并不太好的“老外”对她说:尊敬的女士,我们非常抱歉地通知您:您的孩子留学护照没有批下来,我们认为您有移民倾向……  
  什么?你们怎么就知道我一定有移民倾向?她先是一愣,后来迅速反应过来,反问对方,那边的电话已经挂断了。  
  “移民,我就是要移民,你们为什么不让我移民?为什么不让我女儿出国留学?为什么?”一场大病过后,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某国驻华领事馆,对着签证处的官员大声嚷嚷,不停地嚷嚷,重复地嚷嚷上面这几句话。  
  值勤的武警把她劝走了,她又重新回来嚷嚷。后来人家只好强行赶走她,可第二天她又来嚷嚷,再重复地嚷嚷那些话。公安人员不得不通知她女儿,女儿跑到派出所看到自己的母亲被关在一间又潮又湿的水泥房子里,哭着对公安人员说:求求你们了,我妈有病呀!  
  有病还放她出来?公安干警瞪起了眼睛。女儿含着泪,只好把她带回自己的家。  
  那天,某留学咨询机构正式通知她女儿:她留学的事看来已经没戏,念她母女可怜,退还一万元钱。女儿双腿跪着给人家磕头,然后带着钱和母亲,朝市精神病院走去……    
陷阱之四:放飞容易收线难 
真真假假泪是痕   
  在相关的出国留学服务机构里,工作人员与客户矛盾最多的要数“算后账”。所谓“算后账”就是出了钱的结果没有达到留学目的而发生的种种纠纷。显而易见,有的是服务机构事先没有把各种可能性告诉那些急于求成的客户,有的是出国留学者对前往所在国的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估计不够。  
  西方国家的教育确实有很多先进的地方,但西方毕竟与中国不一样,文化、道德和信仰上的差异,使我们那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很难把握自己。  
  杭州有对夫妇的孩子是在高二时出的国,当时孩子在班里的成绩排在倒数第二,显然属于高考要淘汰的那一类学生。女孩子长得标准的西子淑女,但就是成绩上不去。父母不甘心让女儿将来就当个旅游公司的导游,他们希望她在“中国天堂”之一的杭州市能有所作为,于是,在四年前就通过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机构,把女儿办到了瑞士一所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学院留学。因为孩子的高中没有毕业,所以还得在那儿念大学预科和英语文化课补习,这么两年下来,孩子的成绩可以称得上“呱呱叫”。这一点西方人早有名言在先:世界的学生中,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堪称一流。一个在国内较差的学生,到了国外同等学校,也可以获得前几名的考试成绩。杭州这对夫妇的孩子原来上的是市属普通中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