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7挪威瑞士等 >

第6部分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7挪威瑞士等-第6部分

小说: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7挪威瑞士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来的取样涂片,几年来都没发现任何脚气病菌的踪影。而他自己却得了脚 

气病,他用来做实验的鸡们也得了这种病。鸡成批地死去了,只有一小部分 

活了下来。艾克曼曾用多种方式治疗过那些生病的鸡,但都没有成效。奇怪 

的是,那些活下来的鸡,未经任何治疗,几个月后脚气病却自然而然地好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艾克曼天天守在那几只鸡旁,想找出其中的原 

因。 

     有一天,艾克曼正蹲在鸡栏里观察鸡的活动情况,这时,新雇来的饲养 

员走过来喂鸡。艾克曼望着鸡群纷纷抢食的劲头,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 

法:这些鸡都是这位饲养员喂的,而这位饲养员来了只有两个多月。值得注 

意的是,正是这个饲养员来了两个多月以后,鸡的病才好了起起来。这两件 

事情是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必然的某种联系? 

     艾克曼仔细调查了前后两个饲养员的情况。原来,前面的那个饲养员只 

图省事,总是用人吃省的白米饭喂鸡,而新来的饲养员非常勤快,总是用一 

些拌着粗粮的饲料喂鸡。 

      “原因是不是出在饲料里?”艾克曼脑中闪出一个念头。于是,他重新 

买了一批健康的鸡,分成两组饲养,一组鸡用白米饭喂食,一组鸡用粗饲料 

喂养。过了一个多月,预计的情况果然发生了:用白米饭喂养的鸡患了脚气 


… Page 18…

病,而用粗饲料喂养的鸡却一直很健康。 

      “问题就出在饲料上!”艾克曼做出了判断。接着,他又问自己,“吃 

粗粮能不能治好人的脚气病呢?” 

      “这个实验从我身上做起。”艾克曼坚持吃起粗粮来,不多久,他的脚 

气病果然渐渐好了。艾克曼非常高兴,把这个方法推广开来。爪哇岛的居民 

都吃起粗粮,脚气病果然也一个个地好起来了。 

     艾克曼并不满足于表面上的成功和收获,而是冷静地分析起来:爪哇岛 

的人们习惯吃精白米,而把米糠丢掉了,会不会就在扔掉的米糠中有一种重 

要物质,人缺少这种东西就会得脚气病?艾克曼于是对米糠进行了化验,最 

后终于发现和提取出一种不为人们知道的特殊物质——“维生素”。艾克曼 

因发现维生素而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现在,对于维生素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这一点,已成为一种常识。 



                             音符和秘密通道 



     荷兰油画大师戈赫(公元1853——1890年)年轻时曾在荷兰哈谷市的美 

术公司工作。 

     一天,经理让他送一幅画到一位绅士家里。这个绅士性情古怪,一直过 

着独身的生活。上个月,戈赫曾经把农民画家米勒的 《播种的人》的复制品 

给他送去。 

     戈赫来到绅士家里,见大门开着,就径自走了进去。他听见从卧室里传 

来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便冲了进去。只见一位警察被击倒在地,而那个绅 

士不知到哪里去了。 

      “秘密的……从洞里……逃走……”地上的警察费力地用手指了指床底 

下。戈赫往床下看看,那里有个像盖板样的东西,估计那绅士是从这里逃走 

的。“盖板的开关……米勒……”警察说着就咽气了。戈赫钻到床下,想把 

盖板揭开,可是盖板却丝纹不动。 

     警察不是说起米勒吗?这大概指的是米勒的那幅画,这正是上个月他送 

来的《播种的人》的复制品,是不是与盖板有关呢?戈赫就把这画取了下来, 

看了看画框和画后面的墙壁,都不见有什么开关。 

     为了寻找盖板的开关,戈赫仔细地搜遍了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当他在 

一架钢琴及钢琴的四周搜寻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音符。米勒的画与开关没有 

关系,那么,这“米勒”会不会是别的意思?是不是音符1234567中的3和 

2呢?“米”是3,“勒”是2。试试吧!戈赫这么一想,就打开钢琴按了一 

下3和2的琴键。果然,奇迹出现了,床下的盖板启动了,打开了。原来盖 

板下面是一个洞,绅士把警察打伤以后,就从这洞里通过下水道逃走了。 

     戈赫弄清了这个秘密通道,才去向警察局报案。 



                             秘密金库的大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的女间谍玛塔·哈莉来到法国巴黎。这个舞 

蹈明星利用她那迷人的容貌、健美的身材和高明的手腕,很快就和一个名叫 


… Page 19…

莫尔根的将军搞到了一起。 

     后来,玛塔·哈莉弄清了莫尔根将军的机密文件全放在书房的秘密金库 

里,便往往在他熟睡后开始活动。但是,十分困难的是,这秘密金库的锁, 

用的是拨号盘,只有拨对了号码,金库的门才能启开,而这号码只有将军一 

个人知道。不过,她想:莫尔根将军年纪大了,事情又多,近来特别健忘, 

常常丢这忘那。因此,秘密金库的拨号盘号码,肯定是记在笔记本或其他的 

什么地方。因此,每当莫尔根熟睡后,她就检查他口袋里的笔记本和抽屉里 

的东西,但都找不到那个号码。 

     一天晚上,她将放有安眠药的酒灌醉莫尔根后,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 

秘密金库的门就嵌在一幅油画后面的墙壁上,拨号盘号码是六位数,她从 1 

到9逐一通过组合来转动拨号盘,都没成功。她发现来到书房的时间是深夜 

两点钟,而挂钟上的指针指的却是9时35分15秒。这会不会就是拨号盘上 

的秘密号码呢!否则挂钟为什么不走呢!但是,9时35分15秒应为93515, 

只有五位数呀。玛塔·哈莉再仔细地想了想。如果把它译解为21时35分15 

秒,不就变成213515了吗?她随即按照这6位数字转动拨号盘,金库的门果 

然被打开了。里面藏有在英国建造的一九型坦克设计图。她取出微型照相机 

偷拍了,又放回原处,而这时,莫尔根将军还在呼呼大睡呢! 



                             会说话的垃圾桶 



     一天,某国元首访问荷兰的一座城市,当访问行将结束时,市长设盛宴 

欢送贵宾。席间,市长不无诚意地对客人说:“总统阁下,这几天中,您访 

问了本市的许多地方,一定发现了不少我们在市政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存 

在的弊端吧,恭请总统阁下直言不讳予以指点。” 

     这本是一句体面的客套话,可谁料这位总统先生还真老实不客气地讲开 

了:“市长先生,我曾听说过,荷兰国是个花园之国,文明礼义之邦。可是, 

此次访问贵市,所到之处,看到的却是垃圾堆多于鲜花丛。” 

     这位外国总统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在座众多新闻记者的哄堂大笑。 

     市长脸红耳赤,狼狈不堪。 

     从此,解决由于乱丢垃圾而引起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成了该市政局的 

首要工作,由市长亲自责成市卫生局具体来抓。 

     卫生局采取的第一个办法是,对乱堆乱放垃圾者罚金25元。可是,许多 

居民并不在乎这些小钱,垃圾还是照样乱抛不误。于是当局把罚金提高到50 

元。一些人白天怕罚款,就晚上偷偷跑到街上一倒了事。 

     看来,靠罚款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卫生部门采取了另一个方法,增加 

街道巡逻人员,采取强硬措施,勒令倒垃圾者务必把垃圾倒入垃圾桶里。然 

而街道上地域宽广,卫生巡逻人员的人数也毕竟有限。不自觉的居民像是在 

跟巡逻队员捉迷藏。你在东街巡逻,他在西街把垃圾乱倒一气;你在西街巡 

逻,他又在东街把垃圾乱倒一气。显然这种带强制性的措施,效果也不理想。 

      “究竟如何才能根除这个垃圾祸害呢?” 

     该市的卫生工作人员可谓绞尽了脑汁,他们又用了其他几种办法,结果 

也都不行。弄得卫生局长整日愁眉苦脸。 

      “局长,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解决目前的垃圾问题。”一日,卫生局长 


… Page 20…

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个潇洒的年轻人,他是专程来献计献策的…… 

     过了几天,该市的居民奔走相告着一桩奇事:本市的垃圾桶会讲话,而 

且,会讲故事,十分有趣。 

     这消息像插了翅膀在街头巷尾流传。许多不知详情的人,都怀着好奇心, 

宁肯多走几步也不肯把垃圾随地乱倒了。每次,他们在倒垃圾时往往会被垃 

圾桶讲的笑话逗得前仰后合。一到家便转告给家人听。 

     原来,那位年轻人的办法是:设计一种电动垃圾桶,在桶上装个感应器, 

每当垃圾丢进桶里,感应器就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事先录制好的笑话,笑 

话经常变,不同的垃圾桶的笑话也不同。于是充满幽默感的垃圾桶,悄悄治 

愈了市民乱抛垃圾的毛病。 



                             李斯特巧荐肖邦 



     1831年,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华沙起义失败后,只身流亡至法国巴黎定 

居。年轻的肖邦虽然才华出众,却空有大志而无施展之地,为求生计,只得 

以教书为生,处境甚为落魄。 

     一个偶然的机会,肖邦结识了鼎鼎大名的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两人一 

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时的李斯特在巴黎上流文艺沙龙中已是名闻 

遐迩的骄子,可他对虽然默默无闻但才华横溢的肖邦却大为赞赏。他想:决 

不能让肖邦这个人才埋没,必须帮他赢得观众。 

     一天,巴黎街头广告登出了钢琴大师李斯特举行个人演奏会的消息,剧 

场门口人头挤挤,门票一售而空。 

     紫红色的帷幕徐徐拉开,灯光下。风度潇洒的李斯特身着燕尾服朝观众致 

意。台下掌声雷动,李斯特朝观众行礼后,便转身坐在钢琴前,摆好演奏姿 

势。 

     灯熄了,剧场内一片寂静,人们憋息静气地闭上眼睛,准备享受美好的 

音乐声。 

     琴声响了咚咚的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夜莺啼鸣;时而如诉如泣; 

时而如歌如舞;琴声激昂时,剧场内便响起掌声;琴声悲切时,剧场内又响 

起抽泣声,观众完全被那美妙的音乐征服了。 

     演奏结束,人们跳起来,兴奋地高喊:“李斯特!李斯特!”可灯一亮, 

大家傻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的根本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位眼中闪着泪花的 

陌生年轻人。他就是肖邦。 

     人们大为惊愕。原来,那时有个规矩,演奏钢琴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 

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便利用这个空子,灯一熄, 

就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 

     当观众明白刚才的演奏竟出自面前这位年轻人之手后,变惊愕为惊喜。 

剧场内,掌声四起。鲜花一束束地朝台上飞去。 

     于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瞩目于世。 



                             波兰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