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6中国部分 >

第3部分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6中国部分-第3部分

小说: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6中国部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回事,竟在一边看热闹,谁知道王某的牛把张某的牛抵死了。这下两个好 

朋友翻了脸,张某告到县衙门要王某赔牛。那时包公还没上任,前任白县令 

审案时想:判赔王某吃亏;判不赔张某吃亏。左思右想,没法把案子判得公 

平合理,只得把两人收在监里。 

     第二天,包公上任,听说有两个农民在监里骂人,提出来一审,知道事 

情的原因,就笑哈哈地对他们说:“你们本是一对好朋友,只是漫不经心使 

牛抵角死亡,以致朋友反目成仇人,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今天本官劝你们言 

归于好。”说罢,提笔写了四行字: 

     二牛抵角, 

     不死即活; 

     活牛同耕, 

     死牛同剥。 

     两个农民听完判决,都说这样公平合理,谢过包公,携手走出公堂。谁 

知那两人刚走,又来一人报案。 

     那是西村农民,名叫刘全。今天早晨他正要牵牛下地干活,来到牛圈时 

大吃一惊:原来他的大黄牛满口血淋淋,牛舌头不知给谁割掉了。他心疼得 

哭了一场,急来县衙门要求破案。 

     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 

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刘全感激地挥泪告别。 

     刘全刚走,包公当即出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 

     本县晓谕黎民百姓:为确保春耕春种,保养好耕牛,严禁私自宰杀。如 

有病牛,须请牛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 

未经查验,擅自杀牛的,一律严惩不贷。有人捕捉到杀牛者,官府赏银三百 

贯。此布。 

     第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擅自宰杀耕牛。包公想:村 

中的人一定都知道,刘全宰杀的是残废牛,而这个自称刘全邻居的人明知杀 

残废牛而来告他,不就是诬谄好人吗?这人肯定和刘全有仇。包公出布告本 

来就是要引刘全的仇人出来。现在问过姓名,知他叫李安。刘全曾告诉包公, 

李安曾和他有仇,看来此人定是偷割牛舌的人。 

     一审问,李安只得供认自己割牛舌而又来诬告的罪状。 


… Page 13…

                             包拯智破纵火案 



     包拯在京都开封当了府尹,京都治安大为好转,百姓高兴,但地痞流氓 

们却怀恨在心,伺机捣乱。 

     一天晚上,有两个流氓在一条街上放起了火,疯狂的火浪向四周扩散, 

无数的火舌不住地盘旋上升,把京城的上空照得火红一片。 

     包公带领一班公差正在街上巡视,见此情景,马上分头召集百姓救火。 

不一会儿,人们一个个挑着水桶来了。失火处有两个巷子,一个叫甜水巷, 

一个叫苦水巷。人群中忽然有人问:“挑甜水巷的水,还是挑苦水巷的水?” 

另一个高叫道:“甜水巷的水甜,苦水巷的水苦,救火当然用苦水巷的水。” 

人们正在慌乱之中,也顾不得细想,跟着那一问一答的人涌向苦水巷。顿时, 

巷子被人塞满了,哪里还能挑出什么水来? 

     包公对两个公差说:“把刚才一问一答的两个抓起来!”那两人被抓来 

后大喊冤枉。包公对人们说:“这两个就是放火犯!你们上当了。这里留下 

一半人挑苦水,另一半人到甜水巷去挑甜水救火!” 

     一会儿,人们分别从甜水巷、苦水巷挑来水,救灭了火,就涌到开封府 

去看包公审理纵火犯。那两人经不住包公三问,就露了马脚,最后不得不老 

实招供了纵火的事实。 

     押下犯人后,有人问包公说:“大人,您怎么在刚才救人时就已经知道 

他们是纵火犯呢?” 

     包公答道:“救火是十万火急的事,怎么挑水还分什么甜水、苦水呢? 

可他们一问一答,居然就把慌乱之中的人们都引到了苦水巷,这不是有意要 

让火越烧越旺吗?所以,由此我断定他们的问话是事先编排好的。再说,这 

两个人很面熟,当时我一想,对了,他们的父兄曾被我判过刑,看来对我是 

怀恨在心,因此有破坏社会治安、与我过不去的动机。凭这两点,我断定他 

们是纵火犯。一审问下来,果真如此。这可叫做玩火自焚吧!” 

     旁听的人都觉得包公推断得合情合理。 


… Page 14…

                             包拯叫哑巴打兄 



     传说,有个哑子,每逢新知府上任,都献上一根木棒,任官责打。包公 

上任后,他又来献棒。包公想:如果他没有冤枉,怎肯屡屡无罪吃棒?无奈 

哑子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包公心生一计,用猪血涂在哑子臂上,又以长枷 

枷到街上示众。暗差几个心腹跟随其后,见有人替他鸣冤叫屈,就传他上堂。 

     一会儿,果见围观者中有个老头为哑子叫屈。于是将他引到包公面前。 

     老人说:“这人是我村的石哑子,自小不能说话,只是耳朵还好使,他 

被哥哥石全赶出,万贯家财,并无分文给他。每年告官不能伸冤,今日又被 

杖责,小老因此感叹。” 

     包公传石全到衙,但石全不承认哑子是他亲骨肉。 

     石全走后,包公教哑子:“你以后撞见你哥哥,就去扭打他。” 

     哑子眨巴着眼睛,看上去有些害怕。 

     包公说:“你就照我的话去做好了,本官可为你作主。” 

     一日,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哥哥来告哑子,说他不尊礼法,殴打亲兄。 

     包公问石全:“哑子如果真是你亲弟,他的罪过不小,断不轻饶。如果 

是外人,只作斗殴论处。” 

     石全说:“他果是我同胞兄弟。” 

     包公喝道:“既是你亲兄弟,为何不将家财分给他?分明是居心独占!” 

     石全无话可说。包公即差人押他们回家,将所有家财各分一半。 


… Page 15…

                             狄青掷钱稳军心 



     公元1052年,南方广源州(今越南高平广渊)的侬智高起兵反宋,攻占 

了珐州(今广西的南宁南)等地,宋仁宗决定派遣大军去平定叛乱。选谁去 

统领大军呢?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大将狄青(公元1008—1057年)。狄青在 

10多年前还是个小兵,曾经犯过罪,遭受黥刑(脸上刻字涂墨)。他做到枢 

密副使时,黥痕仍隐约可见。宋仁宗曾让他用药把它除掉。狄青指着那伤痕 

说:“陛下因功提拔臣下,不问门第出身,也不因臣下以前犯过罪而不用其 

才。臣留下伤痕用来劝勉军中的将士,因此不敢奉命。”宋仁宗听了他的那 

番妙言,对他更加器重,就拜狄青为大将军,统率大军去征讨侬智高。 

     大军出了桂林,路途艰险,军心动摇,竟有一些兵士开了小差。狄青眉 

头一皱,计上心来…… 

     一天,狄青对将士们说:“此番来南方讨伐叛军,是吉是凶,只好由神 

明决定了。是吉的话,那我随便扔在地上100个铜钱,个个应当面朝上;只 

要其中有一个是面朝下的,那么就是凶,那我们只好马上班师回朝了。” 

     有人劝道:“再怎么运气好,100个铜钱扔下去,总不见得个个面朝上 

的呀。如果有面朝下的,不就要动摇军心?如果不战而回朝,岂不是违抗圣 

旨?请大将军三思而行!” 

     狄青不听,叫心腹拿来一袋铜钱。他口中念念有词:“神明保佑,神明 

保佑……”突然他掏出一把钱,眼睛一闭,向上一抛,当铜钱落下时,一些 

将士围上去观看,100个铜钱居然全都是面朝天的。果真是神灵保佑!全军 

闻知,欢呼声响遏行云。 

     这时狄青叫心腹拿来一百只钉子,把铜钱都钉在地上,并用青纱罩在上 

边,还亲自动手加了封,一边虔诚地说道:“待等大军得胜回朝路经此地时, 

用厚礼祭奠神明,那时再取回这些铜钱。” 

     其实,这些铜钱上下都是面。狄青此计,是利用将士们迷信鬼神的心理 

来稳定军心。全军此时士气高涨,很快穿越过险途,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 


… Page 16…

                              狄青暗取昆仑关 



     公元1053年,北宋大将狄青率军去征讨叛军侬智高部。他打算穿过昆仑 

关 (今广西南宁东北昆仑山上),攻取侬智高占据的珐州城。但是,昆仑关 

被侬智高设重兵把守,不易通过。狄青只得把部队驻扎在关下。 

     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节。狄青的军营中张灯结彩,设 

宴作乐,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狄青宣布一连三夜要欢乐一番,先请高 

级军官和中级军官,再请各级文官。这些情况,被侬智高派来的密探知道, 

飞报侬智高。因此,昆仑关上的守军麻痹松懈起来。 

     狄青在第一夜与高级军官开怀畅饮,闹了个通宵。第二夜是元宵节,狄 

青喝到二更天,忽然呕吐了起来,随从人员连忙把他扶到内室,狄青令一位 

军官代他主持宴会。 

     过了一会,狄青的一位亲信出来举杯说:“大将军正在服药,让我代表 

他向诸位表示节日的问候。”过了一会,狄青又派人代他向各位文官致意, 

并叫大家多喝几杯。狄青派来的人不断劝酒,大家喝得兴致很高,一直到天 

快亮时宴会还没结束。 

     天蒙蒙亮时,一阵马蹄声敲破了清晨的沉寂。一个骑兵飞身下马,奔到 

军营,向还在饮酒的文官们报告道:“狄将军已拿下了昆仑关!”文官们一 

个个又惊又喜:啊呀!狄将军刚才还在这儿痛饮,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斩将 

夺关了呢! 

     原来,狄青设宴,几次派人劝酒,让军官们不要离开酒席,都是做给侬 

智高派来的奸细看的。于是,侬智高就误认为狄青和将领们都在宴会上,不 

可能会在元宵节之晚去攻打昆仑关了。就这样,狄青趁其不备,暗中出击, 

一举拿下了昆仑关。 


… Page 17…

                             曹玮挫敌士气计 



     一年,西夏的军队屡次骚扰北宋的西北边境,百姓不得安宁。皇帝召见 

大将曹玮,命他率部前往平定。 

     曹玮带兵直驱西北边疆。西夏的军队一见“曹”字旗帜,便知常胜将军 

曹玮军到,稍一交锋便溃逃了。 

     曹玮心想:“我军一到,他们便逃。我军一走,他们又来骚扰,如此进 

进退退总不是办法。只有把他们引出来,彻底消灭方能解除后患。” 

     第二天,曹军赶着敌人撇下的牛羊,抬着缴获的战利品,散散漫漫地往 

回走。 

     西夏军统帅听探子飞报:曹军贪图战利品,部队毫无纪律,一片混乱。 

觉得这是战胜敌方的机会,便率军回马撵上宋军交战。 

     曹玮部队拖拖拉拉地走到一个地势很有利的山口,即摆阵迎战。 

     过了半天,远处飞马骤驰,尘土遮天,西夏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