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36计智典 >

第9部分

36计智典-第9部分

小说: 36计智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之乱时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邦后裔。他们寄名于开国皇帝或亡国君主之下,运用的都是借尸还魂之计。    
    借尸还魂是指原本已经死亡之人,借助于某种形式而复活,运用到政治或军事上,是利用那些旧有的声势、旧有的名望、旧有的号召,来争取认同,结合群众。这是“化腐朽为神奇”,为“无用”找到了“大用”,同时为他们的行动找到了正当性!    
    


第三部分调虎离山(1)

    英雄无用武之地◎虎落平阳被犬欺    
    【通俗涵义】四两拨千金    
    【策略核心】化虎为犬    
    让主要竞争对手摆错位置,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把强敌去势。    
    俗话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任犬欺。”矫健如龙、勇猛如虎,一旦摆错位置便形同废物。一只十公尺长的巨鲸,在大海中动如脱兔,当它搁浅在沙滩时,静如一根漂流木;一头西伯利亚虎在雪地中是万兽之王,沦落到马戏团时,任凭驯兽师颐指气使,甚至虐待。龙与虎之所以强,是依托在自己的地盘上;失去了凭借,它们什么都不是!    
    黑手党的首脑,在组织严密的犯罪网络中呼风唤雨,令人闻之丧胆;如果把他丢在非洲塞伦盖提草原,不出半天就会被狮子吃掉。一个在军队里经营40年、有保国卫土的战功、集三军威权于一身的国防部长,如果他有野心干政,易如反掌。将他调升为行政院院长,权力更大了,但是却有如“杯酒释兵权”一般,把军人干政的疑虑化为无形。这有点像企业界里的明升暗降,将强势的总经理调升为不具实权的董事长。    
    实权与地盘,正是猛虎的双翼。    
    猛虎不可随便离山    
    民国初年,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可说是“龙蟠虎踞”。国民党要员张群形容张学良说:“军中昵称少帅而不名,天下仰望风采,比之霍去病、孙仲谋。”1936年,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停止内战、实行抗日而发动“西安事变”,劫持蒋介石。僵持十余日后,张学良迫于形势与大局,也为了“给蒋撑面子,恢复威信”,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他一到南京,立遭软禁,当局趁机斩断他与虎窝的关系。一个叱咤风云的少帅,离开了战场、离开了东北军,真的是虎落平阳了。为了道义责任,这头轻易离山的猛虎,付出了被软禁50年的惨痛代价。    
    虎,是竞争者、强势对手、情敌、政敌;山,是地盘、本行、专业、气势。当你受到猛虎的挑战、威胁时,下策是硬碰硬,拼个你死我活;上策是四两拨千金,把虎调离最有力的位置,避免直捣其锋芒。    
    调虎容易打虎难    
    调虎,比打虎容易多了。调虎的策略包括:    
    ——明升暗降,让虎失去反弹的正当性。    
    ——用离间之计,让愚蠢的领导人自己化虎为犬。    
    ——趁猛虎下山时,予以伏击。    
    ——诱虎离山,化险为夷。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手下拥有陈平、韩信、范增、锺离昧,都是一时之选。因为项羽随时处于缺乏智慧状态,使得陈平与韩信相继投入刘邦阵营。陈平使出离间之计,使项羽以为范增暗通刘邦,范增非常无奈,最后愤而向项羽“乞骸骨”,半途背部发病而死。范增是项羽的脑袋,陈平调虎离山之计,等于砍了项羽的脑袋;陈平接着又离间项羽和锺离昧,猛虎一头一头被项羽调走了,这场竞争,胜负已可预期。    
    猛虎当前,状况危急的时候,如果逃走无济于事,就要诱虎离山。    
    这一点,有些聪明的鸟类可以为师。当掠食者接近它的巢穴,它为了引开掠食者,会做出“拟伤”动作,伪装受伤挣扎的模样,以吸引掠食者,它一边表演,一边往自己鸟巢的相反方向移动,如此一步一步地将掠食者引离它的窝。它是用“苦肉计”来达到调虎离山的目的。    
    


第三部分调虎离山(2)

    适才适所便是虎    
    每一个优秀人才在其专业领域与岗位上,发光发亮,都是一头猛虎。如果将人才调错位置,即与呆人无异。在台湾,许多部门的呆人呆事从何而来?多半是乱来造成的。许多高阶将领退休后,都转任驻外大使;许多公职人员或政务官卸任后,担任公营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许多只会问政而绝无施政经验也无专业能力的代议士纷纷当了部会首长;许多从政伙伴都鸡犬升天。这种“酬庸文化”是在胡乱放虎,误了大事。错不在虎,在那些调虎的人。    
    对愚人而言,调虎,就是这么容易!    
    《管子》一书说:“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虎豹失去了凭借,什么都不是;人失去了凭借(专业、热诚、企图心),便与虎落平阳无异。    
    原典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恶之以人事也。    
    【诠释】    
    利用天时对敌人不利时,予以围困之;制造假象去诱骗敌人,如此,敌人将处于进退都面临困境的局面。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是下策。不顾城池坚固而强攻,是自取败亡;敌人已经占据有利地形,先得地利之便,就不要再与他争锋。如果敌人居于主道优势,而且声势浩大,除非诱之以利,才能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离山);敌人声势强大,我惟有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才能战胜敌人。    
    东汉末年,虞诩奉命讨伐羌人,在陈仓、崤谷之间被数千羌人所阻,虞诩驻军扎营,扬言要向朝廷请求派兵增援,等到援兵一到,才要发起攻击。羌人闻讯,立刻分兵数路,至附近州县掠夺;虞诩见羌兵兵力分散,命大军日夜兼程即行了百余里,又下令士兵宿营时各做两灶,并且逐日增加炊灶的数量。羌人以为汉朝援兵已到,不敢进犯。虞诩乘势发动攻击,大败羌兵。    
    虞诩扬言等到援兵再战,是要松懈敌人防备、分散敌人兵力;日夜兼程行军,是因为兵贵神速;增加炊灶数目,是要迷惑羌人,让他们误判援兵已到,不敢轻举妄动。


第四部分欲擒故纵(1)

    等到瓜熟才摘◎好戏在后头    
    【通俗涵义】吃紧打破碗    
    【策略核心】先纵再擒    
    放纵对手,任其消去防备,于最易下手时出击。    
    创造最有利的Timing。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生产凯迪拉克、别克、奥斯摩比、雪佛兰等知名车种的汽车制造公司。《策略高手101》一书提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通用公司因为担心汽车界的老大哥福特汽车公司失去竞争力,相对的使通用公司失去竞争对手,因此默许福特向通用挖角,它的理论是:“帮助福特,是为了通用。”    
    从商场竞争而言,福特是通用“欲擒”的对象,但通用为了更大的利益,竟默许福特向他挖墙角,这是“故纵”。    
    欲擒故纵的策略,以各种不同的内涵呈现:    
    ——先纵再擒:养肥了再杀,瓜熟了再摘,不急于一时,所以暂时放任目标,等到最佳时机行动,效益最大。    
    ——再纵再擒:纵与擒不断交替为用,像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一样。    
    ——以纵代擒:像通用公司,让对手的存在产生更积极的意义,纵容对手挖角。    
    ——只纵不擒:一味纵容,毫无“欲擒”的打算。    
    让对手沉溺于自毁中    
    晋武帝司马炎是三国的终结者。他篡魏、灭蜀,欲进一步统一全国。于是任命羊祜统领荆州军务准备征吴。羊祜用计于无形,一面坐视荒淫暴虐的吴主孙皓把国力、人才消耗折损殆尽;一面广施德政,使荆州对面处于暴政下的百姓,比较出晋与东吴的天壤之别,相继来归,造成吴国军心士气的逐步崩解。    
    羊祜的策略是,把敌人养在那儿,不轻易动它,让它沉溺于自毁的情境中。所以他不急攻、不急功。《荀子》说:“肉腐虫生,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这几句话最能形容所有组织的腐败过程,用来形容败家子孙皓更是贴切。羊祜一直纵容东吴,直到它气数已尽,才发兵征吴,不费吹灰之力即擒了孙皓。    
    收与放的艺术    
    《老子》有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欲取固与,即出于此。老子的观念是:物极必反,强摘的瓜不甜。吃得太快会打破碗。《论语》上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西方人说:“Hastemakeswaste”,这些都劝人勿操之过急,要在充裕中才能“擒”大事。    
    擒是收,纵是放。收放之间颇费思量,有时不是一放一收即可成事。诸葛亮对孟获用兵,七次生擒,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心悦诚服。诸葛亮的“收放艺术”与钓大鱼的手法一模一样。在大海上钓到一尾三百公斤的旗鱼,你必须不断地一收一放,与它纠缠几小时,直到它力竭为止。如果对手顽强、难缠,你不能奢望一举而擒之,要善用收放之道。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渔夫,钓到一条大鱼,擒不到它,只好放纵它,把钓绳绑在船头,让它拖着船走,夜以继日,渔夫好整以遐,直到它无力抗拒了,才手到擒来。    
    


第四部分欲擒故纵(2)

    何妨放纵一点    
    擒的时机不对,擒而无益。不管在好莱坞电影的警匪片,或现实中的警察办案,常常运用欲擒故纵之计:当犯罪集团或不良帮派的小啰啰暴露行踪,警方第一步是纵容,以免打草惊蛇;接着是对小啰啰进行跟踪监控、监听,等到进一步侦查搜证,顺藤摸瓜,摸清幕后的老大、主谋,才一举成擒。所谓好戏在后头,便是如此。    
    欲擒故纵,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    
    ——对孩子管教太严,适得其反;适度的放水,效果更好。    
    ——对情人紧迫盯人,会把人吓跑。    
    ——对部属太过苛求,怨声载道;偶尔放松一下,才有缓冲调适的空间。    
    《礼记》上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过责备求全,没有人会追随你(无徒);待人也一样,不能只擒不纵,绷得太紧!    
    在人生事务中,“擒”是奋斗、目标、动力;“纵”是松懈、看得开、无为;擒与纵运用得宜,人生才会抑扬顿挫,丰富多味。    
    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所谓纵者,非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