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和生命约会40周 >

第22部分

和生命约会40周-第22部分

小说: 和生命约会40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到掉牙齿要死老人。果然,这两天,我家邻居,一个叫田麻子的老太太去世了。我对她的印象是:伪革命、自私鬼、碎嘴婆……她一生未婚,将村里浇水的渠沟强行圈进自家院子。夜里给村里的地浇水的父亲总是不能掌握好分寸,待那水溢出弄湿了田麻子家的庭院后,她就会扯着嗓子站在门口骂人。现在,她死了。我却感觉她的死和我的牙齿没有太大关系。其实梦到掉牙,主要是因为我体内的钙在流失。这是我不自觉的一种心里暗示。 


第40节:第25周;胎教要听莫扎特
作者: 丁 燕

  缺钙之后,睡觉成了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孩子是在睡眠中长大的,可对我来说,夜间睡眠是一次充满了痛苦的旅行。总是睡得不踏实。似乎是负重潜行到一个黑暗的水牢。总是希望睡觉的时候能打开门,能听到隔壁屋里有人在打鼾。 

  一会儿向左侧躺,一会儿向右侧躺。但我更喜欢向左侧躺。也仰躺。但仰躺的时候感觉腰很乏很累,有酸胀感。尤其是尾椎骨,总是感觉不能负重太多。这种仰躺的姿势最多只能维持十分钟。之后,还是需要侧躺。但是,不论怎样的姿势,都是让我极不舒服的姿势。最终我凑合着睡去,任由自己像锚一样,一点点向海底坠去。 

  这一天,我醒得很早。醒来后,竟然发现自己的嘴角有一丝口水流出。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边感觉羞耻,一边感觉气恼我的身体里那些坚强的钙呢?缺钙,竟然还有这样的连锁反应?那些黄金一样的钙,难道,真的就在不经意之中悄悄流失掉了吗?这难以把握的肉体之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未知的秘密?! 

  补钙似乎也成了一种时髦。电视广告里那些煽情的话语和夸张的动作,似乎都在折射着一种梦想我不想衰老。但衰老会必然来到。人到老年会变矮,就与脊柱缺钙有关。但如何能留住钙?或者,如何让自己吸收到更多的钙?有人说,吃肉多或者吃肉少都能导致钙的流失;喝可乐多、吃盐多、抽烟多、喝酒多、喝大量的咖啡或茶,都会导致钙的流失。但也不能盲目补钙。补钙不当,又会因钙沉积而引发意外,导致高血压、冠心病…… 

  一个〃钙〃字搅得生活如此不安。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简直不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那么,还是我那个中庸政策啥都吃点,啥都不多吃,多几个朋友多几条路,都好。 

  第25周胎教一定要听莫扎特?! 

  喜欢听歌。喜欢听新疆民歌。喜欢听女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因为就生活在产生这种节奏的大地上,所以听起来那么轻松,那么不费力,那么容易获得快感。音乐是一些闪光的灵魂,有着耀眼而坚定的光芒。通常,它们都有透明的翅膀,会飞,飞到人的心尖尖上。 

  一位搞艺术的女友再三强调:一定要听莫扎特,莫扎特!我是孕妇。怀孕已有25周时间。腹中胎儿已有了听觉。女友说,你应该搞搞胎教了。胎教是什么?听音乐。音乐是什么?就是莫扎特。 

  好吧。我听。每天都是一种仪式。打开碟子,看它那泛着荧光的圆型表面,内心虔诚而恍然。总是感觉我和那个音乐神童之间有种隔膜。那些天籁之音传到我的耳根后,就变得轻飘而虚无、凄美而无力。十几分钟之后,我就昏昏欲睡。内心里骂着自己水平低却依然睡去。想起张爱玲写上海人听歌剧,听不懂也要听,重要的是那种氛围、那种感觉。就笑自己几时变成了上海人? 

  像我等这样毫无音乐素养的人去听莫扎特,说听懂了实在太过虚伪。那种音乐是温暖而怅然的,是明亮而欢喜的,是淡薄而无所留恋的总之,是我所不能完全明白和理解的。可以从我的心尖滑过,却无法停留在那里。是过眼烟云。并不华丽。但却夹杂了大量的爱、理想、美和希望。 

  看到市场上有很多打着〃胎教音乐〃的碟子。多是将一些抒情歌曲、乐曲组合在一起,没有什么章法,完全是〃拿来主义〃。且中外混杂、土洋结合。一会儿是钢琴,一会儿又是琵琶,再一会儿是吉他。真是难为这些编者,他们煞费苦心,端出来的,却是一盘〃四不象〃。可是有些〃认真的〃准妈咪,一遍遍听这些音乐,以为这就是胎教的全部了。 

  一天,宋宋急急地打来一个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湖南一孕妇生下一婴儿有耳疾。究其原因,说是怀孕时经常听胎教音乐。不仅自己听,还将扩音器放在肚皮上让胎儿聆听,最后……这个疯狂的母亲导致了婴儿耳膜受损真的很惨烈!一个母亲不经意之间已经成了凶手。她用自己的愚昧让孩子成了牺牲品。孩子……孩子听不到她的哭泣声。这世界上的所有声音,他都听不到。既便你是上帝……最好也不要轻易呼唤这个孩子。否则,他一定会愤怒地大吼一声:为什么! 

  其实,早在胎儿8周之时,他的耳朵就已经有了雏形;到了第20周,他什么声音都能听见了。妈妈的心跳像大海的波涛,有节奏地拍击着岸边;妈妈的笑声酷似汽车的轰鸣,呵呵呵呵;爸爸的说话声很像雷鸣,轰隆隆轰隆隆……当胎儿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他就会手足舞蹈,心律加快。他那些激烈的表现,可以通过B超的荧光屏幕,看得一清二楚。 

  科学家们发现,在母亲与胎儿之间,有一条通道,叫生理信息通道。而所谓胎教,只是一种感觉因为母亲愉悦,胎儿能通过母体感觉到愉悦。但对胎儿自己来说,其实,是听不懂音乐的。 

  在中国,最早关于胎教的传说是有关周文王的。相传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周文王之时做到了眼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谈恶言,坐立端庄,因此周文王生而贤明,深得人心。 

  其实,每个孕妇如果都能做到心平气和,精神愉悦,就是对孩子最朴素的胎教。过于频繁地听音乐或者触摸、按压腹部,对母亲、对胎儿都是一种负担。人有了负担就会感觉到累。累就会烦躁。烦躁就会让身心失去平衡。胎教的首要秘诀就在于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母亲身心平衡如鸽子在风中展开双翅,或者草叶舒展在阳光之下。这其实就是最高级的爱对胎儿来说。 


第41节:第26周;人与鱼谁更愉悦?
作者: 丁 燕

  有胎教专家建议母亲对腹中的胎儿喃喃自语。我也常常在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对丁丁〃说话〃。可在嘴唇蠕动之时,眼里却总是更紧张要看看有没有飞驰而来的汽车,还要留心脚底下的冰雪……总是不能像外国电影中那样黄昏。落叶。无人的公园小路。一个头发上撒满了碎金的孕妇。一手撑着腰,一手放在肚子前面。她伫立于一棵大树之前,喃喃地对着发黄的叶片说话自然那话是说给腹中的孩子听的。 

  其实这一个母亲和那一个母亲之间没有太大差别。任何一个母亲的双脚,都坚实地踩着大地,将一生的时间耗费在另一个鲜活的生命上。陪伴他一起长大。呵护他不受到伤害。直到有一天,他离开你,你却依然记得那些他很小时候的事情。想着想着,你可以独自笑出来。而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母亲对他的那份牵挂,是流在血液中永远无法淘洗掉的红色呵…… 

  有了做母亲的心态,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胎教。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浇浇花,坐在阳台的沙发上看窗外夕阳……这些事情,都能让自己的身体舒缓起来。突然,我心血来潮,拿出盘英语磁带来听。只听了一会儿,就能感觉到丁丁在肚子里轻微地扭动。是那种细小的、活泼的悸动。怀孕这么久了,我还从来没有这么专注地听过英语,这陌生的语言一定让丁丁惊讶。不能听太久。感觉累了,放下书,喝一杯牛奶,低头对丁丁说:宝贝,你今天开心吗?妈妈带你上了一堂英语课! 

  这真是一段奇妙的过程。当你没有孩子的时候,你自己就是一个孩子。你放纵着自己,只顾自己快乐。当你有了孩子之后,你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满心满意地投入你自己的全部爱意。可是当你在怀孕之时仿佛走在一座两边不靠的桥上。不是一个人。但又不是两个人。尤其是早晨起床的一瞬间,你从梦里醒来,甚至经常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孕妇。当你揭开被子,看到那隆起的浑圆腹部时,你又恢复了一些残存的理智,想起自己和以前的确有所不同。 

  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或者……正是这个奇妙的时段太过漫长,人们才发明了胎教来安慰无所事事的孕妇让她有点事情做。在内心里先接受到这样一个信息,再通过心灵感应发送给腹中的宝宝。但所谓胎教,在我看来实在是投石入海。对不起所有的心理学家,所有的科学家,所有的社会学家,所有研究和专注于胎教的人们……也许,你们的观点有这样或那样的道理,你们知道更多的名词或概念,但我是孕妇,我是准妈妈,我所能相信的,是我的感觉和我的判断。难道一个孩子长大后杀人可以一直追溯到他的母亲没有做好胎教吗? 

  至少,目前,我视野所及的胎教知识,大多是些陈词滥调。真正的胎教,应源于孕妇的内心。婴儿是超凡脱俗的。他们刚从天国来。他们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事实上,正因为孩子的诞生,才让浑身泥垢的父母得到一次清洗自己的机会。被孩子的明眸照耀着,多少黯淡的灵魂才又焕发出人性的光彩。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娘胎里就开始〃胎教〃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畸形而自私的爱。是一种恩主的心态。是随时随地都要索取报酬的爱。当我们感觉到一个孩子在腹中跃动时,我们是盲目的。我们如何能〃教育〃他?!事实上,我们对他我们的孩子又真正了解多少?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良心来做一些事情,希望自己愉悦,他也愉悦。 

  会有一种朴素之极的爱。缓慢。温暖。即使遇到再多的眼泪和挫折,到最后,都能够站起来。在睡梦中可以握到另一双手。心里有爱,就无所畏惧。爱从母亲的心底里流出,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重生。 

  第26周鱼 人与鱼,谁更愉悦? 

  其实,我是一个〃鱼盲〃。因为房间干燥,加上我又咳嗽不止,连做梦都梦到自己手提汽油壶,到处放火,妹妹说还是把鱼养起来吧。屋子里本来就有一个鱼缸,收拾起来很方便。先用高锰酸钾消毒,在缸底里撒上一些古怪的颗粒,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骇人的紫红色。再清洗掉。又倒入清水,放置一两天后,加盐。终于,可以去市场上买鱼了! 

  转了一圈,在广场附近看见一个遛鸟的。又看见一个守着几个洗脸盆的男子黑瘦,望着盆中摇尾的金鱼发呆。突然怎么也不想在他这里买鱼。这么颓废的男人,养出来的鱼一定也是慵懒的。又碰到一个中年妇女,在卖鱼虫,大力向我们推荐。可我们连鱼都没有,要鱼虫干吗?! 

  转到市场背后,看到一个朴素的门面,推门进去。穿过一段堆满玻璃缸的小路,一拐弯,进入一个小楼。竟然是两层。底楼是鱼市。顶楼是花市。水草丰美,绿叶招摇,和外面是两重天。 

  一股潮润之气扑鼻而来。全身的毛孔似乎也就扩展了开来。连平时感觉到有些发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