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曹禺全集(卷七) >

第56部分

曹禺全集(卷七)-第56部分

小说: 曹禺全集(卷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生命与灵魂,水乳交融地流泻着,迸发着。是这样的,他使这个人物有了
深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观看演出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第二天,便集合
育才学校的师生,看了最后一场演出。

2 月19 日应邀去上清寺储汇大楼重庆储汇局同人进修服务社讲演《悲剧
的精神》。他认为应当提倡悲剧精神,必须抛去个人利益关系抛开小我,增
强反抗意志。要写出“真正能代表中国民族性格的悲剧”,并呼唤以悲剧精
神,使中国“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独立富强的中国”。

2 月28日应邀在重庆文化会堂举行由三青团重庆支部举办的青年讲座上
发表题为《我们的学习》的讲演。他呼吁,从平凡做起,为真理所在而争。

3 月与欧阳予情、熊佛西、阳翰签等23 人联名在《戏剧月报》发表文章:
《我们的申诉——剧作者联议会为保障剧作上演税宣言》。

3 月27 日参加在重庆文化礼堂召开的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并被
选为理事。

4 月18 由曹禺改编巴金的同名多幕剧《家》,由中国艺术剧社在重庆首
演。章混导演,金山、张瑞芳主演,公演前,曹禺曾说:“哪个剧团演这个
戏都可以,但瑞珏这个角色非由张瑞芳演不可。”演出盛况空前,连演三个
月。

7 月12 日《家》由留桂剧人实验团在广西剧场演出,导演欧阳予倩。

8 月留桂剧人协会在桂林公演《家》,导演田汉、熊佛西。

8 月20 日与陶孟和一起去西北旅行,抵西安。西安文艺界在民众教育馆
召开茶会欢迎,戴涯主持。此行主要为了采访李白和杜甫的遗迹,准备创作
历史剧《李白和杜甫》。然后到兰州、玉门、张掖、酒泉、嘉玉关等地,饱
览祁连山的大漠风光,观赏了敦煌的壁画。祖国大好河山,使之赞叹不已。

秋应中央大学中文系邀请,讲授《戏剧概论》。

11 月根据法国作家拉毕虚的三幕剧《迷眼的砂子》改编的独幕喜剧《镀
金》发表于《戏剧时代》第1 卷第1 期。

冬国立剧专演出《日出》,由余上沅、焦菊隐、马彦祥、陈鲤庭、章泯
组成导演团,演员除扮演方达生的温锡莹为学生外,其余均为剧校教师。

年底《蜕变》和《大地回春》、《边城故事》、《正气歌》获中央图书
杂志审查委员会文艺奖金。

1944 年

1 月3 日曹禺翻译的《柔密欧与幽丽叶》更名《铸情》。导演张骏祥,
由航委会神鹰剧团于成都国民剧院上演。

年初重庆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发表《取缔剧本表》。曹禺的《原野》、
陈白尘的《石达开》、欧阳予倩的《桃花扇》等均遭查禁。


2 月25 日《戏剧时代》第1 卷第3 期《剧坛动态》报道:曹禺本年度新
作《桥》,以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建设为题材。

2 月下旬《镀金》由中国万岁剧团首演于重庆。

3 月改译的五幕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在《文化修养》连载。

3 月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柔密欧与幽丽叶》。作者在前言中写道:
“应当说,我不推荐这个戏!我觉得它并不能代表莎士比亚。我一直认为,
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峰,是他的‘四大悲剧’ (《哈姆来特》、《李尔王》、
《麦克白》、《奥瑟罗》)和《雅典的泰门》。那才是壮丽、深邃而浩瀚的。”

5 月3 日重庆文化界在百龄餐厅举行茶会,曹禺等五十余人到会,一致
要求取消新闻图书杂志及戏剧演出审查制度。本年由张骏祥介绍到中央电影
厂工作,薪金微薄,职务是挂名的。

1945 年

2 月22 日与文化界人士312 人联名签署《对时局进言》刊《新华日报》。

上半年重庆国民党宣传部公布查禁和修正的剧目,曹禺的《雷雨》、《原
野》被查禁,修正的有《日出》等。

9 月在周恩来同志安排下,曹禹等一些社会人士,于上清寺会见来重庆
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毛泽东赠言曹禺:“足下春秋鼎盛,
好自为之。”

10 月21 日参加“文协”在重庆张家花园举行的联欢晚会。

周恩来同志出席并讲话,他赞扬《日出》、《北京人》是“优秀作品”。

1946 年

1 月14 日延安《解放日报》载中央杜10 日电,“美国国务院决定聘请
曹禺、老舍二氏赴美讲学,闻二氏已接受邀请,将于最近期内出国。”

1 月中旬与电影界、戏剧界进步工作者一起,发表《致政治协商会议各
委员意见书》,强烈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对电影戏剧运动的控制、破坏,要求
废除一切审查制度。

1 月中接到赴美邀请书,前去请教茅盾。

1 月20 日“文协”在重庆张家花园为老舍、曹禺举行欢送酒会,到会的
有茅盾、巴金、胡风、何其芳、阳翰笙、聂绀弩、冯雪峰、陈白尘等50 余人,
曹禺在讲话中说,他去美国是要使美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作家生活状
况。他还说写作品要从本国本民族出发,而不是以写给外国人看的态度写作。

2 月抵上海,住黄佐临家。

2 月18 日“文协”上海分会举行会员大会,欢送曹禹、老舍。

曹禺在发言中说:“写文章的许多年来用各种方法替老百姓说话,使得
高高在上的人们知道他们的痛苦。谁能够替老百姓做事,谁就能在新中国组
织里存在,现在离目标还远,必须从各方面去努力。目前各地的老百姓离文
艺运动还很远,生活都维持不了,更谈不上文化。我们要使得老百姓生活安
定,要他们懂得他们的责任重大,他们是将来新组织中的主人。”

2 月22 日上海影剧协会在美华酒家举行欢送会,张道藩、顾仲彝、黄佐
临、周信芳、梅兰芳、韩非、李健吾、赵景深等出席。曹禺在会上发表演说,


指出话剧必须有话。

3 月2 日剧专校友方守谦、罗明、蔡极等在四马路 (即福州路)杏花楼
为曹禺饯行,张骏祥、白杨作陪,并合影留念。

3 月4 日与老舍同乘美军运输舰“史格脱将军号”离沪赴美。

3 月20 日到达西雅图,开始了横贯美国的旅行观光。到华盛顿时,美国
国务院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4 月在纽约观赏了舞剧、音乐剧、广播剧和话剧演出多次,其中有幸在
世纪剧院看到老维克剧团的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维主演的《亨利第四》,
以及奥尼尔的名剧《送冰的人》。并同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会面交谈。
发表《中国戏剧之历史与现状》的讲演。

《北京人》在此期间演出。

4 月30 日《雷雨》由金光洲译成朝鲜文,汉城宣文社出版。

4 月多幕剧《桥》第一、二幕在《文艺复兴》连载。

4 月《写作材料的囤积》在《现代文献》创刊号上发表。

6 月9 日在纽约有南开校友70 余人举行庆祝会,祝贺正在美国纽约停留
在张伯苓先生70 大寿。曹禺、老舍联名写了长篇贺诗献给张伯苓校长,赞其
“一辈子爱的是学生,想念的是校友。”

6 月经芝加哥往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尔大学,参加小剧场节目社会研究会
议。

7 月1 日在纽约市政厅发表讲演:《现代中国戏剧》,后在美国《国家
建设杂刊》发表。

9 月中电、苦干两剧团相继解散。张骏祥、曹禺、李键吾、黄佐临等另
组“观众演出公司”,并开始演出。

秋《雷雨》在汉城连演70 余场,并将《原野》译成朝鲜文,准备上演。

11 月曹禺、老舍访问影城好莱坞,又一次会见布莱希特,曹禺说两次“同
他见面是我那次访问中最难忘的大事”。还结识了美国许多著名演员,如海
伦海斯、卡塞珍考耐尔、雷蒙玛赛、蓓蒂黛维丝、考尔门、约翰迪菲尔等。
他们为了欢迎曹禺,曾举行了私人酒会。华纳影片公司将曹禺、老舍的活动
情况拍摄成新闻短片,在美国各地放映。

12 月《雷雨》译成越文,在越南公演时场场满座。

本年在美国的一次茶会上,曹禺与林语堂因《吾土与吾民》问题发生争
执。曹禺坚持“文学作品就应该具有社会意义,否则就毫无价值。”

年底对美国的资本主义文明感到厌恶。尤对其种族歧视不满,加之,惊
悉闻一多先生被暗杀,国内内战阴云密布,不愿在美国滞留,遂谎称母亲患
病回国。

本年在美国期间,应加拿大政府的邀请前往观光游览,从西到东游览了
一个月。

1947 年

1 月底到达上海,生病住院。

2 月初出院,住黄佐临家,应上海实验戏剧学校校长熊佛西聘请为该校
教授。

2 月5 日大华公司蒋伯英先生设宴欢迎曹禺。曹禺介绍美国百老汇情况。


夏由黄佐临介绍,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

秋电影剧本《艳阳天》完稿,自任导演,由文华公司拍摄。黄绍芬任摄
影指导,李丽华、韩非、石羽、李健吾、程之等主演。曹禺解释该片题旨是:
“中国人有一副对联,叫做‘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横额:
‘莫管闲事’。这,我认为不对,我们必须辨明是非,必须恳切做事,不怕
麻烦,不怕招冤。”

冬台湾观众演出公司在台北演出《雷雨》,澎湖业余剧团也演出该剧,
并准备上演《日出》。

本年结识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

本年参加了一个党领导下的读书小组,成员有刘厚生、方琯德、任德耀
等。每隔一两周到上海育才中学聚会一次,学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

本年应救济总署之约,同张骏祥等以记者身份乘飞机视察黄泛区。到尉
氏县,目睹了共产党县长直面美国救济分署署长,谴责美国把粮食送给蒋介
石打内战之情景。

1948 年

5 月《艳阳天》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本年全国解放前夕同一位戏剧界老朋友促膝深谈,说:“人活着是很不
容易的事。活着就要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都不要离开上海,形势就要变
化了,将来是大有作为的。”他还劝李玉茹说:“不要离开上海到什么地方
去,那是死路一条。你是穷苦出身的京剧艺术家,共产党会欢迎的。”

年底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秘密离沪去香港。

1949 年

年初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与马寅初、叶圣陶、赵超构等化装商人,
由香港乘船抵烟台解放区。

2 月到达解放后的北平。

3 月22 日参加华北文委和文协举行的会议,这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家
的首次聚会。

3 月24 日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委会成立,曹禺为筹委之一。

3 月29 日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和平代表团,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
界和平大会。但法国当局只发给8 人的入境签证。

4 月21 日曹禺和被阻的和平代表团成员于捷克首都布拉格国民议会会
场,与巴黎和平大会同时举行了会议。

5 月初中国和平代表团在大会闭幕后,去苏联列宁格勒等地参观。21 日
回到北平。

5 月4 日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曹禺当选为中华全国
民主青年联合会总会全国委员会候补委员。

6 月15 日至19 日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6 月30 日在第一次文代会预备会上,当选为大会提案整理委员会委员,
主席团成员。

7 月2 日第一次文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