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117部分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17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洪流量等水文情况与渠道宽窄、深浅之间定量关系的计算方法,把经验
科学化和数量化了。

把科学结论和技术设计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郭守敬科学思想的
精髓之一,在水利科学上是如此,在历算科学上也是如此。他认为历法之
根本在于测验,而测验的利器则是各种天文仪器,这是他在接受改造历法
任务伊始就提出的指导思想。随后,他倾心于新天文仪器的创制,全力开
展各项天文观测工作,一丝不苟地贯彻这一思想。历法必须接受天象的检
验,这种检验不但需有时间的深度,而且还需有广泛的内容,这是郭守敬
重视实践思想的又一重要侧面。他认为历法既要能有验于今,还要能通于
古,而且要全面地加以检验,即对日、月、五星之行,晷影、漏刻长短,
气朔之早晚,日月食的初亏、食甚和复圆时刻,恒星宿度之广狭,等等,
均需一一详加推验。为此,他勤奋地观测,尤其重视以第一手资料作为判
断的准绳,他又详尽地收集前人的观测成果,也作为检验的客观依据。凡
吻合者从之,不合时就谨慎地修改有关的天文数据、天文表格及计算方法,
直至最大限度地与所掌握的直接和间接的观测资料相符合为止。所谓合与
不合,郭守敬提出了较前人高得多的精度标准。如对于交食时刻,他规定
以“同刻者为密合,相较一刻为亲,二刻为次亲,三刻为疏,四刻为疏远”
(《元史·历志》),他推验刘宋以来45 次月食亏初、食甚、复圆的时刻
记录,其结果是密合者18,亲者18,次亲者9,平均误差约一刻。可见,
郭守敬的观测及检验工作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上都超越了前人的同类工
作,从而把授时历建立在深厚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

郭守敬重视继承和吸收前人已有的成果,但却不是泥古不化,在他的
思想中,包含着强烈的改革进取精神。他坚信今胜于古,以为前人的历算
工作只是“为法略备”,均有待改进;又以为前人的观测工作“或有未密”,
并不一味盲从。“法之不密,在所必更”,数之不精,遵从新测。在授时
历中,郭守敬等人所作的诸多方法上的创新和数据、表格上的更动,就是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天文仪器的创制上,郭守敬也是在总结、吸
取中国传统和阿拉伯天文仪器制做的已有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明
与发展的。他相信只要“能精思密索,心与理会,则前人述作之外,未必
无所增益”。这些改革与创新,固然都是以实践为前提,但也必须有钻研
的精神和理论上的勇气。对于那些根深蒂固和过时的传统思想与方法,理
论上的勇气更显重要,授时历废弃上元积年法和日法,而以实测历元法和
万分法取代之,正反映了郭守敬等人“至理所在,奚恤乎人言”(《元史·历
志》)的科学勇气。

郭守敬一方面以他出众的天资、勤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扎扎实实地
在科学技术的园地中不懈地耕耘;另一方面又以他强烈的集体意识、谦和
以及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一个庞大的科学集体协调有效地运转。所以,


郭守敬不但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科技
组织管理专家。

文献

原始文献

'1'(元)苏天爵:元文类·卷十七、五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明)宋濂等:元史·郭守敬传,中华书局,1976。
'3'(明)宋濂等:元史·历志,中华书局,1976。
'4'(明)宋濂等:元史·天文志,中华书局,1976。
研究文献

'5'■内清:宋代■星宿,东方学报(京都)第8 册,1936。'6'钱宝
琮:授时历法略论,见《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3。'7'
李俨: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7。
'8'潘鼐、向英:郭守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薄树人:试探有关郭守敬仪器的几个悬案,自然科学史研究,1(1982),4,第320—326 页。
'10'苏天钧:郭守敬与大都水利工程,自然科学史研究,2(1983),
1,第66—71 页。'11'陈美东:我国古代对五星近日点黄经及其进动值的
测算,自然科学史研究,4(1985),2,第131—143 页。
'12'陈美东:回回历法中若干天文数据之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5(1986),1,第11—21 页。
'13'陈鹰:《天文汇抄》星表与郭守敬的恒星观测工作,自然科学史
研究,5(1986),4,第331—340 页。
'14'陈美东、张培瑜:月离表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6(1987),2,
第135—146 页。'15'陈美东:授时历的七应及其精度,见《纪念元代杰出
科学家郭守敬诞生775 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河北省邢台市郭守敬纪
念馆,1987。'16'陈美东、李东生:中国古代昼夜漏刻长度的计算法,自
然科学史研究,9(1990),1,第,47—61 页。

黄道婆

赵翰生

黄道婆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人。约南宋末年(13 世纪中叶)生;
元初(14 世纪初)卒。纺织技术。

关于黄道婆的生平事迹,宋、元两史均无记载,仅在元末人的《笔记》
里略有反映。根据这些反映可知她少年时期曾背井离乡,远客崖州(今海
南崖县),在那里向黎族人民学习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熟悉并掌握了当
地全部制棉工具的构造及操作技术。她于元贞年间(1295—1296)自崖州
返回故乡,回乡后把在崖州学到的关于轧棉车、弹棉椎弓、纺车、织机的
制造和使用方法结合内地的纺织工艺加以改造,而后传授给乡人,改变了
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状况,对当时当地棉纺织业的发展和棉植业在松江
一带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缅怀黄道婆在纺织方面的贡献,
在她死后,当地人民决定把她奉祀为纺织之神,并公推一赵姓乡宦为首,
为之建立祠院,于至元三年(1334)正式建立。此祠建成后不久即遭战火
毁坏,在至元二十七年(1362)由一张姓乡宦重新建造,其香火一直绵延
不断。元代诗人王逢曾作诗一首以记之“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道婆
异流辈,不肯崖州老。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织元灿花草,片帆惊海得风
归,干轴乌泾夺天造。天孙慢司巧,仅解作牛衣,邹母真乃贤,训儿喻断
机。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荒哉唐元万乘君,终■长衾共昆
弟。赵翁立祠兵火毁,张翁慨然继绝祠。我歌落叶秋声里,薄功厚享当愧
死”。现在上海市南区犹有一座奉祠黄道婆的先棉祠。上海豫园内有一座
跋织亭,系清咸丰时布业公所所建,亦为供奉黄道婆之所。封建社会,非
达官贵人,是很少有资格建立专祠的,但黄道婆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劳动妇
女,竟有专祠三四处之多。由此可见自元以来松江一带人民对她的尊敬和
怀念是如何的深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人民为表彰黄道婆的功
绩,于1957 年在东湾区为她修建墓园,立碑纪念。

中国古代虽然很早就开始种植和利用棉花,但在宋朝以前,棉织业主
要分布在新疆、云南、闽广等地区。宋元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棉织业才在全国其他地区逐渐普及。宋元之际的海南岛是中国主要植棉地
区之一,当地的黎族人民早已创造出包括轧、弹、纺、织、染等一整套棉
纺织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其所织造的“花被”、“缦布”、“黎幕”等
产品均极精致而深受人们欢迎。据记载,在黄道婆离乡前,乌泥泾一带土
地硗瘠,人民贫困,棉植业甚落后,棉纺织技术亦极原始远不如崖州。因
为没有踏车、椎弓,只是用手剥剖棉粒,以小弓子拼弹净棉,轧棉、弹棉
的功效和质量非常差。黄道婆的归来,特别是她传授了新机具、新技术后,


棉织业在当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到元末时,
松江地区以此为生者达千余家。可以说黄道婆改革的棉纺织技术对松江一
带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黄道婆在棉纺织技术上的贡献,是她为了适应当时生产的需要,而提
出了一套融合黎族先进棉纺织方法和内地固有的纺织工艺于一炉的完整的
新技术,其最重要的是捍、弹、纺、织四项。“捍”是指轧棉去粒。黄道
婆以黎族的踏车为基础,创造出一种揽车,取代了过去用手剖剥棉粒的笨
重方法。揽车的主要结构为一对辗轴,即一根直径较小的铁轴,配合一根
直径较大的木轴。将棉粒喂入二轴之间,利用这二根直径不等、速度不等、
回转方向相反的辗轴相互辗轧,使棉粒和棉纤维分离。它较之以手剥粒不
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弹”是指有开松除杂之效的弹棉工序。
黄道婆把原来弹力较小的线弦小弓,改制成强而有力的绳弦大弓,把用手
拔弦弹棉,改为以弹椎击弦开棉。这种改动使所弹之棉更轻更松,为后面
的纺纱、织造工序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纺”是指纺纱。在黄道婆之前,
松江一带用于纺棉的纺车都是手摇单锭纺车,纺纱效率极低,兼之其车的
原动轮较大,纺锭的转速较快,纺纱时棉纱往往因牵伸不及或捻度过高而
易于崩断,黄道婆针对这种情况,将此纺车的原有结构进行了几处大胆的
改动。一是增加纱锭,使其纱锭多至三枚,并将手摇改为脚踏;二是改变
其原动轮的轮径,使之适当缩小,从而既提高了功效,又解决了棉纱断条
问题。经她改进的这种三锭脚踏纺车,由于性能良好很快就得到推广,并
且一直被人们采用,甚至到了600 年后的今天,仍行用于一些偏远地区。
三锭脚踏纺车是纺织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
纱机械,它比欧洲出现的类似纺车早了几个世纪。“织”是指织布。黄道
婆把江南先进的丝麻织作技术运用到棉织业中,并吸收了黎族人民棉织技
术的优点,总结出一套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工艺。她与家乡妇女运
用这套工艺织制的被、裙、带、手巾等产品,由于上面的折枝、团凤、棋
局、图案字等纹饰,如同画的一样鲜艳,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风行一时。
所织“乌泥泾被”更是驰名全国的产品。当时的上海、太仓等县都加以仿
效,棉纺织生产呈现了空前盛况,因而后来的乌泥泾以及其所在的松江一
带,遂成为全国棉植业的中心,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声誉。

黄道婆生活在中国纺织业以丝、麻为主要原料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要原
料的时代里,她适应了时代要求,推动了这个重要转变,为棉花在全国范
围的推广和棉织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她那善于学
习,勇于革新,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的精神,一直铭记在人民心中。清代
上海县一处黄道婆专祠碑文所记:“天怜沪民,乃遣黄婆,浮海来臻。沪
非谷土,不得治法,棉种空树。惟婆先知,制为奇器,教民治之。踏车去
核,继以椎弓。花茸条滑,乃引纺车。以足助手,一引三纱。错纱为织,
灿如文绮,风行郡国。昔苦饥寒,今乐腹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