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81部分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81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腧穴针灸图经》。此书后来在南宋淳熙十三年( 1186)曾重新补注,厘为五
卷,名为《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这是现在通行的刊本。王惟一
的这些工作,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王惟一对统一经络穴位的混乱,也做了可贵的贡献。在宋代以前,针
灸方面的著作虽然不少,但绝大多数已经散佚。少数存留下来的,以《黄
帝针经》及《黄帝针灸甲乙经》为最重要,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整理而
成,它是西晋皇甫谧的作品,流行已有数百年,经辗转传抄,错讹业已存
在。其间,经过医家的不断实践,针灸学已有较大的发展,王惟一根据这
些情况进行了补充修订,在编撰体例上,他把经络与穴位的叙述结合起来,
把每一条正经上的穴位排列在该经之后,并且注明穴位的位置,如手少阴
心经共有少衡、少府、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青灵、极泉等9
个穴名,18 穴数。这样的编排克服了《甲乙经》按身体部位而脱离经络循
行的缺点,使读者对经络和穴位有了整体性的认识。书中还明确地统一了
穴位的数目,比《甲乙经》多列出双穴3 个,即青灵、厥阴俞、膏盲,单


穴 2 个,即灵台、阳关,全身穴位总数达 657 个,其中单穴 51 个,双穴
303 个,穴名共 354 个,比《甲乙经》多 5 个。

王惟一还进一步发展了针灸的临床应用。他把实用性与科学性结合起
来,以穴位为单位,指出每一个穴位所主治的病症,极大地便利了临床应
用,比起《甲乙经》来,又是一个更大的进步,对针灸临床医学的发展起
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把经络愉穴的知识加以普及,王惟一还主持把书
的内容镌刻在石碑上,石碑高六尺、宽二丈。每行十多字,全碑分五栏,
每栏有160 行,约万字左右。石碑对于传播正确的经穴知识,起到很好的
作用。

王惟一还在书中画出铜人的正面、背面及侧面图,标出12 经起止及一
些重要的穴位。夏竦在天圣四年所写的序中称许这是“定偃侧于人形,正
分寸于腧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就是对他
这一工作的总括。

王惟一的另一重要成就是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他设计的铜人在当时水
平是相当高的。铜人与人体实际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其壁活动,可以
移动,腔中铸有心肝肺脾胃肠等内脏。铜人表面铸有经络走向及穴位位置、
名称。据记载,当考核学生掌握针刺技术的程度时,先在铜人表面涂上一
层黄蜡,向铜人内部灌满水(一说是水银),学生用针扎刺穴位,如果扎得
准确,水就会由孔中流出,否则无水流出。设计可谓巧妙。针灸铜人作为
教学工具,形象具体,《图经》则作为铜人的文字说明,互相补充,相得
益彰。

针灸铜人在当时就被视为国宝,艺术珍品。在宋金交战之际,其中一
具被金人入侵宋京时掠走,后来又转入元朝宫廷,陈列在太医院的三皇庙
内。另一具下落不明。据说日本现收藏有其中的一具,也被认为是日本的
国宝(此具是否为天圣铜人,尚有争论)。其后,元,明、清各代,也都仿
效铸造各种铜人针灸模型,大小不等。这对于针灸技术发展作用很大。

另有署名“王惟一集注”的《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事实上已非王
惟一原注之书,而是他人录其前代注家吕广、杨玄操及其后之丁德用等多
家注释而成。

文献
原始文献


'1'(宋)王惟一: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国书店影印本,1987。

研究文献

'2'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蔡襄

金秋鹏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生;治平四年(1067 年)卒。桥梁建筑。

蔡襄的父亲早逝,母亲是邻县惠安名士卢仁之女。卢仁很有学识才华,
为人耿直刚强,《惠安县续志》中称他“有文名,累举进士,不得志于有
司。家贫授生自给,不肯一毫干求于人”。他对子孙的学业要求很严,不


允许稍有松懈。蔡襄小时住在外祖父家,得到外祖父的教导,养成了好学
的习惯,并受到外祖父深刻的影响,造就了刚正不阿的性格。蔡襄曾与舅
父卢锡一起在惠安伏虎岩伏虎寺读书。卢锡也深得其父教导,生平好义,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后来蔡襄修造洛阳桥时,给予蔡襄很大的帮助,
是修桥事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天圣八年(1030),蔡襄举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历任漳州军事
推官、西京留守推官、朝奉郎大理评事、著作郎馆阁校勘、秘书丞集贤校
理知谏院兼修起居注、福建路转运使、判三司盐铁句院修起居注、起居舍
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起居舍人知制诰权礼部贡举、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三司使等职,并先后出知福州府、开封府、泉
州府,卒后赠吏部侍郎,谥忠惠。他为官刚正忠直,勇于辟邪扶正,针砭
时弊,政绩斐然,深受时人的好评。他于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时,极言
敢谏,“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宋史·蔡襄传》),“直声震天下”(《福
建通志·蔡襄传》),至使“权■畏■,不敢挠法于政”(《欧阳修全集》
卷35)。在任知制诰兼判流内铨时,对除授不当者,他都拒绝草制,封还
辞头。在任权三司使和三司使,主管全国财政事务时,他统筹规划,合理
安排财政收支,并剔除积弊,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种事务都有法
可循。出知开封府时,他“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能欺”(《宋史·蔡
襄传》)。他出知福州府时,极力移风易俗,提倡医学,反对信巫不信医的
陋习,并抑制丧事扰民的不良风俗。

蔡襄在科技上的重要贡献,是他第二次出知泉州府时主持修造了万安
桥。万安桥位于泉州府城东面20 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故俗称洛阳桥。

泉州是当时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但在洛阳桥建成之前,由泉州
北上通往兴化(今莆田)、福州以至内地的通道被洛阳江所阻隔,行人车马
至此都要搭舟过渡。洛阳江入海口处水遄流急,风大浪高,西有滚滚万壑
流波之倾注,东有浩淼澎湃潮汐之奔驰,而且水面开阔,水深异常。在这
里过渡,遇到飓风大作,往往发生舟沉人亡的惨祸,而且每逢风潮天气,
都要停渡,有时一停就是数日。由于过渡危险,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把渡
口取名为万安渡,后来在此建桥,就称万安桥。人们早就希望在这万安渡
口建造桥梁,以结束过渡既危险又不便的状态。但是,过渡尚且不容易,
造桥就更加困难了,人们多次造桥的尝试都失败了。皇■五年(1053)卢锡
等再次发起造桥之举,正当造桥工程遇到重重困难之时,蔡襄于至和二年
(1055)和嘉■三年(1058)两次出知泉州府,亲自主持了建桥工程,并对建
桥工艺进行革新和创新,终于在嘉■四年十二月辛未(1060 年1 月 16 日)
建成了洛阳桥,成就了划时代的千秋伟业。

洛阳桥是一座规模空前的大型石构梁桥,桥长三千六百尺,宽一丈五
尺。全桥用花岗岩石料砌就,因利用江中心岛构筑,故桥分为两段。桥面
用2 尺见方,长4—5 丈的七道大石条纵列安置而成。全桥计47 孔,桥面
两旁建了石栏杆,并置石狮28 座,石亭7 座,石塔9 座,桥两端有石象和
石武士像。整座桥“飞梁遥跨海西东”,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从此,人
们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成为泉州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蔡襄在主持建造洛阳桥时,对于桥梁技术的贡献有如下几个方面:

(1)首创筏形基础因桥址在江海交汇处,水遄流急,风大浪高,水下又
是长年淤积的烂泥,故桥梁基础不能采用传统的打桩方法,更无法去除淤

泥以利用水府岩石层,为此蔡襄大胆创新,发明了新的桥基工艺。他利用
落潮时间,在预定造桥的位置,用船装载大石块抛入水底,使之成为一长
约500 余米,宽约25 米的水下石堤,作为桥梁基础。这是桥梁技术史上一
项重大的创新,开了现代桥梁建筑史上筏形基础之先河。

(2)应用和发展尖劈形石桥墩把桥墩一端砌成尖劈状,以分开水势,减
弱水流的冲击力,借以保护桥墩,增长桥墩的寿命,这一桥墩建筑工艺出
现于唐代。蔡襄应用并发展了这一工艺,在建造洛阳桥时把桥墩两端都砌
成尖劈状(也有人称之为船形桥墩),使之分开江流和潮汐的冲击力,以达
到保护桥墩的目的。
(3)利用潮汐的涨落浮运和架设石梁洛阳桥桥面的石板,每条都重达数
十吨,要把这样重的石板悬空安置在桥墩之上,这在古代没有大型起重设
备的条件下,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为此,蔡襄巧妙地利用潮汐的涨落规律,
预先按设计加工好大石梁,然后在涨潮时用船把石梁载运至桥墩之间,再
应用简单的牵引设备,把运梁船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至落潮时,石梁便自
动降落到预定的位置上,凌架于二个桥墩之间,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桥面的
架设作业。
(4)利用繁殖牡蛎以固结桥墩洛阳桥的桥墩是用一块块长方形的石块
纵横相间砌筑而成的,在没有速凝水泥固结的古代,只有靠石块和桥面大
石条的重力维系在一起。这一桥墩结构是很不牢固的,在江流和潮汐的不
断冲击下,很容易被冲松,冲散。因此,如何加固桥墩,乃是桥梁建造中
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蔡襄巧妙地利用牡蛎的生长特性,解决了这个问题。
牡蛎又名蚝,俗称海蛎子,是一种介壳海生动物,在海滩上附着于岩石而
生长和繁殖,繁殖时其介壳会连接成堆、成片,非常坚实。为了使桥墩的
石块连接成一整体,蔡襄利用牡蛎这一生长特性,采用了“种蛎于础以为
固”,“石所垒,蛎辄封之”的方法,在砌筑桥墩的同时,即在桥墩的石
块上种殖牡蛎,使之生长繁殖,从而把桥墩的石块胶结在一起,大大提高
了桥墩的坚固性和耐久性。这一发明,堪称为一项杰出的科学创举。后人
为了保护桥墩,地方当局还多次发布了禁止在桥墩上取牡蛎的法令。
洛阳桥在中国以至世界的桥梁建筑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也
可以说,蔡襄在桥梁建筑史上谱写了极其光辉的新篇章。现存洛阳桥石刻
题词中,有一方刻有“海内第一桥”五个大字,如果从它是中国第一座大
型石梁桥这一意义上说,那是当之无愧的。它的建成,促使在福建,特别
是在泉州一带,兴起了一个建造石桥的热潮,先后建成大中型石梁桥数十
座之多。其中晋江县安海镇的安平桥(俗称五里桥),长达811 丈,有362
孔,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章中
说,中国宋代在福建“造了一系列的巨大板梁桥”,这些桥在“过去(和现
在)都是很长的”,“在中国其他地方或国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和它们能相
比的”。这个评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近千年来,洛阳桥先后大修17 次,
现存桥长834 米,桥墩46 个,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蔡襄著作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