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4部分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4部分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陈平的反间计下,好几个亲信果然被项羽疏远;慢慢的,项羽也有点怀疑某些手下是否与汉军暗通款曲了;便有事没事派人出使于汉,想伺机察看点眉目来。
    有一次,项羽又派使者过来,负责接待的陈平便很恭敬地摆出最高规格的牛、羊、猪太牢级大餐招待;但一看到使者,便装成很惊讶地说:
    “我以为是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的亲信呢,只不过是项王的使者罢了!”
    说完,立刻把大餐撤走,换上最差劲的餐食;使者回去报告了项羽,项羽果然怀疑起范增来。范增知道项羽不相信自己后,火冒三丈地对项羽说:
    “天下大事已定了,君王您自己保重,我这把老骨头已没办法陪您玩了!”
    便打包离去,还没到家便死了!
    范增一走,项羽身边再没有能帮他出谋定策的人,开始走向衰败覆亡之路。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攻其无备,就是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攻击;
    出其不意,就是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情况下频出奇招。
    前面提过,兵道就是诡道:而采用诡道的目的就是以迷雾策略弱化敌人。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夫而劳之”、“亲而离之”这十二种诡道战术,都得付出一定程度的代价,还不保证一定成功。以“怒而挠之”这招而言,像诸葛亮这么厉害的角色,碰上比他棋差一着的司马懿都没辙了,其他人就更别说了。
    再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是司马懿对上诸葛亮呢?采用这个招数,岂不成了“孔子面前卖文章”了!唯一的一招,只有“强而避之”而已!但强而避之是一种消极战法,他只能让自己不败而已;若是确定赢不了,至多只能不败,还打什么仗呢!
    孙子的厉害就在这里,他知道上述这十二招有其局限性,所以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这记杀手锏——攻其无备,出其下意。
第一部分第1篇 计(7)
    睡着的拳王不是王
    世界拳王泰森,拳力之猛,劲道之强,举世无匹。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打败他;他可以挨你二三十拳,但你经不起他半拳,何况你要让他挨一拳也不容易。这是清醒时的泰森!
    若是睡觉或醉倒时的泰森呢?那就不一样了!只要一根木棒就可以轻易把他摆平了。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因为: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如是而已。
    不管多强的对手,一定有罩门;如果实在找不到弱点,就别找了,而是等。等什么,等他松懈下来的时候;松懈的强敌就是睡着的泰森。
    再强的对手,再强的战斗力,绝不可能永远处在戒备状态;因为这种老在高亢状态下的节奏不对。弄久了,节奏就会乱掉;节奏一乱,一定会损耗战力。所以,即使最聪明的人,即使节奏感最好的人,也会有节奏间隙(就好像强壮如泰森也得睡觉一样),这个节奏间隙就是弱点,就是“无备”,就是“不意”。趁其无备与不意时,倾力而攻之,百战不殆。
    历史上有一个以超弱打败超强的最极端的例子,最能印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惊人威力。
    掌握节奏间隙 要离干掉庆忌
    春秋战国之交时,吴国阖闾(当时叫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刺杀了吴王僚,登上了吴王的宝座。
    吴王僚被杀时,儿子庆忌正好领兵在国外作战;听到父王被杀,庆忌当然一肚子火,发誓要为老爸报仇,阖闾因此坐立不安。
    阖闾心中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庆忌是当时天下第一勇士,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筋骨如铁,万夫莫敌,手上又有一支大军;一旦他回师攻吴,阖闾绝对吃不消。
    和庆忌正面硬干,吃力不讨好;于是阖闾继“专诸刺王僚”后,又使出了刺客的老招数:这次出马的是要离。
    从外型上看,说要离是勇士,简直扯过了头!身高仅五尺余(注意!这是古代的标准,不是现代标准),腰围一束,容貌丑陋,怎么看都是—付弱不禁风的模样,怎可能杀得了庆忌?
    然而,就像要离所说的:“善杀人者,在智不在力。”而智也正是要离唯一的武器。
    要离的方法是:先让阖闾折断他的右臂,再让阖闾公开处决他的妻子儿子;在形式上与阖闾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后,投奔了庆忌。
    由于有了共同仇恨,共同目标,庆忌接纳了要离;加上要离聪明而残废,庆忌对他逐渐不设防。
    几个月后,庆忌准备妥当,从水路回师攻吴。行至中流时,船队距离逐渐拉开,形成首尾不相接;与庆忌同乘一船的要离,立刻把握机会对庆忌说:
    “公子您可以坐上船头制高点,监视动静。”
    庆忌坐定后,要离持短矛侍立一旁。这时,江上忽然起了一阵大风,要离抓住机会,趁庆忌一个不注意时,借风力使力地尽平生之力,对准庆忌心窝猛刺。庆忌虽然勇悍无比,但一来无备,二来要离攻的是要害,让他无法反击;而要离也就凭着这一击,一举将庆忌刺死,完成了任务。
    庆忌虽勇,但在无备与不意状态下,就成了睡梦中的泰森;即使是“凡夫俗子”,也只要一招就可以将他击垮。
    如上所述,打败强敌的招数(兵家之胜)很多,但兵无常形,势无常势;战争是二敌对者之间的绵密生死互动。过程千变万化,不可能事先预知(不可先传也),只能临阵而决,待机而动,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开打之前,若基本条件数据比对手好,则胜算就高。
    反之,若开打之前,就知道基本条件数据不如对手时,获胜机率就低。
    基本条件越好,胜率越高;反之,若基本条件差,胜率就低。如果连自己的基本条件都搞不清楚,甚至根本没有的话,胜率就是零;所以,只要从基本条件的角度观察,胜负成败就可料想得到了。
    在本篇中,孙子提出了很多诡道欺敌,藉欺敌而弱敌的战术;但不管用什么招数,一定得有基本条件做基础。换句话说,如果基本条件不具备的话,这些招数就使不出来了,武术中有一句行话:“力由地起。”
    意思是说,威力的生成,一定有一个发力的立足点;没有立足点,力道就出不来。就好像把泰森吊在半空中,让他足不着地,拳头力道一定大灭,泰森就不是泰森了。
    一样的道理,基本条件一定是所有招数的立足点,因为无地则力不起;同样的,没有基本条件,什么都别谈。这也是孙子在本篇最后,谆谆告诫“庙算”重要性的缘故。
第一部分第2篇 作战(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财,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用兵的基本条件是:“战车(驰车)一千辆、辎重车(革车)一千部、全副武装战士(带甲)十万、越境千里补给粮草、拢拢总总内外开销、人事公关的花费,从最小的胶漆补给物资,到车甲器械的损耗修缮;一天的花费,在千金以上,然后才能出动十万大军。
    一开始就大算战争账,有两个意义:
    (一)延续上一篇的庙算说,多算胜少算不胜理论。在庙算时,两军尚未交锋,胜负自然尚未可知;所以,开打之前,一定得具备上述起码的基本条件,否则别谈、别打;天下没有人能不用米,做出香喷喷的米饭。
    (二)战争的基本开销这么大,所以:
    (1)尽量不要轻启战端。
    (2)开打之后,账单将高得吓人,而且没完没了。先自问:打得起吗?
    但有了这些对战争的基本认识还不够,孙子又发出了下文中更严重的警告。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战争的花费这么大,代价这么高,所以,一旦开打,就必须打胜,而且得速胜;因为战争一旦拖久了,一定会战力递减,锐气消蚀,攻城则会有重大伤亡。军队长期在外征战,国家财政用度就会大受影响。
    战力下降,士气受挫,财务耗损,物资紧张;一旦邻国知道我方窘境,趁机来攻,就算有智能之士,也无能为力了。
    前面提到十万之师出动之前就有这么大的花费;一旦开战,就不仅是吓人的账单而已了。战争拖久了,就会内外交困,国力严重损耗;若有人趁机打落水狗,就全玩完了!
    穷兵黩武 夫差败亡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故事,最能印证孙子这个观点了。
    吴王夫差曾击败越王勾践,迫使勾践称臣纳贡后,国力达到顶峰。
    但夫差也从此志骄意满,其后二十年间,不断征战,伐齐、胁邹、迫鲁、攻楚;这还不过瘾,他还要搞黄池会,企图做天下霸主。
    在夫差的恶搞下,吴国国力日渐衰退;相反的,勾践则不断埋头建设,励精图治,逐渐拉开与吴国之间的差距。从我长彼消,到彼长我消,最后终于在姑苏一仗,彻底消灭了夫差。
    战争的代价这么高,拖久了后果这么严重;所以,在处理战争问题时,除了先庙算之外,还要有什么样基本概念呢?
    别担心,孙子这里的议论,就是要为下文做张本。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用兵的基本原则是:
    巧战速胜。
    当然这是个很不容易达成的目标。既如此,则宁可战法实际一点而速胜,也不愿战法细腻而久战。
    拙在这里不是愚笨、笨拙,而是朴实、实际的意思。
    原因就像是上文所议论般——战争的代价太高,打久了后果太严重了。所以,宁拙速,不巧久。
    道理很简单:
    仗打得越久,对国家越有利的事,可从没听说过。
    司马懿拙速取孟达
    三国时代,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讨伐叛将孟达。
    孟达性格反覆无常,是个十足投机分子。之前叛蜀投魏,现在又要叛魏投蜀。而在事情未爆开之前,早就有人给魏明帝通风报信,明帝立刻交办给司马懿,要他预作准备。
    司马懿马上给孟达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你当年从蜀来归,蜀国恨透了你,必欲杀你而后快;现在外面传说:你又要叛魏归蜀,我以为这应非事实才对!”
    孟达看到信,以为朝廷还不怀疑他,对于举事日期也就迟不能定。
    司马懿写这封信,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因为孟达远在一千二百里外的上庸,他要先稳住孟达,争取行军时间,而事实上,司马懿这封信也真的奏了效。孟达起事后八天,司马懿大军就已兵临城下。由于魏兵来得太快,孟达慌了,立刻向蜀国及吴国求救,司马懿也立刻反应,派出两支人马阻击蜀、吴二路援兵,并下达了不计代价的攻城令。一场大战下来,魏军虽伤亡虽重,但终究还是擒杀了孟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