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杂集]郭德纲话说北京 郭德纲 著 >

第23部分

[杂集]郭德纲话说北京 郭德纲 著-第23部分

小说: [杂集]郭德纲话说北京 郭德纲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杠房不单单由于它有一套从上而下的严密组织,而且对杠夫以至打执事的都有严格要求。杠夫要将杠抬得稳而又稳,这也是一项要求。过去办丧事,讲究移灵时务必要平稳。否则就是对死者的最大不敬。据说杠夫都有这样的本事:在抬的杠上放碗清水,无论走什么路,水都不会溢出。外行可干不了这个,没练过也来这个,一抬起来,跟跳舞似的,瞎蹦,一会棺材里的死人坐起来了:“受累稳当点!” 
  提起裱糊行可以说是又做死人活又做活人活。死人活指的为死者糊制纸人纸马、童男童女。活人活指的是为家庭裱糊房屋。 
  从事这行业的人,一般说来都是心灵手巧,不仅纸人纸马糊得栩栩如生,而且裱糊房屋也有娴熟的技巧。一间很不干净的屋子,经过裱糊匠的一番裱糊之后,马上就会光洁宜人,四壁生辉。 
  裱糊匠在裱糊房屋时,得先扎架子。这架子乃是用高粱杆裹上废纸。扎顶棚架子时,先把高粱杆横竖绑成长方格,然后吊装在顶上。架子上要糊大白纸或者印有暗花的大白纸。说起来,裱糊匠在京城已经消失了数十年之久。 
  在北京还有两种服务行业的工作,那就是厨师和老妈子。 
  介绍老妈子有专门行业,俗称“老妈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城的老妈店都向社会局登记注册,正式改名为“佣工介绍所”。主要介绍女佣人,也介绍男佣人,如听差、车夫、厨师等等。 
  一般来说,同一家的老妈和厨师关系都不错,能互相照应。大师傅还都对老妈惧怕三分。怎么呢?大师傅这饭碗在老妈手里呢!俩人要是对劲,大师傅能多干几年;要跟老妈不对劲,他一天也干不了! 
  怎么呢?您想,大师傅做好了菜,得老妈往上房端。比如太太这两天胃口不太好,一吃这炒肉丝:“呸!什么味儿呀!这大师傅越来越不像话了!菜太难吃了!” 
  老妈要和大师傅对劲,一句话就没事了。 
  “太太,要叫我看,咱们这大师傅就叫不错,手底下又干净,做的菜又得味,买菜还不赚钱,真难得。今儿这肉丝多嫩呀,您刚才吃不好吃,这是乍吃头一口,您多吃两口,就是味啦。这炒肉丝不比腌萝卜强吗?”太太又来一筷子:“嗯,是比腌萝卜强。”大师傅这饭碗算保住了。要是老妈跟大师傅不对劲,甭多,几句话,大师傅就得卷铺盖。 
  太太一夹炒肉丝:“呸!什么味儿呀,这么难吃!” 
  “咳!太太,别提了,不是我多嘴,咱们这大师傅可用不得!买一块钱的菜,他赚六毛!您看这肉丝炒的,成了锅巴了。甭说您吃着不是味儿,连我们都不愿意吃。再说他那份脏,甭提了。俩月不剪指甲,仨月不推头。炒菜做菜又净抓脑袋。上回您吃那酸辣汤,浮皮那一层您以为是胡椒面儿呀?那就是头皮屑。” 
  “啵!叫他走!” 
  得,大师傅饭碗砸了。 
  干厨师的,过去有偷手。怎么呢?无论给谁家干活,逮机会偷东西,米呀、面呀、菜呀全拿。而且这偷不叫偷,叫“拂”。比如要偷什么东西,师傅告诉徒弟:“把什么‘拂’起来。”这可以。说偷可不行。“你把什么偷起来。”好么,让人家听见还了得! 
  过去北京有一位厨师,姓李,李师傅。有一家办喜事请的他。带着个小徒弟,爷俩去了。到那儿一看,嚯,预备了四十桌的东西。李师傅一看,太好了,“拂”呀!冲小徒弟一努嘴:“拂起来。” 
  小徒弟那天穿的大棉袄,这个肥呀,就为多搁东西。猪肉贴在前心,牛羊肉贴后心,厢子油贴两肋,大肠灌香油,围在腰里当搭包系。底下穿大套裤,这裤筒装大米,这裤筒装黄花、木耳、口蘑、虾米,把粉条泡软了往脖子上一围,外边再围上围脖,挡着点。一回头看见二斤多团粉。把水澄出去,拿手拍个大饼子,往脑袋上一顶,拿帽子一扣。一看,还有个火锅子,里边一些肉菜。真有办法,裤腰带上有两根绳上边有两个铁钩,往锅子环上一搭。全拂上了。也拂完了,小徒弟也动不了啦!身上分量太重了,一百多斤!李师傅一看差不多了,一扭嘴,那意思——走! 
  小徒弟挂着锅子迈不开腿呀,头里走,李师傅后跟着。刚一拐二门,墙角那立把铁锹,李师傅没留神给碰倒了。他懒得扶起来,叫小徒弟:“你扶起来!” 
  小徒弟听错了,拂起来?拂的东西不少了,拂这干吗?让拂就拂吧!一想,铁锹把不值钱,把铁锹头揪下来得了。头里的钉子挺难弄,正晃悠呢,本家送客,一眼看见了:“哎,干吗呢?” 
  “……我,修理修理。” 
  “你是干吗的?” 
  “我是李师傅徒弟。” 
  “不对呀,你来时不这么胖,这会怎么这么胖?” 
  “我,来时没吃饭,这刚吃一顿饭,胖了。” 
  “你哪都胖,怎么就脸不胖呢!” 
  是啊,就这没拂东西嘛! 
  李师傅赶紧过来:“二爷,这是我的小徒弟。” 
  “哦,李师傅,摆多少桌?” 
  “三十五桌。” 
  “不对吧,我预备了四十桌的东西,怎么才摆三十五桌呢?那东西哪?” 
  小徒弟心说:“都在我身上哪。” 
  李师傅说:“你放心,全有账,回头跟先生算算。” 
  “不用,咱们算算吧。” 
  “也好,徒弟你先回去。” 
  心说,东西全在这了,他一走就没事了。本家主人一把把小徒弟拉住了:“别价,受半天累了,来,屋里暖和暖和。” 
  一进屋,屋里这个热呀!又是暖气,又是炉子。小徒弟站这地方还正挨炉子。这本家主人也坏,扒拉扒拉算盘,看看小徒弟。 
  小徒弟又害怕又着急,这下可坏了,脑袋一出汗,团粉化了,顺着脸往下流自道。 
  本家看见了:“哎,李师傅,小徒弟怎么了?这脑袋怎么流白的?” 
  “您甭管,他抽白面抽多啦!” 
  挤兑得胡说八道。 
  当然了,这样的厨师终归是少数,大部分厨师还都是尽职尽责,认真工作。 
  在旧时的北京,还专门有一种人,什么正经事都不干,也不做工,也不干事,终日游逛,骗吃骗喝,不管谁家婚丧嫁娶,只要他知道了,准去。没交情也去,到那连吃带拿。 
  凡是办白事,门口都挂挑钱纸。他一瞧,哟!来买卖了!一打听,这家亲哥仨,死的老头,预备的燕窝席。不能不去呀!多少也得随点,现把被子当了一块钱去随份子。他一次得把三天挑费挣回来。 
  当了一块钱,把当票往袖口一掖。买串烧纸上那家去了。进了门,连哭带嚎。 
  “二大爷啊——” 
  本家哥仨全出来了,陪灵啊。大爷以为是二爷朋友,二爷以为是三爷朋友,三爷以为大爷朋友。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你看他,哭的那个痛啊,谁都劝不了他。就一个人不用劝,一喊,他就不哭了。 
  “少回身,蹭油,这桌还短一位!” 
  “哎,我就坐这吧。” 
  这一坐可坏了,刚才哭的时候,把袖口那张当票掉在火盆里给烧了。 
  好么!等于把被卧给烧了。 
  他还不知道,心里净惦记吃和拿呢。坐下还不老实,一边擦筷子碟一边说:“哎,没想到,二大爷死那么快,哎……”手还紧忙活。 
  他净跟旁边那位聊天哪,这端上一碟熘丸子来,没言声搁那了,那几位也没客气全吃了。这他可落空了,一回头,丸子没了!他又哭了:“哎哟——”旁边那位还劝哪:“得了,别难过了。”“不是,那没了!” 
  等菜上齐了,瞧他这通吃呀!实在没地方搁了,才站起来,漱口。掏手绢一擦嘴,可了不得了,这才发现当票没了。合着刚才掉火盆里烧了他不知道。 
  这下可真急了,脑袋也大了,眼泪“刷”就下来了,这回可真哭了:“二大爷,你哪去了!”低头找,“哎哟!要命哦,活不了啦…这…你在这…这不是啊!” 
  本家哥几个一看,这人跟老头不定多好了,要不怎么又哭了。赶紧劝:“得了,大哥,别难过了!” 
  “不行,见不着他我连觉都睡不了!” 
  是呀,没被卧睡什么? 
  “大哥,别哭了,大热天的别热着。” 
  “不热!夜里还冷呢!” 
  没被卧是冷。 
  “您光哭也没用,他已经死了!” 
  “没死,我刚才当的!” 
  还是当票啊!      
关帝庙和白马告状    
  在封建时代,大部分都迷信。全国不论州城府县,都修庙。还什么庙全有。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烧香求神也搞“专业对口”。 
  做买卖盼着赚钱哪,上财神庙;家里有病人,得求药,上药王庙;青年男女找“对象”,上菩萨庙;结婚以后没孩子,上娘娘庙。合着神仙全有分工,各负其责,各管各的事。 
  大地方庙多呀,好办,能搞专业对口;小地方庙少,就一个庙,比方说,就一个菩萨庙。怎么呢?那也有主意,甭管求什么都上这儿来。求财呀、求药呀、求子呀,全在一个庙里求。那意思说:反正“香”给你烧了,“供”也给你上了。这事要是不归你管呀,等神仙凑一块的时候,你给“转达”得了。 
  在北京的庙宇中,修建的最多的就是关帝庙了。全北京城的关帝庙加上郊县一共得二三百座。塑像全都差不多,这边捧印的关平是白脸,那边托刀的周仓是黑脸,当中坐的关公,手捋长髯,微闪凤目,手拿《春秋》。庙门口还有一副对联: 
  “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风,一片忠心照赤胆; 
  青灯观青史,青龙偃月,千秋义气对青天。” 
  横批:“亘古一人”。 
  什么叫亘古一人呢?就是说关羽这个人哪,从古至今就属他了。论能耐,横扫千军,威震华夏,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曹操上马赠金下马赠银,官封汉寿亭侯,结果挂印封金,不要官不贪财。十名美女一个没要,不好色。重义气,讲信用。这么说吧,再找一个跟他一样的人都找不着了,亘古一人,就他一人,连个配对儿的都没有,合着打了一辈子光棍儿。 
  老北京以关帝庙命名的街巷,可以说不胜枚举。比如说崇文门外的关帝庙街、关帝圣境胡同、老爷庙胡同等等。 
  北京城的关帝庙中,过去香火最盛的就是位于正阳门月城西侧的关帝庙。自明代,这座庙便载皇家《祀典》。每年五月十三日,必遣太常寺上官行礼,凡是国家有大灾,都要到关帝庙上香,焚表祭告。为什么这座庙能得到朝廷青睐,而香火旺盛呢?说起来还和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有关。这里面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传说……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四方平服,干戈宁静。这一年,突然漠北异族侵扰,成祖御驾亲征,大军北上。两军交锋,一阵败敌,敌军逃入沙漠,成祖带兵紧紧追赶,可就深入大漠了。大漠之中,狂风四起,黄沙遮天。辨不出东南西北,分不清前后左右。简直都睁不开眼了,这可怎么办?敌人也没了,也迷路了。正在这时,有人指给成祖:“万岁,您看前边——” 
  明成祖定睛观看,不由地喜上眉梢。见前方霞光万道,瑞彩千条。金光之下,笼罩着一位天神,头带夫子盔,身穿绿缎子蟒袍,外披墨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