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犹太人之谜 >

第33部分

犹太人之谜-第33部分

小说: 犹太人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妻子也不相信。按中国的传统,妻子是丈夫最亲密的人,要是一个人连自
己的妻子也不相信,这个家庭岂不破裂?正因如此,许多犹太人为了避免婚
后遇到这些麻烦,就干脆不结婚,独身的犹太富翁很多。这正如一位终身不
娶的犹太大律师所言:

“娶了老婆,她定会觊觎我的财产,为了得到我的财产,说不定什么时
候她就会将我谋杀,我何必冒生命和财产的危险去结婚呢?”

□“死钱”与“活钱”
钱在不同人的手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这样就产生了“死钱”与“活
钱”的区别。

死钱就是用掉这些钱以后,就只能惊呼:“啊,糟了,这钱又用光了!”
其投资效果等于零,根本不会给你带来其他任何收益。

活钱正好相反,即使用完了,你也会认为:“这钱我花得值得了。”换
言之,活钱能给你带来好几倍于投资的利润。

现在的中国人有钱以后通常都愿意存入银行吃利息,认为这样才能有稳
妥的收益。那么,犹太人的做法又如何呢?

他们早就算过这笔帐:银行存款,的确可以获得一大笔利息,但是物价
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就随着上涨,银行存款的利率和物价的上涨
率几乎是相等的。所以,犹太人一般不把钱存入银行,要么投资实业,要么
放高利贷。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将钱存入银行,但并不是指望存
款得息,只不过是银行的保险柜存放现金比衣袋里安全得多而已。

其实,中国历史上有个吕不韦,他就很明白这些道理。吕不韦为了获得
百倍于耕田和经营珠宝的利润,就用金钱武装了秦昭王的孙子、秦国安国君
的儿子——长年在外作人质的公子异人,他像赌徒一样把一半的家产押在异
人身上,让他去广交宾客,以此取得异人的好感。其时,太子安国君有20
多个儿子,但最受太子恩宠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为了能使安国君将异人
立为太子,他又用自己的另一半家产买通了华阳夫人和她的姐姐,然后又让
华阳夫人竭力促成安国君将异人立为太子。等这一目的达成后,他又将自己
已有身孕的宠姬送给异人,这使异人大喜过望,再加上吕不韦曾救过他的命,
更使异人对他感恩戴德。说来也怪,没几年秦昭王死了。安国君登上王位仅


三天也死了,异人继位后三年也死了。这样皇位就自然落到由吕不韦的宠姬
生的儿子“政”的身上。这样三朝元老、太子的“仲父”吕不韦自然而然就
大权在握。通过这一系列的投资,吕不韦一介小商人,一夜之间就独揽秦国
大权,不仅当了大官,而且谋取到数不尽的厚利,这不可不谓是一个一本万
利的买卖,这比高利贷的利息要高得多。

这个故事也确实说明了金钱的重要性,犹太人正是用赚钱来报复和支配
歧视他们的敌人,他们以高利贷为起点,以金钱为资本,把自己的利益伸到
世界各地,在金融界出尽风头。

对于犹太人的这一基本策略,中世纪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已经有所发
觉,他在致法国国王的一封信中曾感叹道:“犹太人已变得如此傲慢,以至
通过罪恶的高利贷,不仅榨取了高利,而且以利滚利,他们侵吞了教会的财
产和基督徒的财产。”

中世纪是如此, 20 世纪也是如此,犹太人始终用这一根本策略维护自
己的尊严和报复对手。有一则普通士兵照样玩女人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

莅朝鲜战争时期,一些级别个高的犹太中士,经常遭到周围一些美国正
宗兵的歧视,骂他们是出卖耶稣基督的“犹太猪”。但这些士兵却满不在乎,
不但不垂头丧气,反而把钱贷给蔑视他的士兵。等一到发饷之日,他们就毫
不客气地向那些士兵追讨,连本带利一点也不少,如无现款,即可以物资作
抵偿,然后他们把这些物资拿到外面黑市上去卖高价,从而获得大把大把的
美金。这时,那些平时蔑视犹太士兵的美国兵们,不得不在他们的钞票面前
低下了头。

其时,一般美国军士每月的补助约为1 万美元,可是这些犹太士兵们大
都拥有价值70 万美元的汽车两辆。每当假日,他们就带着漂亮的日本小姐到
处去观光、旅游、兜风,极为惬意,连那些美国将校都望尘莫及。

我们对此不得不发出感叹,犹太人真是人人都有商人的天赋,连军人也
能无师自通地放高利贷赚钱,普通士兵也照样玩女人!

□从不欢迎不速之客
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已经把时间看得很
重了。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却对时间视如儿戏,一聊天就是几个小时,
一打麻将就是几个小时,一喝酒就是几个小时,无端地让时间白白流逝,“时
间就是生命、金钱”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而对于犹太人来说,确实是如此。
钱是可以借用的,而时间绝不可以借用,时间远比金钱宝贵。

正因为有此认识,犹太人做生意也好,上班也好,对时间的运用极为精
打细算。在企业里犹太人上班时拼命地干,但一到下班,哪怕手头工作马上
完成,也会刻不容缓地准时下班。所以,犹太人上班时就很注意时间的安排。
公司每天上班开始的1 小时内,是“发布命令的时间”,经理们要处理掉昨
天下班后至今天上班前收到的一切材料并作出安排,凡是桌子上摆满尚未批
阅的文件的领导被视为无能的表现。许多人要判断对方是否有才干,只要看
一眼他的办公桌便一目了然。在这1 个小时内,拒绝任何人的来访,因为犹
太商人以当机立断为信条,认为延误前一天的工作是一种耻辱。外人一旦来
访,即使是业务上的事,也必须事先约定。犹太人最讨厌的就是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就等于盗窃时间和金钱的“盗窃犯。”


有位月收入20 万美元的犹太大亨曾算过一笔帐:他每天工资近8000 美
元,那么每分钟为17 美元。假如他被别人打扰,占用了5 分钟的时间,就等
于被窃现款85 美元。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正好相反,“今天没事,路过此地顺
便来看看您”。主人不仅不觉得来访的唐突,而且把此种来访看作是有礼貌
的表现,即使百忙之中也要抽时间热情会客。

日本某著名百货公司宣传部的一位年轻职员,到美国纽约搞市场调查。
当他想到自己应该有效利用时间,就直接跑到纽约某犹太人百货店,冒然叩
开了该公司宣传部文秘办公室的大门。

秘书小姐问:“请问先生您事先约好了吗?”

这位日本人一愣,但马上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日本百货公司的职员,
专门来纽约考察,特意抽空来拜访贵公司的宣传部主任。。”

“对不起,先生!”小姐打断了他的话。

这位热心的日本人被冷冰冰地拒之门外。对于视时间为金钱的犹太人来
说,拒绝一个不速之客,就等于搬走一块妨碍他们工作的绊脚石!

在犹太人那里,预约不仅意味着时间,还意味着时间的确定:客人是在
上午10 点至10 点30 分前来洽谈某事,就意味着到10 点30 分时,不管业务
是否谈完,客人都必须自动离开。所以,犹太人的寒暄只几句,一般的客套
话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除非他觉得和你客套有利可图。那么,当时间直接
产生金钱时,犹太人又如何呢?

上海的犹太商人哈同就是这种犹太商人的代表。当时哈同洋行出租房屋
和地皮时,租户不但需要提前交租金,还要交纳巨额小租。所谓小祖就是一
次性的起租,是由哈同发明的。例如:1928 年5 月,恒达公司向哈同租赁店
面一间,在合同上规定,在订阅合同之日先交纳第一月租金800两银元和5600
两银元的小租,然后才能承租。而实际租期则从当年9 月份开始。这样,洋
行提前4 个月得到了6400 两银元,可以挪作他用。

哈同很重视收租的时间,他要求租户必须如期交租,为此他专门雇了10
名收租员,即便有了专人收租,一旦有租户拖欠房租,他就会亲自上门催讨。
甚至当他成为大亨后,出现此类情况,他也会如法炮制。有时只为了区区十
几元的租金,他也会穿过小弄堂,走进破旧的老式房子,踩着吱吱作响的狭
窄楼梯,敲开房门。有时,租户恰好不在,他就会在杂乱、脏臭的破厨房里
等上几小时,这同他的大亨形象形成明显反差。正因如此,人们送了他一“个
绰号:“终身致力于收租的人”。

另一个南非首富之一的犹太商人巴纳特,最初到南非时仅带着40 箱雪茄
烟,他把雪茄烟作为抵押,获得了一些钻石。这样,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就
发展成一个大老板。

巴纳特的生意呈周期性变化,每周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因为这天银
行停业很早,他可以尽自己的能力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下周一银行营业
前售出钻石,以所得款项支付货款。这种方法说穿了,就是开空头支票。巴
纳特借银行休息的一天多时间,“暂缓付款”且又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被
打回来,只要他有能力在下周一早上给自己的帐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周六
所开出的所有支票,那他就永远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巴纳特的这种
拖延付款,纯粹利用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
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的资金。

巴纳特对时间的精打细算如此别出心裁,甚至让其他犹太人也感到吃


惊,不能不对这个犹太商人的“精明”而大加佩服。

□抢先一步发大财
罗斯柴尔德的三儿子尼桑年轻时在意大利从事棉、毛、烟草、砂糖等商
品的买卖,很快便成了大亨。这位传奇式人物的表现很让人称道,但最让人
称奇的是,仅仅在几小时之内,他就在股票交易中赚了几百万英镑。

故事发生在1815 年6 月20 日,伦敦证券交易所一早便充满了紧张气氛。
由于尼桑在交易所里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交易时他又习惯地靠着厅里的一
根柱子,所以大家都把这根柱子叫做“罗斯柴尔德之柱”。现在,人们都在
观望着“罗斯柴尔德之柱”的一举一动。

就在昨天,即6 月19 日,英国和法国之间进行了关连两国命运的滑铁庐
战役。如果英国获胜,毫无疑问英国政府的公债将会暴涨;反之如果拿破仑
获胜的话,必将一落千丈。

因此,交易所里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在焦急地等候着战场的消息,只要能
比别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时、十分钟,也可趁机大捞一把。

战事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方,与伦敦相距非常遥远。因为当时
既没有无线电,也没有铁路,除了某些地方使用蒸汽船外,主要靠快马传递
信息。而在滑铁庐战役之前的几场战斗中英国均吃了败仗,所以大家对英国
获胜抱的希望不大。

这时,尼桑面无表情地靠在“罗斯柴尔德之柱”上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
“尼桑卖了”的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于是,所有的人毫不犹豫地跟进。
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继续面无表情地抛出。

正当公债的价格跌得不能再跌时,尼桑却突然开始大量买进。

交易所里的人给弄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